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75章 竖葬凶棺1

第75章 竖葬凶棺1

书名:最后一个寻宝人作者名:吉小仙本章字数:2256更新时间:2024-10-30 10:01:40

杜家兄弟拿着家伙就要往那女精怪附近冲,那怪女人好像并不害怕,也不躲闪,还在那扭动身姿,和哥俩抛媚眼。

 这哥俩已经拿着柴刀冲到了左近,自知急切不能逃脱,这是搏命的一击,自然使出了全力。

  俩人的药铲柴刀已经要触及那精怪的肩头,忽然间,那东西却如繁花飞散,无数花瓣似是有生命一般,组成了一堵花墙,把这俩人包裹在其中,杜家兄弟旋即失去了意识。

等他们再醒来,爬起观瞧哪里还有什么土坑,再看药篓,里面的药材只有迷路前采摘的普品,在坑洞里采收的那些早就不翼而飞。

  周围的景致也恢复俩人熟悉的模样,正是他们在窦圌山下雨起雾时迷失方向的地方。

      哥俩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刚才的经历是做了一场梦,还是真实发生的,但手里的药铲还在,曾经拿出的八毒赤丸也确实是动过的样子,二人低头望去,看自己的脚印还残留在林地之间,壮起胆子循着痕迹走了一段路,却发现痕迹延伸到一座山崖下后,所有脚印都是只在方圆百米的地方转圈。

  这下杜家兄弟吓坏了,回去找江油的有关部门汇报,当然隐瞒了那花妖似得女子,只是说发现了竖立的石椁。

  后来文物勘探队找他们去寻那脚印转圈的山崖,却赶上了泥石流天灾,山路不通,再去的时候已经寻不到踪迹,在豆山附近进行了详尽的搜索,也找不见那段哥俩脚印转圈的山崖。

  故事讲到这就结束了,我陷入了沉思,竖葬的石椁,魏晋的服饰,这些情报整合起来非常怪异,竖葬有两种说法,其中之一是指将死者的遗体放置于一个竖向的葬墓内,这种葬法多见于中国古代的将军贵族,因为竖葬可以显示出其高贵的地位和尊严,意为死后也要沙场点兵,竖葬的墓穴通常非常深,长达十几米,需要挖掘出一条直通天空的纵向隧道,以便在风水上起到更好的作用。另一种乃是民间传说的蜻蜓点水,选址苛刻,蜻蜓高飞有翼,墓地要宽阔,点水何解?有水但还要在山尖,因蜻蜓点水之后是落在荷花尖上的,奇门遁甲有云,用二不用一,因为一要遁去,所以后人有云,棺椁竖着葬,后人一定旺,还有竖葬大凶死不瞑目之说,不一一列举。

  我给大伙说了说竖葬的知识,二呆问道:“那么他们看见的是个魏晋南北朝的女豪杰?大将军?说到女将军,那是巾帼不让须眉,我可听说书的讲过,《木兰辞》中替父从军花木兰,《说岳》里击鼓杀贼,擂鼓战金山的梁红玉,梁红玉是宋代的,那么这肯定是花木兰的墓,棺材上也有花,正合了寓意”。

我说道:“南北朝时确实有不少女兵女将,比如后赵石虎曾将女骑两千人列为宿卫,并将这些女兵交给皇后统领,后来的文献记载,这些女兵大多着紫纶巾、熟锦挎、金银镂带、五文织成靴,由此可以想见那时邺城后宫之中她们巡防时婀娜的身影,但他们兄弟见到的服饰不对,不能牵强附会,而且他们看见的墓葬格局也不对,肯定不是女将军的墓葬。”

杜金良和杜金言疑惑的看着我,对于墓葬他们算是外行空子,搭不上话。

我接着说道:“其实竖葬棺底很小,无工匠立足之地,而正常墓葬人是躺卧的,占地较大,要合四象位,以形讳名,蜻蜓点水么,只一点可用就好,但地方不够,那如何建造符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建筑,用来吻合奇门说法呢?这就要用棺椁解决,蜻蜓点水穴的棺椁是用三人粗圆木做棺椁,中间掏空成正四方,之后分成四份,在装棺入殓,钉盖棺钉,此为天圆地方,使之成为天时地利人和之势。最后再用雪花盖顶。”

二呆说道:“所以这石棺不没有圆木支撑,不是蜻蜓点水?可人家不是有乌头花盖顶么?没有雪花鲜花算不算?”

我摆手道:“蜻蜓点水要雪花盖顶,雪花是一种比喻,其实是一种白如雪的灰,但不能用石灰啊,雪花说的是马骨灰,蜻蜓点水,点的就是含苞待放的荷花,那是花骨朵,所以说用骨灰,战马的骨灰,狐死首丘,老马识途,古人信奉马革裹尸是很高荣誉,且大军远征一般都是征西,所以雪花盖顶,马骨要绘制成战马的形状,头东、尾西、身北,与战马活着的时候西征方向相反,应的那是个“还”字。先前说了,他们看见的绝不是将军墓,也不是蜻蜓点水的格局,旺后人的形势也谈不上,所以这些和所见竖葬的石椁无关,且人家一步就迈了出来,大概率是有椁无棺的配置”。

  杜金良问道:“那么历史上有过这种竖葬的格局么?”

我说道:“这说来就话长了,您要不嫌我啰嗦我就讲一讲,不过和您看见的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杜金言说道:“讲讲吧,我们也涨涨知识,毕竟隔行如隔山,对于您寻龙山觅宝门来说可能没什么,我们这些外行听着可有意思了。”

我想提起他们对考古的兴趣,兴许能带我更深入的寻找那棺乌头,想到这我笑道:“好,我就给二位说一说,咱先从上古说起,传统认识上,有关商周秦汉墓葬的分类,多是从开挖方式、墓圹外形以及建筑材料、装饰手法来区分,如土坑墓、岩坑墓、木椁墓、砖椁墓、石椁墓、砖室墓、石室墓、砖石合构墓、土洞墓、崖洞墓、璧画墓、画像石墓等。这种分类,有其重要意义并被广泛采用,但缺憾是并不能清楚区分从商周到秦汉墓葬形制究竟发生了哪些根本性的变化,而这一问题颇为重要,涉及从方国、王国向帝国转型的重大历史命题。迄今,不管是正规考古,还是历史上盗墓贼挖掘,已经发现的商周至秦汉时期的墓葬数量巨大,接近二十万座,如果我们将这些墓葬加以全面的比较研究便会发现商周时期墓葬中竖葬制墓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而汉代墓葬则以横葬制墓为其最大特征。横葬制墓在战国晚期至秦代就已经出现,但数量尚少;西汉早期已有较多发现,西汉中晚期数量大增,至东汉趋于普及,并成为尔后历朝历代墓葬形制的主流。诚然,无墓道的竖葬制墓在东汉乃至后代仍广泛存在,但主要是低阶层的小型墓,这种竖葬制墓与横葬制墓的不同正是周制与汉制在墓葬形制方面最重大的差别,后者也是考古学意义上汉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