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微服私访(下)
书名:清官上任作者名:吕笔活本章字数:8268更新时间:2024-12-27 18:20:46
吃完饭后,大家坐着喝了阵茶,这时董向雄来电话了,因为有人催货,便告辞先离开了。
郑立明跟大伙聊了下后,想到各个乡镇看看。他看到房里放着辆有些久的嘉陵摩托车,便问董向阳:“阿舅,你下午要用摩托不?”
董向阳说:“你要骑吗?要骑骑去。我不用。”董秀菊便问郑立明要摩托干吗?郑立明说到镇里逛逛。
郑立明又叫上了儿子,让他带带路,做个伴,然后推着摩托出了门。郑立明学过摩托,只是不常开,没那么熟练,不但速度不快,而且换档、加油门等把控不自如,开了一段后,郑毅豪受不了如此般的龟速,便说让他来吧,他常开比较熟练,郑立明便承让了。
郑毅豪平时经常开摩托,包括警用摩托,技术的确比较牛,操作起来十分娴熟,开得也挺平稳。摩托车很快开到了公路主干道,郑毅豪放缓速度,问道:“爸,往左还是往右?往左去上坑镇镇中心和鲤湖镇,往右去我所在的下洋镇。”
郑立明略微想了下,问:“去镇中心和鲤湖镇多远啊?”
“很近,镇中心三公里吧,鲤湖镇五公里吧。”
郑立明思虑片刻后,说:“那先往左转转。回来再去你那个镇。”
“行。”
郑毅豪加大油门,摩托车很快便飞驰起来,速度达到六七十公里,风在耳边呼呼直刮,加上路不怎么平坦,摩托车震得有些厉害,搞得上了年纪的的郑立明心悬得老高,嚷着慢点慢点。郑毅豪出于安全考虑,只好放缓速度。
没多久,两人便到了镇上,街道两边的房子都盖成钢筋水泥房了,基本上都是四五层楼高的经过装修的房子,且这里的商业还是蛮发达的,店铺不少,诸如通信店、服装店、饮食店、美容店、药店等应有尽有。不久,郑立明发现一个特点,有些店铺有些怪异,货架占位较小,且摆的商品不多,更大的空间倒是让一套颇大气的茶座给占了,还有几个人悠闲地喝茶抽烟。郑立明疑惑不见,便问儿子那是怎么回事。郑毅豪比较熟悉,解释说这些都是批发假烟的,货物放在别的地方,店面只是用来接待顾客的,让客户看看样品、试试烟、谈谈价而已。
摩托继续前行,来到了清安县最后一个镇鲤湖镇。鲤湖镇因有个形似鲤鱼的湖泊得名。这里的环境超级好,简直如世外桃园一般,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可谓天然氧吧。郑立明记得这里出产八仙茶,可现在往山看看,茶园大都无人打理,茶树长得老高没人采,甚至杂草长得比茶树还高,虽然生态确实不错,但也实在可惜。接着,两人随便进入一个村庄,同样能看到不少假烟加工点,情景跟董家村差不多。
逛了逛后,郑毅豪突然想到鲤湖镇一个名片,说道:“爸,鲤湖镇有好几个天然温泉,去洗洗如何?
“你洗过吗?”
“洗过。”
“那好,去看看。”郑立明爽快地说道。洗温泉倒其次,看看旅游资源倒是真。
于是,郑毅豪载着父亲来到其中一个温泉,温泉就在鲤湖镇碧波荡漾的鲤湖旁边,温泉口汩汩地地涌出泉水,像一朵花儿要绽放开来一般。目前这里并未进行开发利用,未建温泉宾馆,要洗的话得露天洗,郑立明自以为自己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光天化日不好意思脱光下水,还不如欣赏欣赏美景。他环顾鲤湖,真是个秀丽堪绝的湖,只见湖水荡青漾翠,碧澄一泓,湖的四周林木葱茏,千岩竞秀,怪石嵯峨,瀑漈泱泱,太美了!
郑立明看着眼前的美景,脑子灵机一动,喜道:“毅豪啊,你有没觉得?鲤湖镇很适合搞旅游啊?山好水好温泉好,搞个生态山庄如何啊?”
郑毅豪说:“想法是好的,可是,这大老远的,谁会来呢?”
“远倒不怕,但凡名川秀水都是远离人烟的,关键是要进行包装,做好开发利用,再加强宣传,就会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郑毅豪又抛出个问题:“可是,投资要很多钱的,谁来搞啊?”
“那是,肯定要招商引资的。”
两人沿着湖畔逛了一圈,景色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突然,郑立明一看时间,已经三点多了,接下来还想去下洋镇逛逛呢,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于是,郑毅豪领命,驾车前往下洋镇。路上的车并不多,不过由于路不算宽,且是柏油路,郑毅豪开摩托的速度并不算快,时速不过四十公里,再快的话显得太颠簸,担心老爷子受不了。其实这条路算省道,直走的话可以通往另外一个县乃至另外一个市,但路面质量却一般,似乎配不上省道的档次,甚至比那些村道还差。这自然也是有原因的,若是村道,那些村民愿意捐钱修建,而对于省道,村民不太愿意拿出钱修这样的路,更指望政府投资,但因为清安县政府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投入巨资修建。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郑立明也这样想,但钱哪来呢?什么都要钱,而地方财政收入一年只有几千万,真是捉襟见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好等以后慢慢解决了。
走着走着,两人来到一处两边尽是山林无人烟的路段,突然看到前方有几个年轻人打架,且是几个人围殴其中一人,只见那几人满面怒色,嘴里喋喋不休地大骂,拳脚相加,把其中一个留着寸头的小伙子打趴在地,不过,趴在地上的小伙子似乎一点不服输,立即挣扎地爬起来,十分勇敢地反抗还击。接着,有人要搬停靠在一旁的一辆三轮摩托上的箱子,被打的小伙子见状,毫无顾忌地冲上去,把搬东西的人死死拽住。其他人见状,从背后偷袭,又是一阵拳打脚踢,小伙子便伸出大腿还击,劲大如牛,威力不小,逼得另外几人无法在短时间内赢下战斗。
郑立明赶忙叫儿子快开上去劝架,而他本人已经等不及了,朝前面大吼着:“你们干吗打人?快住手。”
郑毅豪很快把摩托停了下来,冲了过去,嚷着:“住手住手!”
有一个留着怪发的男子睁圆双眼怒瞪着郑毅豪,像散发出一道火光一般,拽拽地问道:“你是谁?没你的事,少管。”
郑毅豪心想,你几个毛头小子火气这么大,不知道俺警察的厉害,哼。他怒气冲冲地喝顶撞道:“我就要管。你们是什么人?干吗打人?”
那个被打的小伙子见郑毅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暗自庆幸,不由地靠近郑毅豪这边来,并说道:“他们抢劫,要抢我的货,大哥你帮帮我。”
不料,那怪发男子竟然来个偷袭,握起拳头,冲上来要打小伙子。郑毅豪见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踹出一脚,正中对方的腹部。那怪发男子痛得半死,忍着痛气急败坏叫道:“兄弟们上。”其他人听令便蜂拥而上。
郑立明有些担心,大吼一声:“住手,你们这些小年轻怎么可以打人呢?”
不过,他们只是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依旧我行我素地冲上来要打郑毅豪,貌似不打败对方誓不罢休的样子。
好在郑毅豪是读过警校,练过拳术的,啪啪啪,没三两下,就把一个个打倒。他们发现遇到高手的,心生怯意,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赶忙开起摩托车逃之夭夭,还生怕后面的人追上来。
郑立明和郑毅豪并未追赶,而是走到刚才被打的年轻人面前,关心地问:“小伙子,被打疼没有?”
小伙子整理整理穿着的夹克,又伸伸腰,转转脖子,感觉并没伤到哪,便挺起胸膛,很自信地说道:“没事。他们打不过我。”
郑立明扑哧一笑:“你还够牛的嘛,被人这样打,还说打不过。要不要送你去医院看看?”
小伙子摆摆手,依旧自信满满道。“不用不用,真的不用。我没怎么被打到,他们打来的我都挡住了。”他这才想到,对方能够出手相助,应该感谢才对,便拱手致谢道:“谢谢你们拔刀相助!你们是我的恩人。”说毕鞠躬起来,十分懂礼貌。
郑立明忙说不客气,不用行礼,帮忙是应该的,同时,对他们打架的原因充满好奇,忙问:“小伙子,他们干吗打你?真的是抢劫?”
小伙子点点头,说:“嗯。他们要抢我的货。”
郑立明问:“哦,干吗要抢你的货?”
因为对方救了自己,小伙子对对方充满好感,乐于谈话,于是说出实情:“他们是上坑镇的人,都是不务正业、吊儿郎当的败类,自己不努力赚钱,没钱花就抢。他们也太大胆了,如果我告诉我老板,准打死他们。”
郑立明一听,又产生好奇,心想你老板好像很厉害,看来你小子背后有靠山胆子才这么大,那老板是啥来头的?问道:“噢,你老板是谁?”
小伙子也不掩饰,直言道:“刘学明。听说过没呢?”
郑立明刚到清安县,自然不懂,摇摇头,他看了一眼儿子,不料儿子默不作声,似乎也不认识。
小伙子心想或许自己老板的名气不够大,便亮了另外一个名字,说道:“我老板的老大是刘石德。这你们应该知道了吧?”还摆出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郑立明依旧不懂,依旧摇摇头。而郑毅豪对此人有耳闻,同事平时提起清安县有个大老板,很有钱,名叫刘石德,只是没有见过。
小伙子觉得对方见识也太差了,真晕死人,说道:“这你都不知道啊?!不会吧?你们不是清安县的人吗?”
郑立明笑了笑,想了个理由:“我们是霞山县的,想来采购点货的。”
小伙子哦了一声,说:“这样啊,难怪。反正,我老板很有钱,名声很响就是了。”
郑立明点点头,说道:“这样啊,我领教了,那他也是做烟生意的吧?”
“算是吧。”
郑立明又问:“那你刚才从哪里来?要去哪里?”
小伙子不遮掩道:“我从董家村来的,去调些货,顺便看看我女朋友。我女朋友就是董家村的。我要去下洋镇刘家村。”
郑立明看着对方又神气又自豪的样子,很有个性,感到十分可爱,问道:“你才几岁?就有女朋友了?”眼前的小伙子,看起来很年轻嘛,虽然穿着比较成熟的夹克衫,但脸上依旧写着稚嫩。
小伙子回道:“我18岁了,当然有女朋友了。跟你们说,我女朋友还挺漂亮。”原来,之所以这么自豪,是因为泡了个漂亮的女朋友!
郑立明笑着蛮问道:“是吗?有多漂亮啊?”
小伙子想了下,声情并茂地形容道:“一双乌黑的眼睛,一头瀑布般的头发,眉清目秀,十分苗条,亭亭玉立。反正看起来很好看。”小伙子虽然书读不多,但形容起女孩子貌似“满腹经纶”。
郑立明不由地想起了一个人,问道:“是吗?你这么说我好像认识啊,你说说你女朋友叫什么名字啊?我对董家村蛮熟的呢。”
“叫董云莲。你认识不?”小伙子问。
郑立明看了看郑毅豪,相视而笑,“不会吧?我还真认识。云莲还说没谈对象呢,你怎么就说她是你女朋友了?”
小伙子嘿嘿笑了两下,有些腼腆地喃喃道:“我喜欢她,还在追她呢。不过,我会追到她的。”原来,他经常去董家村调货运货,认识了董云莲,被其美貌吸引,心动了,便开展追求。
真有意思!
郑立明又问:“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刘强”,然后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名片,递给了郑立明,说道:“这是我的名片,有电话,你刚才不是说要烟吗?要的话我有。”
郑立明有些诧异,这小伙子年纪轻轻竟然有名片,接过名片一看,只见写着“烟草批发”几个大字,还写着“物美价廉、质量保证、服务一流”等字样,并写了个手机号码和名字。不用说,肯定是推销假烟的。值得一提的是,名字也是刘强,不禁让郑立明怀疑是否是真的,按道理做这行的人经常在名片上用假名。“你真名就叫刘强?”
“嗯。我写真名的。我这人最讲信用,不写假名。你要货吗?我可以带你去我家看看。”刘强此时还不忘推销起来,看来,他挺有生意头脑的,对生意蛮执著的。
此时郑立明有个疑问,问道:“你不是帮什么刘学明打工吗?怎么你家也有货?”
刘强解释道:“打工只是暂时的,不能一直给别人打工,毕竟那是死工资。有机会也要自己做点生意,我的目的是自己也做老板。”
“哦,挺有事业心嘛。”郑立明赞道。可惜的是,该事业心是做假的,如果把这颗心用在做正当行业,那就好了,或许就成一个企业家了。
郑立明想,本来自己就是要去下洋镇看看的,既然小伙子这么热情邀请去看货,那就去看看呗,兴许可以了解更多的情况,于是说道:“好吧,去你那看看。带路吧。”
“嗯,走。”刘强坐上了摩托,刚要启动时,想到还不知道怎么称呼对方呢,便问道:“叔叔,你姓什么呢?怎称呼你好?”
郑立明说:“你就叫我刘叔叔吧。”又指了指郑毅豪,说:“叫这个哥哥为郑大哥就行。”
“行,刘叔叔,郑大哥。”
随即,刘强发动摩托,雄赳赳气昂昂地开着车。
走了二十分钟,就到了刘家村。这里虽然是个村,却有小镇的味道,街道蛮热闹的,车辆络绎不绝,楼房建得十分密集而气派。刘强让郑立明先等等,说是他要把货送到老板那里去。过了没多久,他个人便回来了,摩托车的小车厢已经空空荡荡,说已经送到了。随后,他带郑立明父子去他的家坐,其家并非沿街,而是从街道的一个巷口进入,走十来米路才到,房子并不大,至多五六十平米,在靠路的地方摆着一套茶桌,椅子上坐着一对善良憨厚的农民夫妇。经刘强介绍,才知道他们是刘强的父母。
父母问刘强:“阿强,是什么客人啊?”
“是客户,刚才他们还帮了我的大忙。”
“哦,是吗?”父母顿时对郑立明父子产生好感,赶忙泡茶请烟。
郑立明顺便跟刘强父母聊起天来,得知他们都是农民,以种田为生,原本极力反对刘强休学做烟,但刘强执意要做,他们也没办法。后来,刘强给人打工也赚了些钱,自己又兼做点小生意,一个月收入还可以,他们就默认了。现在,他们依旧种些田,但比以前少了许多,只求够自己吃就行了,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假烟相关的产业,如搬搬货、收收烟盒转卖等,收入也还过得去。他们均以为郑立明是做生意的,不断问郑立明生意做得大不大、主要卖哪些烟,并极力推荐他们的货,说质量很好,大家评价很好,价格实惠等等。
郑立明真正并不是要货,只好蛮点点头,却不提要买多少货。他只是夸道:“刘强这小子,年纪轻轻头脑却很机灵,胆量很大,很有前途啊。”随之转向刘强说道:“刘强,想不想去工厂做做工啊?说不定以后也能做个管理人员,甚至当老板嘛。”
刘强说:“我去过我们县的工厂,效益差,经常没活干,一个月才赚六七百百元,不划算,还不如回来做烟。”随后,热情地端茶给郑立明父子喝,举止大方,颇有素养,显然是通过社会历练而来的。
刘强父亲说:“阿强还去过深圳做工,可他说那里上班时间太长,一天上十几个小时,工资也才一千多元,而且又远,想回来看下我们父母都难,相比之下还不如回来,像他现在帮人拉拉货,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工资呢。我们也能天天看到,不用担心他干坏事,更好。”
这么一说,搞得郑立明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为了让自己尽量像采购商,郑立明觉得空手而归也不好意思,因此提出先要几个品牌的样品,每样一条就好,由此可以了解下假烟的具体价格以及假烟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口头上还蛮说说,若销售好的话,到时候再联系订货。刘强一家人说好好好。
刘强很快就拿来了烟。价格并不高,如一条双喜烟,只要32元,如果市面按真货销售,一条要100多元,由此可见中间经销商赚的利润非常可观,所以才敢那么大胆地销售。而对于批发商来说,他们的利润相对虽然低点,但如果量大货多,利润也是不错的,所以,大家才会纷纷投到这个行业来。据说,不少老板一个月出货几百件甚至几千件(一件50条),按每件只赚300元计,一百件就赚3万,一千件就赚30万,一年就能赚300多万元,如果是“中华”之类的名烟,那利润则更可观了。因为利润,因为钱,人的心就会蠢蠢欲动,哪怕有再大的风险,也要冒险去追逐利润。
当然,做这行当弊端也不小,一者冲击正常烟草市场秩序,更对国家税收造成巨大流失;二者搞得人人不务正业,致使百业凋敝;三者社会风气也受影响,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攀比之风等等盛行,传统的良好风气受破坏;四者一旦一人出事,搞得全家人惊慌,无法安心过日子,甚至痛哭流涕,悲伤欲绝。
坐了一阵子后,郑立明父子告辞离开了刘强家,到下洋镇其他地方逛了逛,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开着摩托回董家村。这个晚上,他们在董家村留宿,郑立明跟不少亲戚和乡亲聊聊天,从中更加了解大家的情况。
因为他老家与董家村接壤,翻座山便到,距离不过五六公里,所以,第二天他又带妻儿回了趟家,看看年迈的父母,父母见儿子一家三口回来非常高兴,只是对他从市里调到清安县工作有些不理解,一方面因为清安工作难做;另一方面调到清安县工作总有种降级的感觉。但事已定局,也没办法。父母是老实人,懂得正义,是非分明,嘱咐儿子要好好做官,要当个清官,为祖宗挣脸,为百姓谋福,一定不能当贪官,丢祖宗的脸。有父母的理解和支持,郑立明信心倍增,说一定会好好努力。傍晚时分,他们便离开了老家,回到清安县。本来,郑立明想接父母到县城住,但父母谢绝了,说在农村住惯了,可以干干活,可以到处走动串门,而去城里无亲无故,串门不方便,又没农活干,空气又不好,住不惯,就不要了。
在接下来一段日子里,郑立明依旧进行着调研。因为儿子要上班,不可能一直陪在身边,所以他主要带上值得信赖的办公室主任沈东胜一起出去。调研的地方除了山区乡镇外,也去沿海的几个乡镇,了解沿海资源和状况,也发现沿海乡镇亦有从事假烟生产的,但比起山区明显少多了,专心搞渔业的人不少。他还发现,清安的海水几乎没受什么污染,特别的蓝特别的清,蓝得像宝石,清得像水晶,海边的沙子亮晶晶的,如珍珠一般,特别的美。值得一提的是,清安县有个天然条件优良的港湾,只是因为没有建设开发利用,大船没见驶来,只停着些小渔船而已。
郑立明也去清安县为数不多的企业调研,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发现目前清安县的企业小而散,不成规模,工艺简单,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也缺乏品牌塑造。
有一次,路过建设镇时,看到路边有一家灯饰公司,大门写着“清安县恒发灯饰有限公司”几个鎏金的大字,他不由地想起儿子的女朋友刘琪琪也办灯饰公司,心想不会就是此家吧,何不探访探访,于是,他让司机开车到厂里去。
下了车后,郑立明看了看工厂环境,工厂并不大,说白了只是两栋旧楼,其中一栋高点,有三层,另一栋只有一层,是棚式的。两座楼之间是个小坪子,容停留汽车。工厂连保安都没有,这时,倒有个工人模样的妇女走过来,问道:“请问你们找谁?”
“我们找你们厂的老板。”
“哦,我叫她。”妇女对着二楼,抬起头喊道:“琪琪,有人找你。”
一会儿后,从二楼下来一个女孩,果然是刘琪琪,穿着笔挺的套装,十分职业。
刘琪琪看到郑立明,先是愣了愣,突然想起来是谁了,惊道:“叔叔,不,郑书记,怎么是你?”
郑立明笑了笑,说道:“叫我郑叔叔就好啦,等什么时候,叫我爸爸啊。”
刘琪琪脸红了起来,羞涩地笑着,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郑立明说:“路过你的厂,猜想估计会是你办的,便进来看看,果然不出所料。”
“原来这样啊。有叔叔来,小公司真是蓬荜生辉。只是有失远迎,不好意思哦。”刘琪琪笑道,笑得时候,显得露出两个浅浅的小酒窝,十分可爱。
这么一说,郑立明乐呵呵的,“哪里哪里?带叔叔参观参观,如何?”
“嗯。走吧。郑叔叔得多提意见哦。”
接着,刘琪琪带着郑立明到各车间和展示厅、办公室转了一圈。一边看,刘琪琪一边介绍。
参观之后,郑立明大致知道,该公司主要生产家用的各式样的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工人不多,只有10多个人,基本是上了一定年纪的。车间机器设备也是比较普通的。科技含量也比较低。
参观完毕,刘琪琪带郑立明到她办公室坐,她泡起茶来请大家喝。
郑立明问:“琪琪啊,你什么时候开的这家公司?”
刘琪琪说:“就两年多呢。不过,我接触这行蛮久的了,原来读中专就学这方面的知识,毕业后在厦门一家工厂做这行业,后来就回来自己开店,再后来,自己生产。其实,我现在只算作坊而已啦。我都不好意思带你参观,水平不够呢。”
郑立明鼓励道:“别这么说,你一个小女生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万事有个过程嘛,一步一步来,一个一个台阶登,慢慢来。据我了解,现在光电产业发展迅速,全球光电产业的市场规模达上万亿美元,我国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速度,潜力很大,关键是要做大做强。我国台湾、广东的中山古镇在这行业都做得不错。你也可以学习借鉴。”
刘琪琪拍手称快,似乎找到知音了,激动道:“没想到郑叔叔你还挺了解的嘛。是啊,现在这行业是发展很快,社会很流行LED灯呢,前景是不错。只是……”
“只是什么?说说。”
“只是,要做好难度挺大的,尤其在我们县,缺人才,缺工人,缺技术,缺产业链,成本自然也高,跟人家竞争没什么优势。”其实,清安县有人才,但去研究假烟技术了,其中不乏高级卷烟技术师,那是高薪从正规工厂挖来的;也有工人,但都去假烟工场做工了,如刘强之类的人;也有技术,如生产的假烟技术含量颇高,能够做到以假乱真;当然也有产业链,假烟原材料、生产、包装、销售一条龙……很无语吧。
郑立明很有感触,一时不知如何支持,只是勉励道:“嗯。慢慢来,道路是困难的,前景是光明的。有什么需要支持随时来找我。”
“好的,先谢了!”
再聊了一会儿后,郑立明因为公务繁忙,便告辞了。
顺便提一下,郑立明的调研方式有些独特,调研前,他一般不提前通知,而是直接前往,或者称为突访。他认为这样的调研才是真正的调研,看到的才是真实的现象,能够发现真正的问题。假若调研前提前通知相关单位,那么势必人家已经做好准备,看到的势必是已经处理过的表象,肯定合规合矩、秩序井然,这样的调研仅适合做表面文章,哄哄老百姓,没意思。
常言道,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同样,只有经过调研,才能了解清安县的情况,更好地谋划发展之策。经过一番调研,郑立明对全县的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可以说,调研的结果让他心寒,比原先预想的要严重好几倍,简直比烂摊子还烂摊子,但出于责任,不能不管,即使再烂也要想方设法搞好搞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