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91章 群众里有坏人
书名:寒门贵公子作者名:太清公子本章字数:2213更新时间:2025-03-02 23:04:15
出了城,赵记便指着外面的军营道:“城外现在居住大概居住一万三千余人,其中有三成是小孩子,若是要教育他们,只怕是地方财政不够。”
他不好意思的看向林耀祖,觉得林总督不改为此事兜底。毕竟这是朝廷的事情,总督大人宅心仁厚,对百姓好,这不是朝廷放弃自己手中责任的理由。
“这倒是常有的事情,朝廷国库空空如也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现在是百年育人大计,不能等到朝廷有钱了才做,那太迟了。”
林耀祖叹了口气,现实就在于时间不等人,哪怕是自己有再多的钱,都没办法买来时间。
而西南百姓成为大金第一步就是语言,文化要统一。
“这样,你负责此事,立下账目,需要多少,本官都批给你。至于账目走哪儿的话,现在走西南巡抚衙门借给布政司衙门。至于布政司衙门怎么还,日后再说。”
此时此刻,林耀祖也有些头疼。云贵大山想要脱贫致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把钱花出去,指望收回来那更是白日做梦。
好在自己不缺钱,借钱的也是布政司衙门,朝廷会兜底。
再说了,像这样的教育经费,朝廷只要有钱了,肯定会拨付的,无非是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
赵记听到这话,他虽然没有林耀祖那样直接算账,将其归结到朝廷负责。但他知道林总督都这样说了,此事必然能够做到。
当下他便正色道:“总督大人您放心,下官只需要五百两银子就能运转起城外的书屋,若是这些孩子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就能负担生活所需的大部分,总督大人就花费不到那么多了。”
“至于读书人的话,各地都有多的。咱们不需要太多夫子,只需要请来一些想要教化万民的富家公子,让他们带着一些同年来此处教化百姓便是。这样一来,富家公子不需要多少钱,反而会为这些少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算他们待不下去,为了名声,也会花钱教化百姓的。”
赵记耐心解释:“在我大金许多书院当中,富家公子在里面读书,最后毕业,却没学到什么的根本就在于钱。只要有钱,富家公子要的是一个名,以及人脉,至于自己从中学到了多少,他们倒是不太在意的。”
“让他们来西南游山玩水,还能落下一个乐善好施,教化万民的名声,他们自然是乐意的。至于真正教书的夫子,可以挑选一些贫寒读书人,让他们来此处居住,顺带教化百姓。”
“几千个顽皮学生,让他们识字,知礼并不费事,顶多一年就够了。”
林耀祖听到这话立马明白赵记是准备让这些孩子完成扫盲,就去做工养活自己。真要让这些人读书的话,十年寒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更别说十年寒窗,就算是这些人正常学习两三年,大金财政都负担不起。
大金现在家底空空如也,府库当中没钱。就算是有钱,大金文官勋贵们,也不会把钱花在贫寒百姓身上,而是自己揣在口袋里面。
贪腐始终是这片土地上最大的问题,就算是林耀祖想尽一切办法,都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不幸当中的万幸,这一次的开支都是自己负责,至少在自己负责的时候下面不会出现大问题,等到自己不再西南之后,这片土地自然会被同化。
贪腐必将再度出现。
不过那时候,林耀祖也不在乎了。
他心知自己不管是单纯的是管不了,而不是不想管。
真到了那一天,自己大概是死了。
两人继续向前,进入城外军营之后,此处一些孩子躲在门口,眼珠子随着大队人马到来而挪动,他们畏缩,却又好奇,很好奇大金的权贵们来这里干嘛。
往前数日,只有每次需要发放粮食的时候,才会有人到来。
对,林耀祖对于城外饥民,不是赈济,而是派遣一些人马发放粮食,让他们自己煮饭吃。
这导致城外的粮食贸易远远高过城内,每天都有百姓将自己的口粮换成粗粮,甚至米糠,麦麸这类东西。
他们习惯了吃一些难以下咽的东西,加上野菜,就能呼伦一顿。至于细粮,这些大金百姓当然想吃,但他们知道细粮贵,便主动换取粗粮,将一部分细粮换成钱,存起来。
据林耀祖所知,当然也有人将粮食换成肉,或是酒。一次两次,自然是美事,次数多了之后,这些将粮食换取肉食美酒的人,都被送到矿山去了。
海正冲最看不惯这种不优先填饱肚子,好好做事的饥民,将其称之为败类!
他倒也不是没见过吃的不错的大金百姓,淮西百姓现在不说顿顿能吃上肉,五日吃两次至少是没问题的。
淮西之外的百姓跟淮西百姓相比差了许多,但个把月吃顿肉改善一下生活还是没问题的。
他真正恼火的地方在于这些饥民将钱粮换成肉食,美酒。
这些人被海正冲肃清之后,贵阳府外的情况好了许多,百姓也都变得勤勤恳恳起来。
也就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在这个时间点没有下地,而是在军营当中疯跑。
“此处的土地,需要继续平整一下,撒上鹅卵石,确保下雨的时候,道路干燥。排水也要好好规划一下,这里虽然是城外,但此处居住的百姓只会越来越多,贵阳城太小了,城内容纳不了多少人。”
作为布政司衙门所在,贵阳府却只有数万常住人口,对比大金腹地,只能算是一个县的规模。
一个布政司衙门的驻地,迟早会发展成十几万人的城市,现在不早早规划处外城区的话,日后再来弄费事费力,也没啥用。
赵记记下来:“总督大人放心,这些百姓忙不了几日,城外的事情就做完了,到时候正好把城外的道路也修缮一下。”
“他们的话,找几个夫子,先教育他们,也让他们参与进来修路。”
林耀祖看向小孩子们,没把小孩子当做是负资产,而是决定给他们加加胆子。封建时代的小孩子从小就要给家里面做事,是劳动力的一员。
这些孩子或许是孤儿,或许是父母在忙碌。但不管怎么样,现在他们都要接受教育。
“下官现在就从城中的私塾当中抽调几个夫子来进行简单的教育。”
“优先管着这些小孩子,每日让他们学会三五个字,三五句话也行,不用太过苛责他们。若是有才思敏捷的人,那才是重点培养对杨。想要西南太平,全靠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