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234章 唐忽悠

书名:这群神仙不对劲!作者名:葬樱柔本章字数:2144更新时间:2024-11-02 21:14:33

孙悟满看着这只还是浑身血淋淋的野猪,嘴角用力一扯。唐三藏看到这杀生的一幕更是不忍的闭上了眼睛。但,他还是把这些人说了什么的意思,翻译了出来。

就因为刚才孙悟满表现的太过于非常,以至于这些土著人把孙悟满当做了是上天派来的猴子神。这种事情发生在原始社会并不少见,因为和文明社会脱轨,他们对现代社会并不了解。

嗯,虽然孙悟满也不属于现代社会。这玩意儿有点超纲了。

有些原始社会看到天上飞过去的飞机,还以为是什么神明,都会齐刷刷的跪在地上磕头。

像现在这种情况,他们应该就是碰到了一比一复刻。

孙悟满头一扭:“我不饿,我不吃。”

那些土著先是看了一眼孙悟满,因为听不懂,又朝着唐三藏看过去。唐三藏一愣,看样子现在他已经变成一个翻译了。

就在他准备翻译这句话之前,忽然好像是想起来了什么一样,眼珠子一转:“猴子神告诉你们,从现在开始,你们只能吃素,不能杀生!”

“不能吃肉?这怎么可以!”

“wu!不能杀生,这我们不可能做到!”

“这这这,这是什么指令,怎么会有这样的指令呢?”

……

孙悟满看到众人的反应如此巨大,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扭头就朝着唐三藏看过去:“这些人怎么了?”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说了一句话就能够引起这些人这么大的反应,并且看他们的样子似乎还不是很高兴,这也让孙悟满更加疑惑。

唐三藏支支吾吾的说道:“没什么,我就是把你说的话转交给了他们而已。”

孙悟满有些不相信的挑了挑眉:“我又没说过什么很过分的要求,他们这么激动干什么。”

唐三藏耸了耸肩,本就是罪魁祸首的他,这个时候在这里装聋作哑。

“我们可以不吃肉,但是,我们不吃肉的话我们总要找一个其他的东西来填饱肚子吧?猴子神,要是能给我们一个填饱肚子的办法,或许我们可以不再吃肉。”

一个看上去像是这些人统领的男人从人群中出来。至于为什么能看出来他是统领,因为这个人的上半身穿着一件印着hellokitty的衣服。

其他人的身上则是什么也没有光溜溜的黑黑的。

就从这一点来看,也能够看出来这个唯一一个身上穿着衣服的非洲土著地位不一样。

“他说什么?”

“他说……”

唐三藏两边倒腾的有些晕头转向,但还是充当了翻译的角色。孙悟满挠挠头,引的众人一阵惊呼。

“忙k,忙k!”

接着,又是一阵拜……

他本就是猴,孙悟满看着众人对他磕头拜来拜去的,挠头的动作也不做了。

“你告诉他们,我没办法给他们吃东西。哪儿有人伸手就要吃的?我们花果山的猴儿们,饿了也都是自己摘的。”

唐三藏转头就忽悠:“猴儿神让你们自力更生,才能丰衣足食!”

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是不是想要看脸色行事。但就这些人这个黑黝黝的样子,也看不出他们有什么脸色。

沉默了一段时间,刚才的那个HelloKitty首领又说道:“神使,麻烦你帮我们问问猴儿神,我们要怎么才能够自力更生啊?请猴儿神给我们一个方法吧!”

这个问题唐三藏并没有翻译出来转给孙悟满。唐三藏看了一眼脚下的土地,这地方没有庄稼,只有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草。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不,应该是见黑人。

这么茂盛的杂草,竟然看不见一点庄稼!

作为一个华夏人,种地,已经是刻在dna里面的东西了。

其他国家的人一说起自己的退路,那就是杞人忧天,唉声叹气。但是对华夏人来说,那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不了回家种地!

种地这一执念,还要从叫陶渊明的人说起。

宋文帝元嘉四年,深秋九月,冷雨绵绵,寒意入骨,飘飞的黄叶零落成泥,几间倾颓的老屋在寒风中摇曳,荒草布满庭院,一直长到台阶。

六十三岁的陶渊明卧在床榻上,咳嗽连连,时不时吐出一口带血的痰来。

朋友颜延之和儿子们围坐在侧,给他端来汤药,他摇摇手制止了。

又要给他祈祷天神,他也摇摇手制止了。

回味陶渊明这一生,不是在种田,就是在种田的路上。

陶渊明年少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自己的性格特点——不喜欢打闹嬉戏,经常一个人在林荫下漫步,在田野中沉思,是个内向孤僻的人。

十六岁时,陶渊明爱上一位女子,这位女子出身士族,身材曼妙,仪态万方,经常在小河边弹琴,陶渊明经常去小河边散步,二人隔河相望,心心相印,不交一语。

这种两情相悦的柏拉图爱情持续了大约半年,有一天陶渊明再次来到小河边,直到日暮,也没见到心上人出现。回来后辗转反侧,寝食难安,从此每天去小河边,心上人却再也没有了消息。

他像进入舟中却失去了木浆,攀登悬崖却没有了籍手,经常从夜半惊醒,独坐到天明。

终于有一天黎明破晓,鸡还没有叫,当他失魂落魄的徘徊在河边时,一阵阵笛声从心上人的居所传来,始而悠闲雅致,继而高亢凄美,终而沉郁若无。

陶渊明的爱情之所以无疾而终,主要还是太过内向,太过守礼,是个谦谦君子,而非浮浪子弟。于是他只有忍痛放弃,仰天长啸,徒叹奈何。这以后,每每想起,就是痛断人肠……

二十岁,陶渊明父亲去世,他执掌了家业,成为一家之主。由于不善经营,又逢旱灾蝗灾,地租收不上来,日子每况愈下,从小康渐趋堕入困顿,但是温饱还能解决,不过不能经常喝酒,需要去亲友家蹭。

别问,问就是学的刘邦。

这种耕读日子过到二十九岁,陶渊明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不得不出山。因为家里已经到了吃不开饭烧不起柴穿不上衣的地步,几个孩子饿的满地跑,抱着他的腿喊爸爸,亲友们于是劝他,赶紧出去找份工作吧,不能再在家窝着了。

陶渊明也觉得当宅男不是事儿,毕竟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出去做点什么,不能种一辈子地,再说得挣钱养家啊。于是出山,给江州刺史王凝之当了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