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52章 独流老醋2

第52章 独流老醋2

书名:最后一个寻宝人作者名:吉小仙本章字数:2166更新时间:2024-11-27 17:35:00

马老师说道:“嗨,我这不是多说了两句么,这跟漕运有关联啊,咱就说说这独流老醋,天立独流老醋始创于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独流镇位于黑龙港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四河交汇地,古漕运发达,清代是独流老醋兴盛时期,由于朝廷建都北京,文人墨客,达官显贵,释家羽士纷至沓来,多是沿河进京,路过静海使得独流醋的名气大盛,《静海县志》称,乾隆皇帝南巡,沿南运河行至独流时,被飘来的阵阵醋香所陶醉,使其食欲大开,便命地方官员送来品尝,果然品味绝佳,从此独流老醋便成为朝廷贡品,进奉宫里,供皇室食用,声名鹊起,成为人们竞相购买的佳酿。后在光绪三十一年成书的《直隶全省商务概况》中称天津府静海县独流醋行销天津、河南、山东,天津市档案馆所存清光绪三十二年独流镇商业字号中就有天立、诚庆勇、山立、永丰等13个醋作坊印章。”

云燕笑道:“你这讲课呢?光说了手里活都跟不上,咱别说大清民国,说说现在。”

 马老师说道:“历史是发展滴,要一步一步讲,跨越太多孩子更听不懂。”

何西楼说道:“这位先生讲的很好,有点像老祖的口吻,我喜欢听的。”

马老师说道:“你们看,孩子愿意学,以后必成大才。”

我笑着说道:“行,那你接着讲吧,我也学习学习。”

  就见马老师摇头晃脑:“清末到民国初年,独流老醋的销路仍然很兴旺,独流老醋的名声一度响遍大江南北,并畅销港澳地区和海外,和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醋。民国二年《直隶第一事业调查记》载,独流所制之醋,品质极佳,久已运销进京及各地,民国初年《益世报》载独流醋气香味醇,为它处所不及。民国十一年,在直隶省第一次工业观摩会上,独流镇酿制的老醋,荣获食品类一等奖,成为直隶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醋类制品。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总统黎元洪到南方巡视,途经独流时亲自为独流老醋题写匾额,后来这匾额1963年发洪水流失了,可就在当时,独流镇醋酱坊已有30家。民国十九年,在全国颇有影响的这天津《益世报》又对独流老醋曾作专题报道,其中有独流所产之醋各省驰名,独流老醋无不知者的记载,这都能在档案馆查阅,那正是一滴独流醋 十里运河香。”

我说道:“历史他说完了,我说说现如今吧,这我跟郭八聊天的时候提起过,商人么,要对市场有所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独流老醋取得长足的发展,不仅保留了先人创下的天立独流老醋手工生产工艺,并把这种传统独特的手工生产工艺发扬光大,84年,从挖掘恢复当地土特、名产出发,由中国食协和天津食协共同进行了大量考证,投资上百万决定在独流镇重新恢复独流老醋的规模化生产,边建设边生产,一直到前年9月,年产量千吨的醋厂正式建成,第一批具有传统风味的天立独流老醋重新面世,也就是咱现在用的这瓶装的,纯粮食酿造风味更胜从前。”

何西楼眨巴着眼睛问道:“我明白了,这调味品有这么多讲究啊,以后要多跟师傅还有各位长辈学习。”

我说道:“这还不算完,咱还有腊八蒜的由来没讲呢,醋的由来有个传说,相传古代的时候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杜康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在作坊里提水、搬缸什么都干,慢慢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第二十一天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可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他想不出,便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调料,也就是醋字。嗨,怎么又扯回醋上去了,咱该说蒜了,腊八蒜么,有两种起源传说,其一是说与古代的腊八算账的习俗密切相关,在腊月初八这天,商贩和管家会计算一年的收支,这个习俗被称为腊八算,这个算是算账的算,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这个习俗不仅是为了清算账目,还寓意着过个好年,泡腊八蒜的目的是为了讨个好彩头,把账算清楚,年底都清清朗朗,旧账不过年么。“

马老师显然来了兴致,他说道:”另一个传说我知道,也与明代有关,说当时有一支明军被困在城中,粮草渐短,士兵们生病频繁,一位老农向军队献上自己家里的腌制的醋泡蒜压成蒜泥,拌着腊八粥让士兵果腹,这些食物具有清热解毒、增强抵抗力的功效,在蒜泥拌粥的帮助下,军队挺过了困境,士兵们的疾病和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这醋泡蒜也算得了名字,叫腊八蒜。“

  云燕说道:”咱们现在剥的这蒜其实也是特产,我是学地质的,从地质上来谈,宝坻区域内土壤主要由河流冲积物沉积而成,有机质含量高,氮、钾及微量元素丰富,粘壤适中,保肥、保水、透气性强,适合大蒜生长。宝坻大蒜以6瓣为主,茎盘上围成一轮,蒜皮为紫红色,蒜瓣洁白、均匀,鲜嫩多汁,口感辛辣,脆香浓郁,风味独特,肉质肥厚,乃是顶级调味蔬菜。“

  马老师接茬道:”大蒜在宝坻已有多年种植历史,据有关文献记载,此蒜早在明、清两朝就成了御膳廷馔的供品,史志有云明朝中期以来大蒜已在宝坻出名,清朝乾隆年间,江浙丝绸刺绣业发展很快,刺绣工匠发现用蒜汁向丝绸上粘贴图案,不但不污绢,而且不发霉不变色,还防虫蛀,宝坻大蒜因其蒜汁黏稠度高而成为江浙刺绣所用粘贴原料之首选,用在了手工业上,当时,每到大蒜收获季节,江浙一带的客商不顾路途遥远,纷纷通过水路到宝坻收购,箭杆河以及蓟运河等河道上大蒜运销船非常多。“

  我说道:“所以咱这静海独流醋、宝坻六瓣蒜弄出来的腊八蒜绝对好吃,行了别聊了,剥的也差不多了,装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