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104章 民间传闻

书名:摊牌了,我是天下第一豪门作者名:红薯本章字数:2134更新时间:2025-03-01 20:34:14

万树走出御书房时后背已浸满冷汗,春寒料峭的风一吹,激得他打了个寒战。

他下意识摸了摸袖袋里的银票。

那是陛下以“钦天监劳苦功高,值得嘉奖”的名义,赏赐给他个人的辛苦钱。

简单来说,就是好处费。

足足五百两!

足够他在京城附近,置办一个小庄子。

对官职不高,地位同样不高的万树而言,堪称一笔巨款!

次日。

钦天监上报喜讯,说是观测到了千年难得一遇的“七星伴月”异象。

意味着凤鸣九天,乃是祥瑞!

说的是皇后娘娘仁德得上天恩宠,华国有如此皇后,必然能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只是这番话,在那些久经世故的朝臣眼中,不过是例行公事般的点缀。

他们甚至未曾细想其中深意,仅将其当作一次寻常不过的天象记录。

根本没人将此事放在心上!

然而,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京城中,关于这件事的传闻,从这天开始正式的出现,且越传越夸张。

起初是城南,刘记豆腐家的刘老三开始流传。

说的是某日三更天的时候,梆子刚敲过,刘老三照常早起准备磨豆腐。

他刚舀着泡发的黄豆,忽然瞥见窗外泛着诡异的青光。

“我当时抄起挑豆子的竹匾探出头,然后,整个人就傻在那了!

蒸腾的雾气里,有七颗莹蓝的星辰环着满月,在皇城上方排成莲花形状!

最末那颗星子拖着细长的光尾,分明是凤凰尾羽的模样!”

对于刘老三这番话,相信的人不多。

相熟的人都调侃,说他是睡昏了头,不然大家伙都在城中,为何没有其他人看到?

第二天,这件原本局限在城南一隅的小事被带入了茶楼之中。

这位说书先生显然是个编故事的好手。

原本平平无奇的故事,经过他手,都会瞬间变得精彩起来。

何况这本就堪称玄妙的事件!

经过他的润色加工,七星伴月不再仅仅是自然现象,而是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

“这是上天对华国皇后仁德贤淑的嘉奖,是对她庇佑苍生的回应。”

说书先生慷慨激昂的说着。

似乎为了证明这番话的可信度,说书先生又接连说了好几个关于皇后娘娘的小故事。

大体都是皇后体恤民情,为了百姓做出了多少的贡献、多大努力之类。

只不过这些事的真实与否,无从考究。

百姓们也就听一乐!

毕竟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也不是他们能够轻易接触到的。

而御史台。

庞惑最近听说了很多御史对此产生了不太好的言论。

这些事,还是刚刚销假,正是来御史台走马上任的卢阳带来的。

“大人,最近御史台的同僚们,很多对于民间关于皇后娘娘的传闻,似乎都不太满意。下官觉得,这恐怕不是一个好兆头啊!”

卢阳满心担忧的说道。

他是见识过庞惑与陛下之间关系的。

也坚定不移的相信,庞惑一定是站在陛下这一边。

哪怕关于庞惑怒喷陛下的事,即使在民间也算是广为流传。

“咱们御史台的御史,为什么会对关于皇后娘娘的传闻不满?”

庞惑对于这个说法,更多的是不理解。

皇后娘娘的传闻,无论是好是坏,与那帮御史有什么关系?

哪轮得到他们来不满?

“这个……据下官所知,好像是因为民间对迷信的言论颇为盛行,让御史们觉得自己的话语受到了质疑……”

说到最后,卢阳都有些说不下去。

民间关于皇后的传闻,当然都是传言,皇后仁德,得上天垂帘,贤良淑德之类的话。

而御史们为何会觉得自己的话遭到了质疑?

毫无疑问,必然是说了与之相反的内容呗!

庞惑闻言,脸色也逐渐变得难看起来。

“这帮臭小子一天天嘴上也没个把门儿的,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大人,您看这事儿需不需要向陛下禀报?”

卢阳试探着问道。

关系到他们御史台,稍有不慎,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庞惑与陛下之间的关系。

必须小心处置才是。

“不用,陛下英明神武,才不会在意这种言论。不过也是时候让那帮臭小子适可而止了!”

庞惑无奈的摇头。

他相信陛下,却不太信任自己手底下那帮御史们。

原本都是一群好孩子,但去了一趟其他部门帮忙。

尤其是礼部!

回来后,倒是有不少人都学坏了。

忘记了御史需要更加纯粹,也忘记了御史们的职责和目的。

行事都变得充满目的性。

这还是他所熟悉的御史台吗?

也就是在这件事发生的第二日。

京城西郊的太微观。

这里算是京城周边,香火比较旺盛的道观。

今日清晨传出了关于“日月合璧”的消息来。

说是道观中的道人观察到了“白昼现星河”的奇景,并且当时看到的人数还不少。

而这种异象,是需要上报给钦天监的。

钦天监监副万树亲自拟了一份奏折上报,说是“紫薇垣现凤凰垂翼之相,主中宫德被四海”。

反正意思依旧很明确,皇后娘娘仁德,得到了上天的认可。

民间关于此事自然也有所流传。

百姓也算是津津乐道。

短短几日,皇后娘娘在民间的口碑已经出现了扭转的迹象。

而这,就让有些人彻底坐不住了。

御史台。

“真不知道那些百姓是怎么想的,别人说什么他们都信,一点儿主见都没有。”

“如果百姓真的那么聪慧,什么都懂。那也轮不到咱们来当官了!”

几个官员凑到一起,正好在讨论此事。

卢阳因为刚来御史台,目前正处于学习阶段。

加上他虽是新科状元,但为人并没什么架子,勤奋好学,倒也不讨人厌。

这些御史们谈话的时候,也不会可以避开他。

“要我说,就应该把那些民间的观星师全都抓!一群不是生产的家伙,整日就知道胡说八道,扰乱朝纲。”

“可惜,咱们御史没有抓人的权利,此事还需要联合其他的衙门执行。”I

“倒也不是不可为。”

几人商议着,眼看着有将此事坐实的嫌疑。

卢阳听着很是心焦。

如果说,之前这群御史们只是对民间的传闻感到不满。

那么现在,他们似乎准备做一件大事!

而在这当中,知晓消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卢阳,觉得十分困扰。

只能默默将这些话语都记下来,跑去寻求庞惑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