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高原佛国2
书名:最后一个寻宝人作者名:吉小仙本章字数:2104更新时间:2024-09-04 11:29:21
我看着蓝色松林,确实有些心旷神怡,这里的风景让人感觉到有一种佛国极乐的安详。
牛铃马蹄的声响回荡在叠翠山川之中,悠长而宁静,沿着那蜿蜒的山路行进到了傍晚,夕阳照着远方的雪山,霞光与白玉交错,让我一时分不清这是幻境还是真实。
我们从山路往下看,远方山谷里出现了一个小城,小城依河谷而建,庄严美好,我问道:“云燕你问问他们这是不是到了廷布了?”
云燕和商队车夫说了一通英语,之后回身说道:“没错,这就是旺河河谷,那座城就是廷布,但还有一段距离。”
我点头道:“望山跑死马,居高临下看见城镇建筑,但其实距离并不近,咱也不能从半山腰飞下去,天黑前估计到不了。”
云燕说道:“但商队会在前面辛托卡宗寺庙休整过夜,高原的夜路很危险,就算廷布近在咫尺,队伍也不会冒险。”
我问道:“这寺庙也叫宗?我以为只有他们州县才叫什么什么宗。”
苏秋瑾说道:“辛托卡宗位于廷布市区以南5公里,又夏宗阿旺朗杰于1629年修建,是不丹第一座兼顾佛教与世俗行政职能的建筑,算是个要塞城堡,传说修建这座宗堡是为了镇守一个叫做simmo的妖怪,宗堡也因此而得名。”
我点头道:“就还有五公里啊,其实多走半小时差不多就能到廷布市内。”
雅丽说道:“入乡随俗吧,商队要扎营咱就也在那寺庙休整一下,五公里的距离一扭身就到,明天天亮如果车队不走咱们步行几公里也不会耽搁。”
蓝玉儿说道:“也不用等天亮,咱们和这些商队分开,晚上自行走山路进城也可以。”
苏秋瑾说道:“不妥,咱们不会宗喀语,还是跟着商队有个照应,而且这高原密林不好找路,看着几公里很近,方向不容易辨认,还是明早再启程吧。”
大伙商量定了,跟着商队到了辛托卡宗附近,那是一个随山而建的建筑,与其说像是寺庙,更像是一个城堡。
苏秋瑾说道:“这是古老的带护墙寺庙,围墙四角也有塔楼,建筑高三层。”
随着马队停下,二呆也醒转,说道:“这到地方了?这城堡白墙红顶,阁楼上是鎏金色,挺好看啊,这有什么吃食么?我这都已经前心贴后心了。”
苏秋瑾说道:“寺院有给过往商队准备的粥饭,其实在这里不止僧侣,普通人也是素食为主,因为国民大部分吃素所以不丹的食物烹调的很有味道。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有机食物的香气,清炒,沙拉,蒸炖是比较常见的菜式。油炸和爆炒在他们那里是比较少见的。”
雅丽说道:“苏姑娘说的没错,我在孟加拉看了很多关于不丹的文献,他们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四季中以最恰当的方式表达着对上天赐予食物的感恩。春天山中的蕨菜,夏季的青菜,秋冬的干菜,简单的事物背后是对人心的折射,自然,淳朴,真挚。”
云燕说道:“雅丽姐早来几天学习真用功啊,先前说到过的奶酪辣椒,寺院也有供应,其实不丹的食物中起司辣椒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必备食物,因为常年气温不是很高,尤其是靠近喜马拉雅山一带的高山地区以及东部地区,更是非常寒冷,穿着帼服露著腿的男人们为了驱寒吃下辣椒缓解,慢慢就成了必备食物。”
商队在宏伟的城堡寺庙停下,几个僧人从庙内迎出,落日的最后一丝余晖照射着那些身穿僧袍的年轻喇嘛,他们纯真的笑容、虔诚的眼神,把一些食物递给了商队领头人,双手合十。
商队的所有商人马夫都下了车,毕恭毕敬的还礼,我们也当然跟着一起照办。
食物用木质托盘送到了我们那架马车上,木碗红米饭、奶酪辣椒煮,还有几个小菜沙拉。
二呆说道:“这木碗够讲究,哥,这是什么材质?值钱么?诶,这也没有筷子没有勺,也要用手抓么?”
苏秋瑾说道:“你看那些商人都去泉水那净手了,他们吃饭用右手,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这里都是素菜,其实进了城也是有肉食的,比如肉干烤肉什么的,只不过不太多。”
我说道:“这是榉木碗,看着挺精致,入乡随俗,咱们也去洗洗手吧。”
寺庙旁边有水渠,引的是高山泉水,一接触冰凉冰凉的,净手之后我们学着商队其他人的样子,开始用手抓红米饭,配着奶酪辣椒开始吃。
二呆狼吞虎咽,在西里古里吃印度小吃没对胃口的,除了飞饼那些脏兮兮的吃食大伙都没怎么吃,点到而已,在这里天然的素菜辣椒激发了我们的食欲,在高山傍晚的商队马车上,一起大快朵颐。“
吃过了饭,秋高气爽,看着群山和高远的星空,齐云燕说道:“咱们就在这露营吧,商队的商人准备在寺庙门口扎营,不进寺里叨扰,我咱也在马车上对付一夜吧,虽然拥挤至少这夜空很美。”
二呆说道:“对没事,咱们挤挤更舒服,把那些羊皮袄铺一层盖一层,保暖也没问题。”
苏秋瑾说道:“好明天一早跟随车队进廷布,在他们的集市上可以找到各种登山的专业设备,而且可以在那边雇车往普那卡、加萨走。”
我拿出了地图看了看,说道:“到了那离着怒燕峰就不远了,那是用妖僧金身绘制地形的一部分,到了那我还要看看一看地形。”
云燕说道:“过了怒燕峰就是卓木拉日康峰,是不丹和咱们西藏的界山,也叫神女峰,意为干城章嘉的新娘,往北是康马县,距离羊湖西南约一百公里,往西就是日喀则,往南则是日喀则地区著名的亚东县,离着西侧多庆错、北侧康马普莫雍错都不远。”
苏秋瑾点头道:“亚东藏语为卓木,意为漩谷或多急流的深谷,因地形如牛颈,译成汉语即意为亚东,也被称为纳东。历史上曾隶属于帕里宗。明崇祯十五年也就是藏历第十一饶迥水马年,在亚东设立日纳宗,60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咱们江孜分工委将帕里宗撤销成立亚东县,归日喀则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