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巡视淮北
书名:寒门贵公子作者名:太清公子本章字数:2183更新时间:2024-11-24 23:55:46
林耀祖抵达淮西之前,现在淮北短暂停留,他巡视地方,便是真的巡视,每到一处,都要细细去问,去看。
如此一来,速度自然是快不了。
但淮西北部的情况,林耀祖也是烂熟于心,有了计较。
淮西自古便是旱涝两重天,一方面此处位于江淮流域,北方是淮河,南方是长江。
随着黄河夺淮,整个淮河区域都面对泥沙堵塞,运河,淮河,年年泛滥。
这一问题哪怕是二十一世纪遇到极端大暴雨,都无法解决,更别说现在。
好在,这快一年的时间,淮河的清淤,以及水利设施的修建,大幅度提速。
各处都有沟渠引导水流,让一亩亩农田在河流灌溉当中。
现在虽然还是春天,本处于春耕时节,但淮河岸边,仍旧有大量百姓正在官府的组织下忙碌。
他们正在铸造河堤,准备让淮河提前数百年,拥有水泥铸造的河堤,能够更好地抵御大洪水的侵袭。
老实说,这并非是容易的事情,官府,民间对此事反对声此起彼伏。水泥价格昂贵是其一,其次便是眼下随便夯土就能铸造河堤,费事一点也只是用筑城墙的方式铸造河堤。
但在成本上,水泥虽然快,但价格贵啊!
要知道,这些水泥可不是白送的,而是淮河沿岸的地方官府承担。
现在地方官府没钱,日后也要偿还。
并且淮河沿岸的土地,现在都姓林,在未来二十年内的使用权都在林耀祖手中。
对此,林耀祖毫无办法。官员百姓愚昧,他们吃了上顿没下顿,根本看不到未来。
看不到未来,他们自然不会有长远考虑,不会觉得林耀祖的办法是好办法。
当时反对声便不小,但最后还是被林耀祖赵德压了下来。
因为林耀祖说服的并非是百姓,而是大小地主,大小地主都是有产业的人,他们更担心水灾带来的极端影响。
同样,这样人也担心旱灾。
都是在淮西生活了几十年的人,这些大小地主自然知道淮河的厉害,也知道旱涝交加的滋味。
现在林耀祖的要求虽然过分,但他们却都捏着鼻子认了。究其根本还是在于这一笔钱不算多,出钱的人也不是自己,但受到保护的人却是自己。
这和乐而不为?
尤其是一些官员,他们担心背负巨大债务,第一时间便上书朝廷,请求朝廷给钱。
朝廷给不给钱,这些官员并不知道,但他们知道自己尽了自己的责任义务,接下来躺平就行了。
要倒霉,是大家一起倒霉。
有功劳的话,也是大家一起分。
此刻,大小官员陪伴在林耀祖身边,看着水泥大堤也是心潮澎湃。
这下唯一的问题便是暴雨倾盆而下之后,这些灰白色的水泥大堤能不能扛住洪水的冲击。
不是所有人都跟林耀祖一样信心十足,对水泥大堤的功效一清二楚。
这些在封建时代没有任何偷工减料的河堤别说是抗住水灾,就算是遇到几十年一遇的水灾,洪水也只会漫过堤坝,而非是溃堤,
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后世有成本一说,国家不一样,水泥大堤的质量自然不一样。
但在眼下,林耀祖却是不屑一切代价。在这个人力不值钱,水泥不值钱,唯一值钱的是运输成本的时代,他自然是会想尽办法让水泥大堤更加坚固,洪灾也能够减轻。
作为后世人,林耀祖深知堵不如疏。
除了修建水利设施之外,他还请到了许多水利方面的专家,按照自己的思路解决泄洪的问题。
这个问题同样不是小问题,而是大问题。
淮河能直接入海,黄河夺淮之后,淮河的流域,流速大大增加。更别说黄河淮河之间还有运河存在!
三条不同的河流想要解决清淤,水利,以及通航,泄洪,这需要沟通各地。
哪怕是林耀祖身为两江巡抚,遇到的问题也数不胜数。
去年到现在,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这上面,每天都在处理各种扯皮,纠纷。
若非是自己凶名赫赫,问题还会复杂得多。
好在现在问题即将解决完毕,等到淮河两岸的水泥大堤有了作用,水泥这个东西的价值将被证明,只会走高,不会走低。
对此,官员们自然是期待,他们一部分是对河堤上心,这是要自己命,自己前程的东西。
另外一部分则是水泥作坊的股东,掺了一股。
自然水泥的表现越好,他们越是开心,这是向钱看,跟钱有关的事情。
仕途,钱都跟水泥相关。现在林耀祖南下,他们跟随,一起陪着观察地方上的大小事务,心中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
这可是让上司的上司看到自己工作成绩的好机会。
地方官员们不吝口舌,不断介绍这地方上的大小变化,农田,兴起的手工作坊,以及一些地主都在扩大经营。
淮西比不上江南富庶,但手工作坊仍旧存在。现在多了淮西这样一个消费市场,大小商贾都在拼命赚钱。
“巡抚大人,若无意外的话,今年亳州的物产,税赋将远远超过去年。亳州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
不断有官员介绍:“这些手工作坊虽然比不上淮西的工厂规模大,但胜在可以让雇佣几个百姓在农闲的时候赚点钱,而产出的货物也能卖到淮西,甚至金陵。”
“如此一来,淮西小地主们更加乐于做买卖,愿意做小买卖。”
“放宽市场,苛捐杂税,城门税收减少之后,针对这些小商贩的税赋,也要降低,最好为零。规模大一点的贸易可以正常收税。”
林耀祖微微颔首,商人的嗅觉灵敏,地主也不差,能赚钱的买卖没人会拒绝。
尤其是传统的酿酒,酿醋,酱油,以及纺织。这些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足够多的消费者。而这些传统行业只能在区域当中经营,没办法扩大。
现在不一样了,淮西的运输方便是其一,有人消费才是关键。
这一切,都构建了消费市场的形成,也让淮西的官员,地主们转的盆满钵满。
他们的利益跟淮西绑定,对自己下达的命令,颁布的政策,虽然抵触,但也不会抗拒执行。
淮西不小,但每一个行当的竞争者多了,总会有人想要进步,总会有人站在自己这一边。
剩下的人要么跟进,共同竞争,要么眼睁睁的看着市场被吞掉,别人赚大钱。
同一起跑线,这谁受得了啊!
现在林耀祖要降低税赋,更是让主动投靠的人们惊喜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