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62章 解释缘由
书名:摊牌了,我是天下第一豪门作者名:红薯本章字数:2135更新时间:2025-03-22 04:46:02
陆宰拿到了满意的结果后,便主动告辞离开。
只剩下钱墨一人,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
“陛下,这《清流报》,似乎有些来者不善啊!”
钱墨自认不是什么精通朝政的人。
如果说他心中有什么愿望,那就是能够为朝廷赚取到更多的银钱,让国库更加的充盈。
同时享受赚钱的乐趣罢了。
但是作为一名商人,稳定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能够看透人心的能力,也是商人的底蕴。
不然怎么知道什么样的货物能赚钱,怎样的时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才能攫取到最大的利润呢?
“连钱爱卿都能发现的事情,看来某些人这一次做的很明显了!”
王林无奈的摇头。
他当然知道钱墨其实很厉害,只是平日里对这种事情不感兴趣罢了。
“陛下,那《清流报》不仅想要影响咱们《华国周报》的地位,而且还想要影响咱们朝廷的生意。臣也着实是看不下去,其他的书籍,律法慢慢完善也不着急。
关于创办《清流报》的这班人,还请陛下一定要严惩!”
钱墨满脸严肃的说道。
简单来说,敢和他抢生意,那就是和朝廷抢生意。
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甚至必须要严厉批判的!
“朕自然会处置这些人,不过,还不是现在。”
王林摇头。
“陛下,您还等什么呢?那《清流报》,臣刚好也买过一份,看到了其中大部分的内容。不过就是一群文人在批判一切,甚至有恢复前朝时期文人风气的趋势。
这样的报纸,只要存在,就会影响到华国的稳定,朝廷的统治。
陛下难道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看不明白吗?”
钱墨有些气恼。
虽说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清流报》影响到了《华国周报》的地位,或者说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意。
但陛下这副不作为的态度,也同样令钱墨不解和愤懑。
这还是他印象中那个说一不二的陛下吗?
“钱爱卿,你先消消气,朕知道你一心为了朝廷,为了朕。不过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王林好笑的摇头。
身边有如此忠心的官员,还是很值得庆幸的!
至少他不像是乾元帝,注定只能做个孤家寡人,被人耍得团团转!
“既然这事不简单,陛下不如告诉臣这里面到底还有什么事!”
钱墨不解的说道:“臣虽然不通朝政,但也不是不能帮陛下分析分析,给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对于自己的才智,钱墨虽不是那种自信感爆棚,觉得什么问题都能轻易解决的类型。
但也算是很有生活经验,毕竟这么多年可不是白活的!
“钱爱卿应该也知道之前曾经出现过民间很多的不良言论,主要是讨论朕的统治以及皇后是否够格。”
王林淡淡的说道。
钱墨一愣。
这事儿,他还真是听说过一二。
不过在钱墨看来,那不过就是民间的百姓闲着没事干,又受到了某些人的挑唆。
才会闲的说这种言论!
也多亏陛下是个仁慈的皇帝,否则换成那种杀伐果断,听不得别人说自己坏话的性格。
估计早就血流成河了!
“臣的确略有耳闻,不过这件事和《清流报》有什么关系呢?”
钱墨不解的问道。
“如果朕告诉你,这两件事其实是同一拨人做的,你心中有何感受?”
王林反问。
钱墨:“!!!”
有那么一瞬间,他脑中的迷雾突然被拨开。
似乎是有什么事情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两件事都是同一伙人做的?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从两件不同的事情来看,结果似乎都是为了影响到陛下的统治地位,影响到陛下在民间的影响力和权威。
也就是说,有一群人想要让陛下不再是那么英明神武。
想要抹黑陛下在百姓之间的形象。
“臣不太理解,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而且一份报纸,怎么就激起了那些人如此强烈的抵抗?”
钱墨依旧有些道理想不通。
这件事性格使然了!
王林耐心的解释道:“某些人想要从朕的手中得到更多的权利,想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两个方向。
一方面是让朕在百姓当中的形象受到影响,这一点他们之前已经尝试过,并且最终以失败告终。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让百姓生活在被愚弄的状态下,百姓没有渠道知道真相,只能按照他们希望的方式,得到相当有限的信息。
换言之,就是他们想让百姓知道什么,百姓才能知道什么。”
钱墨闻言,一拍大腿:“臣明白了!陛下创建的报纸让百姓拥有了获取更多信息的渠道,也就让那帮人没法子继续按照他们的方式愚弄百姓。
这可不就把某些人给逼急了,准备狗急跳墙了吗!”
“钱爱卿果然聪慧。”
王林笑着点点头。
钱墨有些不好意思的苦笑:“陛下可莫要如此抬举臣,如果不是陛下解释的清楚,臣也完全想不到这一层。”
他说的是实话。
当然,不是想不到,而是完全没有往这个方面去想。
这就是思想的局限性啊!
“钱爱卿也无需如此自谦,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王林摇头。
能一点就透,并且想到这么多,就证明钱墨的确是在为了他和朝廷考虑。
钱墨严肃的问道:“陛下既然已经知道是什么人做的,也知道他们这么做的目的,那不是更应该将这批人一网打尽,予以严惩吗?”
“朝廷如今依旧缺人啊!”
王林一句话,说不出的心酸。
如果不是朝廷的官员完全不够用,哪怕经历过一次春闱和秋闱,都依旧无法弥补这么多的空缺。
他哪里需要做事束手束脚的?
“陛下,如果臣没有记错的话,下一届科举应该就在明年春天。其实也没有多少时间,陛下完全可以在科举的时候适当的放低一些要求,多招募一些官员进入朝堂。”
钱墨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之前秋闱的时候就是如此,虽说秋闱的确招录了一些官员。
但其实和往年的招录名额相差无几!
朝廷既然都缺人了,为什么不多招一点人呢?
如今三年的免税期早就已经过去,百姓也还算是安居乐业,多养一些官员,朝廷也是完全能养得起,根本没必要如此紧张。
“你说的倒是轻巧,多招录一些官员倒是容易,但这对之前参加科举的官员们反倒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