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911章 新的麻烦

第911章 新的麻烦

书名:寒门贵公子作者名:太清公子本章字数:2388更新时间:2025-03-07 10:13:12

林耀祖从来不会居功,是谁的功劳,那就是谁的。窦子明能够带人教化西南百姓,他自然愿意给他座上客的待遇,让它成为贵宾,也让这些来西南教化万民的读书人能够养活一家老小的同时,积攒一笔钱。

这些都是自己该做的事情。

而对窦子明而言,他却是呆住了。他在脑袋里面也不是没有幻想过自己跟林耀祖林总督第一次见面会说什么话,会如何交流。

但他从未想过林总督居然如此直接,用功劳把自己砸晕。不开玩笑地说,一旦林总督上书朝廷,将自己所做一一道出,朝廷必然会给自己奖赏。

但这并非是自己做对了事情,而是有大佬帮自己说话。

大金西南西北辽东这么多年叛乱不断是为什么?还不是教化不够,百姓会被欺压,羁縻的部落百姓更是鄙视链的最底层,这些人对大金的态度可想而知。

往往有人反叛,这些人要么糊里糊涂的跟随,要么直接造反,让大金无数钱粮都用在围剿这些边患上面。

现在教化够了会不会让边塞之地稳固,其实窦子明不知道。但林总督都这样说了,他自然是赞成。

教化万民说到底也是他想做的事情,他也想要做出一番事业。

不过当下,他却是也不居功,目光清澈无比:“总督大人说笑了,我大金上下除了您之外,有谁会在乎西南改土归流,教化万民?下官所作所为不是为了朝廷,也不是为了西南百姓,而是想要用此事作为敲门砖,做出一番事业。”

林耀祖笑了,他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喜欢直接一点的交谈方式:“你想要什么?”

“下官不知道林总督想做什么,但下官可以从现在去学,紧紧跟在林总督的身后,让大金比现在好一点就行。”

“好一点?那不是我的目标,大金还是太坏了,本官想要让大金改天换地,二三十年内不会有人饿死,那可不是小事。”

窦子明又愣住了,他任由一股暖流流入胸膛,让心脏不断跳动。

同样的话从别人嘴里面说出来他绝对不会信,但这番话从林总督嘴里面说出来,却是有神奇的魔力,让他动容。

林总督向来是说到做到,人家短短时间内做到的事情足以让大金官场上的无数人无地自容到自罚三杯。

“此事不好做,但下官愿意为总督大人做事,哪怕是只让大金九成百姓吃饱肚子,也是天大的好事。”

林耀祖只是一笑,没把对方的话放在心上。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土地,海外辽东有大片土地可以开垦。

林耀祖什么辽东不适合开发之类的蠢话,要是北方真的不适合居住,开发的话,把大金按着打的游牧民族是从哪儿来的?

辽东跟南洋最大的问题就是开发成本太高,民间难以合力去做,朝廷没钱去做,所以才会搁置。

林耀祖可记得在金人,以及蒙古人将辽东嚯嚯完毕之前,辽东在辽人的经营下,十分繁华。

不然也不会出现女真击破七十万辽人军队的壮举。

七十万军队身后事七十万个家庭,七十万户人,这些人不知来自于草原,燕云十六州,更是来自于辽东。

可惜蒙古人在崛起之后为了报复金人,将辽东彻底摧毁,女真人再度入关后,辽东成为禁地。

这才让辽东逐渐恢复原始状态,再度变成丛林泥潭沼泽覆盖的荒野。

“行,那你从现在开始负责清点贵阳府的田地,若是做的好的话,整个西南的清点,都交给你去做!”

“下官领命。”

直到离开,窦子明仍旧晕晕乎乎的。他虽然听说过林总督林耀祖做事爽利,绝对不拖泥带水,但在真正见到了林耀祖的效率之后,他还是吃了一惊。

他本以为自己要跟林总督说许多话,对方才会相信自己,给自己一些担子。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自己小瞧了林总督的度量,人家未必要相信自己对他的忠心,人家只需要知道自己愿意做事,这就够了。

出门之后,他在赵记的引导下住进了一处院子,此处并非是驿站,而是林耀祖的私产,用来招待一些客人。

西南之地驿站已经被彻底从行政体系当中剥离,不在是负资产,而是现金奶牛,能够源源不断赚钱,又没有什么大的开支,在各地都是垄断。

大金可没有便捷旅馆,在荒郊野外更没有民宿。

这里只有驿站。

窦子明并未忘记自己的任务,他谢绝晚饭,当下便忙碌起来,飞快写起一封封书信,为的就是让自己的亲朋好友,同学们尽快来西南淘金。

家境贫寒的读书人更是他邀请的首要目标。

大金固然会给读书人一些优待,童生秀才举人,除了免税,也有一份津贴。

但这一份钱不够养家糊口,秀才在乡下教书是正常事儿。而林总督他给的太多了,哪怕是在偏远之地,只要钱给的多,肯定有人愿意来。

另一边,林耀祖送走窦子明之后,也是颇为满意。一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年轻人,值得重用。

清点田地并非是小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贵阳府作为贵州行省中心,有军队驻扎的地方,若是这样窦子明都做不好的话,那就让他去做提学,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吧。

对有功之臣,他不会亏待。

“总督大人,查清楚了。”

就在这时候,秦虹到来,他拱拱手道:“海大人将公文送了回来。”

“放在这里吧。”

林耀祖点了点头,并未立刻处理云南之事,也没有思考京师太子的傻逼举动。他的心思都在教育上面。

若是这一次窦子明可以帮上忙,提供更多的读书人的话,那所有计划都可以加快。教育是大计,百年才树人不假。

但自己要的不是百年,而是加速融合,让云南变得更加富庶。

林耀祖思索许久,发现这个年代除非让播州归于贵州,开启酱香工业,不然的话贵州根本没有什么产业可言。

“西南大树不知道还多不多!”

林耀祖想了想,还是摇头。无论是云贵都交通不发达,就算是不断砍伐大树,也赚不了多少钱。而家具厂也会开在重庆府,就近通过长江航道进入京杭大运河,辐射大金大半国土。

“总不能就发展农业,养殖业吧?”

林耀祖很是头疼,实在是想不到贵州能够发展什么产业,让本地百姓尽快富裕起来。

云贵虽然一体,但云南老表还可以种甘蔗,种稻谷,一年两季甚至三季。

贵州没这个条件啊。

“算了,还是先看看贵州有什么特产,可以容纳更多人口,创造更多价值的特产。”

林耀祖思来想去,最后叹了口气。

想致富先修路是王道,但为了人口不多的贵州修太多路不划算,这是经济问题,不好解决啊!

林耀祖记得后世贵州有老干妈,但现在大金还没有辣椒,自然没有做老干妈的条件。

他只能在笔记上面记下茶酒,以及药材。

除了酒之外,这些都是可以在山地大规模种植的东西,若是做好了,也是一笔好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