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73章 肃南裕固

第73章 肃南裕固

书名:最后一个寻宝人作者名:吉小仙本章字数:2182更新时间:2024-07-24 08:32:01

 我看着那一树似火的胡杨花,说道:“黑色的树、红色的花,这东西没成型,被断了主根激发生长,过不了多久就会枯萎,一树一花一枯荣,这祝由大阵并没有带走挖掘它的元兵,执念也该化解了。”

 刘教授说道:“被牵制数百年,以至于没变成那种致命机关,如果树退去鳞甲,变为白色,它便会开出黑色的花,仙宝录确实是天下奇书,可惜老朽无能啊,把小五你门中至宝遗失了。”

我说道:“至少您抄录修复了一部分,这部分就够咱们用了,刘老您看,我按这那最粗壮枝条的方向,比对了日头的位置,往西北二百里的位置……在这,您看这好走么?”

 刘教授说道:“这个位置么……你画的是直线啊,这是祁连山脉深处,根本没有路,咱们想到这要沿着黑河北山,从张掖西侧的红石窝乡,从那西转过青庄子河,过二郎桥青龙乡,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在那补给之后再往西北去,经旧寺湾、红边子、马圈沟、小鹿角沟到西流沟,南下十几公里就能到,可你标注的这地方没有地名啊。”

  我说道:“龙爪牵丝,玉带缠腰,这地方就是克制弱水胡杨的镇眼,可怜西夏人最后的希望,不过是为妖僧做了嫁衣,成了他为自己寻找可以隐藏陵墓行踪的一个缘由,可悲可叹。”

  刘教授也叹气道:“此物就算成功,不过能和数十个破墓的兵丁同归于尽,对大势又有何用?瘟疫在这人迹罕至的高山上根本无法传播,就算传播,对大元铁骑黄金家族也构不成威胁,只能苦了当地百姓,这不过是一个寄托而已,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我们唏嘘着,那胡杨巨树已经开始萎靡,鳞片枯萎、花朵败落,正应了那句晏殊的词。

 二呆说道:“好,我也有了感悟,要吟唱一首词,一个老头往北走,不上西天不回头,要问他嘛时能回家,找到宝贝学术研究后。”

  我说道:“好词,七七八九,好格律。”

二呆说道:“行了我知道自己斤两,就是看你跟刘教授俩人在这感怀古人,想个笑话解闷,现下没事了吧?咱用不用先回祁连县,让他们当地文物部门来看看?”

 我说道:“可以,反正也不远,开车会县城,告诉有关部门这底下有个木缘塔。”

刘教授说道:“恐怕失去了弱水胡杨根系的供养,你们发现的那木塔会迅速的风化,来不及了,咱直接北上吧。”

  我说道:“可惜了,不然看尺寸应该比武威出土馆藏那木缘塔要大一些。”

 看着那已经枯萎干瘪的怪树,我们下了山回到了吉普车上,按地图北上。

  沿着山路到了黑河河滩,顺着河道边的小路一路前行,在原定的宝瓶河村也没停留,一路往北之后西进至康沙沟,按刘老说的路线,开了一个下午,终于在傍晚时分到达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二呆说道:“咱这油用了一多半,这里有加油站么?”

刘老说道:“这县城在五十年代末有一次与青海省的行政区进行了一次大的交换,将托勒、八字墩、友爱划归青海省,将青海省的城滩草原移交肃南县,加油站应该没有,还是要找货运站买些。”

我问道:“这地方历史也挺悠久的吧。”

刘教授点头道:“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民族在河西地区活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曾是乌孙、月氏游牧地,后为匈奴所据。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先后击败了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王休屠和浑邪。西汉元鼎六年(设张掖郡,祁连山一带正式归入中原版图,其后河西回鹘也就是裕固族先民曾攻入甘州,随后占据河西走廊西部,并立国,设牙帐于张掖,统治河西约140余年。”

我说道:“那么咱找个当地向导的话,咱这车就拥挤了,凑合凑合吧,没个当地人真不成,最好找个裕固族熟悉地形的牧民。”

刘教授道:“前几年这里实行社改乡,共辖六区一镇、共十三个乡,其中裕固族聚居在明花、大河、康乐、皇城,要找当地向导需从这几个地方着落。”

我说道:“从地图上看,大河乡的红边子村、旧寺湾村离着我勘定的方位比较进,大河乡不就是您说的裕固族聚集地之一么,咱们从哪找比较好?”

刘教授说道:“都可以,咱们先补给,之后先到旧寺湾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到了县城,我们还是一样的先找货运站,从哪里买了油料,往西南走了不远,就到了旧寺湾村,眼下已经到了傍晚,我们一帮人折腾了一天,就吃了一顿早点,基本饿的前心贴后心,正好这村里有没散的集市,颇具民族特色,便停好了车,在集市里寻觅吃食。

 二呆被一个牧民摆的摊位吸引,那牧民穿着裕固族服饰,拿着一个木棍,正在搅拌锅中的面糊状物质。

 刘青虎说道:“老师,这不用您解释我也知道,这是著名的小吃酥油搅团。”

刘教授说道:“没错,这是裕固族的传统美味点心,主要原料包括鲜奶、青稞面、野韭菜,制作过程中使用上好的牦牛奶、酥油、曲拉奶疙瘩、面粉、蕨麻、葡萄干、白砂糖等原料,混合搅拌,用大锅熬制成糊状,装在碗里分吃,鲜美无比。”

 二呆说道:“这我可要买一份,诶哥你干什么呢?看人家烧煤球干什么?”

 我说道:“谁看烧煤球了?没看见羊粪豆儿么?这是烧羊粪呢。”

 刘教授道:“这也是美食,叫烧壳子。”

二呆说道:“你们是被那胡杨树附体了么?这是肥料,烧没了也是草木灰,不是人吃的,是给植物吃的。”

 刘教授说道:“面饼刷上胡麻,弄成花卷状,之后放在带盖子的小平锅中,把容器埋在烧热的羊粪中烤制,利用余烬烘焙,这小平锅在这里叫鏊子,成品有些像面包,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不变质、好贮存的特点,非常适合外出携带。”

  我笑道:“听见了么兄弟,不是直接吃那燃烧的羊粪,你也不怕烫嘴,是吃烘焙的烧壳子,一会咱们带上一些,配上桑吉姑娘给的酥油茶、青稞酒,那滋味我都能想象的到,肯定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