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工业文明的曙光
书名:弱势文明作者名:强风大背头本章字数:2160更新时间:2023-09-02 08:04:15
韦溪南吃完早饭,就立刻让张凯带着自己去买东西。
他们先是去了东市一家木工坊定做鼓风机,又到铁匠铺定做了发电机的所需部件。
想在这个世界复刻直流励磁发电机那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就连硅钢片都是天方夜谭。
所以只能在原有的设计上做减法,韦溪南设计的发电机是将电枢铁芯和转轴合为一体,并只保留四个电枢槽,八个主磁极铁芯都留有燕尾以便更好地嵌入磁轭中。
本来他想在这定制换向器,再买些铜线和铜板。
但谁知这里根本没有铜,还得在跑趟铜匠铺,而在铜匠铺令他意外的是这里有锌卖。
在古代锌被称为白铅或水锡,可以通过干馏冷凝的方式进行提炼。
不过通过上述方式得到是粗锌,一般还要通过炒锌进行精炼。
虽是粗锌但有总比没有好,韦溪南让老板加工成锌板,并询问这东西是怎么提炼的,因为以后想干馏也得用到这种工艺。
这本就是商业机密,老板自然不愿说出。不过张凯还是通过熟人打听出,郊外有一个炼铅工坊生产铅和锌。
城内的大小药房被两人一顿搜挂,买下约有3000多斤硫磺。
天过正午,张凯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被韦溪南带走奔向城外。
可到地方后韦溪南大失所望,本以为他们有干馏设备。
但实际上就是明代的炼锌炉,每次炼制都需要打破陶罐将锌取出。
这种方法不仅损耗大,而且还相当的麻烦。
没办法韦溪南又跑到烧瓷工坊定做了冷凝管、三口烧瓶等实验用具。
等赶回城时早已过了门禁时间,二人只得在马车上过夜。
张凯在商队手中买了些饼当做晚餐,吃饭时忍不住好奇问
“韦公子你今天定做了这么多东西,都有什么用啊?我听说你要做的东西应该就是胰子吧,那东西都是寻常人家用的,王公贵族根本看不上,能赚钱吗”?
韦溪南吃着饼,含糊不清的回答“其实原理都差不多,只不过我做出来的东西会更精致而且成本更低。至于定做这些东西,以后都有大用,你没听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吗”。
“这道理我明白,就像打仗前必须先将刀磨好。但我不理解,你为什么不去买猪胰子和草木灰”?
韦溪南放下饼拿起一根树枝,边画边说
“这件事解释起来比较复杂,但是你可以想一下,你要打仗用的刀也得从铁矿石中提炼出铁,然后再经过工匠的敲打才能做成刀。我不过是换了一种铁矿石而已,这些工具只是我炼铁要用的工具,反正到时做出成品你就明白了”。
张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当晚他们在马车里过了一夜。
因为夜里有点冷,在第2天还染上了风寒,但并没有什么大碍。
五日后韦溪南去木工坊取他定做的东西,一个白人木匠学徒兴奋的找上了他。
白人学徒:“公子做的这个东西可是风箱”。
韦溪南看了一眼这个家伙“没错就是风箱,但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到你的图纸后,我就感觉到这个东西应该是风箱。实际上你定做的东西我们三天前就已经做好了,这几天一直都在打磨上蜡而已”。
随后他将韦溪南拽到一边小声问
“公子还需要手摇风箱吗?我这有一个出风量更大的,只需2钱银子,你要不要看看”。
韦溪南来了兴致,便让他带自己前去。
韦溪南定做的风箱,其实就是两个对扣的木盆。一侧盆底开了个进风孔,另一侧钻个眼固定瑶把。里面的扇叶是四张木板,这其实就是一种很简陋的手摇鼓风机。虽然效率低,却也比手拉风箱要好很多。
而看到这个木匠学徒的作品时,确实给韦溪南带来一点小惊喜。
尽管原理都一样,但是里面却做了改进。
这家伙用有弧度的竹片代替了原来的木板,并且数量增加到了12片。
弧形叶片进气效率不仅更高,而且也更省力能摇得更快。
“这东西我要了,你叫什么名字”
白人学徒有些兴奋“谢谢公子,我叫瓦特”
“你为什么叫瓦特?为什么不叫瓦力?”韦溪南此刻满脸黑线
瓦特也懵逼了,以为自己哪句话惹客人生气,便小心翼翼说道。
“瓦力是家父的名字。家母姓特,叫特仑苏。我家里人没什么墨水,所以就将双方姓结合起来,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或许这世界上真有这么巧合的事儿。
几日后韦溪南将瓦力招收进来,这种能独立思考又付出实践的人,若是能好好学习将来必能成才。
十三天之后,韦溪南终于收齐了全部定制件,并在城外的炼铅工坊旁租了个院子招了不少工人。
古代没有制取硫酸的高效手段,一般都是干馏矿石才能获取一点点。
现代制酸工艺都需要催化剂,目前做不到,但铅室法制酸除外。
韦溪南复刻的铅室制酸,是用4只水缸对扣着摞放,中间打通形成一个容积较大的高塔。
三个这样的高塔,用直径较粗的陶瓷管串联起来,前塔和后塔内用装满了耐酸的瓷片瓷碗。
前段底部有两个大铁壶,一个烧硫磺一个烧硝石并用风箱鼓风,另有三只水壶直连高塔底部提供水蒸气。
这样简陋的制酸方法成品率必然不会太高,并且硫酸浓度低,硝含量也高不利于后期使用。
没有脱硝塔和喷淋器,能有这种品相的硫酸也就是极限。
虽说不能用来制造无烟火药和高浓度盐酸,但做个电池还是没有问题的。
硫酸作电解液,锌板作负极,铜版作正极,装在瓷瓶里可制成原电池。
这样的电池他一共做了80个,并把全部串联接入升压器。
瓦特用手试了试,结果电的他整个人直打哆嗦,看那样子没220v也得有100v。
但此时韦溪南也没放松下来,而是把张凯和瓦力叫来,制作最麻烦的漆包线。
目前他们还没有能力制作绝缘漆,所以只能用桐油包裹加棉纱绕层,制造电机线圈和绕组。
这份工作十分麻烦,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将发电机组装好。
将电路接入励磁绕组后,瓦特摇起摇把。
电离饱和食盐水确认有电,韦溪南又拿来水银和三口烧瓶,试着制取氢氧化钠。
看三口烧瓶中冒出气体,用点燃的木棍一靠近,火焰立刻爆燃。
这一刻,韦溪南终于看见了工业文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