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4章 有钱焉能不赚

书名:锦绣田园:炮灰女配要逆袭作者名:白牡丹本章字数:3420更新时间:2024-12-27 18:14:02

管家是专门做这个的,根据品相和行情做了计算,最后定了二十文钱一斤。

陈秀珠对这个价格很满意,家里有十多斤,也就是二三百文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一下帮她缓解了眼下尴尬的处境。

人只有能吃饱,才能想起他的,什么发家致富都是基于吃饱饭的基础上,吃了上顿没下顿,什么心思都没了。

这是她这些日子总结出来的,总之有了这笔钱,她算是彻底放了心,菜园子也拾掇出来了,等过阵子有了蔬菜,再买些鸡鸭养着,这日子总算有了模样。

其他的慢慢来,一步步的,总会有曙光的。

从白家离开的时候,丫鬟派人送来了三十文钱,说是补她上次木耳钱。

这让陈秀珠惊讶不已,想来应该是宋元姐的关系,不然白恶霸可不见得这么好的心。

回去的时候,因着天色还早,她在街上逛了一圈,见有卖肉包子的,掏钱买了两个,准备带回去当晚饭。

陈秀珠不知道的是,她前脚刚从白家离开,宋元姐回到院子,便满脸带笑看着站在院子里的青年,“人刚走。”

宋青阳回过头喊了声姐姐,“多谢姐姐了。”

“谢我做什么,一点小事而已。”宋元姐拉着他在屋内坐下,“你难得来找我,这么点事,我怎么会不答应。”

陈秀珠前脚刚到白家,宋青阳后脚就到了,他直接去见了宋元姐,跟她说了白恶霸坑陈秀珠三十文钱的事情。

“你怎么会对秀珠这么上心?莫不是你……”宋元姐想到了什么,“你该不是喜欢她吧。”

宋青阳脸色变了变,立刻否认,“我怎么会喜欢她,我只是可怜她。老大不小的女人带着个孩子,婚事黄了,穷的饭都吃不上。”

闻言宋元姐叹了口气,“秀珠的确可怜。”

“好了,既然没什么事,我先走了。”宋青阳站起来准备告辞,宋元姐急忙挽留,“都这么晚了,不如你今天就住在姐姐这里,难得见你一面,每次来了就立刻走。”

“不了,我不习惯。”宋青阳想起白恶霸就皱眉,不顾宋元姐的挽留,坚持离开。

陈秀珠一路健步如飞,斗志昂扬,因着东西卖了好价钱,所以回程的路一点不觉得累,走路都带风,一路回到陈家村,脸不红气不喘的,满脸都是笑。

桓哥儿见她掏出两个肉包子,念叨着她乱花钱,“肉包子这么贵,买它做什么,以后别乱花钱了,这些钱攒下来,等过阵子买些粮食留着过冬。”

陈秀珠一脸无奈,四岁的小朋友,你会不会过于会过日子了一些,别人家的小娃娃这会还什么都不懂呢。

伸手掰下一块包子,塞到念叨不停的小嘴里,肉香味袭来,桓哥儿使劲咽了口口水,陈秀珠拍了拍他的脑袋,“吃吧,以后肉包子还会有很多,咱们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了。”

桓哥儿愣愣的看着她,大眼睛带着懵懂和不相信,看着眼前的大姨,心里觉得从未有过的踏实,好像她说不会就真的不会挨饿了。

吃过晚饭趁着天色还早,又去了一趟后山,她记得林子里有好几个地方都有腐烂的木头,黑木耳生长的环境腐烂潮湿的木头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白恶霸家愿意收她的木耳,她得趁着这个时候多卖一些,现在还没有想到其他赚钱的法子,木耳就是她唯一的收入。

现在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这个家用一个字形容是穷,两个字是很穷,三个字是太穷了。

原本陈家也算家境殷实,但陈秀珠父母相继病重离世,已经将家里拿点余钱都花的差不多了,后来妹妹又出了事,加上陈秀珠这几年浑浑噩噩,家里早就什么都不剩了。

夏季已经到末尾,转眼就入秋,她得尽快赚些钱把过冬的衣服都置办起来,大门破的已经没有修的必要,得尽快买块门板换上,围着院子的篱笆也东倒西歪,等有钱了也得重新加固一下,还有家里的房子,四面漏风,屋顶漏雨的,这要到了冬天可怎么过。最最最重要的是家里的茅厕,她每次去厕所脑子都嗡嗡作响,农村的旱厕,一个大圆坑,上面搭两个青石板,就是厕所了。

她在现代的时候,父母在她很小就离异了,他们后来都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家挺,她就成了小拖油瓶,跟着谁都不合适。但好在他们都不差钱,给不了亲情,就给她钱,用钱弥补失去的亲情,所以从小到大,她虽然孤独,但真没受过苦。

穿到这本书里之后,她的生活环境简直从天堂掉进地狱,尤其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简直要把人逼疯了。

在林子里晃了一圈,木耳确实已经长了出来,但现在还太小,要过一阵子才能采摘,除此之外,什么收获都没有,

野菜什么都不用想,陈家村这座山,早就被村民们翻找遍了,但凡能吃的,基本都不会剩下。要不是木耳被认为是有毒的,也轮不到她来找。

没其他收获,陈秀珠转头下山,路过小河的时候响起上次在河边捡到过鱼的事情,略有一犹豫又走过去。

还是上次那个水洼里面,一条两斤多重的大鲢鱼趴在里面。

陈秀珠惊讶不已,上次那条都够让她惊讶了,这次又来一条?

这条河不够深,能长这么大的鱼吗?

她满肚子疑问,喊了几嗓子,却没有人应答,这鱼白送上门,又没有主,她不要白不要,脱下外衫包住,包着就回去了。

晚饭已经吃过,陈秀珠打上水放在木盆里养着,准备留着明天吃。

桓哥儿蹲在院子里看着木盆里的鱼,小脸上满是惊喜,“大姨,你从哪里找到这么大的鱼。”

“就咱们村的那个小河边。”陈秀珠随口说道,“可能是游过来回不去了吧。”

桓哥儿咦了一声,“我经常去小河边,怎么一次都没看到这么大的鱼。”

陈家村的那条小河,也就有些小鱼小虾,水不够深,没有太大的鱼。

陈秀珠笑笑,没放在心上,可能是老天觉得她家太穷了,所以送给他们的也不一定。

古代没有电脑手机,晚上娱乐活动基本是没有,家里这么穷,油灯都没油了,天黑之后早早便睡下。

第二天一早,陈秀珠便背着十几斤的木耳去了镇上,她虽然二十岁的身板,但身形偏瘦,加上有些营养不良,十几斤背着还是不轻快的。

好在半路遇到有去镇上的驴车,她给了两个铜板,搭了个顺风车,省了一半脚程,到镇上直奔白家而去。

刘管家检查了下木耳的质量,称重一共十三斤整,每斤二十文,卖了二百六十文钱。

沉甸甸的铜钱拿在手里,陈秀珠觉得心一下踏实了。

回去的时候,她去肉铺卖了两斤五花肉,这个时代,贫苦人家很难每顿见荤腥,所以肥肉是比瘦肉贵的。大米依旧吃不起,但白面价格还可以接受,她买了五斤白面,背着往回走了。

成衣铺子她顺道去了一趟,一套普通的粗布衣裳,要二百六十文钱,孩童的便宜些,也要一百八十文钱。

相比起来,布料倒是便宜不少,买新衣服的事情暂时放下,她现在手里这点钱还是要攒起来,反正现在距离天冷还有几个月呢,如今天热,也不用穿太多,倒是省事。

回程没那么好运,搭不到车了,但好在东西也不沉,走走停停,天黑前顺利回到陈家村。

“诶呀,怎么买这么多东西了?这得花多少钱啊。”桓哥儿看着她买了白面又买了肉,觉得她又乱花钱,“哎,这钱应该省下来的。”

小老头儿又在念叨不停,陈秀珠好笑又无奈,“晚上咱们烙饼吃吧。”

桓哥儿一愣,下意识咽了口口水,他是吃过饼的,但却不是在家吃的,而是之前村里的婶娘们偶尔给他一块。

白白的面,用油两面煎的喷香,那滋味他现在想起来都会流口水,使劲咽了口口水,“咱家也可以吃饼了吗?”

陈秀珠笑了,“当然,以后还会有更好的东西。”

昨天那条鱼正好收拾出来炖上,再烙几张饼,很快香味从厨房飘出来,桓哥儿小脑袋趴在门口,馋的直流口水。

两个人撑的肚子都圆了,鱼鲜饼香,回味无穷。

晚上陈秀珠在床底下将钱罐子拿出来,将今天剩下的铜板数了一遍,还剩一百个铜板。全都放进罐子里,重新塞回床底下。  

之后几天陈秀珠依旧每天都去山上,见木耳差不多了就摘回来在院子里摊开晾晒,攒了半个多月,又有不少,她粗略估计一下能有二十多斤。 

这段时间还有一件事,宋青阳不需要她继续念书了,原因是明年开春他还要去考一次秀才,宋家在城里给他找了个老先生,这段时间他搬到了城里去了。

他一走,陈秀珠直接少了一个收入,为此没少叹气。不过好在最近她又在林子里找到了一片腐烂的木头堆,上面长了不少木耳,加上她之前攒的那些,总共加起来能有将近三十斤了。

挑了个好天又去了一次镇上,这次东西比上次沉的多,她没自己背着,而是去村长家借了驴车。刘管家一见她来,比上次热情多了,“陈娘子,你可算来了,我这些日子还念叨你呢。”

陈秀珠一问才知道,她的木耳在城内酒楼卖的十分好,那十斤没几天就全没了,刘管家还想找她,正巧她这就来了。

二十六斤,五百二十文钱。

“这木耳不仅我们清河镇卖得好,县里不少大酒楼还找我定这个,你要是有货就抓紧往这边走,越多越好。”

白恶霸送了些木耳给吴县令,正巧吴夫人宴客就上了这道菜,大家都觉得颇为爽口,因此都找吴夫人想要买点。

陈秀珠也没想到她这木耳销路能这么好,但同时却犯了难,木耳不是蘑菇,一场雨过后几天就能出一批,一批木耳要生长出来,少说也要一两个月为周期。

后山林子里的木耳数量是有限的,她这几次几乎是全都采光了,等下次再长出来,还不知道要多久。

可生意就在眼前,岂有不赚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