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狼舌遗迹
书名:最后一个寻宝人作者名:吉小仙本章字数:2128更新时间:2024-07-22 08:17:31
我们在祁连镇找了个小店,吃的还是当地的尕面片、焜锅馍、 手抓羊肉,酥油茶糌粑一类美食。
二呆跟我吃过饭都抽了一根烟卷,毕竟上车后拉着备用汽油,不能再吸烟,没上路之前要过一把瘾。
开车上路,先道了祁连县西四公里处南山,此处为黑河与八宝河交汇处,呈西南至东北走向。
西侧山梁较高,长约一千多米,东山梁较低,长约八百米,往西走山路先到的东山梁,也是就所谓多杰华古堡遗迹,狼舌头山。
二呆开着车说道:“这就是狼舌头山么?还真有点像。”
刘教授说道:“多杰华是西夏末代皇帝的名号,也有金刚居所的含义,相传以他命名的避难古堡在一座高山上,地形酷似三角形,其堡所建位置恰似一个朵日玛盘,明洪武年间,裕固族先民迁入此地后,也称之为道尔吉恢,同藏语意多杰华,狼舌头么,系60年代,地质勘察队见其地形酷似狼舌头而取名。”
二呆说道:“往上没有道儿了,咱们要停车步行过山梁。”
我说道:“你把车停好,拉好手刹,之后捡几个石头垫在轮胎下面,别回来溜车。”
二呆说道:“放心我懂,这坡确实有点陡,咱货多自重大,肯定要垫上石头。”
我说道:“咱俩去弄,刘老、小顾、青虎,咱们下车,步行上山。”
刘教授说道:“好,咱们也近距离接触一下这遗迹,领略一下西夏文化最后的余晖。”
我们挺好了车,四个轮子都垫上了捡来的石头,卡好了位置,一行人奔着山梁往上走去。
往上走了几百米,我居高临下观察了一下,能看见一些残破的古城墙依山而建,如果把这山梁比成盘子,那么位置在盘子口,除东南面陡坡有一条小道外,其余均为断崖,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我说道:“这地方有点像舌头形状,看那边,有城墙残骸,咱们去那城头看一看,不远,也就几百米,在那能看清整个山头的形势。”
二呆说道:“你带路就行,哥,你不是会看么,看看这里哪有妖气。”
我说道:“不贫嘴你就不会走道儿?赶紧吧。“
带着队伍到了盘子口的位置,登城头环顾四周,视野开阔,山下形势一览无余,山梁下有两条河,八宝河由东向西,黑河由西向东,两河在山下交汇后向北流去,实为一处易守难攻的军事战略要地。
看了这形势,我心里已经有了些考量,带着几人在这残垣断壁中转了转,刘教授和两位学生东瞧西看,非常认真。
这地方其实也不大,转了几圈大概结构已经明了,东山梁上有用红石板垒砌的城墙,外围均是陡峭的山崖,只有南面有一条羊肠小道。
古城内由山梁、斜坡、洼地及水冲低沟组成,几乎没有平地。
在残墙的拐角和险要之处,都有小型的方形、长方形房址地基残骸。
山坡和低洼处,有一些成组的地基夯土,刘老叫我们凑近观瞧。
他说道:“青虎做好记录,相机也拿出来,你们看这些地基夯土,可以推断这里曾经的房间进深一般为五米,也有八米的,面阔六至十米, 看周围石块残骸就可以推断,当年是用当地所产的红砂岩做成石板后垒砌,那边也有用土堆成的,不过由于没有断面,故那几处未见夯土的痕迹。”
刘青虎照了几张照片,之后一边记录一边说道:“老师您看,以盘口古城墙为城,城内除住房遗址外,还有较多的蓄水池痕迹,大都在地下挖坑后在坑边积石土,咱们刚才看的北部山坡和东南部的低洼地带各有几堆河卵石,初步推断古城修建年代为汉唐时期,但您说这里是西夏的避难所,那是北宋年间,难道这孤城不是西夏建造,而是后来被发现占领利用?”
刘教授说道:“青虎,学术要严谨,汉唐的跨度可太大了,中间隔着东西两晋、南北朝和隋,哪能如此笼统?这种蓄水池乃是隋唐五代的建筑形势无疑”。
我说道:“显而易见,这座古城处于险要的地理位置,它的作用主要在于防守,我看了这山头的地形,估计城内的两堆河卵石并非山上所产,它是从山下黑河河滩搬运而来的,以作为垒石之用,从城内的建筑遗迹看,当时驻守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
青虎说道:“所以这地方很可能在宋元之前就有古城,后来西夏末代皇帝不过是改建避难而已。”
刘教授说道:“很有可能,根据据《祁连县志》记载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八月,也就是公元121年,羌族部落首领忍良结、麻奴兄弟率众进攻张掖郡,护羌校尉马贤追击麻奴于鸾鸟城破之,其部降之数千。兄弟俩领残兵百人逃至今祁连麻穆哥良山,撬石板,伐树木,修方阵,养牲畜,田猎群居。二人以各自姓名取名此山为麻奴哥山。后又据西汉文帝子梁孝王在山东良山县田猎之来历,从弟忍良结名中取一字良,称其为麻穆哥良山。麻穆哥良山危耸入云,崖如刀削,其北麓沙柳、白杨、红柳丛生, 黑刺、黄刺点缀其中,登一二百米,青松翁然,畅茂竞长,柏树傲立岩壁。半山腰有洞三处,传说为羌人首领所居。所以这祁连山脉有汉代古城是有学术依据的,西夏改建之说是其中一种可能。”
刘青虎说道:“所以老师我并不是不严谨,因为在香港图书馆我找到过祁连县地名志,地方志书与藏文版《蒙古佛教源流》译本记载成吉思汗到过祁连的历史基本相符,可互为佐证。13世纪初,西夏势力曾一度达青海湖以北祁连山一带。公元1227年,元太祖成吉思汗西渡黄河,占据西宁州及柴达木和环湖地区,曾在祁连山地区驻军屯牧。元朝建立后,祁连地区为吐蕃等处宣尉使司都元帅府辖区,这是后来的事情,早在后汉书中就有记载羌人多以高山为住地,筑石屋,羌族的大部分房子建在半山腰或易守难攻的山顶。住房附近会有高达四五米的堡垒防御敌人,这种风俗在藏区古来有之。所以我觉得这狼舌山多杰华古堡遗址和羌族脱不开干系,西夏人是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