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9章 两条支线

第9章 两条支线

书名:最后一个寻宝人作者名:吉小仙本章字数:2030更新时间:2025-03-15 09:14:17

云燕看着这些资料,有些心疼的说道:“五哥,这么多你自己可看不过来,你教教我,我能学着帮你找。”

  我说道:“也好,二呆这几天你和谢同志该干什么干什么,回来给我们送点饭什么的就成,我跟云燕这两天就在房间里研究,吃喝拉撒都不出去了。”

二呆说道:“行,保准给你们伺候到位,你们就安心弄,吃的喝的我给你们预备,你俩这几天就闭门造车,可别造人啊。”

我笑道:“你这嘴真损,我俩造人不至于跟这儿造,来云燕,拿笔记本,咱开工。”

  云燕掏出了笔记本,俩人想把图纸全部摊开到桌子上,但面积不太够,索性把俩单人床对到一起,椅子搬到床边,还让谢明德寻么了个放大镜,便开工干活。

之后两天我们几乎废寝忘食,倒班睡觉,醒了就干活,饿了就让二呆和谢明德把饭端屋里,这两天把所有在用不再用的支线都整理了一遍,再按西楼跟我的推演加以比对,终于选定了两个幽灵火车可能出现的地点。

  距离九月二十九号,距离推测出现的时间还有一天,我们好好洗了个澡,睡了个好觉,中午才起床,大伙开了个小会,二呆看着我们画的图纸,纳闷道:“不是在家就看了么?你们在地图上摆玻璃球,地点都差不多知道在哪,还用找这么长时间?”

我说道:“咱那地图太笼统,比例大,一个弹球占的地跟天津市差不多大,不分析怎么行?”

  二呆接过我递给他的本子,翻看了一会,他问道:“哥,这一堆注解还有八卦图我可看不懂,你直接从铁路地图上画出咱们要去哪就得了。”

  我说道:“按西楼说的土火相生我推演了一下,在这敖德萨有两个带有铁路线的地方符合,我在这大图上也画了,那俩红圈就是,老谢你过来看看。”

谢明德凑过来看着敖德萨铁路路线图,上面我标注的红圈很显眼。

 谢明德的手指在泛黄的铁路路线图上缓缓划过,眯眼观瞧,他用俄语口音,愈发低沉的念叨:“达瓦里希,这两个红圈里的铁路,藏着整个黑海北岸二十世纪的历史缩影啊,一条曾经是运粮的,一条是运煤的,均已经废弃。”

二呆说道:“那你也给说说呗,咱们要具体去哪蹲守,多知道点资料总是好的。”

谢明德指尖点在第一条虚线上,缓缓道:“1941年8月罗马尼亚第四集团军围困敖德萨时德国工兵用战俘在城西沼泽地抢修了这条临时铁路”。

我听着他讲述那铁与血的年代,地图上好像浮现出黑烟弥漫的幻象,谢明德接着说道:“达瓦里希,那时候德国鬼子太凶狠,他们用的枕木是直接从犹太会堂拆来的橡木梁,几乎每公里铁轨下都埋着至少十具劳工尸体。”

云燕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谢明德摸出张泛白的航拍照片:“看这些S形弯道,纳粹为了向魔鬼效忠,硬是让劳工把铁路修成党卫军闪电标志的变体,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说来可笑,1944年红军反攻时,这条死亡铁路反而成了罗马尼亚守军的棺材,我们的游击队往铁轨夹缝里灌松脂,铁轨上抹机油,德国装甲列车在弯道处很容易脱轨,继而爆炸燃烧。”

二呆凑近细看地图上的注记:“那后来怎么变成运粮支线了?我看小嫂子写了注解,还有后废弃的字样”。

云燕说道:“注解可不是我自己写的,咱多少也懂些,不过是翻译了一点俄文。”

“废弃是因为铁轨缝隙里渗进过太多血。”谢明德用放大镜照亮某个道岔节点,指着说道:“1946年集体农庄改建时,拖拉机犁出七吨未爆炮弹。农艺师们把铁轨改造成移动谷仓的轨道,每当秋收时节,满载麦穗的车厢经过当年万人坑,老铁路工说能听见钢轨发出哀嚎呜咽,渐渐就不用这条支线了”。

他的手指突然转向另一条沿海虚线:“这条运煤专线更凶险,1953年赫鲁晓夫为黑海舰队扩建港口时,用古拉格囚犯在礁石上硬凿出来的。”放大镜下显现出铁轨旁模糊的注解,其中一个小行标注,写的是此地囚犯们用碎石拼出的慈父侧脸。

谢明德苦笑道:”“每根枕木都对应着十个囚徒的配额,要么完成二十米路基,要么变成路基的一部分。1972年大洪水冲垮港口时,海水倒灌进煤矿层,爆炸和透水同时出现,甚至煤层都燃烧起来,矿口成了喷火的毒龙,装卸站也不能避免,现在煤矿铁路铁轨缝隙里还能挖出硫磺结晶,当地人说那是冤魂的骨灰在发光,那次事故后煤矿都关了,这条线自然也就废弃了。”他的指甲划过某段海岸线,哀苦的念叨:“两条铁路,一条喂饱过侵略者的野心,一条焚烧过建设者的血肉,如今都成了敖德萨皮肤下的陈旧伤疤。”

云燕此时又拿出了一张地图,指着某处交叉点说道:“你们看,我比对了二战时期的这张老地图,两条铁路在1944年苏军反攻路线上的这个无名小站有过交集”。泛潮的图纸上,她画的两个红线边缘隐约重叠,像两道陈年伤口在历史深处悄然渗血。

我说道:“推演的结果就是这两条线,根据五五年的目击资料,这条列车出现时不一定会是正在运行的铁路,甚至不需要铁轨,当年那段有好几节都是断的,人家照样跑,咱们要去这两条铁路处现场观察一下,看能不能推演出更具体的位置,另外还要像亚历山大那样,找个能跳车顶上的位置。”

二呆说道:“看目击资料这车开的并不快,30年代的三节车,蒸汽机带的,有个二三十公里的时速就到头了,不跳顶子也能从侧面跟车上去。”

我说道:“主要我是想看看车顶上的黑水文,咱们还有一天时间,明天晚上六点前就要在选定的地点准备,现在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