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25章 茗茶分类

第125章 茗茶分类

书名:最后一个寻宝人作者名:吉小仙本章字数:2084更新时间:2025-01-28 16:04:13

云燕说道:“我就简单说几句蓝姐面前的这套瓷器吧,蓝釉是瓷器釉色名,传统蓝釉以天然钴土矿为着色剂,除含氧化钴外,还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锰。蓝釉也是最早见于唐三彩中,但那时还是低温蓝釉,只有绮丽之感,缺乏沉着色调。高温蓝釉的出现亦是在元代,入明后特别是在宣德时蓝釉器物多而质美,被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至清康熙,更出现洒蓝釉、天蓝等多种新品种,宋代钧窑以天蓝釉为主色调,元代景德镇烧成了高温蓝釉瓷、明清时又烧成了霁蓝、洒蓝、天蓝孔雀蓝等蓝色釉瓷,您面前这套是典型的明霁蓝釉色。”

我点头道:“这倒是配蓝姐的名字,霁蓝又叫积蓝、祭蓝,其特点是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亦比较稳定。霁蓝釉盛于明代宣德朝,《南窑笔记》中把它和霁红、甜白相提并论,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霁蓝器物除了单色釉外,往往也用金彩来装饰,还有刻、印暗花的,但您这套就是单色和金彩无关,应该是为了和我这套区别开吧,宣德时的产品以暗花为多,清康熙时的霁蓝亦颇有成就,其薄釉者无开片,但釉色较昏暗深沉,少了明快的雅致感。”

我这句话说完,从楼梯下忽然传来了脚步声,我们都是一愣,二呆说道:“哥,你说的还真有门,你们鉴定完林南星就派人从底舱上来接引了。”

等了一会,上来的这位让我们全都目瞪口呆,二呆简直不敢相信,指着它说道:“这……哥,这……这尼玛老林神经了吧,这不是……。”

我冷笑道:“咱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这人物可太著名了,这不就是今年二月份才播完的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么?这可不是原著的造型,纯粹和电视里的一样啊。”

 云燕说道:“马德华老师的扮相,这和电视中如出一辙,咱们怎么问话?也说这位长老从何处来,到哪里去?”

 二呆说道:“那人家告诉你路在脚下,走哪就是哪,这明显就是妖怪幻化啊。”

  那猪八戒长得和电视剧中一般,但衣着略有不同,外罩皂色粗布短衫,色泽黯淡,似经年累月风霜所侵显得很破旧,衫上打着补丁,其头则戴一顶歪斜之僧帽,猪肚肥大,腰系一宽幅布带,带色亦暗,随其腰间赘肉摇曳,足蹬黑色布履,手里也没有耙子。

我走上前去,开口问道:“这位……神仙,请问是净坛使者乎?”

那猪八戒哼哼唧唧的说道:“什么神仙使者,我是林南星变出来的,这都不知道?还没有我老猪聪明。”他一开口我们更加震惊,这语调和电视里简直一模一样。

  二呆此时竟然无奈的笑了,他说道:“哎呦喂,有意思,真有意思,林南星根本不是人,因为是人想不出这主意来,弄个猪八戒来守关,这算是黑色幽默么?”

 那猪八戒说道:“嘿嘿,你这话俺老猪就不明白了,油墨本来就是黑的,怎么还算是呢?这是我猴哥不再 ,不然俺呆子这称号后继有人了。”

  我没有起身,继续说道:“这位仙长,此番前来有何见教?”

猪八戒说道:“见教什么,俺老猪是来教你们喝茶的,这还有四样茶叶,你们说出个门道,这行道算是成了,至于请师?俺老猪就是你们师傅。”

他说罢从怀里掏出四个油纸包,笨拙的走过啦放在了明式茶桌上,之后席地而坐,盘膝观瞧,恍惚间那姿势有些罗汉神像的样子。

  我拆开第一个油纸包,冲蓝玉儿使了个眼色,蓝玉儿闻了闻,说道:“茉莉花茶,北京吴裕泰茶庄的窨花茶,这种香味很特殊,叫裕泰香,我一闻就知道,民国时候就有,工艺极其复杂,要经过茶坯制作、花源选择、鲜花养护、玉兰打底、窨制拼和、通花散热、起花、烘培、匀堆装箱九道工序,成品制成需经历近半年的时间,与一般花茶类相比,制作周期较长且繁琐。” 

   我说道:“这是让咱们把这茶分别在四个茶具里沏?二呆,用固体燃料烧水。”

猪八戒眯着眼说道:“不必,你们选好放茶壶里,不用沏,但要找好对应,不然俺老猪就行在福陵山云栈洞故事,嘿嘿,把你们打牙祭了。”

我皱眉说道:“花茶么,又名熏花茶、窨花茶、香片,属于再加工茶类,其中茉莉花茶是绿茶经多次用茉莉鲜花窨制加工而成的,茶引花香,花增茶味,茶味与花香巧妙地融合,构成了茉莉花茶特有的品质,被称为花茶中之珍品,既然坯子是绿茶,是否装进孔雀绿的瓷器里?”

 蓝玉儿说道:“不妥,我估计后面有真正的绿茶,我已经闻见味道了,再说‌花茶不是绿茶,你也说了这是一种再加工茶,不止以绿茶为坯,红茶或乌龙茶一样可以。”

我问道:“猪长老,这是必须打开一包装一包么?”

猪八戒说道:“道法自然,你们随便,只要装对了就成,顺序无所谓。”

我点头道:“那就排除法,先做会的题,看看后面有没有绿茶或者红茶,孔雀绿瓷器和宝石红两样正好对应,可以降低选择的面。”

我这样说着索性把剩下的茶叶包都打开,蓝玉儿说道:“这就好猜了,这是西湖龙井,此乃绿茶魁首,放孔雀绿茶具中,那一包是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是中国最早的红茶,被誉为红茶鼻祖,创制至今已经有将近400年的历史,是明代最早从中国向海外传播的红茶,无论是品质,还是名气,都非常响亮。合当放宝石红茶具中,应对红绿二字,这很简单”。

我说道:“桐木关出产的正山小种茶么?那地方在福建和江西交界,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那里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再加上这茶用松柴熏制,有一股独特的松烟香,特点鲜明,齐大哥就爱喝这个。”

  说着话把这两包茶叶分类而装,绿茶装绿壶、红茶装红壶,剩下的两款茶叶对应余下的两款茶具,结果已经很好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