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488章 龙场悟道的王阳明

第488章 龙场悟道的王阳明

书名:这群神仙不对劲!作者名:葬樱柔本章字数:2079更新时间:2024-01-16 20:29:01

大宋天团的事情刚解决妥当,张小凡还没来得及脱身,享受片刻的安宁,没成想的是今天一早,房门就乒乒乓乓的被人用拳头砸似的响。

“我去开个门。”

张小凡看了一眼被窝里的尉迟,如今这事儿已经是捅破了那层窗户纸的事儿,也不需要遮遮掩掩。

推开一条门缝,张小凡看到门外一群穿着五颜六色,各种款式的家伙围在对面房间的门口。敲起门来十分的有规律,敲一下,锤一下,嘴里呼唤一下。

“在你们后面呢。”

张小凡眯着眼,亏这群人还和他住在同一屋檐下,竟然不知道他住哪个房间!

其中一人缓缓的转过身,张小凡定眼一看!

王守义!

的一字之差的王守仁!

看样子,这群人是明朝的大明旅游团了。

大明旅游团来的人也不少,不过这些人的利益划分的并不融洽,就好像大明的文官利益集团似的,也是明争暗斗一点也不团结。十来个人,除了面前这五六个人之外,剩下的人都是各自有各自的愿望。

不过那些各自有各自愿望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满足他们。正所谓众口难调,于是以多胜少,先把团队的愿望给满足了再来满足那些个人的。

这十三香,不是,这王守仁又叫王阳明。在华夏历史上,文人用兵最好的三人是诸葛亮、王阳明和教员。

而华夏上下五千年,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中,王阳明也占据了其中一席。

自古文武双全的人难得,而文可做圣贤,开创自己的学说心学,武可为将军,谈笑间平定宸濠之乱,如此杰出的人物,也难怪别人称他为明清第一牛人了。

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出生时都会有些神奇的征兆,比如说朱元璋出生时满天红霞,刚出生那会儿村里还以为是他家的茅草屋被烧了,纷纷过来救火,闹了一场乌龙。

而王阳明也不例外。

王阳明的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分娩,在他出生前,家人还梦见一名红衣天神抱着一个小孩踏云而来,因为这个梦,家里人给他起名为“云”。

虽然出生带着一股祥瑞之气,但是王云一直长到五岁还不会说话,直到一位高僧道破玄机:孩子不能说话是因为名字说破了王云的来历。

家人便根据《论语·卫灵公》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一句,将王云改名叫王守仁,号阳明。

说来也是神奇,名字一改,王阳明就会开口说话了。

公元1481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中了状元,一家便跟着移居绍兴,途中路过镇江金山寺时,有文人设宴款待,王阳明和祖父王伦一同前往。

文人宴会自然是要作诗的,王阳明看着外面金山寺的湖光山色以及宴会中众人欢聚玩乐的景象,张口就是一首《金山寺》: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听完这首诗,大家怀疑这是王阳明提前背好的诗,就让他再来一首,王阳明也不怯场,眼珠一转又作出一首《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前面一首《金山寺》不像平常的写景诗,他描写金山大如拳,打破水底天,让平淡的景物动态横生,后一首《蔽月山房》虽然用词浅显却又妙趣十足,年仅十一岁的王阳明就能做出这样的诗真是让邻家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传奇的小神童了。

12岁的王阳明正式就读师塾时就问先生:“人生何谓第一等事?”,一般人的想法都是读书做官,步入仕途,但是王阳明的选择却是:我要做圣贤!在被父亲狠狠地收拾了一顿之后,王阳明低头思考起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但是当时的明朝并没有给他很久的思考时间,公元1449年,英宗朱祁镇被蒙古瓦剌部所俘,史称“土木堡之变”。这件事情在王阳明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

从十五岁起,王阳明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但是他没有放弃,读兵书,学阵法,一直到28岁,他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王阳明的第一件差事就是护送威宁伯灵柩下葬并监督修建陵墓,在此期间,他运用早年学习的兵法完美的完成了工作。

用自己的学识做出了一番事业的王阳明心情舒畅,这种喜悦的心情,在和同僚们一同前去九华山游玩时表现的淋漓尽致,看着屹立的群峰,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光明的前途,看到了自己为国家百姓带来的转变。

王阳明顿觉心胸激荡,连作了好几首诗:

《双峰》——“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莲花峰》——“夜静凉飒发,轻云散碧空。玉钩挂新月,露出青芙蓉。”

《列仙峰》——“灵峭九万丈,参差生晓寒。仙人招我去,挥手青云端。”

初入仕途就十分顺利的王阳明志得意满,信心十足的再次上疏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却还是没有结果,情况甚至变得更加糟糕。

公元1505年,朱厚照即位。

与此同时,朱厚照的宠宦刘瑾专权,一时间朝堂血雨腥风,王阳明正义上书论救戴铣被刘瑾记恨,刘瑾不仅将王阳明贬为贵州龙场驿栈驿丞,还要在途中暗杀他,王阳明伪装跳水假死才逃过一劫。

虽然经历了生死,但是因为自己的职责在身,王阳明还是去了龙场,也正是在这里,他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贵州龙场人烟稀少,荆棘丛生,在这里,没有粮食,王阳明只好自己动手种菜耕田,没有住所,王阳明只好栖居山洞。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王阳明逐渐忘记了功名利禄和都城的繁华,他把心放沉,开始享受着可以潜心思考的时间,思考起自己之前没有思考出结果的圣贤之道。

公元1508年,王阳明大笑着从山洞中奔出,高兴的大喊大叫::“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