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464章 拴瓷娃娃来

第464章 拴瓷娃娃来

书名:阴司有旨作者名:骑马钓鱼本章字数:2964更新时间:2025-03-02 17:51:37

感受到那股纯阳之气后,我便“咦”了一声。

听到我的声音,廖瞎子也说:“这个村子有些不对劲儿啊。”

在经过村口大牌坊的时候,我就看到在牌坊附近的路边停着一辆车,我们车子经过时,那辆车的车窗还降下来仔细观察了一下我们的车子。

我回头看了看那辆车,廖瞎子便说:“是圈子里的人吧,他们身上的臭味,我一闻一个准儿。”

再往村里走,我们就看到不少挂着外地牌照的车。

一路走来,差不多二十多辆。

有些车里有人,有些车就那么扔在路边,也不知道人干啥去了。

张楚一带着我们先去了他家。

他家门口还算宽敞,有专门停车的地方,将车放好,张楚一便抱着罐子去开门。

到了门口摸钥匙的时候,我便帮他拿了一下罐子。

此时我再摸罐子,就热乎乎的,准确说,已经有些烫手了。

我问张楚一:“车上你没开空调?”

张楚一连忙说:“开了,可能是太阳晒的吧。”

开了门,进了院子,在东南角扔着许多废旧的瓷器,有些是烧坏的,有些是上面有瑕疵的。

张楚一见我往那边看,便对我说:“那些都是窑里烧出来的瑕疵品,我挑了一些带回家里,有些用来赶大集的时候卖,有些是用来送一些不嫌弃的熟人,你随便挑几件带走,不要钱。”

说话的时候,张楚一又去开了一间偏房的门。

一边开门,他一边说:“这就是我那天住的屋子。”

进门之后,他找到空调遥控,就把空调给打开了,他嘴里还念叨着:“这天也太热了。”

我则是将瓷罐放在桌子上,然后将屋里的情况检查了一下。

张楚一先是给我们倒水,而后又对我们介绍说:“我爸妈他们应该在瓷窑那边,我家的窑厂就在后面的土坡上,歇个脚我带你们过去看看?”

我摇头说:“先不急,如果不出我所料,你家的那个窑厂肯定不是你们祖上烧瓷的那口窑了吧。”

张楚一点头说:“嗯,我们祖上烧窑的地方,已经是河道了,这几百年我们家的窑换了不知道多少地方了。”

我说:“那就没必要去你们家窑厂了,在你家,就帮你把事儿给办了。”

张楚一问我:“你找到原因了?”

我喝了口水,然后指了指瓷罐子说:“还用找吗,原因不就在那儿放着吗!”

张楚一问我:“你打算怎么帮我解决这事儿?”

张楚一看了看瓷罐,随后又说:“那东西摔不坏,我试过了。”

我道:“我知道。”

张楚一有些疑惑:“你咋知道?”

我没有解释,而是起身走到罐子旁边,一只手便伸进了罐子里摸了起来。

张楚一问我在摸啥。

我没有吭声,而是轻轻敲击了两下瓷罐子的底部。

“当!当!”

随着两声很闷的响动传出,瓶子上的温度便开始慢慢降低,张楚一忽然打了一个哆嗦说:“这空调的劲儿终于上来了,也不知道咋回事儿,刚才热的不行。”

我这才指了指张楚一的面相说:“命宫黑气之中略带一些红,黑为灾,红为福,你这算是福祸相依之命理。”

“你刚才觉得热,并不是天气热,而是因为这瓷器,它把它身上的纯阳火气传到了你的身上,你这才燥热不堪,若是我不及时出手给你降温,你怕是会出汗出到脱水。”

张楚一“啊”了一声,再看瓷罐子的时候,稍稍多出了一丝的惊惧。

我将手从瓷罐子里面拿出来,又在瓷罐子的体表敲了几下。

“当当!”

这次的声音就清脆了很多,听起来仿若优美的音律。

可这罐子里面是空的,按理说敲击出来的声音应该比较干,只要加上一些水的瓷器,敲起来才会有这种柔和的声音。

听到声音之后,我问张楚一:“能听出什么来吗?”

张楚一说:“这瓷瓶和一般的瓷器声音不一样,我老早就发现了,寻常的瓷罐子,填上三分之一左右的水,敲击之后才会是这样的声音。”

我略感意外地看向张楚一。

这小子对瓷器了解得还真是全面啊,看来真是一个这方面的天才啊。

我在感慨的时候,张楚一继续说:“只是我一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我研究了许久,调整了各种配料的比例,高岭土,石英砂,长石,黏土等等,我甚至还尝试改变烧窑的温度,反正能想的法子我都想过了,都烧不出这样的瓷来,别看这个瓷罐子其貌不扬的样子,我给你说,这是我见过,烧得最好,最完美的瓷。”

“当然,我不是因为它摔不坏才这样说的。”

“它摔不坏,肯定是脏东西在捣乱,去了脏东西不说,单论这烧制的工艺,很难找到几个比它强的。”

一说起瓷器,张楚一总是能够滔滔不绝。

他嘴上说着不想继承家业,可在心里还是很喜欢烧窑的。

见我这边只是听着不说话,张楚一便坐下喝了一口水说:“说的有点偏了,说说我身上的事儿吧,你要怎么给我解决。”

我还是没有说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再问张楚一:“你家族谱能拿出来给我看下吗。”

“我只看前面几页就可以了。”

张楚一说:“行,你等着,我去给你拿。”

等张楚一走出房间,徐青才凑到瓷器的旁边,也学着我的样子敲了敲说:“听不出来有啥不同啊。”

我说:“你才多少见识,跟着我慢慢学吧。”

徐妍百无聊赖地也来敲了几下说:“里面的脏东西也是一个女的?”

我点头。

徐青又去敲了几下:“怎么区分公母啊!”

我强调说:“是男女!”

徐青“哦”了一声说:“不是一个意思吗?小白姐姐说的,而且我觉得公母更顺口一点。”

我这才对徐青说:“凡是和人相关的,无论是尸,还是脏东西,都是按男女来论。”

闲聊了没几句,张楚一便拿着一本线状的老书过来。

他将书放到我面前说:“这不是原本,是我爷爷誊抄的原本,那会儿原本已经破旧得不像样子了,我爷爷担心家谱失传,便誊抄了一份儿。”

我点头,拿起那本线状的书,里面的字全都是竖版的。

开篇文字为:吾族生于X县火土庙,世守窑火,立瓷为命。自张元始,凡窑变生辉,釉彩如玉者,皆录于斯。后世子孙应当以瓷心为心镜,承火德而传家。

下篇内容是初祖本纪,记载的是张元的一些生平。

内容写张元是元末人士,自小双目善辨土性,又一次入深山采泥,正好碰到大雨,大雨冲开沟壑,露出白泥如雪,随即将其带回,并开始烧制瓷器,历时三年烧成了一种远优于村里其他瓷窑的瓷器,故而声名远播。

乡人惊为天授。

再下一篇是祖训,分为三曰。

一曰为“土德”,采泥不过火土岭,违者永绝于窑事。

二曰为“火戒”,釉方有增不可减,宁碎千金坯,不售半分假。

三曰为“瓷心”,每岁冬至,嫡长子需持初代瓷罐祭祖,瓷罐虽小,当见天地。

看完这个,徐妍在旁边就说:“你祖训不让卖残次品,我刚听说你把院子里那些瓷器还拉到大集上去卖?”

张楚一连忙说:“卖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是烧的有问题的,而且卖的价格很低,还回不了本呢,卖给有需要的人,也算是行善了,全都砸碎了,有些浪费,我们不是什么大窑,也不怕影响品质啥的。”

我没有再看下去,而是合上族谱交给张楚一,随后问道:“你们现在取土的时候,有没有过火土岭?”

张楚一说:“我父亲那会儿没有,我烧窑的时候,有几次是去更远的地方取的土,因为火土岭已经被挖得无土可用了,现在火土岭,都变成火土坑了。”

“不换地方取土,我们家也要绝于窑事。”

我说:“能带我们去火土岭看看吗?”

张楚一看了看桌子上的瓷瓶问我:“不是说在家里就能解决吗?”

我道:“没错,不过去看看更加保险,我也少背点因果。”

张楚一“嗯”了一声。

我再问:“你家现在就你一个孩子吗?”

张楚一说:“是的,我爷爷那一辈好几个兄弟,后来打仗当兵去了,有的留在外地,有的死在战场上。”

“他们已经和窑里的事儿不沾边了,我爷爷就我爹一个,我爹也是就我一个。”

我说:“拴瓷娃娃命!”

张楚一疑惑:“啥命?”

我问:“你爷爷还在世吗?”

张楚一摇头。

我说:“你爹也好,你也好,都是拴瓷娃娃,拴来的!”

张楚一满脸疑惑。

我说:“一种古老的习俗,将瓷娃娃从某个地方拴回家,放到枕头下面,枕着它睡觉,就可以求来孩子,当然里面的过程还是很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