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小试身手
书名:重生八零逆袭:黄金时代大女人作者名:何慕水本章字数:2223更新时间:2024-12-27 18:34:55
村长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念一句抬一次头:“自从77年恢复高考以来,韩卫东……”村长拉长了声音,开始套近乎,“我都叫他小韩子,或者韩家大小子……”
台下一片哄笑。
“他是咱们韩庄子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也是长丰乡一个考上大学的。就算是在城关县又咋地?大学生也是非常之很少……本来呢,他是要留在县一中当老师的,但咱们长丰乡党委书记兼乡长赵建设同志有更好的安排,几次向县领导汇报、请示,这才让小韩子回了咱长丰乡,安排在了乡综治办。这充分说明了咱们长丰乡领导班子惜才、爱才,重视人才!……下面请赵乡长讲话!大家鼓掌!”
台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下面我来简单讲两句。”赵乡长倒是说话算话,言简意赅,“之所以让韩卫东同志回乡,为的就是给咱长丰乡树个模范,立个榜样。什么都可以没有,但就是不能没有文化。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在这儿表个态:父老乡亲、老少爷们好好培养,等孩子们学有所成了,咱们长丰乡还是会像今天一样,一律关照到底!我的讲话完了。”
“好!”大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主席台上一个小伙子低声和乡长、村长耳语了几声,又走到“大学生”跟前,看意思是想让他说两句,腼腆的韩卫东连连摇头摆手。小伙子这才拿过话筒,说道:“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咱们长丰乡终于出了第一个大学生。赵乡长和韩村长决定,让咱们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坐一坐,乐一乐,也沾沾喜气,以后呢,争取出他十个、一百个大学生!好了,下面……开席!”
“我都饿坏啦!”有人扯着嗓子嚎了一声,引来一片哄笑,然后掌声响起,格外热烈而持久。
干部们搬来几十张折叠方桌,在麦场上铺了一大片,每桌配了十几个小凳子。老百姓们哗啦一下散开,最远的桌子都很快围满了人,实在没凳子坐的就站着。不一会杯盘罗列,大家甩开腮帮子,颠起后槽牙,吃了个不亦乐乎。
两世折腾,夏晴也早就饿了,她揉了揉肿大的半边脸,幽幽叹了口气。这可真是“别人坐着她站着,别人吃着她看着”了。
韩卫东看见了夏晴,满脸是笑,从主席台上下来,径直走了过来。
夏晴的心紧张地怦怦直跳,心想自己的脸肿成这样还能被认出来,这尼玛绝壁是真爱。偷瞄了几眼韩卫东,嗯……还行,不讨厌!
“夏晴?真是你?咱们可好几年没见了,你脸怎么了?”韩卫东声音还挺好听的,走路的姿势也帅。
“拔……拔牙拔的。”夏晴的脸有些红了。
“我在学校读过几本临床护理的书,刚拔过牙要格外注意别刺激伤口。”韩卫东指了指桌上的肘子,“像这些硬东西,暂时就别吃了。”
夏晴听到这话,眼泪差点流下来——她饿,但是她不能吃。
气氛突然尴尬了下来,俩人愣愣地站着。
还是夏晴率先打破僵局:“韩卫东……今天你可真够神气的……”
“唉,要不是你爸妈出事了,咱长丰乡第一个大学生怎么能轮得到我?!”大学生忽然回过味儿来了,“你喊我什么?韩卫东??”
夏晴的脸羞得通红,小声嘀咕:“不然管你叫什么?”
“……?拔牙发烧了?把脑子烧坏了?!我爸是你姑父,我是你哥啊……表哥!”
“你妹……”夏晴大窘,心道这个乌龙真是搞笑了,恨不得地上能有个缝,钻进去得了。
气氛变得更微妙了,夏晴是搞不清状况,韩卫东是状况搞不清。
人群中突发一阵骚动,给二人解了围……只见一个七八岁大的小男孩双手卡住喉咙,呼吸急促,脸涨得微微泛紫,鼻孔不停往外冒粘稠的白色泡沫。男孩难受得厉害,没一会儿便在地上打起滚来,扬起了一片尘土……
“怎么啦?怎么啦?”赵乡长、韩村长等干部们都围了过来。
“吃奶糖卡嗓子眼里了。”同桌的村民说着,从桌上拿起一块奶糖向干部们晃了晃。
大家都慌了神,韩村长瞅向韩卫东:“小韩子,你读书多,现在可咋办?!”
韩卫东也是一脸惊恐,喃喃道:“我学的是师范专业……不懂这些啊。对了,叫救护车!”
“救护车?”赵乡长脸色一沉,没好气地说,“城关县也没几辆救护车!就是有车,开过来也得小半天!这孩子能等得了?!”
“这……”韩卫东嗫嚅了几声,不说话了。
大家全都束手无策,急得团团直转,眼看小男孩就要不行了。
夏晴出手了。只见她前腿弓,后腿蹬,让小男孩紧靠在自己弓着的腿上,让他的身体略略前倾。伸出双臂从后面环抱着男孩腹部,用力收紧,猛力施压,然后马上放松,再猛力施压……
如是反复,男孩胸部起伏了几次,大咳几声,一块带着大量粘液的奶糖被咳出,吐在了地上……没一会儿,孩子的呼吸顺畅了,吓得他哇哇大哭起来。
围观群众纷纷长出一口气……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把乡、村两级干部们吓了个不轻,席是他们办的,真出了人命,他们的责任可就大了去了。现在化险为夷,纷纷对夏晴另眼相看。
惊魂未定的韩村长一头冷汗,赶紧找了个熟识的人,领着小男孩找他爸妈去了,抹汗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闺女,你叫啥?是不是大夫?架势看着可有够专业的。”赵乡长逃过一劫,不耻下问。
“我叫夏晴,不是大夫,这叫做海姆立克急救法。”夏晴的脸还肿着,吐字不清。
赵乡长听不懂这个海什么什么法的,只好点了点头以示赞许,又看了看夏晴的脸,心里嘀咕这闺女有够胖的。
闹了这么一出,席也没法好好吃了,不一会便草草收场,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夏晴也慢慢往回走,原主的记忆慢慢在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乡亲们对着她的背影议论纷纷:
“他大婶子,这闺女谁呀?我看着她面熟,就是想不起来了。”
“老韩头他外甥女呀,几年前出车祸死了的老夏两口子还记得吧?这是他大闺女呀。”
“原来是她呀,怎么比以前胖了……”
“去……哪有脸胖胖一边的,那是肿了。”
“还好有这闺女,不然我看那小毛头怕是悬了。”
“谁说不是呢,瞧那小脸憋的,都紫了!可把我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