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阳城炊烟中
书名:无敌儒商作者名:大嘴酒徒本章字数:2011更新时间:2023-07-23 06:01:01
陈冬又叮嘱道:“不过,这个世界上的人好坏都有,你千万不要什么人都信,遇事多想想前困后果。
特别是受人欺负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行蛮硬干,多动动脑子,就像我们这次对付铁头那家伙一样,不与他硬怼,还不是一样要把他整得两眼一抹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咱们还能轻松脱身,不沾一点麻烦,这样才是最好的办法了。”
陈冬说着,拿出那个牛皮纸包,递给李明杰一扎钞票。
“钱一人一半,小心别弄丢了。这可是我们半年多的血汗。也是在南方立足的本钱。”
接下来,陈冬又不放心地给李明杰讲述在盐城、在目前怎样才能站得住脚、赚得来钱。
“像我们这样的情况,现在能尽快赚到钱的办法只能是当个小商贩捣腾点小商品。
就说盐城吧,肯定有不少从香江走私过来的小电子小电器或是小玩具之类,价格也不会太昂贵,把这些东西拿到远一点的县城乡镇去卖,不用说一定是一笔好买卖。
你对这一行没什么经验,第一次当倒爷的时候,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投进去,只需要拿一小部分钱出来试水。
也不要第一次就把货物倒腾到太远的地方,只是为了练练手,掌握一些当倒爷的窍门。等以后对这一行熟悉了,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当然,无论什么时候,最好不要一次性把手中的钱全部都投进去,那是孤注一掷的赌徒做法,很不可取。
因为我不确定以你现在的能力,还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再次赚到做小买卖的本钱。”
李明杰很认真地听着陈冬的交待,感到这些话说得真是太对了。他也觉得,有了这些经验之谈,自己到盐城去打拼,凡事小心一点,肯定也能混出点名堂来的。
两人在阳城站分别,没有想像中的什么依依惜别、难舍难分或是痛哭流涕,他们只是怀着满腔期待,各自去寻找一条出路。
只要能不断努力地向上攀爬,而不是从此无声无息地泯然众人,将来总归还是有相见的那一天。
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两个难兄难弟从此一别,就走出了各自绝然不同的人生。
“热腾腾的布拉蒸肠粉,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吔!”
“新鲜出锅的鸡仔饼!佐酒佐膳都好洽——”
“香江过来的公仔布偶,大姑娘小媳妇走过路过不错过哈!”
站在阳城街头,一股子热闹喧嚣扑面而来。
这才是这个时代的城市该有的样子啊!听着街头南腔北调的吆喝,看着街上人流如织,陈冬心里想着。
陈冬前世对粤地的方言并不陌生,也能简单进行谈话交流。所以对这座城市并没有疏离感。
他很快找到一处农民工聚集找活干的地方,正式的说法应该叫路边劳务市场。
一名中年汉子夹着一个人造革的旧皮包,挺着并不隆起的肚子从远处走过来,看来是主顾来了。顿时便有一群农民工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推销自己。
“老板,有啥活儿?我力气大,啥活都能干!”
“我是木匠,修门安窗打家具,手艺杠杠的!”
“我能干水电工,钻墙打洞明线暗管都在行,包您满意!”……
“都站远点站远点,瞧你们这一身灰!”中年汉子嫌弃地伸出右手推搡着围上来的人并大声说道,浑没发现自己其实也有些灰朴朴的模样。
“我工地上缺个厨子,算是技术工种,工钱月结每个月50,包吃住,你们谁会干这个?”中年人盯着众人看了一圈。
趁着众人愣神,陈冬急忙举手说道:“老板,我能行。甭管是大锅乱炖,还是小锅煎炒,样样都成,您找我准没错。”
老板用精明的目光盯了陈冬一眼,说:“就你,能行?”
陈冬笑着回道:“我在乡里食堂炒过两年菜了。南北大菜、满汉全席不敢说,但是煎炒烹炸,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好看又好吃,这些还是能行的。”
在乡里食堂炒菜这种事是没有的,不过是随口胡扯,只是为了更直观地取信于人。但陈冬确实会烧火做菜啊。所以这也不算说谎。
中年老板不禁扑哧一笑,说道:“你这小子也是满嘴跑火车,还南北大菜,满汉全席呢,我那儿是工地,又不是大饭店。能把生的弄熟,咸淡适合,干净卫生,别让人吃的跑肚拉稀,就算合格了。”
“老板你放心,就你说的这个要求,我完全能够做到。而且,做大锅饭也正是我过去干熟了的老本行。到时候保证让你工地上的人吃的肚大腰圆,干活有力气。”
“你这是想让工地上的那帮家伙吃垮我还是怎么着?那行,就你了。试用一天,没工钱,合格了就留下来干。现在跟我走。”
中年人也干脆,转身就走,陈冬快步跟上。
路上陈冬边走边打听,发现中年老板栾大树居然是黑山省白水市人,几千里外遇到老乡,两人顿时就亲切起来。
陈冬当即对栾大树拍着胸说道:“栾老板,等到了工地,今天下午我就给你做一道东北名菜小鸡炖蘑菇!二两酒下肚,保你美滋滋的不想家。”
栾大树小眼一瞪说道:“扣你工钱买小鸡吗?美得你。工地上吃得最多的是大白菜帮子炖粉条子!
我工地上人不少,炒大锅菜不光是个技术活,还是个力气活。我看你人挺机灵的,身体也挺壮实。你可得拿出本事,卖点力气。
你要真能把大锅菜炒匀实了,我就谢天谢地,算是找对人了。可别三天两头又要换厨子,我可没那么多功夫。”
“栾老板,放心吧,我可不光是嘴皮子功夫。咱东北老乡没那么孬。”
走不远来到阳城大学,古旧而精致的门楼显得格外醒目。门卫老头似乎眼皮都没抬,戴着老花镜悠闲地看报纸。
栾老板承接的工程是阳城大学新图书馆,刚开工不久,手下有好几十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