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91章 阴阳两界桥15
书名:三十六路盗门作者名:蛤蟆吵湾本章字数:2174更新时间:2025-03-15 22:09:17
我把排子车拉过了街角,藏在一排树木的后面,免得服务员一出门就能看见我们在哪,她一定能发现自己丢了东西,但不一定是今晚,也不一定能联想到是我们偷走的,因为我偷的毫无痕迹,在她看来,我门仨根本就没有碰到过她。
来到骡肉包子铺门口,发现这包子铺连个门头牌匾都没有,就在门框边的墙壁上,用红漆写着四个字,骡肉包子。
青砖的房子,黑色的门扇,门口的台阶被磨的光溜滑,里面射出昏黄的灯光来。
透窗一看,店内一个客人也没有,只有店主夫妻两个在忙碌着。
我扭头看了看萧条的街道,白天还有来镇上买东西的村民,天一擦黑街上连条狗都找不见,就这种地方开骡肉包子铺能赚钱吗?
我从小就听说,天上龙肉地下骡肉,但骡子肉很难搞,当时没有专门用作肉食的骡子,都是农户们自家养的骡子年岁大了,干不动活了,才会卖到汤锅上去。
在小地方,骡肉并不是天天有的,卖完了一头,很久才能等到另一头,这种断断续续的生意不会长久。
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这清泉乡跟我老家青石峪都比较像,我们那里压根没有什么做骡肉的店,乡民们的牲口老了,都是往大地方卖,大地方消费高,吃得起的人多,能延续这种生意,小地方则难以为继。
就算小地方勉强能维持下去,也须是开一家骡肉菜馆,专做骡肉,什么酱骡肉、扒骡肉、爆骡肉、辣椒炒骡肠、大蒜烧骡肚之类的,把各部分的肉都做成大菜,才能卖上价去,才有利润可赚。
把所有的肉都搅在一起,打成肉馅儿,包成包子,是最不计成本的一种做法。一般包包子的肉,都是筋头巴脑,零零碎碎。
当年吃肉包子的人,不论城乡,大都消费水平不高,也不在乎用的是哪块碎肉,只需要一咬一包油的满足感。
在城市里,可以从卖肉摊贩那里买到专门打包好的零碎肉,价格极低,用来剁馅。可在乡村地方,是买不到的。只能等到集市当天才会有一两个卖肉摊贩出现,一集能卖一头猪,就已经很不错了,一头猪哪里来那么多的零碎肉供应包子铺?
要用骡子筋头巴脑包包子,就更不可能了,首先一集出不了一个骡子,是稀缺肉食。其次在当年,骡子没有拆解开卖的,都是老了牵出来整只卖掉,没有贩骡肉的商人,只有做骡肉的汤锅。
我在进店门之前,满腹疑问,这家骡肉包子店,出现在临泉乡萧瑟的街头,非常的突兀,非常的不合理。
踏上门口台阶之际,我对花林二人说道:这里怎么会有骡肉包子?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花绝影道:是挺奇怪的,我从来没吃过骡肉做的包子!
她的意思是,骡肉包子这种食物本身就挺奇怪,不常见!而没有怀疑包子店出现在乡镇很不合理。
我说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这种店不该出现在这里,怕是有猫腻!
林楚微道:乡村小店卖大牲口的肉,不很正常吗?
花绝影道:对呀,这不很正常吗?你不会怀疑里面卖的是十香肉吧?
十香肉就是人肉,这种问题也就花绝影能问的出来,我估计一盘人肉包子端上桌,在我们仨都知道是十香肉且都饿极了的情况下,也就花绝影能主动吃十香肉包子。
反正在北冥妖冢我们见识过人肉了,见怪不怪,如果真的是人肉包子,我看一眼油花儿就知道。
我在前面推门的时候,林楚微在后面问道:十香肉是什么肉?好吃吗?
花绝影赶紧回头,用食指竖在林楚微嘴唇上,说道:嘘!别让老板听见,这么说话不礼貌。
林楚微很好奇为什么说十香肉不礼貌,但店门已被我推开,便没有再问。
我们仨一进门,就见店铺里破破烂烂,这是一座百余年前的老建筑,地面上铺着青砖,可以隐约看出当年的奢华,但由于长时间不打扫,青砖上结了一层厚厚的油泥,几乎看不出砖的样子。
店内摆着八张桌子,从前清到现在曾经流行的样式都有,有几张前清的八仙桌,还有两张八十年代才流行的圆桌。
圆桌还好点,摆放的时间不长,桌面虽不干净,但还能看清桌子原本的颜色,那几张八仙桌,上面都包浆了,油光锃亮,红枣一样的颜色。
座椅更是五花八门,有官帽椅、有折叠椅、有老式长凳、还有麻绳穿起来的高马扎。
林楚微站在我身后,伸出纤细的食指来,戳了戳我腰部,对我嘀咕道:那把官帽椅是老货,我一般看不走眼,那椅子是明代花梨的,这趟工作要是顺利,走的时候想办法把那把椅子搞到手!
我微微点了点头,抬眼往上一看,整个屋顶子和山墙被柴烟熏得漆黑,梁上挂着油烟子。
但店里的味道是真的香,最纯粹的肉香,让人忍不住咽唾沫。
店里只有两个人,老板和老板娘,那老板四十七八年纪,穿着个青布棉袄,身上挂着一个厨用大围裙,一般人的围裙都是布的,他那围裙是骡子皮的。
老板娘一副村妇打扮,穿着碎花棉袄,在店内也围着围巾。
刚才我推门未进之际,老板在案板上剁着一扇血红的大肋排,老板娘在灶边烧火。
听见老板娘正在埋怨老板,说道:大晚上的我说不蒸不蒸,你非要再蒸一屉,这么晚了蒸出来,你卖给谁去?
老板抢白道:头发长见识短,没见傍黑的时候,有个后生拖着排子车拉着俩闺女来乡上了吗?他们不得吃饭呐?再不多蒸些,后院养的骡子杀的慢,还得买草料,多养一天就是一天的成本,养到开春,哪头骡子杀了都不赚钱了!
老板娘道:你怎么算准人家一准没吃饭?
正吵着呢,我们三人进了门。
老板一见,慌忙丢了剁肉的斧子,在皮围裙上擦了擦手,冲我们一笑,扭脸对老婆说:我说啥来?
随后笑盈盈的招呼我们:快坐快坐!热包子马上就要出锅。
我看了看案板上的大肋排,还真是大牲口的,绝不是人的,应该不是卖人肉的店,听老板话里话外,他后院养着很多骡子,乡村小店又没大冷藏设备,都是卖完一头杀一头,养的时间长了成本就上来了,就不赚钱了。
那么问题来了,他从哪淘换这么多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