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鲛人海陆分疆碑19
书名:三十六路盗门作者名:蛤蟆吵湾本章字数:2021更新时间:2024-07-16 22:14:23
俗话说,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姜守仁忽然发迹之后,没有不炫耀的道理,就把身上的银钱袋往桌上一放,说道:姜某本一介寒士,乍得闲钱,无处使用,今天酒饭钱,租赁花园的钱,就由我一并出了吧,感谢先前收留救助之恩,另外,今后学里头有寒士因无路费不能应考的,尽管开口,一应盘费都从学生这里区处。
以前淞海县读书人做文化花不了几个钱,都是集体凑份子,每个人十个钱八个钱的,凑出来沽些米和荤酒,再买些豆腐干、盐蛋之类的下酒物,选一家庭院宽敞的,这就聚起来了。
哪里能租用起花园,有花园的人家都是大佬倌儿,私人花园不肯外借,除非价钱到位,姜守仁这次却租用了淞海城外最大一个花园。
购买的食物更上档次,海参杂烩、水晶鱼翅等等,定了淞海城里最高端的席面,还杀翻一口羊,去村里捉了十对鸡。
淞海县的读书人做文会哪见过这个阵势,
饮宴间,还从城里唤来几个歌伎,犹抱琵琶半遮面,在花园子里咿咿呀呀的唱,连花园主人大佬倌都看呆了。
大家一起穷的时候,人会帮人,一旦有一人鹤立鸡群,陡然而富,必生事端,大家都穷的好好的,凭什么你陡然而富。
于是嫉妒心四起,自古文人相轻,互相嫉妒起来,比别的行当要厉害的多,姜守仁这一系列举动,直接引来了旁人泼天的嫉妒。
文会结束以后,就有人议论纷纷。
就有人说:他个外省逃荒来的穷童生小友,淞海县正儿八经的学馆都没人要他,一天混迹三五个钱,连吊桶底儿烧饼都吃不起,怎么就烤鸭大肉的安排鱼翅席呢?
“说起来人都有三步运势,交上了好运,找上个有钱无识的盐商人家做馆,也是可能的,可他去渔村做馆,每月最多挣三五斤咸鱼干,能当得什么?”
“就是就是,常言道,能上山莫下海,但凡有三斗隔夜粮,不会孤帆下海洋,渔村那帮莽夫能有多大力量供养先生?整个渔村不知道能不能找出几两银子,哪里能这般热闹?”
“人无外财不富,莫非这姜守仁结交匪类?”
“近海多盗贼,屡次上岸袭扰,有可能做了匪类的军师,如是这样,可把咱们读书人的斯文丢尽了。”
“我辈既读圣贤书,怎能忍耐此等不肖之徒忝列衣冠?当把他从斯文行里揪出来!”
一个广有心机的人说道: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我等既没有捉住贼赃,又不见他和海倭悍匪一处坐地,如何就能拿他?此事须几个眼明手快之人,拿他个当场认罪,打他个哑口无言,才说的过去,也免误伤好人。
另一个道:他既与匪类结交,我等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拿得住悍匪,届时自取其辱不说,还有性命之忧。
“计较的是,我等只去暗访他,查出他与匪类结交的实证来,趁他一人之际,拿他见官即可。”
“此计大妙,今日便去渔村暗访。”
几个穷酸童生,都积极主动要暗访姜守仁,实际上各自心里都打着小算盘,一旦拿住姜守仁的实证,可以不送官,姜守仁将是取之不尽的银钱庄子,随时可以讹他钱。
于是他们两人一伙,来到北海附近暗访姜守仁所作所为。
一开始问渔民们,姜守仁在谁家做馆,渔民们都说知道有这么个姜先生,可他不是来做馆的,是来赁船的,问了好多家渔民谁家有大船,要赁一艘大船,可渔民们都穷,置办不起大船,都是些舴艋小舟,只能在近海数里内捕鱼,不知最后这位姜先生赁没赁到大船?
众童生各自打听了一天,就回去了,把各自信息一汇总,大家都欣喜若狂,赁大船可能是结交海匪的间接证据,没有大船怎么杀人越货,怎么运输赃物,大船是必用到的。
掌握了这一重要信息后,众童生更加积极去打探消息,几天后打听出来,姜守仁租赁了一个海商的旧船,并且跟老渔民学习了驾船技术。
学成以后,便驾船驶向海中,他不往远海里去,只在距离海边野狼礁四五里的海面上停船,人能从海面上远远望见那船,却看不清上面的情况。
他停船的海域,因为离海岸线太近,基本没什么渔业资源,平时打鱼的渔民都不往那去,属于一块比较贫瘠荒凉的海域,所以也没有什么渔船靠近那船。
姜守仁每隔十天八天就驾船拢到小码头上,采买柴米油盐以及淡水,由于是一帮书生去打听事儿,问的很仔细,连每次的采买量都估计了出来,推敲一算,发现淡水差不多是一个人十天的量,粮食和菜蔬却只有五天的量。
这很奇怪,但大家分析过后,认为姜守仁只是饭量小而已。
他们很快就被另一条重要情报给吸引住了,姜守仁每次上岸,还和好几个珠宝商人有密切联系,其中一个是在淞海县开银庒票号的,姜守仁用一块天然金从他那里兑换了好些碎银子使用。
这消息一爆出,童生们就更兴奋了,基本已经可以确认,姜守仁通海匪,要不然不可能那么有钱,他把船停在近海,而且是附近渔民不大去的海域,就是在那里跟海匪接头,给海匪出谋划策,构画方略,或是当海匪的线人,抑或是海匪帮了票,姜守仁就是那个说票的。
说票人是旧时代的一种职业,绑匪帮了票之后,需要一个中间人去讨价还价,说票人便应运而生。
几个最积极的童生商量后,认定证据已经确凿了,可以到衙门首告。
内中也有觉得事情还没调查清楚,不肯去首告的,只有五个人财迷心窍,当天就去了县衙门,四个童生一个秀才。
这时淞海县的县太爷就是李孝翎,因为秀才已经能和县太爷交往了,县太爷认识内中的秀才,所以对案子格外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