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4章 出游琼州

第4章 出游琼州

书名:最后一个寻宝人作者名:吉小仙本章字数:2157更新时间:2024-12-08 10:07:47

说了南方,也说说咱天津卫破五的习俗,天津初五吃饺子要自己剁馅,也称为剁小人,包饺子叫捏小人嘴,这都是旧习俗,现如今也就是为了团圆,大伙包饺子聊天全家人其乐融融,更有氛围。

 破五也有出春节的一层意思,很多老故事例儿就不那么严了,什么正月不吃药,不能动针线啊,过了初五老人也就不管了,有破有立么,就是这么讲头儿,至于天津迎财神,还是传统的文武财,文比干,武赵公明和关老爷,按理说商业买卖这初五就要开市了,街面上很多商铺都开张,可我给伙计放的假长,这也没按着老例走。

那咱先前为什么说南方的习俗呢?因为我们要去海南旅游,之后碰见的事也和当地的民俗传说有关。

言归正传,就说初五这天大伙包饺子放炮,今天也没客人来,天津初五是不拜年的,转天初六送穷开市,我去找五院联络处拿了带公章的介绍信,二呆也把车送了回来,拉着我奔张贵庄机场订票。

  过年航班不多,定的是初八的票,一共四张,去广州路途远,票价就贵,到上海几年前还是60多,现如今也一百出去了,广州还要贵50块。

 到了坐飞机的那天,何西楼和蓝玉儿都很兴奋,这是他们第一次乘坐这种交通工具,我这几百块钱算是没白花,大伙都高兴。

二呆和马老师送我们到的机场,二呆说道:“哥,一路平安啊,对了我跟雅丽姐也想去北京转转,一会问问有没有票。”

我说道:“北京?不到二百公里起飞就降落是么?哪有这航班?”

马老师说道:“掌柜的,还真有,81年就开通了,用的也是苏联伊尔14,叫子爵号吧,为了让大伙体验双城航班专门开的,咱们机场附近宝元村的村民还自费组织过旅行结婚呢,上过天津日报头版,一年多去了两千多人次。”

我说道:“我的天,这航班飞多久?81年我还在部队呢,这还真不了解。”

马老师说道:“当时到北京的火车票不到三块钱,也就俩小时就到,飞机么……嘿嘿,跟您说的差不多,只要起飞了,二十多分钟就能到,堪比起飞就降落,但价格不便宜,要十块钱呢,那可是七年前的十块钱,估计能顶现在三十块都不止。”

  二呆说道:“听见了么哥,你这搞对象都搞傻了,有没有吧。”

马老师说道:“现如今可能是没有了,现下北京首都机场能降落747了,国内航班用这大飞机的很少,都是飞国际长途。”

我说道:“老马你这知识面儿也见涨啊,看来我天天泡图书馆,要不就出去深山老林、海岛大漠,跟社会有点脱节了,747是大老美的货?咱什么时候能造自己的大飞机,不用进口才好。”

云燕说道:“确实,国际航班现在用747-200,飞国外要从北京坐,五哥别聊了,咱们该进去过安检了。”

  我说道:“等会,我交待几句话,马老师,按理说很多商铺初六就开张了,晚点的初八也做上了生意,也就是今天,咱还是原计划,十五开始营业,伙计陆续回来你安排上工,对了饭店开了么?”

马老师说道:“饭店已经开了,我出了正月要去山东,这半个月把咱这边安排好,有二掌柜在家坐镇应该没问题,对了,你们这次旅行要去多长时间?”

  我说道:“先到广州,已经联系了阿辽仔和苏秋瑾,之后到湛江,苏姑娘今年帮单位干了不少事,立了功,五院给批了长假,他们俩想和我们一块去海南,应该正月二十左右折返,原定是去半个月,不过也没准,孩子和云燕愿意多玩几天也成,反正出正月之前肯定回来,元宵节二呆你去我妈那看看,我们可能赶不及了。”

二呆说道:“大姨那你放心,我跟雅丽去看望,元宵绝对给备齐了。”

 我点头道:“有你们在家我放心,行了不聊了,蓝姐云燕,咱们进去吧。”

我抱起何西楼,跟大伙告别,进了候机通道。

  广州在之前鸡尾甸子的时候我去过一趟,白云机场起降繁忙,广东省毗邻香港澳门,国际航班也多,还有深圳特区,所以经济改开后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

虽然现在是80年代,但对于第一次坐飞机的蓝玉儿、何西楼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充满新奇、兴奋与些许紧张的非凡体验。

其实就算改革开放多年,飞机旅行也并不普遍,对许多人来说,它仍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尤其对孩子而言,更是一种难得的冒险。

在踏入张贵庄机场的时候,看到那些巨大的飞机静静地停在那里,机翼如同展翅的雄鹰,何西楼就已经很激动,机场的繁忙、人群的喧嚣、以及各种现代化的设施,都让他们感到既新奇又兴奋。

坐上了座位,当飞机缓缓升起,穿过云层,蓝玉儿跟西楼都有些紧张,随着高度升高,大家望着窗外,我明显感觉出他们俩的新鲜感,下面是绵延不绝的云海,头顶是蔚蓝的天空,这种前所未有的视野和体验必然让他们感到震撼。

虽然兴奋新奇,但何西楼还是有些晕机,蓝玉儿也是,这俩人一个天生药体,一个是黑眼附身,视觉可能比常人更灵敏,所以反应也大,有些干呕。

好在他俩不至于呕吐出来,我这还安心了一些,免费的饮料和食品送来,我们就在飞机上吃了午饭,时间长了他俩也就习惯了,不适感减弱了不少。

飞了三个小时左右,我们从白云机场下机,领了行李出了航站楼,阿辽仔和苏秋瑾早就在那里迎接。

广东虽没有天津寒冷,但湿气要重并不暖和,这俩人带着蛤蟆镜冲我们招手,我们迎了过去,阿辽仔说道:“五哥,好久不见,这次我要带你好好游玩啦。”

 我说道:“你不是会说普通话么?别故意啦啊啦的,怎么样,小苏姑娘跟你定下日子了么?什么时候正式结婚?”

阿辽仔一下从南方口音变成了北京味:“嗨,这才哪到哪儿,不急,都是新时代的弄潮儿,结婚多土啊,不时髦,现在讲究恋爱不过日子,大伙还都有新鲜感。”

苏秋瑾说道:“五哥,唔好理佢,别理他,他装蒜呢,走吧,阿辽仔你替五哥拿行李,咱们边走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