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8章 上清明珠

第18章 上清明珠

书名:最后一个寻宝人作者名:吉小仙本章字数:2189更新时间:2025-02-18 10:17:41

我看着这老鼠凄惨的样子,摇头道:“可能是它的先祖受过渤海国贵族的恩惠吧,就和魏大哥一般,渤海国处于辽东,那边过去信奉萨满教,正好有个灰家,我也认识个所谓的出马仙童,但现在那出马仙的科学解释是人和动物建立的一种心电感应,兴许是它一直在这守陵,也时不时的在那镶嵌渤海黑珍珠的护心镜那吸收宝珠月华,但这木人里精光更胜,且木雕比石椁要好出入,大不了啃个洞呗,为何还要冒受困的危险去主墓室盔甲那呢?”

  老魏说道:“这我也能想到,鼠兄有情有义不忘组训,对它来说,这辽东的渤海国贵族才是朋友,朋友的宝珠不能动,那衣冠冢是敌人,冒险也要去吸收月华,我这样想不知道对不对。”

  我点头道:“很有可能,这里面的月华精光从来没被它吸收过,可能是它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吧,柴蕊大姐,您是阴阳门的元良,各种超度方法都会,帮鼠兄却这个心愿吧。”

  柴蕊说道:“超度?那肯定都是要用这人身前的信仰来做啊,他是信辽金萨满还是蒙古萨满?佛教还是道教,咱不知道啊,他在这不过是被当做工具祭品,并没有生平碑文。”

我说道:“古渤海国的仪式您会么?这些渤海珍珠应该能证明墓主的身份,至于信仰确实无证可考,只能用地区推断了,而且这木雕里应该也是渤海的珍珠,且品级要高到上清珠那一类,不然无法散射这千年不衰的月华之光。”

  柴蕊说道:“古渤海国么……他们的民族应该叫靺鞨,靺鞨人有冢上作屋传统,即人死后在坟上盖房子,所谓阴宅阳屋么。在坟周边便有一处石台,据考证他们民族有人去世后,会先安置在石台上等其腐化后再下葬,不论是贵族还是普通老百姓,均有此葬俗。”

我说道:“靺鞨人属于满族先民,女真金国么,自然以萨满为主,您就按萨满教来吧。”

 柴蕊点头道:“也好,你看咱们说话的时候这大老鼠不但不躲闪逃窜,反而眨着小眼看着咱,老魏,你这鼠兄也算有情有义,和你也是老交情,这忙咱帮了吧。”

老魏点头道:“鼠兄,多年不见,咱现在生活好了,你也能给我托梦,我家在哪想必您也知道,不行您就上我家,当个保家仙罢了,我给你养老送终。”

二呆说道:“行了,你再给买一窝母耗子是么?先办正事,了却他心愿,后面的事再说”。

 柴蕊说道:“二位,咱们要不要先把这木雕塑像搬到主墓室我在操弄仪式?在耳室怎么弄也不对味,还给人弄个暗门,一看就是不想让他的灵魂轮回”。

  二呆说道:“这木雕都烂的够呛,一搬不就散架了么,不是说骨灰在里面存着而已么?咱可以把骨灰掏出来,放在那辽国盔甲里,帮这鼠兄的老家主鸠占鹊巢。”

我摇头道:“那盔甲才是占巢的鸠,你说的有道理,我去掏骨灰。”

  二呆给我照着亮,我奔着木雕而去,那大耗子识趣的让在了一旁,我拱手道:“这位前辈,得罪了。”说罢我看准了位置,用铲子打开了这木雕的胸膛部位,里面果然有个石匣子,上有描金彩绘,画的是《耶律氏先祖狩猎图》,十八位骑射手采用错金银工艺錾刻,马鞍上镶嵌绿松石,匣盖上还有一颗明珠,光华四射。

我笑了笑说道:“给人骨灰盒上都弄成辽国狩猎图,欺人太甚,二呆过来,把这几块绿松石敲下来,破了这禁锢。”

  二呆一听这话当然高兴,拿着铁铲就挖下来几块绿松石,二呆问:“哥,这大珠子真好,黑不溜秋的直发光,咱也刨了吧,肯定也是禁锢。”

  我说道:“这肯定够上清珠的级别了,还是黑珍珠,不过不是产自渤海,像是南珠,应该是进贡而来,确实也算是禁锢,弄下来吧。”

二呆说道:“南珠更值钱,咱这可不是破坏文物啊,这是替天行道,对了你一直说上清珠,这是什么意思?和三清有关?”

我说道:“不是,就是代表一种珍珠的级别,汉代广西廉州合浦的采珠业相当发达,古籍所载,郡不出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易来粮食。万震《南州异物志》记,合浦民善游采珠,几年十余岁便教入水。官禁民采珠,巧盗者,蹲水底,刮蚌得好珠,吞而出,那意思是好珠子都含在嘴里偷着带出来,广西廉州合浦珍珠到唐代成为贡品,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南珠,唐代典籍有合浦采珍珠充贡的记录,刘恂著《岭表录异池珠》记,廉州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谓之珠池,每年刺史修贡,自监珠户入池采以充贡。这唐代贡品级的大珍珠,称为上清珠,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其来自西域,罽宾国王曾献给唐玄宗一颗月华光照一室的上清珠。”

柴蕊说道:“确实,可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采珠是极危险的工作,明清两代充当采珠劳动力主要是蛋民。《水东日记》卷五中说过,盖蛋丁皆居海艇中采珠,以大舶环池,以石悬大垣,别以小绳系诸疍腰,没水取珠。气迫则撼绳,绳动,舶人觉,乃绞取,人缘大上,闻永乐初,尚没水取,多葬鲨鱼腹。近代也有《采珠歌》描写珠民的生活,江浦茫茫月影孤,一舟才过一舟呼,舟舟过去何舟得,采得珠来泪已枯。”

我感叹道:“是啊,劳动人民多不容易啊,千辛万苦弄来好东西还要给封建帝王,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写道,合浦产珠之地,名日断望池。在海中孤岛下,去岸数十里,池深不十丈,蛋人没而得蚌,剖而得珠。取蚌,以升绳系竹篮,携之以没。既拾蚌于篮,则振绳,令舟人没取之。没者,亟浮就舟,不幸遇恶鱼,一缕之血浮于水面,舟人句哭,知其已葬鱼腹也。亦有望恶鱼而急浮,至伤股断臂者。海中恶鱼,莫如刺纱,谓之鱼虎,蛋所忌也。你们听听,都是血泪史啊,动不动就让鱼吃了,嘉靖八年两广巡抚林富上书说五年采珠之役,死者五十余人,而得珠仅八十两。天下谓以人易珠,今日恐以人易珠亦不可得。可见封建王朝人民如草芥,二呆,为了封建统治下的蛋民,把这上清珠抠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