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追兵再出
书名:大宋疆图作者名:梁邦辉本章字数:1962更新时间:2024-12-27 18:32:33
赵匡义府邸。书房。
赵匡义皱着眉头,在书房中来回踱步。
今日兄长赵匡胤得登大宝,天下姓赵,这不但是赵匡胤最得意的一天,也是目前为止赵匡义最得意的一天,从后他就是皇帝的弟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他心中也有根刺,那就是柴氏兄弟。只要大周柴家的子孙还在世上,对大宋江山总是一个隐患。虽说柴家几兄弟都是小孩子,翻不起什么风浪,但不能不顾虑有些忠于大周的臣子,或者心怀不轨的大臣,打着柴家子孙的名义,举着反宋复周的旗号造反。
皇帝哥哥要顾及仁君的名义,这个恶人就由他这个当弟弟的来做,为赵宋江山扫平障碍,所以他才派步鹫带走两个小皇子以绝后患。
可是,步鹫去了许久,到现在还没回来,这有些反常。步鹫做事精明干练,一向深得他的信任,对付两个只有六岁的小孩子应该不成问题,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回来?
赵匡义想到这里,越来越不安,对着门外喊道:“杜清!”
杜清是他的贴身卫士,是亲兵卫队中最得他信任的三人之一,其他两人就是步氏兄弟,步莨已死,步鹫下落不明,只有派遣杜清了。
杜清在外边应道:“小人在,请将军吩咐。”
赵匡义道:“你进来。”
杜清得了允许,方才推门进来,向赵匡义拱手行礼:“将军!”
杜清只有二十四五岁,身形消瘦,行动沉稳矫健,两目炯炯,眼神中带着一股凛凛正气,不似步莨步鹫兄弟的阴沉。
赵匡义最喜杜清。他也知道杜清为人正派,不喜欢干一些不光彩的勾当,所以只要是见不得光的事,他都是派遣步氏兄弟,只有紧急情况下,才派遣杜清,但只要他有所命,杜清就算不愿做也干得漂漂亮亮,因为他对杜清有救命之恩,杜清对他赵匡义忠心耿耿。
奸雄也喜欢忠臣。
赵匡义盯着杜清的眼睛:“杜清,步鹫今天去做什么,你知道吗?”
杜清微一沉吟,抱拳道:“小人有些明白。”
赵匡义道:“那你应该知道,本将军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大宋江山永固,免天下百姓再受战乱之苦。”
杜清道:“小人明白。”
赵匡义点点头:“那就好。本来本将军行事,无须向你解释,但我视你如心腹,不想你有所误解。”
杜清脸上露出感激之色,抱拳道:“谢将军信任,小人定当肝脑涂地以报将军。”
赵匡义道:“步鹫到现在还没回来,你去找他。如果他把事处理好了,你们一同回来,如果他还没处理好,你来处理。”
杜清道:“明白。小人这就去。”
杜清行礼之后,转身走出去。
赵匡义此时才放松地坐在椅子上,长长地松了口气。
杜清一袭便衣,带着两个同样身着便装的卫士兄弟,骑马向城门行来。
此时城门早已关闭,但杜清有赵匡义的令符,守城将士哪敢不放?
杜清三人骑马出城,沿着步鹫行驶过的路线奔行。
杜清和步鹫共事多年,虽然暗中不齿步鹫的为人,但他对步鹫的做事风格了如指掌,知道步鹫杀人之后,喜欢把尸首埋在城外的紫玉林一带,所以他才带人赶往紫玉林。
今日白天在宫中,柴家两个小皇子要刺杀赵匡胤之时,杜清也在旁边,所以赵匡义吩咐步鹫做什么,杜清也已猜到。
杜清心中对柴家两位小皇子是同情的,对赵匡义所为,心中颇有些不以为然,但他也知道,为了大宋江山,赵匡义做的没错,更何况,就算赵匡义做错了,他也只能照办,因为赵匡义对他有救命之恩。
几年前,他年轻气盛,与家乡一个大财主发生争执,大财主带人杀了他相依为命的母亲,他一怒之下,闯进财主家杀了财主全家,被官府捉进大牢,定为死罪。时赵匡义正带兵驻守此地,听闻他的事迹,以为孝子烈士,不但免他死罪,还把他收为亲兵士卫,这份恩德,他永世不忘,唯有以死相报。
杜清很快就找到了步鹫和尚军的尸体。
看着步鹫二人冰冷的尸体,杜清的两个手下十分震惊,以为是被高手杀死,只有杜清一言不发,冷静地查看着尸体的伤口。
一手下说道:“杜哥,步鹫的身手了得,都被人杀死了,对方一定人手众多,我们还是回去多叫些兄弟过来帮手吧。”
杜清摇摇头:“对方没有多少人,也没有什么高手,只不过是两个小孩子而已。”
另一手下十分惊诧:“不会吧?步鹫对付十个八个成年人都不成问题,怎会被两个小孩杀死?”
杜清道:“你们看现场的脚印,只有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的脚印,两个大人当然是步鹫和尚军,没有别的成年人了。再从步鹫的伤口来看,也不像是成年人所为,分明是被小孩子乱刃戳杀。”
手下震惊地:“可两个小孩子怎么能杀得了步鹫?”
杜清道:“也许就因为是两个小孩子,步鹫没有防备,才着了道儿,但也可以想像,这两个小孩子很不简单,小小年龄,就能杀死一个武艺高强的成年人。”
另一手下有些好奇地问道:“杜哥,这两个小孩子是什么人?他们不但杀了步鹫,赵将军还派你亲自来处理。”
这两个手下职位低下,当时没有跟着赵匡义进宫,所以不知内情。杜清当然也不会对他们明言。
杜清的脸色一沉,叱道:“你跟着赵将军多年,难道还不知道,不该问的不要问吗?”
手下吐了吐舌头,不敢再说。
杜清分辨着两个小脚印的方向,指着西北方:“那两个孩子向那边逃了,我们快追。”
杜清步行,寻着脚印快步追赶,两个手下牵着三匹马,紧紧跟随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