

第850章 没妈的孩子
书名:都重生了,谁还结婚啊!作者名:最后的卫道者本章字数:2096更新时间:2025-03-22 04:58:02
张焕是午后来的。
陈雄飞一家人,早就吃完了午饭,现在相当于烧中午的第二顿。
他是付了钱的,吃这顿饭心安理得。
至于陈雄飞的长辈。
这年头,家里经济条件差,如果不是家里有人身患重病,或者有人好吃懒做,那么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单纯的除了种田什么都不会的老实人。
而现在国家经济正在腾飞伊始,大基建时代即将开启。
会有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出现在落后山区。
他爸爸去打工,倒是刚好赶上了时候。
颜文卿在旁边听了有点好奇,这傻妞妞直接问道:“你妈妈呢?”
男孩提到母亲,便难过地低下了头。
妇女转过头来,提起这个女人就生气:“他家阿妈生挨他下来就躖脱喽!”
别说颜文卿了,连张焕都听不懂。
陈雄飞很难受,情绪在动作和表情上,都是一目了然。
“什么意思?”颜文卿问道。
张焕看了看门口的李沐阳。
李沐阳道:“这个阿姨说他妈妈把他生下来就跑了!”
张焕轻轻拉了一下,就带着颜文卿走出了门。
“我们出去透透气!”张焕对后者说了一声。
“怎么了?”
颜文卿小声道。
“人家小孩没说,就是伤疤,没必要追问得那么紧。”张焕道。
玛丽娅有点生气:“他妈妈太不负责了,怎么能抛弃这么小的孩子!”
张焕看了眼玛丽娅。
在外国人面前,都不好意思说出心里的分析。
就当做无事发生。
在玛丽娅又去周围拍照的时候,
张焕才带着郁恬昕和颜文卿,说道:“有一个逻辑点,其实很矛盾。
“如果他妈妈嫌他家穷,为什么一开始要嫁过来生个孩子呢?
“如果不嫌他家穷嫁过来,那么后来为什么又要逃跑呢?她不能在生孩子之前逃跑吗?
“本身特别穷苦人家的孩子,突然没有了母亲,这件事逻辑上就很奇怪。”
颜文卿思考了一阵。
郁恬昕道:“你觉得,是拐卖?”
“说不准,或许真的是跑了,也有可能是拐卖,还有年纪小被家长逼婚,难产而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埋在地里。”张焕指了指外头的群山。
这种地方埋个人,几百年都不一定能找出来。
“怎么会这样?”颜文卿心情有些压抑。
类似的情况,其实张焕曾经看慈善类综艺的时候,就看到过。
弹幕里,很多人就猜到了情况。
这是他们足够聪明吗?
不一定。
也可能是特别贫困的山区,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
有了足够的案例,才能让这些人反应速度极快,猜到各种可能。
张焕从记忆里,就搜刮到了一个数据信息。
在2018年的时候,彩云省某个贫困县调查到,大概有12%的儿童,处于长期没有母亲照料的情况。
这还是没有下乡调查,仅仅一个县城城区的数据。
比例是相当的高。
另外是2021年的数据,提到40%的留守儿童,母亲长期在外务工,其中15%的孩子母亲失联或者不回家。
乡村的现实往往残酷而冷漠,因此愿意深入调查的人寥寥无几,且调查难度极大。
但只要几个数据,就能看出冰山一角。
超过10%的概率,这概率已经算是大得吓人的。
除此之外,2021年,彩云省统计的,全省中,孤儿中因没有父亲占比约65%,没有母亲占35%。
这是全省能调查到的,不是个别农村。
市区和农村的数据肯定各有不同。
看起来是父亲不在的可能性更高对不对?
但是……
其中,父亲所对应的65%的部分,有大概50%的部分是因为外出务工中,在各种意外或者工作事故中死亡。
剩下的15%,是常年外出务工不回家,或者家庭破裂抛妻弃子。
母亲失联,有20%的是死亡,15%的是离婚、离家出走和常年外出务工。
严格来说,扣除死亡后,父母单纯失联或者不回家的比例是差不多的。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是死亡率。
因为父亲死亡而变成孤儿的数量,占了一半。
为了养家糊口,许多人不得不在外奔波,甚至不幸丧命。
劳累死,事故死。
而女人……就大环境社会和家庭分工角度来说,工作劳累死,占比绝对很少,那么这都能够占比20%,背后的原因就很令人深思了。
这些东西,是张焕不忍心看见的。
背后太多悲剧,无论对男方来说,还是对女方来说,都是如此。
穷,别无选择。
所以张焕愈发想要做得更好。
聊了几句后。
张焕看陈雄飞虽说心情还是不佳,但乖巧地在人群中忙碌起来。
哪怕性格腼腆内向。
还是努力克服恐惧,帮那些口渴的保镖们倒茶添水。
等他忙完了。
张焕招了招手,又把他喊了过来。
“陈雄飞,你在村口的学校读书吗?”张焕问道。
陈雄飞点头:“嗯,我读五年级。”
单独在张焕面前,他努力用普通话回答,口音味道很重,有点蹩脚。
但也算是磕磕绊绊说了出来。
张焕好奇:“学生多不多?”
陈雄飞:“多呢,除了我们村,其他十一个村子呢学生都会过来读书。”
张焕故作惊讶:“很多学生吗,他们走山路,来回需要很长时间吧?”
陈雄飞:“我同桌就是最远那个村子走来呢,早上四点就动身,七点才到得成学校。学校供吃供住呢,所以他这学期上学时候都不咋个回家,只有星期六星期天才回去。”
听他说话有点累,说得太慢了。
好在是说完了。
张焕品味了一下。
因为这里特别贫困,而又有今年年初的慈善综艺项目,募集了不少善款。
所以这边很多山区的学校,还多了一些慈善项目,比如小学生的住宿。
不过有一说一。
小孩子要走三个小时才能来上学,乍一听确实挺吓人。
但没办法。
一个村子里才多少人。
总不能一个村子,就几十个户口十几个遍布不同年龄的孩子,就要给他们单独盖一所学校吧?
就算要做慈善,钱也不是这么糟蹋的。
乡下学校,只能让大量村子共用一个。
张焕问道:“学校住宿条件怎么样,伙食怎么样,要钱吗?”
陈雄飞道:“学校供着鸡蛋、牛肉、大米同牛奶,其他村子过来呢同学,都会在学校供吃供住。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