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九章:同盟

第九章:同盟

书名:后手作者名:孙玉臣本章字数:5639更新时间:2024-12-27 18:20:25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很多电子制造企业总的销售额整体下滑,有些跨国企业更是举步维艰。EP中国近几个月有几款产品出现了滞销,在库积压过多,给经营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王总很清楚,如果不能尽快摆脱目前的窘境,公司发展就会遭遇瓶颈,而问题的根源还是价格竞争,国产化采购步伐过慢,关键材料评价时间过长。归根结底,还是有些日本人只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对中国本地产品不认同,尤其是在高端产品上,认为国产的零部件根本和EP中国产品不配套。虽然这几年王总一直努力试图让日本人明白,中国是最有前途的国家,本土有数不清的合资公司,他们引进技术,正在用最短时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势。可惜光靠自己努力,还是不尽如人意。

  他决定去日本。

  王总让贾伊涵把杨晨光叫过来。他要杨晨光跟自己一起去,并把这次去日本的想法告诉他,让他找几个课题。

  杨晨光说:“最近很多国产零部件送日本评价了,可进展总是太迟缓。”

  王总说:“你做一份详细的资料。这次我们一定要跟总部沟通好,说服他们支持我们。”

  杨晨光点头。

  飞机从跑道上起飞,猛地腾空而起,王总和杨晨光坐在飞往日本的机舱里。杨晨光抬起头,看向窗外的景色,此时刚离开城市不久,脚下起伏的山峰,已经随着飞机的升高,渐渐地远离了自己的视线。不久,空姐开始推着小车在机舱里穿梭,为乘客送水和饮料。他要了杯橙汁,给王总要了一杯咖啡。杨晨光不时用眼睛的余光看看王总。王总微闭双眼,眉头紧锁,眉心跳动。两人没有说话,似乎都在想此次的行程会是什么命运?

  在去EP总部的路上,车窗外一片灿烂,树木、街道、行人、车辆,交织在一起。随处还能看见樱花发出诱人的芳香,这是“3·11”大地震后,王总第一次来日本,眼前所见的一切似乎跟震前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但似乎有一种难以掩饰的冷清和萧条……看来地震对日本影响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一到总部,王总能感觉到人们的精神状态好像有些别扭,很多人脸上的表情隐隐地透露着焦虑。经过车间,工作场所似乎也失去了以往那种热火朝天的情景,很多地方都空荡荡的。显然车间的生产任务没有以前那样繁忙了,有种今非昔比的感觉。

  下午,王总和杨晨光在陪同人员中司的带领下,去社长办公室,见到了村田副社长。村田副社长已经准备好了,一见他们进来,他站起身,伸出手,王总赶紧快步迎上去,双手握住村田副社长的手,问候道:“村田社长,您好!”

  村田副社长身着蓝色的西装,雪白衬衫上系着蓝白相间的真丝领带。他中等身材,皮肤白净,戴着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看上去精力很充沛。等大家坐下来,村田副社长说:“现在经济状况十分严峻,我们EP集团销售额已经每况愈下了,仅日本市场,销售数量同去年同期相比只有60%,欧洲销售也只是去年同期的65%,北美、大洋洲也在减少……”说着,把一些数据资料放在王总前面的桌子上。

  王总看了看,心里在打鼓。

  村田副社长说:“日本最近通货膨胀很厉害,但政府采取的措施没有你们中国政府高明,按理中国通货膨胀可能要高于日本,但你们却通过生活用品的价格调控,制约了这种不良影响。还是人多好,只需在某些消费品上涨那么一点,你们几亿人口就能替政府解决困难。”

  王总惊讶地看着村田副社长,说:“这也让居民减少了积蓄,时间长了会失去购买力。所以说产品的价格很重要,只有把价格降下来,才能得到消费者青睐,可是我们现在并没有做到。”

  村田副社长点点头,等着王总的下文。

  王总把新产品计划递给村田,说:“我们专门负责国产项目小组找了很多低价的零部件,算起来在一种产品上至少可以节约20%的成本,以后还有更多,有些新零部件的评价,需要总部技术部门给予支持,现在时间比较紧,我希望……”

  村田副社长知道王总要说什么,他点点头,拿起资料,从头到尾,看得非常仔细。看完后,说:“你们的想法很好,效率也很高,我一定提醒总部技术部全力以赴,保证你们的时间。”

  王总兴奋地点头,说:“太好了。”

  离开村田办公室,中司带他俩去会议室,然后打了招呼就离开了。有人过来倒了咖啡。没多久,就有好几个重要领导走进来,跟王总打招呼握手,大家一副其乐融融、笑容可掬的模样。这些人大都跟王总熟悉,主要是拜会一下。等这些人走了,中司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说:“听说你们来了,文野部长想见你们,他建议大家明天上午开个会,在一起好好交流一下,如果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

  杨晨光没说话,他虽然没见过文野,但通过邮件早就有过交流。文野负责物流中心,它是EP中国货物调达的窗口,所有日本货物都集中通过这个窗口统一管理。过去他们曾提出很多无礼要求,都被杨晨光婉拒了。看来这次文野要在家门口反击了,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第二天上午9点,王总和杨晨光走进总部的小会议室,只见里面除了事先留给他们的座位外,都坐满了人。这架势极像三堂会审。杨晨光知道今天会有好戏看,他一定要当好参谋。

  会议一开始,文野公布物流中心经营状况,他说:“受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物流中心从去年开始已经连续三个季度经营亏损。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中心要生存下去,看来必须提高物流费用了。在研讨增加费用之前,我们有一笔费用需要王总确认,上季度由于EP中国追加订单,让我们多花了120万日元的空运费。”文野说完,将汇总资料打在大屏幕上,他看了一眼王总,又说道:“这部分金额如果你们没有异议,希望尽快结算,我们会在本月收入中体现。”

  这简直是讹诈,王总看着文野,这个大约五十多岁的男人,椭圆形的脸上堆满了横肉,一双小眼睛滴溜溜乱转,满嘴大黄牙,一张一合,就像水浒传里的时迁。王总真想针锋相对,话到嘴边,还是忍了,他暗自告诫自己,这时候一定要沉住气,于是他摆出事不关己的架势,低着头看资料。

  会场里出现了尴尬的沉闷。几个人七嘴八舌地在私下议论。

  文野说:“王总,这个要求有些唐突,事先没有跟你们打招呼,咱们双方协商一下,你看怎么样?”

  王总依然没有回答,目光却看向杨晨光。杨晨光一时有点发蒙,脑子正飞快地运转想着对策。他往王总身边凑了凑,压低声音说:“我想了一个方法……你就装着听不见,不表态,或哭穷,一会儿把咱们准备的课题抛出去。”

  王总疑惑地看着他,“你是想让我搅局吗?!”

  杨晨光点头:“戏就看您怎么演了。”

  “这个办法还真不错,我试一试!”王总顿时来了精神,似乎已经看到了好的结局。他主意已定,故意先制造点“事端”最好,既不让对方死心,又不激化矛盾,说不准还有意外收获。王总清了清嗓子,说:“文野先生,不是我们不给你们,之所以有追加完全是因为总部的计划变动造成的。这些空运费我们可以承担,可减产后库存的材料怎么办?我们有一款出口欧洲的产品光专用材料就有1000多万元的库存,你想想利息是多少,我希望你们能协助我们把这些材料处理一下。”

  王总说完,把准备好的清单递给文野。在座的日本人听得云里雾里,各个皱着眉头。会议室里静得连呼吸声都显得刺耳。文野也傻眼了,钱没要到,自己还要帮EP中国处理在库。

  最后还是村田副社长拍板说:“文野,多余材料你们必须接收,再根据其他子公司的需求情况,尽快把这些材料转卖掉。”

  文野垂下头。

  人是聪明的,特别在困难面前,总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摆脱窘境的办法。为了扭转颓势,EP总部提出在全社范围内开展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固定费用的活动,并计划把旗下几家亏损子公司关闭或转卖,以便使产业转向有前途的领域。

  EP中国也不例外。总部派驻几个日本专家在生产现场实地考察,这些人整天蹲在生产线上,手里拿着秒表测设备节拍,甚至把每个人手头的动作都录下来,逐一分析,以便提高生产效率。

  等考察结束,日本专家把调查报告发到了EP中国高层的邮箱里,报告内容很详细。王总特意召开了一次落实会。

  可谁也不知道,在这次活动背后,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大阴谋。

  这天,杨晨光想去小会议室坐一会儿,走到门口时,无意听到小本在里面讲话,虽然只言片语,他大概听出来,日本总部亟待转移闲置设备,好加速资金流动,好像让他做“内应”,他当时就愣住了。

  很快,EP中国有几个工程突然增产了,增产是好事,可这几个瓶颈工程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工程完不成任务,只能逐级汇报,日本那边又催得很急,小本扮演一副救世主的角色,成天组织大家开会研讨。最后研讨结果是,EP中国只能购买设备。

  杨晨光很讨厌这种小儿科的把戏,他很清楚,这样一来,不仅EP中国要买设备,相关产品的供应商可能也要增加投资。杨晨光以前经历过这样的事,等大家把钱花完了,设备也安装好了,增产的美梦只是昙花一现,顶多大干一两个月,之后好几个月都卖库存。弄得供应商怨声载道,最后EP中国这边只能统一口径,把责任归结到市场变化。一次两次说得过去,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会失去信誉,让大家怎么跟供应商继续打交道?不知道也就罢了,可这回自己已经知道了其中的端倪。他决定向王总汇报。

  王总听完,没压住火,甚至没顾及杨晨光的感受,就径直去找小本。两人在会议室待了十几分钟。出来的时候,两人的脸色都不太正常。后来据说小本矢口否认。

  之后,小本和日本人紧急协商,购买设备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小本觉得自己的面子被卷了,苦恼了一阵子。他怎么也弄不明白王总为什么会怀疑自己,想得久了,小本就有些开窍了,肯定是杨晨光向王总通风报的信,这个讨厌的家伙!我一定要去找他。

  杨晨光做梦也没想到,小本径直走到自己面前,开门见山:“杨,关于增产买设备的事王总误解了我,咱们可以不买,但是生产要保证,你是副部长,这件事以后你要负责任。”

  杨晨光困惑地盯着小本,他知道他是在玩花招,想把他圈进来。

  小本见杨晨光不说话,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说:“杨,总部在等我们消息,你跟王总确认一下,否则出了问题,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杨晨光眼睛瞪得老大,暗想你真是个缺德鬼,嘴上却说,“小本部长,我一会儿有个客人……”

  小本可不想看表演,说:“杨,你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说完,转身走开了。

  杨晨光呆立在原处,小本的话仍萦绕在耳边,刺激着他的神经,令他发窘。他不想示弱,甚至想反唇相讥,但还是忍了。他不想和他发生正面冲突,让别人认为自己一上任就这么强势,搞不好自己就干到头了。毕竟人家是日本人,后盾很强大,自己必败无疑。杨晨光在关键时刻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他都觉得跟小本作对对自己没好处。杨晨光走到窗前,静静地看着远方,前面马路正在施工,为了躲避铺路机,四处逃散的行人有些惊慌失措。杨晨光叹了口气,最终还是懵懵懂懂不知该怎么面对小本。

  小本依旧不把他放在眼里,平日谁都尽量不去招惹谁,两人的关系就这样在回避和忍耐中此消彼长着。

  杨晨光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尽量掩饰着,暗自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刻意在小本面前摆出一副恭敬的样子,甚至在很多时候都给足了小本面子。他不想让任何人看出自己跟小本有矛盾,即使花点精力也要尽力讨好他,可心里已经做好了跟小本对抗的准备。

  看着杨晨光的表现,小本好像忽然沉默了许多,也不怎么跟大家开玩笑了。有时发现有问题,也不发表意见,还经常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手里总拿着电话半天不放,大家都觉得他越发神秘了。

  杨晨光隐隐有些担忧,似乎有种预感,可能要有事情发生。果真没过几天,一件让杨晨光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

  这天,小本去找薛天。最近俩人走得很近,很多人经常看见他们在一起搞活动。小本觉得薛天就是自己的宠物,不仅听自己的话,从不做违背自己的事,更可贵的是薛天日语好,两人没有交流障碍。

  这天,薛天远远地看到小本向自己走过来,他紧走几步,笑脸相迎,说:“小本部长,我发现了一个好去处,周末有时间我们一起去吧。”

  小本没有接茬,他早已抓住薛天讨好自己的心理,不用回答,他也会主动安排的,可自己现在没心情。

  薛天预感到小本有事,就说:“小本部长,您好像有什么心事?”

  小本说:“现在我对产品质量越来越不放心了,听说在北美市场又出现了不良品,你们质量部失职啊!”

  薛天点头说:“这些天我们质量部忙得焦头烂额,都在为杨晨光服务,以后一定提高警惕。”

  小本说:“我听说你们检测设备已经满负荷了,如果这样下去怎么保证质量?!”

  薛天说:“最近国产项目步伐加快了,需要评价的材料增加了很多,有时候没按规定流程走,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小本说:“你代表质量部,一定要把住关,万一出了事,受影响的是整个EP集团。”

  薛天一转脑袋,一下领悟到了小本的用意,赶紧说:“我一定按照公司规定做。”

  送走了小本,薛天觉得有必要找柳叶面谈,他打电话给柳叶。没多久,柳叶就来到他面前,他示意她坐下,自己往她身边凑了凑,这样可以消除彼此的距离感。薛天小声说:“小本找过我,说咱们质量部总是自作主张,不严格按照入厂检查流程做,特别是国产项目相关的材料,咱们可能绿灯开多了,现在可要注意。”

  柳叶听出了薛天话里的意思,她有几个问题想问,可一见薛天没有表情的脸,知道自己说也白说,因为他喜欢专权,做事情不喜欢别人反驳;即使有意见,也不能说半个不字。在柳叶印象里,很多事情都是他一句话的事,说出来一般就是决定,必须执行。薛天还爱揽事,总认为自己能力强,该争的不争,该推出去的不推,让底下人受累。等出了事,他根本不听解释,抱怨少不了,甚至把人直接踢出质量部。

  薛天担心柳叶有顾虑,故意委婉地说:“有些事我也很为难,你把握好尺度,该讲原则的千万别含糊,你办事我放心。”说完,薛天竟呵呵笑了两声。他不想得罪小本,当然他也不能得罪王总。

  柳叶立刻给检查组开了个会,提醒他们一定按章办事。

  有领导放话,手下人对检查新材料的态度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可有可无的流程,现在基本上都不能省略。

  新材料导入多,策划部跟质量部打交道自然也频繁。EP对新供货商导入有严格的流程,如果等所有资料都齐了,很多前期工作就耽误了。为了赶时间,个别人不得不百般讨好质量部。可这回人家不太买账,基本上都是表面客气,背后一律按章办事。有时出了问题也不沟通。几个碰壁的人跟杨晨光反映,他完全没想到质量部突然不近人情了。

  杨晨光想发火,可深知在一个企业,不是你想做什么事情,或是你认为对,就一定能做成,还要考虑在允许的规则下建立同盟。

  可这个同盟在哪儿?他一时感到非常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