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严壁同志是个好人
书名:大明:我的初恋是皇后作者名:老烟斗本章字数:2180更新时间:2024-08-06 18:04:10
在大明朝,如果钱和权只能选一个。
那么绝大部分人都会先选择权,然后再用权去赚钱。
当然,唐宋时期也是这样,只不过在大明这里更加具象化和常态化了。
唐宋文武好风流,无论权力大小,最让他们流传千古而名声斐然的就是他们的文学作品。
大明的官儿不同,正如韩羽经历过的现代社会的人,更追求实际,说白了就是现实。
如果当官儿不是为了赚钱,那将毫无意义。
这也是地方士绅最终会选择拥抱权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毕竟只有权力才能衍生出无穷无尽的财富,钱生钱在这个年代尚未得到本质化的渗透与传播。
然而当权力无法为这帮人继续赚钱的时候,这帮人当然也不会坐以待破产。
中国最古老的书籍之一《易经》认为,宇宙万物没有例外的处于一种不断运动的状态,每个事物都有相生相克的矛盾斗争,从而引起不同的发展变化过程。
这里面有个词十分关键:相生相克。
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矛盾斗争,那么权和钱的关系也必然处于中状态。
权力衍生出赚钱的方法,赚来的钱又用以滋养权力,这是相生。
当权力无法继续为赚钱的人赚钱,赚钱的人自然不会继续去滋养权力,最终导致权力崩塌,这就是相克。
江南的士绅名门与朝廷官员的关系显然就是如此。
眼看朝廷土改的国政愈演愈烈,眼看他们的利益被权力越削越弱,眼看这么多年滋养起来的权力最终反噬在他们的身上,终极一搏,势在必行。
与川滇黔士绅,荆州荆王的方法不一样,这帮人的终极一搏更为狡猾和果决,且并非教唆百姓,也并非依仗权力。
这帮人在关键时刻像是被韩羽打通了任督二脉,忽然之间练成神功,给了韩羽沉重一击。
崇年五年,八月。
江南名士严壁自刎于家中,消息传出,自刎死因乃是朝廷逼迫太甚,导致严家颜面尽失。
其后,严壁的大儿子严宇也自刎而死。
紧接着,名士陆清源,豪商贺秋延通通自刎而死。
杭州城内一时之间披麻戴孝,纸钱如雪。
舆论爆炸。
“朝廷怎么能这么不近人情!”
“竟活生生将人给逼死了!”
“国政不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变好吗?怎么能逼死人呢?”
不明所以的百姓在早已策划好的舆论引导下,瞬间对朝廷的土改国政发起了进攻。
紧接着,在这帮人的刻意组织下,杭州城内第一次掀起了抗议运动,无数百姓身着孝衣走上街头,一边撒着纸钱,一边涌向知府衙门,要杭州知府谭心童给他们一个公道。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能够识字的人极少,能够识字读书参加科举的人就更少了。
大多数时候,所谓“百姓”,其实指的是广大未曾读书识字最底层的绝大部分民众。
而未曾读书,就无法识字,无法识字就无法从各方面去填补和完善自己,无论思想还是行为,都处于最底层阶段,既找不到合理的途径去改变自己,也无法奢求自己去改变世界,得过且过,活着即可。
通俗一点的来说,这就叫做民智未开。
因为民智未开,这一部分民众是最容易被煽动与教唆的。
周延儒当初利用孙小二,为什么能够十多万的灾民叛乱,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大部分百姓缺乏对真实的判断能力,容易人云亦云。
杭州城内走上街头抗议的民众,就是这样的民众。
一方面杭州因为士绅的阻挠,土改国政并未推行下去,导致他们没能切实体会到土改带来的好处。
另外一方面,类似严壁这种名士,在杭州的影响力极为广泛,乃是公认的知识分子,看见他被“逼死”,再加上早有预谋的煽动与挑拨离间,他们自然而然情绪上涌,不分青红皂白的便将讨伐的矛头指向了朝廷。
张居正之所以未能触及到税赋改革的核心,或许就是因为张居正自己知道,他若强行触及改革的核心,最终也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那时候的他,或者说大明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这样的抗议,毕竟当时的朝廷不比如今。
所以才导致他只是轻描淡写的在税赋改革上进行小烹,未能大火熬制,导致最终功亏一篑。
但韩羽显然是不一样的。
在得知严壁等人的死讯,得知杭州城内掀起如此剧烈的反对抗议运动后,他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朝廷到底还让不让人活了!”
“我们每年给朝廷交了那么多税赋,朝廷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吗?”
“不管里面是谁,出来说清楚!”
知府衙门外,无知的百姓发出震耳欲聋的声讨。
只是面对这样的声讨,韩羽显得很淡定。
他望着这些无辜的百姓,脑海之中思绪万千,经过短时间的处理后,他开口道:
“严壁同志是个好人,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着伟大人格的好人!”
“对于他的死,我感到痛心疾首,感到莫名悲愤!”
“我与诸位一样,都痛恨朝廷不近人情的规章制度,都痛恨那些为了一己私欲而置国家大义于不顾之人!”
是的,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竟然开口赞美起了严壁!
这让知府衙门前的百姓们顿时就愣住了,连混在人群中,那帮江南士绅的人也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万分惊讶。
“各位乡亲父老,你们放心,这件事本候一定一查到底,给你们一个说法!”
“无论是谁害死了严老,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要说打仗,韩羽或许还有些生疏,无法做到如同李靖,岳飞,戚继光等人的用兵如神。
可要说糊弄百姓,引导舆论,那可就是他韩羽的拿手好戏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知府衙门前的百姓们一时间没了声音,刚才的气愤与怨怒,都在此刻消散得无影无踪,他们甚至张不开口来催促韩羽。
毕竟韩羽这态度,这表情,要多坚定就有多坚定,要多感同身受就有多感同身受,他们如何好意思继续开口责怪?
接着,韩羽让谭心童知会衙门内的差役,给在场的百姓每个人都送上了一杯热茶,还邀请他们进衙门内吃顿饭,吃完再回家。
百姓们哪里见过如此“奇葩”的请求,当即纷纷摇头,立刻做鸟兽散。
原本还吵吵闹闹的衙门门口,瞬间就清净了下来。
只留下几个士绅的人在远处的房子里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