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48章 宰相的布局
书名:寒门贵公子作者名:太清公子本章字数:2332更新时间:2025-03-15 23:59:14
太子的命令很快便让朝堂上下无数人震动。
无他,太子这一次所做的事情让许多人震惊,都意识到太子居然还有一点小聪明,人家现在居然让右布政使跟左布政使争斗。
大金地方权力基本属于左布政使,右布政使虽然是副职,理论上权力不小,但实际上缺什么都不管,就是一个虚职,一个过渡位置。
大金行省权利架构下,无论是人事,还是赋税,检察官员,都属于左布政使,刑罚则属于按察使。
右布政使就是一个干活的工具人。
而且左布政使有权利让右布政使连活都干不了,只能在岗位上面养老!
宰相更是道:“此举只是饮鸩止渴,地方官员就算想要往上爬,也不会对太子的话唯命是从。右布政使变成左布政使后,这些官员摇身一变,还是会对抗朝廷。”
他目光如炬,看得出太子招数的破绽,却无意阻拦——现在太子暂时将钱拿到手也没用。
钱只是太子的问题当中最微不足道的问题,皇帝李成宏没钱的时候,仍旧是皇帝,手中仍旧大权在握。
而太子现在权力不足可不只是因为没钱,而是他权利不稳。军队他用了之后便不拉拢,愈发忌惮。
文官武将也是如此,他弃之如履。
这也造就太子身边不敢说话,一旦说话就要背锅。作为大金的太子,连容人之量,承担问题的勇气都没有,他也配当皇帝?
“公相所言甚是,下官佩服。”
“行了,你们联系的是哪位皇子?”
宰相李若甫不动声色的看向眼前人,他老迈,但却耳聪目明,知道下面的人私底下做了什么。
那官员连忙道:“回禀公相,他们联络的是九皇子。”
“换一个。”
宰相李若甫粗暴的将其打断:“九皇子有舅舅可以依靠,一旦上位,必然会出大事。其人不管有没有野心,到时候必然会背靠林总督肃清朝廷,随后拔剑颍川侯冯国彪,以及林耀祖。”
他看得真切,老李家的认最擅长的就是过河拆桥,他不希望看到九皇子崛起,更不想看到朝堂不稳。
“那十一皇子?”
“换!”
“下官会挑选一个听从公相话的人。”
“没时间浪费了,尽快敲定。不能让各行省内讧,出问题,你去信一封,让他们准备好钱粮,押送到京师之前,停靠在济南府。一旦朝廷有变之后,才准备押送进来。这些日子,先让太子高兴一下吧。”
他冷冷看向远处,心知太子的计策很好,但没用。太子若是将自己的兄弟姐妹杀光,将皇帝杀死,他也坐不稳这个皇位。
更别说这些人都还在,都是可以影响太子地位的人。
“下官现在就去安排。”
“去吧。”
宰相李若甫将目光收了回来,愈发阴沉。
这一次,必须将最不安分的几个皇子处理掉。
只是这件事情该让谁去办呢?他脑袋里面闪过几张不同的面容,却一时半会儿做不了决定。
这些人都是一把好刀,做事稳重,不会出岔子。
但有些时候得力干将太多了,也会让人头疼。
......
远在京师的事情跟林耀祖有关系,但关系不大。任何阴谋最后都要面对绝对的实力,太子的一举一动放在有心人的眼中就是一个笑话。
没实力还这样做只会让局势愈发混乱。
倒是西南愈发平稳,几个土司逃跑之后,林耀祖对染调兵遣将,但却没有追杀,只是安抚土司,招纳更多土司进入大金境内。
而那些土司逃离大金后空出的位置,也被林耀祖拿来修建城镇,招纳一部分佃户前往耕种。
大金哪怕是边塞之地,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土地可以耕种。
现在人走了,土地还在,这简直是双喜临门!
尤其是许多土司弄清楚林耀祖并未强制改土归流,而是建议,立马松了口气,准备硬着拖下去。
就算朝廷日后要改土归流,自己多当几年土司,多攒点钱去大金过地主老爷的富贵生活,也不是一件美事?
在这种心态下,土司们也不抗拒林耀祖了,反而希望跟这位西南总督打好交道,混个面熟。
在这一片祥和当中,林耀祖在读回到昆明府,回到了大金在这片土地的真正核心。
他南下的时候走的官渡,回来的时候是从大理,好不容易歇息一晚上,留守的赵记便匆匆而来。
在厅堂当中,赵记有些佝偻,这些日子他总管大小事务,整天忙的要死。
现在林总督回来了,西南又出事了!
“下官赵记拜见总督大人。”
见到几个人影到来,赵记连忙行礼。
“免了,说说怎么回事。”
林耀祖看向赵记,对方虽然一脸急色,但却没有连夜禀告,显然不是什么真正的大事儿。
赵记见到林耀祖端坐下来,立马有了底气,拱手道:“回禀总督大人,是四川出事了,那川西的一些部落因为自己管控土地上的部落倒向大金,便在突厥人的策动下扬言灭了那些土司,就算是我大金为他们撑腰,他们也不怕。”
林耀祖目光一凝,这里面没有突厥人插手其中,才是怪事。不过突厥人跟大金一样,都难以在高原上投放太多军队,只能依靠本地部落为自己效力。
“你是担心那些部落袭击我大金土司?”
“下官的确担心。”赵记被戳中心事,连连点头。这大金官场是怎么一回事情,它比任何人都清楚。
若是西南再度爆发战争,林总督的压力会变大不小。到时候肯定会有人借机生事。
作为林耀祖的党羽,他比任何人都希望林耀祖过得更好,手中的权力也变得更大。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往上爬,自己的靠山越厉害,自己的前途越光明。
“现在才三月,距离高原雪化也不远了,这样,你立刻手书一封,从重庆府调集一万军队前往成都府,加上成都府,以及前线布置的五千人,两万五千人足够应付任何场面了。”
林耀祖略作思考之后立马有了答案,现在云南贵州稍微平定,加上大量军队驻扎,短时间内不会有傻子跳出来造反,惹是生非。
这个时候倒是可以操作一下高原上的麻烦,最好将其直接拿下,斩断突厥人的手臂,用戈壁滩封锁突厥人的贸易渠道。
甚至自己还可以借此机会插手西域。
此刻的西域被突厥人占据,许多小国家从侍奉大金变成侍奉突厥人。
这些西域的小国家虽然是国家,但大多只有一城,有的擅长农耕,有的擅长冶炼。在突厥人的统治下,这片土地让突厥人获得了更多的战争潜力。
那草原上的突厥人哪怕是部落首领,也做不到天天吃肉,更别说下面的牧民了。
牧民能吃饱的话,也不会年年跟随头领南下跟大金作战。
西域的粮食,高原的牛羊货物,对突厥人都很重要!
“过几日总督府挪移到成都府,本官要亲自坐镇,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