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69章 好兆头
书名:摊牌了,我是天下第一豪门作者名:红薯本章字数:2135更新时间:2025-03-25 10:59:13
庞惑恶狠狠盯着六子,那双眼睛似乎是要将六子的身体都全部看穿一般。
六子面无表情的任由庞惑随意打量自己。
尽管这样的目光让他觉得很不舒服,但现在是不能暴露出自己心虚的一面,更不能露怯的时候。
哪怕不舒服,也只能忍着。
良久,庞惑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这话,是你的意思,还是陛下的意思。”
“以庞大人如此聪慧,应该很清楚,下官不过是一介鸿胪寺少卿,应该是没有权利说这种话的吧?”
马六咧嘴一笑。
是的!
以他的身份,以他的立场,的确没有道理说这番话。
但他说了!
且如此心安理得的说出口。
代表什么,显而易见。
庞惑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这其实就是陛下的意思。
不过庞惑有一点不解:“陛下如果想要让本官来当这个恶人,完全可以亲自说,为何要劳烦马大人当这个说客?”
他与陛下之间的关系,应该没有如此疏远才对。
还需要专门派遣一名说客,来当说客的说客。
“这算是下官主动请缨的结果吧。”
马六笑笑。
这话饭,陛下当然可以直接和庞惑说。
但马六如今既然已经决定,要做一个帮助陛下的人,要为陛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么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坐享其成。
也需要在其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是?
“哦?如此说来,你算打算以身入局喽?就算你找本官来当这个说客,只要你进入了这场战局当中,都不可能轻易脱身。值得吗?”
庞惑叹息一声。
他虽然和马六打交道的机会不多,但多多少少也算是了解这些跟随陛下的老兄弟。
真正不想牵扯到朝堂事情当中的人,比如那位张将军。
如今已经是江南总督,直接退出了朝堂争斗,远离了争斗的核心。
而张飞将军,则是坚持当武将的心思。
且陛下似乎也有意要培养张飞,一直都带在身边。
未来但凡有给张飞发挥的空间,必然能够一飞冲天,前途不可限量。
反观马六。
庞惑一直觉得,他是陛下那帮老部下、老兄弟当中,最没有上进心的一个。
在其他人要么成为了一军统帅,大将军的身份。
要么成为了一部尚书,朝廷三品大员的时候。
马六作为曾经与他们一起奋斗,与陛下关系最为亲近的几人之一。
却只是担任鸿胪寺少卿。
看似官职不低,实则根本没有进入权利核心,得到的与付出的根本不成正比。
如果是庞惑,他自认做不到这么无欲无求!
“没什么值得与否,下官既然决心要为陛下效命。那么,为陛下做任何事,都是下官应尽的责任而已。”
马六脸上依旧挂着灿烂的笑容。
看起来就像是个天真单纯的孩子!
当然,他那张脸,和孩子,倒是完全不搭边。
“罢了,本官可以当这个说客。不过,马大人日后若是被人指指点点,本官可管不了。”
“这是当然。”
马六点头,丝毫不意外的说道:“其实,下官还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
庞惑挑眉。
这家伙可不要得寸进尺啊!
“庞大人,不知可否为下官引荐,让下官与周侍郎亲自聊聊?”
马六试探着问道。
找庞惑来当这个说客,虽说也算是马六的目的,但只是目的之一。
他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想要单独和周茹成聊聊。
庞惑的语气有些迟疑:“我那老友的脾气可不怎么好,若是知道你的企图,恐怕……”
“无妨,这既然是下官做出的决定,有什么后果,自然也应当由下官来承担。”
马六笃定地说道。
看到他脸上那副无所畏惧的表情,庞惑有一瞬间,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他的能力一般,却能成为陛下亲信的原因。
或许,某些人天然就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
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呢!
至少现在,庞惑愿意尝试着相信马六一次,给他一个机会。
成败与否,他不敢保证。
但若是连一次尝试的机会都不给他,庞惑担心,自己将来可能会后悔。
“好,本官同意了。明日晚,状元楼,本官会邀请老友一起,到时候恭候马大人的大驾了。”
“庞大人太过客气了,下官到时候必定到场。”
……
马六和周茹成还没来得及见面。
《华国周报》新一期的内容,已经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
百姓们平日里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朝政,自从有了报纸这个全新的渠道后,倒是见识到了以往很多完全没有机会接触到的东西。
酒楼、茶肆,到处都能听到关于报纸内容的讨论声。
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两件事。
一件便是女子书院即将开始招生,如果能够通过女子书院的入门考核,前三名可以免除束脩的消息。
“你们说,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之前说是让女子当官也就罢了,那些都是权贵家的千金小姐,现在竟然还要创办女子书院!”
“陛下这肯定是体谅咱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啊!”
“此话怎讲?”
“你想想看,像是咱们这样的普通人家,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去读书,无论男女。现在陛下创建女子书院,如果能在考核中拔尖,女子也可以去读书,以后说不定还能当大官呢!”
“兄弟,你这也想太多了吧?能在女子书院考核当中拔尖之人,想必也定然是那些官宦人家的小姐。咱们自家的闺女,大字不识一个,怎么可能拿到前三甲!”
“这倒也是,陛下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至少也是个念想不是。”
“朝廷不是有很多人,反对女子当官吗?”
“本来让女子当官这件事,就上不得台面,就不得行!”
“呸!谁说不得行了!我家只有三个女儿,万一我闺女考中了,就当官了呢!没儿子,还不允许我闺女出息啊!”
“你没儿子,那是你没本事!”
吵吵闹闹的声音当中。
其实如果有人注意的话,就会发现,百姓的口风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至少已经有很多百姓对于女子当官这件事,没有那么强烈的抵触情绪了。
尽管依旧有人不支持,或者说是反对。
但对比起这件事刚刚宣布的时候,态度已经缓和了不少。
从抗拒,到无法改变,再到如今的慢慢接受。
这何尝不是一个好兆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