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要低调
书名:都重生了,谁还结婚啊!作者名:最后的卫道者本章字数:2159更新时间:2024-07-22 08:18:14
外资企业,有多没良心,张焕心里门清。
操控舆论最狠。
看看阿美利肯,未来各种粮食安全问题,全被他们新闻媒体打压。
到了2024年,阿美利肯的商品货架上,还有明目张胆的瘦肉精猪肉。
老陈悲天悯人:“国内的大豆产业,被打压得抬不起头来啊。”
粮食方面的东西,张焕之前属于行外汉,外加上年龄问题,错过了粮食战争。
所以知道的比较片面。
张焕问道:“转基因大豆,和我们国产大豆,除了产量,还有什么区别?”
提到这个,老陈意味深长道:
“除了产量之外,我们输掉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大豆出油率的区别!”
“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蛋白质含量低。”
“国产大豆出油率低,但蛋白质含量高!”
对方转基因大豆产量高,出油率还高。
两个优势叠加,难怪我们的粮油产业输得一败涂地。
张焕沉吟一会后,反应过来:“我们的大豆,蛋白质含量更高,也就意味着更适合用来当饲料喂牛!”
“如果我涉足东方大豆,重新扶起国产大豆产业,那么我就能同时提供优质的豆油和优质的奶源!”
老陈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这个。
老陈微笑道:“国内现在,属于我们自己的大豆,还是少了,如果你要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最下游的大豆产业,我觉得,你如果有闲钱,也可以投资。”
“陈校长大义,您让我考虑一下!”
张焕闭上眼睛。
“现在有一个问题,大豆想要扩大种植,光靠散户不行!”
“我们还需要机械化种植,用现代农业耕种。”
“但是我们国内的耕地,恐怕不够了!”
阿美利肯农业发达,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平原多。
老陈听到这,也有点头疼:“确实,我们缺少大量种植大豆的土地,而且如果过度种植大豆,又会挤压其他粮食的种植空间。”
张焕思考了好一会,去未来寻找答案。
不多时,张焕就找到了破局点。
这个破局点,不仅可以解决大豆种植的问题,还能带来更多产业链上的帮助。
张焕看向老陈,问道:“我们学校,有研究大豆优化育种的科研项目吗?”
老陈神色尴尬。
“我们倒是没有粮食育种方面的科研人才。”
张焕道:“那就去联系专业人士,您帮忙牵线搭桥,去找擅长粮食优化育种的林学院吧!”
林学院,再过两年,就会更名农林大学。
这家学校,农业研究方面的实力,还算可以的。
老陈心头一喜。
这一小子,让他去帮忙联系,可不是让他白跑腿。
这可是功劳。
如果事情谈成了,到时候,对方学校反而是欠他一个人情。
老陈效率很高。
当天下午,张焕就见到对方学校派来的六名代表,为首的,和老陈地位相当,叫沈齐。
双方在招待所见面吃饭。
张焕在饭桌上,直接把事情拍板。
“关于粮食战的事情,沈老师应该知道吧?”
沈齐点头,苦笑道:“这件事,我们怎么能不知道?”
张焕道:“这一次,我是为了这件事来的,想来陈老师也说过了!”
“我打算,每年先拿200万做项目,以后酌情增加!”
“我要求获得项目的部分专利权,我对粮食有两个育种优种方向的需求!”
“一个是,我希望大豆抗寒能力好一点,另一个,是希望大豆产量增加。”
沈齐有些疑惑。
产量增加,他能理解。
抗寒能力是干什么的?
沈齐道:“你是打算,用在高山种植,然后扶持中西部地区的山区农民?”
张焕:“……”
额!之前我还真没想这个。
我是打算用这个做敲门砖,去其他地方打开生意的路子,把未来的生意铺得更大。
心里话,张焕没说。
张焕含糊其辞道:“高山种植算是添头吧!”
这是商业机密,张焕还不急着说。
有多少钱干多少事。
他现在的钱,还不能支撑他大面积种植粮食,涉足粮食产业。
先搞科研,做足准备。
就像是未来的电车,总不能车子还没搞出来就大规模铺货吧?
沈齐看张焕不愿意说,也不敢多问,不然惹怒了张焕,张焕去找别的学校。
双方意向都很高,一年两百万,一顿饭的功夫,就定下了合作。
饭局要结束的时候,张焕道:
“对了,我最后一件事要提醒一下!”
“为了防止某些,您无法控制的无良教授浪费我的钱,所以我会定期派团队来审核账目!”
“那种来混科研金享福的人,麻烦不要弄到我的团队里,不然事情闹大了,挺尴尬的。”
沈齐:“……”
防谁呢?
“应该的,应该的!”沈齐灿笑着回了一声,心里头想要打人。
他们这两年,在申请改名,从学院升级为大学。
每个科研项目,都极为重要,都是他们升级学校的学术资本。
他还真没办法发作。
张焕看他言不由衷,道:“如果贵校能在五年内做出成果,我愿意拿出两百万奖金给研究团队当奖金!”
“如果能在四年内做出成果,我给六百万!”
“三年内做出成果,我给两千万!”
沈齐瞳孔微微一缩。
差点大喊张老板大气!
刚刚心里头的小不爽,顿时烟消云散。
沈齐脸上的笑容,从敷衍虚假,变得灿烂热情。
“请问你要的这个成果,具体是什么标准?”
张焕道:“抗寒能力能赶上土豆,然后亩产量的话……”
张焕在网络上搜索过相关消息。
目前转基因大豆的亩产量达到3000斤。
国产大豆的亩产量,大概是200斤上下。
差了十多倍。
他搜刮大脑,发现大概经过十多年的优化育种,到了2023年,国产大豆的亩产量达到400斤。
他在2017年看过一个报道,知道“北方中晚熟优质高产广适大豆新品种培育”的研究资金是295万元。
那都是九年后了,钱不如现在值钱。
现在拿出200万来研究,而且不涉及推广种植,还是纯科研。
那么200万的巨额科研资金,绝对是当前时代蝎子粑粑独一份。
这些信息,在脑海过了一遍。
张焕道:“亩产量,目标400斤,随着经济发展,物价上涨,我会增加基金投入。”
沈齐觉得难度有点高,但不是没机会。
“我没问题,这件事,要不要合作登报?”
张焕连忙摇头:“科研的事情,要低调!”
他可不想这么早对上四大粮商。
会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