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detail.png)
![](/read/listen.png)
第3章 噩梦
书名:嘉南传:郡主嫁到作者名:谢小茶本章字数:3199更新时间:2024-12-27 17:57:33
钟大夫原是每隔三日便来定国公府给赵氏诊个平安脉的,这会直接被赵氏拖了来给徐蔚看病,虽是有些无奈,但也好脾气地应了。
“好在大小姐身体底子好,虽说是受了点寒,但我瞧着精神健旺,只要好好调养一番就成。若是大太太不放心,还是请罗先生来瞧瞧。”钟大夫原就专长于产科妇科和儿科,徐蔚这种落水受惊受寒之症他不在行,说话时不免谨慎些。
不过赵氏一向信他,见钟大夫说没什么问题,一颗心放回肚子里,自是欢喜。只不过钟大夫没说徐蔚有什么事,却是唠叨了赵氏大半天,说她肝火太盛,心绪不宁,对胎儿不好,又添添减减重开了一副养胎的药膳方子,叮嘱赵氏注意。
等送走了大夫,天已经黑透,院沿屋角各处挂上了灯笼。
徐承芳也回来了。
定国公世子今年三十三,白面微髭,身材颀长,气质温润,容貌十分出色。他回府前半道儿正好碰上钟大夫,又被这位先生拽着唠叨半天,心焦火燎地赶回来,又是心喜女儿醒转,又是心疼爱妻身体,见她此时还坐在徐蔚的屋里不肯走,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好不容易把妻子哄回去,他坐在徐蔚床边,让丫鬟多掌了两盏灯,在灯光下细细看了女儿的气色,这才吁出一口气来。
“总算是有惊无险。”徐承芳叹了一声,面上现出几分疲惫之色。
去年皇帝下旨修文库全书,以弘文阁大学士为首,征召各地博学之士入弘文阁修书编书,徐承芳虽是勋贵出身,没有参加过科举,但他于金石书篆上向有才名,博学广闻,记忆力又好,是京中有名的才子,所以也被征入修书博士中,这些日子他阅书修书堪文纠误忙的昏天黑地的。前日女儿落水他请了一日假,为了赶进度,今日原本是要宿在弘文阁中的。也是听了赵氏派家人的传信,知道女儿这会醒了,他才又抽身回家,饶是这样,也拖到了日暮之后。
“爹。”徐蔚看着这个自己在世上最亲的亲人,忍不住落下泪来,将头靠在徐承芳肩膀上。
“吓坏了吧。”徐承芳轻轻拍了拍女儿的后背,犹豫片刻叹了一口气:“是爹不好……我已经跟你母亲商量过,这行止园暂时封起来,让你好好养身子。”
这就是要跟别的房头暂时断了关联的意思?徐蔚眉头微挑,坐直了身体:“我刚刚对母亲说了,那天是二房的阿芫推我落水的,她还叫人把我的两个丫鬟按在旁边,堵了她们的嘴,不让她们呼救。现在我万幸留了命下来,我那两个丫鬟却死活不知。爹您预备着要怎么做?”
徐承芳面色微变,他虽然猜到这事当时在场的徐芫脱不了干系,但没想到会这样严重。照女儿话中的意思,那徐芫当时竟是立意要徐蔚的命了。
“我以为当时只是你们起了冲突,芫丫头一时情急失手推了你下去……”他皱起了双眉。
“我可不记得我们起了什么冲突。”徐蔚一点不客气,冷笑了一声道,“是她说园子里的海棠要开了,请我过去赏花。我倒是没瞧见花开,就被她引到池边,话也没说半句,直接就把我推下了水。到现在我都不明白,我到底是哪里碍着她,防着她了,竟让她恨我如斯,一意要我的命。”
徐蔚回定国公府只有小半年的光景,平素也只在行止园,鲜少外出交际,跟一众姐妹们也不过是每日去上房请安的时候见上一面,闲话几句,既无人情往来,亦无利害交易。她一向为人宽和,就算称不上对各房姐妹们敬大让小,但也绝对不是好争强掐尖儿的。哪怕与姐妹间偶有不同看法或是小冲突,多半都是她笑一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地岔开去。
徐承芳清楚的很,女儿性情是外柔内刚,不与人计较并不是怕事,而是自小养在宫中,见识格局自与常人不同,不是怕与人计较,而是压根看不上,不往心里去。
能养出这样的性情,可见在宫中这些年,徐蔚也不是能恣意骄纵,不知受过多少教训,吃过多少苦……徐承芳觉得自己的心都快碎了。
但其实,徐蔚在宫里还真没吃过什么苦头,丁太后和郭皇后一直很疼爱她。只是徐承芳算是个十分文艺,感情又相当充沛的青年,元配夫人郁郁而终,唯一的女儿又常年不在身边,这刚回来没多久又遇上这样糟心的事儿,也难怪他会思虑重重,脑补过度。
痛苦和后悔像毒蚁一样噬咬着他的心,让他痛的几乎不能呼吸。
看着面色苍白的女儿,看着一脸愤然但咬着下唇努力忍耐的妻子,徐承芳腾地站起身,一言不发转身就要走。
却被徐蔚一把拽住袖子。
“父亲您这是要去哪里?”
“我要去见你祖父,”徐承芳声音微颤,藏在袖中的手紧紧握着,“一定要让你二叔给我一个交待。”
“这事又与二叔有什么相干。”徐蔚一撇嘴,“二叔常年在军营中,一年也难得回来几天,就算回来,又哪里有关心过家中半点?二叔那几个孩子除了阿芫,都是二太太养大的。您总不能直接到上房去指摘祖母不会教养姑娘吧。”
徐芫是她二叔徐承祖的嫡次女,她上头还有个姐姐叫徐荞,只比徐蔚年长三个月,性情爽朗大方,与徐芫全然不像是一个娘肚子里生出来的嫡亲姐妹。因大赵氏自生了徐蔚就一直体弱多病,定国公府中馈自然由二房的柳氏接了过去。这一大家子吃穿住行全由柳氏打理,她又是个极好强争胜的性子,万事要自己过手,便对这个长女不甚上心。于是徐荞多半时间竟然是在长房里混大的,与大赵氏十分亲近。后头大赵氏病逝,徐蔚被接入宫中,徐荞心里对长房的情份也没浅淡。加上她性子直,一向看不惯自家祖母对长房的“与众不同”,所以与定国公夫人谢氏亲近不来。倒是小了她一岁的徐芫,因容貌像极了谢氏年少的时候,又嘴甜会撒娇,便成了谢氏的心头肉,自小就接在上房里亲手养大,连徐芫的亲娘柳氏多说她一句都不许。
于是徐芫便生生被定国公夫人给养成了内宅一霸,除了她亲姐姐徐荞不买她的账,各房里的姑娘甚至少爷们都畏她如虎,不敢捋了她的虎须。
今天即便不是徐蔚,照着徐芫这样拔扈又不识轻重的莽脾气,早晚都要惹出大祸事儿来。
徐承芳身子僵着,心里如一团火烧,却是迈不出步子去。
看着他赤红的双眼和微微发颤的唇角,徐蔚叹了口气,轻轻推了推身边同样一脸不甘的赵氏:“天晚了,母亲先让父亲回去歇一歇。现在不是闹开的时候,只是请父亲和母亲这边各遣一人分头去与祖父祖母说一声,就说我醒了,身边不能没有伺候的,叫祖母把我那两个得用的丫鬟送回来。”
赵氏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头,她虽然心里恨的要命,却也知道徐蔚这话并没错。若是一时意气地将事闹开闹大,定国公府里头并不像旁家那样严丝合缝,有谢氏那样的主母在,少不得多少漏洞。一旦叫开了,隔夜就能传到京城各家去。徐家出了这么个孙小姐,以后徐家的姑娘们还有哪家肯要?定国公这支的姑娘们也有好几个到了要相看议亲的年纪,旁支家的姑娘们更多。
“把玉瓶儿护住了,咱们再去打那小耗子,”徐蔚冲着赵氏眨了眨眼,“悄悄儿打,打疼了她。”
赵氏的眉眼舒展开,叮嘱了徐蔚几句,便拉着徐承芳回主屋去了。
徐蔚松了口气,半靠在床上,盯着床帐顶子发了半天的呆。
之前一桩连着一桩,她打点着精神应对着赵氏,小心地套问府里现如今的情况,一点一滴与自己的记忆进行拼凑补完,精神绷的紧紧的,倒还没空多想细想。一安静下来,被浓重的夜色包围着,徐蔚就被巨大的忧惧和孤寂感重重包裹了起来。那些她以为是梦境的经历清晰的一幕幕在她脑海眼前闪动着。
这根本不是什么见鬼的梦境,而是活生生亲身经历过的事实。
徐蔚浑身发抖着抱紧了自己的身体,悔恨,怨愤,哀痛,麻木,绝望……那些熬着过的日日夜夜对她来说就是一场噩梦,折磨的她快要发狂,她恨天恨地恨世道不公,恨好人短命,恨祸患千年。徐蔚双目失神,脸色青白地想,若非是她自己觉得厌烦了,不想活了,那个过继来的逆子怎么可能有机会把毒酒给她灌下去?
借了他的手罢了。当然那个混账东西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她可是全都安排好了,自己这边一死,那个孽畜的案子就会发,他也不得好死……他那一大家子,都会不得好死。
徐蔚阴阴地笑着,竟笑出了声儿。守夜的丫鬟青叶听着动静举着灯过来,就见着自家小姐缩在床角,面色阴郁,嘴边带着有几分扭曲的笑,整个人都像是蒙了一层鬼气。青叶吓的叫了一声,差点扔了手里的烛火,忙将屋里的蜡烛都点亮,先去叫人端了热水,又将徐蔚整个儿抱在怀里。
“小姐您身子怎么这么冷,像块冰似的。”青叶急的搓着徐蔚的手脚,扬声叫人去请大夫来。
徐蔚看了她一眼:“青叶,你是个好的。”说完眼前一黑,已经人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