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546章 能不能顶住压力

第546章 能不能顶住压力

书名:寒门贵公子作者名:太清公子本章字数:2173更新时间:2024-11-25 09:35:40

“巡抚大人,小商贩的赋税之虽然不好收,但要是不进行管理的话,只怕是会出大问题。各地许多官府,都是靠着城中的税赋过日子的。”

林耀祖见说,淡淡回应:“商税本来就不好收,一些养家糊口的小商贩这一块,想要收,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与其靠着这些多养几个衙役,不如不收。”

“收税是需要成本的。”

听着林耀祖的话,在场的大小官员都陷入沉思当中,林耀祖的话很对。

收税的成本不低,还要担心贪墨。城中摊贩的赋税是走的商税,数目不多也就罢了,而且不透明。

下面的人中饱私囊是惯例。

反倒是对农民征收的赋税,土地税,人头税,这些都是精准的。每年都有章程,就算是下面的老百姓缴纳不起,也要照收不误。

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虽然不小,但根本没法管儿,

林耀祖自己也不能盯着一个个粮仓,看看下面的官吏是否中饱私囊,大斗进,敲诈百姓。

这些都是防不住的。

现在增加人手,无论是用在收税,还是监督收税上,都会进一步增加地方官府的负担,从而转嫁到百姓身上,

林耀祖不好直接为百姓说话,不是不想,而是说了也没用。士绅地主任何一次后退,都是没办法的时候,他们才会后退。

现在他们还有得选,这些人自然是不会在这时候站出来,选择支持自己,对百姓稍微好一点。

好在,林耀祖已经习惯了独自战斗。

他观察着众多官员的面色,也不再绕圈子:“淮西今年必须大治,夏收在即,我要诸位大人尽快将夏收方案罗列出来。以前朝廷不管收获,只管收税,但现在不行。告诉地主,乡绅,若是他们需要人手,需要提前预定,到时候由淮西建设公司抽调人手,协助收获夏粮,抢种秋粮。”

他不会直接跟地主对话,中间还需要这些地方的官员作为润滑剂,让他们去做某些事情,比什么事情都自己做更方便一点。

“淮西过去每年,纵然是没有旱涝的年份,各县粮食产量也不过咱们夏粮的预估数目,若是加上秋粮的话,今年淮西粮食产量足以翻翻!”

“朝廷上下无数双目光盯着咱们再看,等着淮西粮食大增,也等着淮西赋税大增。”

林耀祖很看重这一点,不管在什么地方,做出成绩都是一等一重要的事情,只有做出了成绩,才能让身边的人信服自己。

改革改革,这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让天下人看到成绩。

在没有机械化设备,农药,化肥的时代,想要增加亩产,唯一的办法就是合作社,用更少的人力,去耕种更多的土地!

现在成果就在眼前,等到夏收,淮西立马会成为大金一等一的富庶之地,到时候地主们,商贾们,对自己的态度会发神经国际大改变。

没人会拒绝实打实的好处。

等有了淮西作为根本之后,运河以东,后世江苏的大片土地也能推进改革,到时候好处多多。

甚至江南,江西的士绅也想要改革。

对自己有好处的改革,没人会拒绝。

首先,自己对地方上的控制力度会大大增加,控制地主,商贾,可比控制官员容易得多,也稳固的多。

大金官员都是流官,这些人三五年就会调任到其他地方,只有本地的商贾士绅会在本地长居,他们也是一个地方的基层政治的根本,没有这些人的协助,地方官员就算是想要收税,都收不了。

现在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党羽。

现在,他只有一个问题:“诸位可有把握尽快将夏收抢种最好?这里面最多只有几天的间隔!”

一年两季的作物大部分生长时间都在春夏。夏收的小麦是在冬天播种,春天发芽,快速生长,成熟。

这一过程需要三到五个月。

水稻也需要三到五个月的时间才能成熟。

为此水稻需要提前育苗,小块的水田当中将播撒稻种,等到夏收之后,立马将秧苗移栽。

育种育苗的时间约莫半个月到一个月,这部分时间节省出来,才能保证一年两季。

现在林耀祖便是要一群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官员负责这件事情,让他们亲自管理。

结果如何不重要,下面的人会去做。他需要的是这些人的态度,只有官员监督,下面的龌龊事儿才能少一点。

林耀祖的自信满满让人动容,大小官员们心中早就有了决定,此刻听到林耀祖的话之后,更是意识到农耕似乎比商业更受到这位巡抚大人的重视。

他们心中盘算着自己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这位巡抚大人更加看重自己,脸上在此刻也多了几分笑容。

他们非但不蠢,反而都是聪明人,很清楚自己在这时候该如何讨好上司。

遇到实干派的上司,拿自己也必须实干!

“林大人,这些育苗田已经开始育苗,若无意外的话,三五年内,提前育苗将会成为主流。”

林耀祖侧目:“现在育苗还不是主流?”

“回禀大人,淮西之地一年两季,但往日都是旱地一两两季,或是两年三季。都是种完小麦后,播种耐旱,耐寒的小米。”

一个官员赶紧介绍:“水稻一般都是一年一季,或是冬日播种油菜。”

林耀祖微微颔首,这下明白了。现在的一年两季还都不是主食,而是五谷杂粮,或是油料作物。

也就是说,两季主粮在淮西这种南北交接的地方还不是主流。

从淮西继续往北,那是真正的一年一季的地方,往南的话,过了长江就多是水田,耕种模式不一样,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想到这里,林耀祖不得不道:“淮西各地情况不一样,要因地制宜。今年先做实验,看看那种法子更好用,来年在好好推广一番。”

周遭官员齐声称赞:“林大人所言甚是,今年赋税增加,只怕朝廷要的更多,到时候巡抚大人肩膀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他们看得真切,若非是林巡抚扛着,他们这些没什么背景的人早就被吃干抹净了。现在之所以还能在这个位置上,纯粹是林巡抚照拂。

现在林耀祖要让淮西富饶起来,他们自然是无比支持。

不管是朝廷还是地主,谁敢反对,那就把他们的脑袋锤爆。

捍卫自己利益这一点上,他们不甘人后,力求做大做强,平步青云。

眼下唯一的问题便在于——林耀祖能不能顶住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