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章 靠山
书名:臣妾知道得太多了作者名:苏静初本章字数:3405更新时间:2024-12-27 18:07:58
谢池春还以为邵逸铭很快就把如兰从宫里弄出来,送去秘密的地方藏着。
谁知道等了几天,邵逸铭压根就没动手。
见谢池春着急的样子,他笑道:“还不到时候,太早出手,这个如兰可不会配合。”
如兰的确聪明,想到找三皇子当靠山,然而未必愿意付出什么代价。
因为她明白邵逸铭想从自己手里得到皇贵妃的消息,如兰藏得越紧,慢慢透露一点,就能长时间平平安安的。
她都把消息交出去,那么自己也没活头了。
“只有皇贵妃让她感到危险是不够的,还要让如兰反过来仇恨皇贵妃,才会因为复仇而配合。”
谢池春问道:“皇贵妃如今只是怀疑,应该不会对如兰做什么,现在安安静静的,是不是只打听如兰跟什么人来往?”
如兰那么小心,皇贵妃也不容易找到把柄。
邵逸铭没想她知道这些糟心事:“等一等,谢姑娘便知道了。”
这一等没等多久,却没等到如兰被秘密带出宫,而是浑身是血晕倒在龙辇旁边,把皇帝吓了一跳。
皇帝叫来太医诊治,才发现如兰身上的血基本上不是她的,而是别人的。
他正打算叫皇贵妃过来问一问,如兰已经醒来哭道:“还请皇上做主,奴婢真的没有对别人提起娘娘的事。奴婢因为外院洒扫的太监是同乡,偶尔就说上几句家乡的事,也能解思乡之苦,却被娘娘误会了。”
所以她身上那么多的鲜血是谁的,不言而喻。
皇帝有些震惊,又不可置信:“既然皇贵妃误会了,你怎么不解释清楚?”
如兰哭得险些喘不过气来:“娘娘不知道被谁谗言,根本听不进去,还请皇上救下奴婢的同乡,他是无辜的。”
流了那么多的血,人怕是扛不住了。
要是平日那样打杀,却是不见多少血的。
皇贵妃这次手段显然狠戾了许多,人是被切开多少伤口才流出那么多的鲜血来?
皇帝沉着脸赶去皇贵妃的寝殿,院子已经被收拾过了,依旧有些散不去的血腥味钻进鼻尖。
皇贵妃匆匆迎出来行礼:“皇上怎的突然过来了?”
“如兰那丫头倒在龙辇前,浑身是血,朕担心你,就过来看看了。”
听了皇帝这话,她的表情有些挂不住了:“如兰这死丫头居然惊扰了皇上,实在罪该万死。我这不是丢了皇上送的一支朱钗,怀疑是外院的小太监偷的,叫过来问话,如兰却突然冲进来把人死死护着。”
皇贵妃犹如年轻时候语气娇蛮,挽着皇帝的胳膊撒娇道:“那太监拼命挣扎,还从怀里拿出一把匕首来,就被侍卫砍了几刀,如兰那丫头怕是吓着了。”
皇帝低头看着她叹气:“她浑身是血的样子许多人看见,爱妃这次是过分了。”
“我也不想如此,谁让太监突然拿出匕首来,把我吓了一跳,侍卫更是紧张不已才动手的。”任是谁突然抽出匕首来,也不觉得太监是想自裁,更似是要刺杀。
“人呢?”
皇贵妃摇头:“不清楚,底下人拖下去了。”
这种不起眼的小人物,她自然不会放在眼内,被砍了几刀是活是死哪里会关心?
皇帝环顾一周:“居然让一个外院的太监怀里藏着匕首也不自知,殿内伺候的人也太不小心了,通通都有罪。要是伤着爱妃,那该如何是好?”
见他没怪责自己,皇贵妃满心欢喜,也就没注意到其他宫人满脸惶恐跪下的神色。
她陪着皇帝进去,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一抬手,就有御林军把殿内所有的宫人都捂着嘴拖下去了。
很快就有内务府的人送来一批新的宫人,他们战战兢兢在殿内四处打扫,生怕有什么不好的东西遗漏下来,还真是找到不少可怕的物件。
一是审问的刑具,藏在偏殿角落的柜子,用箱子锁着。
还是太监总管见了,让御林军劈开锁头才知道内里都是什么。
这些刑具在宫里不少见,却也不多见的齐全,不会要人命,却叫人生不如死。
一向在皇帝面前娇俏如少女般的皇贵妃居然藏着这样的东西,太监总管悄悄让御林军带走,柜子按照原样锁上。
二是发现一些助兴的香品,平日没有谁敢翻看皇贵妃寝殿内的东西。
不看不知道,真是一查就吓一跳。
太监总管让人不要声张,也把香品小心翼翼都带走了。
皇贵妃在内里把皇帝哄笑了,感觉事情便过去了:“如兰这丫头在哪里,不如皇上把她送回来,我也得亲自教训才是。”
“不着急,她似是吓着了,一直在尖叫不已,送回来岂不是要吵得爱妃头疼?先让御医治几天,人好了再送回来不迟。”
皇帝都发话了,皇贵妃不好说什么。
而且听说如兰只会尖叫,似乎是被吓疯了一样。
疯了才好,疯了就不会乱说话了。
皇贵妃笑吟吟送皇帝出去,转头却发现伺候的人都换了一批,不由一愣。
内务府的管事点头哈腰道:“皇上觉得原本那些人伺候得不好,叫娘娘受了惊吓,便把人都彻底换了一遍。”
反正送回去内务府的也没什么好下场,这些人又不知道什么,皇贵妃没什么好担心的,听过就算了。
如兰不在,伺候的人小心翼翼的,整个殿内安静得仿佛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皇贵妃有些不快,让人把大皇子叫过来说话。
大皇子得知如兰在皇帝手上,恨恨道:“就知道这宫女不安分,竟然跑到父皇的龙辇前才晕倒,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母妃,可不能让如兰跟父皇乱说话。”
“放心,人也吓疯了,暂时还在御医手里。”皇贵妃慢条斯理喝了一口茶水就皱眉,把茶杯放下:“平日都泡的大红袍,怎的送碧螺春来了?”
没有贴心的如兰在,伺候的人再小心翼翼,也把握不住皇贵妃的喜好。
泡茶的宫女面无血色地跪下,一个劲磕头告罪:“奴婢有罪,还请娘娘饶命。”
“这是做什么,赶紧再去泡一壶就好。前头那些人走得太匆忙,也没给后头这些交代两句,殿内简直是一通乱。”
皇贵妃慢条斯理摆摆手,宫女就连滚带爬跑出去重新泡茶了。
她叹气道:“新换的这些人跟鹌鹑似的,一个比一个胆子少,稍微大声一点就快吓晕的样子。”
叫皇贵妃十分不得劲,仿佛她这张漂亮的脸跟恶鬼一样可怕。
大皇子皱眉道:“胆子小点也好,就怕胆子大的。母妃不是有相熟的御医,看看能不能给如兰医治?”
说是医治,不如说是让如兰再也不能开口。
“不急,皇上如今还关心着如兰,若是我那么快下手,岂不是告诉他,我这是心虚了吗?”皇贵妃纤纤玉手一抬,虚虚点了一下:“你这么大的人了,性子还这般着急可不好,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大皇子受教地低下头,回去就让人盯着如兰,她清醒过来的话第一时间能得到消息。
谢池春还以为如兰投靠三皇子,就会直接出宫来隐姓埋名,谁知道闹得这般大,直接就跑到皇帝面前,胆子可真不小:“如兰这样闹腾,不怕皇贵妃一个不高兴直接把她弄死了?”
邵逸铭笑笑:“反正都要死,死之前便要轰轰烈烈的。”
她抬头看过来一眼,一脸欲言又止,邵逸铭便道:“谢姑娘有什么疑惑,可以直接问我。”
“我想知道那个小太监,是真的被皇贵妃的人砍死了吗?”
邵逸铭看过去:“谢姑娘以为呢?”
为了达到目的,连人命都是能够随意牺牲,他是这样的人吗?
谢池春盯着他看了一会才松口气:“人没事就好,被送出宫来了?”
邵逸铭挑眉:“谢姑娘可以从我这里看见了,怎么会猜人没事,而不是死了?”
“殿下这边我虽然看不见,但是殿下的脸色我可以看到的。”如果真是人死了,邵逸铭又不在意,神色就要轻松得多。
他听得笑了:“谢姑娘好眼力,人的确没死,身上挂了不少血袋,所以看起来特别可怕,浑身是血。内里穿着藤衣,虽然不能刀枪不入,却能稍微挡一挡,不至于一刀致命。”
侍卫可不想弄脏皇贵妃的寝殿,一大摊血洒下,他们就不敢再动人,直接把人拖出去想要补刀,早就有笔墨派人等着,洒了点迷药,叫侍卫们恍恍惚惚以为小太监已经死了,就回去禀报。
其实小太监已经被笔墨的人带去庄子养伤,暂时没有性命危险,却还得好好养一段时间。
“他要没事,如兰知道后一定很高兴。”谢池春没想到如兰会护着一个同乡,还是个不起眼的小太监。
或许在宫里实在太寂寞了,难得有个人能跟自己提一提可能永远无法回去的家乡,又因为自己的缘故被连累而死。
她都替如兰感到难过,为皇贵妃认真办事,到头来却没什么好下场。
谢池春原本想搅乱宫里这潭水,叫皇贵妃没心思再放在邵逸铭身上,如今却害了不少人,心里难免忐忑。
邵逸铭安慰她道:“宫里便是如此,人命都不当一回事。只有死人才不会有秘密,还以为皇贵妃能忍一段时间才悄悄动手,到底是我们太高估她了。”
离祈福大典才几天的功夫,皇贵妃就忍不住动手了。
两个太监一个宫女,虽然理由都充分,但是短时间内死掉三个人,皇帝再是宠爱她,心里也会起一丝疑惑。
只要皇帝好奇了,派人去打听一二,就听到很多有趣的事来。
甚至不必如兰说什么,皇帝就能知道不少事。
“皇贵妃肯定还会对如兰动手,她找了个宫里最安全的地方。”要是如兰就这样跑出宫来,被皇贵妃坐实了罪名,这辈子就跟见不得光的老鼠一样,完全不能用真面目示人。
如兰跟在皇贵妃身边多年却是骄傲的,哪里能忍受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加在自己身上,又目睹小太监因她而被严刑拷打,自然就找上宫里最大的靠山——皇帝!
皇贵妃再想对她下手,就得掂量一番,这就给如兰争取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