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5章 罐中促织
书名:最后一个寻宝人作者名:吉小仙本章字数:2178更新时间:2025-01-16 16:52:58
二呆一看黑四大哥已经搂动了扳机,他也跟着开始点射,其他人用手电照着亮,步枪拽光弹一阵点射。
这大罐子虽然跟小岛滩涂同样大小,但终归有些笼音,枪声回响,震的我耳朵嗡嗡疼。
开了几枪,二呆就觉着不对,他喊道:“黑四大哥,先别弄了,这都是跳弹啊,看来是不成,不知道是里面东西坚硬,还是盖的这一层防护罩有韧性。”
蓝玉儿说道:“什么防护罩,不就是小庙变成的破布么?你们看,这破布也在渐渐缩小,好像被里面的东西往中间吸收。”
二呆说道:“那就等会再打,等里面的东西露出真容,咱再招呼不迟。”
我说道:“行了黑四大哥,先停火,看看再说。”
黑四大哥停止了射击,没等多久,庙宇化成的那大布片全被中间突起物吸收,变成了一只巨大的蟋蟀,长有五米,宽一米半,体积像是个小轿车。
这时候漆黑的环境忽然亮起,上面天花板顶盖被掀开,抬眼看去,几个巨大的面庞正注视着我们。
那几张脸简直大的出奇,不,应该是我们缩小了,从正常的身形变成了蛐蛐罐中的小虫。
二呆看着上面的脸,摇头道:“哎呦,这几位脸盘子够大的,就是面无表情,瞪着跟火车头那么大的眼珠子看咱也不噶嘛。”
我说:“干嘛?促织呗,就是斗蛐蛐,这又是什么寓意呢?林南星好像要传达什么事情,我暂时想不出。”
王宝庆说道:“促织?聊斋成子的故事?人家是小男孩做梦变成了蟋蟀,能斗败蟹壳青和大公鸡。”
我说道:“促织可有讲头了,甚至咱收藏界也有这促织用具的门类,但现下不是说话的时候,外面那帮大脸盘子是不是要让咱跟这大蟋蟀斗?”
蓝玉儿说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林南星指明要见你,肯定不会害你的性命,咱们姑且和这蟋蟀斗一斗罢了。”
黄姥姥冷哼一声道:“嘿,蓝丫头,你对了半句,不会害小五,但咱们呢?人家指明的是他一个人,咱这帮零碎林老怪可不在乎。”
我说道:“姥姥这话儿怎么说的,咱一体同心,你们要有个三长两短,我绝不独活惜命,你们看那蛐蛐吸了整块庙宇变成的布片,正跟那儿摇头晃脑呢。”
此时上面虽有几个大脸在那晃悠,可光线已经能照进对我们来说巨大的紫砂蛐蛐罐内,借着光线观瞧那大蛐蛐,好家伙,威风凛凛啊,振翅鸣叫,那是比我们开枪的声响都大,正所谓巨蟋吟风,声震四野;雄姿卓绝,态傲群虫。其首若圆珠,目似黑豆,光华内敛;身披铠甲,色兼青紫,光彩外溢。须长若丝,抖擞轻扬;足壮若柱,踏地沉稳。牙利如刃,青光闪烁;体硕如牛,雄风凛然。
听鸣叫,顿挫清脆,声若洪钟,闻者心惊,听之胆寒;观其形,形如隐龙,见者叹奇,真可谓虫中巨擘,蟋蟀之王也。
那大蟋蟀在那摇晃着长如大天线一般的须子,外面罐子外伸过一个巨手,那手指头都比我个头高,大拇哥跟二呆的腰一般粗细,这要是一攥能直接把我们捏死。
这大手并没有要捏我们的意思,其上拿着一个东西,这东西我可认识,那是促织用的斗草。
斗草也叫探草,一般装在探筒里,过去玩虫的达官贵人比较多,器具也很精美,蛐蛐罐分北罐南盆,南方大多是光底,北方就讲究砸底、浆底了。
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蟋蟀罐、过笼、水槽、探筒等虫具,不仅是玩虫的必备之物,也是名贵的文玩收藏。
在蟋蟀罐收藏领域,有这样一个排名,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
由于永乐官窑以及赵子玉蟋蟀罐在的市场上已很难看到,因此明代的蟋蟀罐就成了珍品,存世最早的蟋蟀罐,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罐。
为什么北罐需砸底呢?这就和气温有关了,白露过后,温度湿度骤降,特别不适宜蛐蛐存活,稍不注意,蟋蟀就会掉膘抽身早衰。所以北方玩虫就讲究砸厚底保湿。
砸底要用精心配比的土,熟石灰、红土和沙子三合土为佳,夯实后还要上浆,就是用中药、茶水等液体刷上保湿,比如儿茶一类,给土去火气,不过对于我们来说,这斗罐没有过笼、水槽、水盂、食抹,咱这不是蟋蟀居住地,而是促织斗罐,也就是公共容器,这底么?湿地滩涂想必也比人工砸的土层强,纯天然。
话说回来,咱就说这斗草,其也叫探草,平时放在探筒之内,促织时候拿出,探筒就像是剑鞘,过去讲究人有紫檀的,有湘妃竹的,还有各种雕花,里面的宝剑就这这探草,用处是激发蛐蛐的斗志,聊斋促织中的掭以尖草说的就是这个物件。
探草一般用牛筋草,还要扎上灰耗子的胡须,跟个毛笔差不多,但要纤细的多,现下这探草可够个头,大手拿着往里伸,草头像是扫落叶的大扫把,冲着那大虫可就去了,举重若轻,手法娴熟。
我经营古玩,对于这些物件比较熟,也认识北京玩虫儿的朋友,一眼就看出这撩拨的方法很专业,探草的用法大概有几种,先是一点定乾坤,就是用草锋轻点蟋蟀的马门、前中刨和尾部,观察蟋蟀的反应,如昂头、踢腿、躲闪等,以判断其斗性强弱。如果斗性过于强烈,则需要用蛟龙出水,草锋从头至尾轻轻搂过,头部可以适当重些,尾部需轻些,主要用于安抚烈性或不安分的蟋蟀。
这两种手法用完,激发斗志的姿势是横扫千军,草锋横向轻点蟋蟀的马门,幅度要小,十分考验腕力灵活度。
此外还有力拔山河,用适当力度的弯草锋轻点蟋蟀,力度均匀,逐渐加大,避免突然加大力度或偏移。
不过人家并没有安抚蟋蟀的意思,怎么猛烈怎么来,乾坤点了一下,那大虫直接开了牙。
开牙就是蟋蟀有了斗意张开牙齿,那大手迅速将草左右移动,保持轻触其马门,这是高深的促织手法盘龙领。
大手抽出,几个大脸都凑在了巨罐上方,面无表情的观瞧,蟋蟀鸣叫着,张开二尺长的一对巨牙,奔着我们就冲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