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detail.png)
![](/read/listen.png)
第5章 锦衣
书名:嘉南传:郡主嫁到作者名:谢小茶本章字数:3372更新时间:2024-12-27 17:57:33
人群分开,一个少年懒洋洋骑着一头高马,一身锦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头上未戴冠,只用根青玉云头簪子簪着发髻,只看着脸,还有些稚气,约摸十六七岁,却已是蜂腰猿臂,身形修长。这人生就一双桃花眼,一双眉毛长的极好,平直浓黑,斜飞入鬓,容貌……围观的人看看被堵着嘴的小姑娘,再看看骑在马上,没个正形儿的少年,只觉得今日运道太好,难得遇着这么件大热闹,竟还看到这么漂亮的一对男女。
那几个婆子见着人,却是脸都吓白了。
这身穿戴,分明是京中司管百官刑狱,巡检缉捕之责的锦衣卫。这锦衣卫虽属京中十二亲军卫,地位却是超拔,由皇帝直接统领,侦缉百官,纠查不臣,近年益发得皇上信任倚重。而且听说锦衣卫手段了得,进了锦衣卫大狱的人,再怎么凶顽,也能被撬开舌头。
她们只是奉命行~事的奴才,只是内宅里没有见识的妇道人家,只是要将府里不听话的大小姐给送到乡下别庄里去,并没有要谋逆不臣啊,怎么会引来了这么帮子凶神!
那少年锦衣卫见徐蔚还在挣扎着,突然笑了一笑,这一笑,便如春花初绽,煦日东升,映的人睁不开眼睛,却又舍不得闭目。
“你们还堵着人家的嘴做什么?还不将帕子拿出来?”他轻敲手里的马鞭,眉稍微扬,“我手下都是粗人,可不能随便碰贵人。”
早就被吓破了胆的婆子听着这轻言曼语,只觉得一股股寒意直沁到骨头缝里,哪里还敢有半句抗辩,抖着手将徐蔚嘴里的帕子轻轻抽了出来。
徐蔚挑着眉,看着面前一脸兴味的少年沉默不语。
“走吧,去我那儿坐坐去。”那少年看着却是开心的很,“这么晴好的天儿,正该赏赏景儿,喝喝茶。”
徐蔚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您那北镇抚司是喝茶赏景的地儿吗?”
哎哟喂,竟然是北镇抚司!那可是锦衣卫管刑狱的凶地,诏狱就在那里头!几个婆子腿更软了,几双眼睛一个劲儿往定国公府门里头瞄,只恨自己刚刚腿跑太慢,没有在门前儿将人拦住,还让她大声嚷嚷开,惹了这么个煞星的注意。
“不进北镇抚司也没什么。”少年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将身子微微前倾,手肘撑在马鞍沿儿上,笑嘻嘻地说,“那就跟着我一道进宫去吧,昨儿我还听老祖宗念叨你,说你多少日子没去给她老人家请安。想是回了自己个儿的家门,转脸就把她给抛到脑后了。”
听听,听听,这熟稔的语气,哪里用得着去审,这位爷压根就是识得眼前这位姑娘的。
随口说说就是进宫,那神情语气,多轻省!宫是那么好进的吗?您想进就进?
看热闹的闲人们眼珠子噌噌冒着绿光,按捺着自己的要蹦起来的腿,要叫出声儿的嘴。
听了这话,那几个婆子腿脚更加站不住,一个胆子小些的,已经“扑嗵”一声跪倒在地上,两眼翻白,抖的如筛糠一般。
两个门子是极精明又有眼色的,眼前这位少年身上穿的可不是一般的飞鱼锦袍,而是御赐白泽服。这可是只有皇亲贵戚或立了大功勋的臣子才能得的赐服。见这位少年贵人与姑娘你来我往熟人儿似的,他们心中那一点子疑虑早飞不见,心里只留下深深的惶恐和后怕。
这事情已经闹出来,怕是用不到明天,就能传遍京城,里头那些贵人们勾心斗角,夭蛾子百出,可苦了他们这些外头当差的人。真是祸从天降,不管这里头牵涉到谁,他们这几个露了脸的总不得好果子吃了。
如今就算想描补,可要怎么描补的过来?
抓着徐蔚的那两个婆子早松开了手,闪在一旁,眼珠子只乱转,焦头烂额地想着脱身的法子。徐蔚眼瞅着这门前围的人越来越多,而马上那人分明一副看热闹的样子,根本不理会这事对定国公府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不过想想这人的身份和性子,他这样袖手看热闹倒也不让人意外。
只是她冲出来也不过是为了挣一挣命,不甘心被谢氏设计远远送到城外去,再将那悲凉的命再原样走一遭。可事情闹大了,对徐家自然不好,对她也未必能得什么好处。
要知道谢氏和她那几个儿媳妇都不是善与之辈,可徐家那些个小姑娘们,并不都是心肠坏的,被她们牵连也实在无辜。
她理了理鬓发,对马上的人福了一福,细声细气的说:“这到底是定国公府的家事,衙门什么的就不用去了,过几天,我自会进宫去给老祖宗请安。”
马上的少年见她这么说,只轻笑了一声,却是偏腿从马上跳下来,向前走了几步,定定地盯着她的脸看了看:“有些日子没见,你怎么看着像是瘦了?这府里头竟是连顿饱饭也舍不得与你吃了吗?”
四周屏息凝神听着音的百姓们又轰一声炸开。定国公夫人不给世子的女儿吃饭哩,这女人真是心狠,这么娇滴滴,花朵一般的小姑娘,放在哪家不是当心肝儿宝贝眼珠子似的疼啊。定国公也不管管。
也是,有后妈才有后爹。对亲儿子都那样了,何况是又隔了一辈儿的孙女。
围观群众在脑子里自顾自泼了一大盆狗血,看着徐蔚的眼神又是同情又是怜悯又是心疼,有那眼窝子浅的媳妇婆子已经开始拿帕子拭起泪来。
徐蔚眼皮子一阵乱跳,就这么个满嘴胡吣的破落户儿,怎么能混到锦衣卫北镇抚司去?皇上也不怕自己那点里子面子都被这小子败光了。
正这时,人群外头又是一阵吵吵,却是十几个家丁将人群驱到一边儿,定国公府大管事平安白着一张脸,一边擦汗一边往人群里头挤。等挤进去,一看眼前这情景儿,脸上已经变得灰扑扑没点生气了。
那几个眼生的婆子两个站着,两个跪着,但都抖成了个筛子,长房的蔚小姐身上穿着府里粗使丫头的衣裳,头发散着,面上一丝血色也无。两个守着西角门的门子跟含了半斤黄莲似的,扎扎个手,拦在那几个婆子身前,半是苦涩半是恼怒地睁着那几个婆子。不远处角门边上,隐隐绰绰露出几个人头来,看着衣裳穿戴,应该也是府里头的粗使丫头。
平安大管事到底是跟着定国公南征北战过多少年的,多少场面都见过,只这么一眼扫过来,心里的猜测已准了六七分。
眼见着四个锦衣校尉站了四个角,将这些人围了起来,站在蔚小姐跟前的那少年腰上金牌闪烁,穿着白泽服,看不出是几品的官儿,但瞧着这年纪,能穿上白泽服的,铁定是皇亲贵戚。
这事儿真的闹大了。
平安大管事后背“唰”地窜出一层冷汗来。
“可算是来人了。”那少年听着声响,回头冷冷扫了他一眼,抬手一挥,“这几个婆子先带回去审,把无关人等驱散开。”
四个锦衣校尉叉手应喏,冲着外头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大喝一声:“锦衣卫办事,闲杂人等即刻离开!”
老百姓们最爱看热闹,但也最怕热闹。锦衣卫这句最常用的话一出口,胆子小些的人立刻撒丫子就跑,胆子大的不过一步三回头,但也不过半刻钟,街上竟就散的干净了。只临街店铺商家的门缝窗沿处,都露着小半张脸,半遮半掩地往这边瞧。
平安大管事心里松了口气,可是见那几个校尉手里拿错金绳,一甩一卷,十分利落地将那四个嘴里不停叫屈的婆子给绑了,拎到了一旁,心里又是狠狠一颤。
“冤枉啊大老爷,我们都是府里头的下人,是奉了国公夫人的命送小姐出去的!”听惯了外头对于锦衣卫诏狱那如阎王殿一般的描述,知道自己要是进去了,别想活着出来,就算死,也得受尽了零碎罪,这时候哪里还管什么主子奴才,一个个急急将背后靠山全供出来。
“是啊,我们就是奴才,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切跟小妇人们无关啊!”
“军爷,可别把咱们关到那诏狱里头啊……嘤嘤。”
一个校尉听到这儿忍不住笑出声,抬脚在那婆子身上踢了踢:“就你们这种货色,也想进诏狱?那是五品以上的官老爷们才有资格住的地方,你们下辈子投个好胎才想这桩好事吧。”
少年皮笑肉不笑地看了眼平安大管事道:“这几个人犯我先带回去审审,虽说不是官儿吧,可到底是你们一品国公府出来的,说不得能审出什么要紧的事儿来。”看着话到嘴边的平安,他眼睛微微一眯,语气夹了一丝寒意,“要是贵府有什么不满之处,只管请定国公他老人家到皇上面前讨人。不过几个奴婢,我想国公爷应当没这么小气吧。”
平安大管事错着牙,看着他翻身潇洒的上了马。
“哦,对了,估摸着你也不认得小爷我,回头不好对你们国公爷交差。”那少年在阳光下灿然一笑,“你回去对他说,小爷我姓顾,是新任锦衣卫指挥同知,掌北镇抚司,他自然就知道我是谁了。”
然后又对着徐蔚笑了笑:“阿蔚,我身上还有差事不能久留,昭明就快回来了,过几日别忘了到宫里去,老祖宗念了你几回。你回去之后,我们几个再一处吃酒罢。”说着扬了扬手,带着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平安大管事此时已经想起了这个人的身份,只在心里不住声地喊倒霉。遇见谁不好,偏偏是这个混世魔王。就算国公爷有火,遇着这位,只怕也只能憋着了。
他跺了跺脚,看了看神情自若的徐蔚,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只能僵立片刻,嘴里发苦地陪着徐蔚进了西角门,又派人跑到行止园去报信,再亲自赶着马车从外院送回内院垂花门前。眼瞅着行止园赵氏的陪房嬷嬷跑过来亲手接了人,才敢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