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经典
书名:文娱之从项脊轩志开始作者名:秋光本章字数:2498更新时间:2023-04-11 09:28:02
第二日,正是朝露日报旗下《散文集》每周发售的日子,一大早,就有客人去到街边书亭。
朝露日报的这次活动,就是每周通过旗下的杂志,宣告每周通过的散文作品,这样既可以细水长流,又可以充满神秘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而今天这期,正是初选的最后一期。
展示完之后,就会进行网上和现实投票,来为作品进行晋级。
最后会邀请各位散文大家,对最后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投票,来决定出冠军。
说是三个内容,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内容。
因为初选时的作品展示,就已经决定好最终的冠军。
当然,除非有人暗箱操作,不然就是以上的说法。
“老板,今天的《散文集》到了没。”一个身宽体胖的中年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胳膊下夹着一个公文包,一看就是急着去上班。
“当然到了,今天可是最后一期,我都还没时间看呢。”
书亭老板和胖中年人很熟,笑着打了个招呼,他们都是附近小区的居民,低头不见抬头见,而且知道他喜欢散文,就每次都给他留一本。
“老周你决定投票哪篇?我觉得陈君山的《火红的草原》可写得真好,我决定投他一票。”
老周拿到《散文集》也没翻阅,一边把杂志放在公文包里,一边回应道:“虽然我也觉得可以,但是这最后一期还没看呢,不能这么早下定论。”
“能有什么问题?”书亭老板笑呵呵地拿起《散文集》,“最后一期投稿的,能有几篇好看的?”
不过他这话老周听不到了,他已经坐上出租车,往公司走去。
他到了公司,因为还没到上班时间,不少卡着点过来的同事都还没到。
老周把东西收拾好,就拿出《散文集》看了起来。
他翻开第一页,看了眼标题,《背影》。
老周摸了摸下巴,不知道在想什么,他看完标题就接着往下看去。
他看书比较细腻,甚至喜欢分析,所以看起来书来很慢。
跟朝露日报的编辑一样,他看到买橘子的画面,也是忍不住内心有些酸涩,甚至有些震撼。
特别是联系上文的“我那时候真是太聪明了。”
形成了强烈的对冲。
从前面的话,就可以从文中一窥作者父亲的伟大。
前文父亲对作者的关怀,每一个字,每一段话,都让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特别是他看到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时,已经顿时觉得呼吸困难,透彻心扉。
因为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那时候他已经比父亲高了,他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父亲看不到的风景。
他去求学的时候,父亲带着他坐火车,在售票处,当售票员问要什么票的时候,他看到父亲余光看了他一眼,就拿出皱巴巴的钱,买了一等座。
他那时候甚至还觉得父亲这个模样有些丢人、窝囊,直到他出了社会,体现了社会的艰辛,有了孩子,他才体验到父亲的那份爱。
那份无微不至的爱。
可惜那时候父亲早已化作山脉,他再也没有机会在父亲跟前尽孝。
他视野模糊地往下看去,直看到: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14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他顿时泣不成声。
文中的父亲还能给儿子说出最后的话,而他,却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思绪过往,他又想起了父亲在老家的孤坟。
老周猛地起身,在其他赶来的同事诧异的目光下,离开了公司。
他要回去,回去跟父亲述说自己的思念。
老周的这样的事情很多,好的文章是会慢慢展露他的优秀。
微博上悄然地登上了一个热搜:#父亲的背影#
不同前些日子《项脊轩志》的火爆,#父亲的背影#就如同父亲一样,沉默无言却稳重如山,在看过的人都不惊讶的表情里,登顶了微博热搜第一名。
而讨论区里,更是一些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故事。
“这篇文章,里面的‘我’和现在的我们多么相似啊,小的时候,买菜我看到父母总是跟商家讨价还价,还觉得丢人,甚至恨他们让我丢人,我觉得路人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我。
后面长大了,我才明白父母的用心,他们用剩下的钱,为我买好吃的,好穿的,为我铺就了将来;我也知道,我不是世人的主角,没有那么多人会关注我。”
“以前看过不少有关父爱的文章,但那么文章都太过笼统,总是把‘父爱如山’这个概念模糊化,让读者根本无法领悟到,我很感谢《背影》的诞生,原来在不经意间的关心,才是父爱;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是父爱。”
“他终于忘切了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可惜,我好希望我的父亲能骂我,好希望再听到一次他的声音……”
而这次的登顶,当然被那些媒体,大V看到眼里,他们没有说话,而是等他彻底登顶之后,才突然爆发出来。
铺天盖地的热搜遍布全网。
如同先前一样,由于现代文学被古文学压了一头,大家都憋着一股气,而这股气正好用在《背影》上。
再一次的推波助澜,让《背影》的光辉,绽放到世人的眼前!
几乎整个秦州文坛,都震动不已。
不仅仅是因为出了一篇能和《项脊轩志》打擂台的现代散文,更是因为这一篇散文写得如此经典。
世界散文千千万,有很多写父亲的,却鲜有写背影的,而把父亲的背影写得如此感人,更是少之又少。
文字的感染力是惊人的,文中的每一段,都被大家拿来分析。
《背影里父亲的爱子之心》
一名大V在第一时间就发布了这篇文章,引得众人看了背影的读者争相阅读。
【文章中的细节很多,开头家里破产,祖母去世,已经无可挽回,但父亲还是安慰我“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实际上从后文大家都知道,早已没有了希望,但父亲还是把一切抗在自己的肩膀上。
父亲的母亲去世,他十分悲痛,家里破产,更是雪上加霜,最难过的应该是父亲,而不是还在享用家庭物资的‘我’,但父亲却比‘我’更坚强。
在后面,无论是父亲为了我跟别人讨价还价,还是爬上月台给我买橘子,每处的细节里,都写满了真情。
而文中的‘我’更是多次流泪。
开头为祖母的去世而哭,中间为父亲对他的爱而哭,最后,因为再也见不到父亲,而哭。
从不理解父亲,到为父亲受苦而流泪,直到最后愧疚的泪水,描写了作者的成长。
而作者的成长,是离不开父亲,离不开祖母这些亲人的影响,正是有了他们,作者才能成长,我们才能看到这么一篇经典的《背影》……】
在这篇文章下,不少读者都感同身受地讨论了起来。
一篇经典的作品出现,就会受到经久不衰的评价和讨论。
《背影》和《项脊轩志》一样,不会因为一时而火爆,哪怕沧海桑田,依然会有后人,为这两篇感情充沛的文章而流泪。
他们,都是注定传承历史的文章。
而今古文学之争,也由此开启了真正的序幕。
而开启序幕的两篇文章,也将成为永世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