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232章 离谱的律法

书名:摊牌了,我是天下第一豪门作者名:红薯本章字数:2112更新时间:2025-04-15 02:50:01

“臣还在努力,让陛下失望了。”

白朝阳有些惭愧的说道。

他其实已经发觉,陛下真的是一位很宽仁的皇帝。

开始意识到自己过去的思想到底出现了多大的问题后,白朝阳也想过如果换成是自己,亲自提拔上来的人。

到头来不仅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甚至还想背刺他。

白朝阳肯定是无法忍受的。

而陛下竟然还愿意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白朝阳心里很感动。

相比起那些只想要从他身上谋取好处,想要利用他,达到他们那些不可告人目的的族人们。

陛下不仅提拔他,给他机会。

还愿意给他改错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陛下,白朝阳又怎么敢不努力办好自己的差事,让陛下失望呢?

“也罢,这次叫你来,本也不是为了那件事。”

王林摇摇头。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白朝阳如今的年纪也才三十上下,想不明白该如何处理眼下的困难,其实也很正常。

不过给他的机会有限,如果白朝阳能够抓住这次机会。

或许还能用。

如果不能……

王林也不介意再换一个更合适的人选。

“关于即将到来的科举,你准备得如何了?”

王林问道。

这才是此番找白朝阳过来的主要目的。

科举!

朝廷缺人,科举就必须要举行,努力让更多的人才出现,弥补朝廷缺人的问题。

“目前还在出题阶段,等出题完成,臣会立即带着最新的考题面见陛下,由陛下审阅。”

白朝阳立即回答。

如果按照前朝的科举规矩,科举的题目其实是不需要经过陛下审阅的。

只需要由出题人在监控下完成出题,所有的试题都需要严格保密。

在考试当日才会发布。

不过华国在这方面倒是不同于前朝,主要是陛下对于科举考试到底想要选拔怎样的人才,有着明确的规定。

不再像是前朝那样,只需要会策略、诗赋这些。

前朝也只是偶尔才会考一两道术数题,但在华国却增加了许多。

不仅如此,还有关于律法的题目。

甚至偶尔还会加入一些考验人性的题目!

地方的科举题目也完全由礼部官员定制,经过陛下审阅后才能下发到各地,通过严格保密,在开始考试时才能被开启。

在真正考试之前,连各地的学政都不知道考试的题目究竟是什么。

所以无论是县试、府试、乡试还是会试,所有的题目全都需要由礼部官员派发。

每到临近科举考试的时期,也是礼部官员最为忙碌的一段时间。

之前由于人员不足的缘故,也曾经安排兵部的士兵派发过考题,且王林觉得只是为了保证考题不被泄露,让礼部官员负责下派考题着实有些浪费人手。

不过那个时候郑章还没有下台,下面的周茹成和蔡冒,更是标准的守旧派。

不可能同意王林想改变祖制的想法。

这件事最终也便不了了之。

“嗯,抓紧一段时间。若是考题中存在什么问题还需要再次修改,可不要扰了科举的时间才好。”

王林认真的说道。

“是,臣遵旨。”

白朝阳连忙点头。

回头他就去找本次负责出题的官员,催一下进度。

“陛下……臣,有一个不情之请。”

白朝阳犹豫了片刻,试探着看向王林。

“嗯?是什么事,你说说看。”

王林好奇的看着白朝阳。

他愿意主动向自己求助?

倒是难得。

如果有什么能帮忙的地方,王林倒是也不介意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陛下,臣想要与家人断亲。”

白朝阳纠结片刻后,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思。

族人们的逼迫,他爹的压迫,都已经让白朝阳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他心中很清楚,如果不能拜托那些族人,早晚有一日,他会被那个令他窒息的家所拖垮。

不是去做了他自己都无法认可的事情。

就是变成他最讨厌的样子!

只有断亲!

彻底脱离那些恐怖的族亲们,失去了这层亲缘的枷锁,才能拜托原本的命运。

从此以后,他不再是白氏族人白朝阳,只是他自己。

“断亲?”

王林挑眉:“你可知,如果这件事真的让你办成了,天下人不会去了解你都经历了什么,只会说你忘恩负义,不忠不孝?”

白朝阳脸色一白,但还是咬牙点头:“臣明白,但……臣也是别无选择了。”

看不出来!

他还真被逼得很惨。

不过白朝阳家中的情况,王林自然也是有所了解。

还是那句话,整个京城,就没有什么事能够脱离皇帝的眼睛。

像是白朝阳这种已经出现问题的臣子,王林想要了解他的情况和过往经历,还不是很容易?

白朝阳深吸一口气:“还望陛下成全。”

王林却是摇头:“白尚书,希望你能明白,朕虽然有能力做这件事,但这件事又绝对不能通过朕之手达成。”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

如今虽然已经进入华国好几年。

王林也一直都在努力改变所有华国百姓对于华国的认知,让他们 明白,华国与他们以往印象中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有所不同!

结果呢?

有效果,但是不多。

百姓们对于他这个皇帝的认可度很高,对于华国的认可度,也还算是不错吧!

不过某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解决。

比如说,孝为天!

这个说法是在前朝,也就是大乾时期被彻底发扬光大。

更早的朝代虽然也讲究孝道,但绝对没达到这么夸张的程度。

而在大乾,如果一个当儿子的,在饥荒年代,为了拯救自己因为饥饿而即将死去的老母亲,宰杀了自己的儿子亲手烹制喂服。

不仅不会违反大乾律法,反而会成为被人们歌颂的一件义举!

要不是将整个大乾律法都背诵过一遍,王林也不敢相信竟然有朝代会推行这么离谱的律法。

子杀父,那就是谋杀。

是绝对不容放过的重罪!

而父杀子,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负责审理这桩案件的官员是个恪守孝道的。

甚至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进行判罚。

用他们的话来说,儿子的生命都是因为当爹之人才存在。

那么父亲想要儿子的命,定然是儿子做出了什么错误的事情,让老父亲无法容忍。

这只能算是大义灭亲,怎么能说是有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