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辞 职
书名:守望光明作者名:李艳芳本章字数:3858更新时间:2024-12-27 17:52:38
2009年2月27日下午,对黄旭来说,是他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分水岭。他向岱江人民医院正式递呈了辞职报告,办理了相关手续,宣告他从此放下了公立医院的“铁饭碗”。
踽踽立在广场上环视凝望,阴郁的天空射不下阳光,料峭的寒风给高楼抹上一层凉意和萧瑟,连带着要将他体内的温度抽去,他不禁打了个冷战。些许难言的隐痛怅然袭来,记忆像电影回放一样闪过。
“在这家医院的十二年里,我生活的主题就是工作。多少个白天黑夜,在手术战场久经考验,拓展一个又一个新技术,使科室业务蒸蒸日上,被评为市医学重点学科——即使在筹备医院期间,我都是利用非工作时间。满以为这里是我施展抱负至终老的舞台,可是凌驾于自己身上的诸多不遂人愿……我的血管里流的是血而不是水,我不能随波逐流因循苟且……”
矗立的围墙激发了黄旭心底的不安分,那种想改变现状、追逐自己梦想的信念压过了一切。跨出了体制和思维的禁锢,他得到了精神的自由。可他心里却像丢失了什么宝贵的东西似的,感
到深深的不舍和空茫。这里有他人生中最亲切、最努力、最难忘的经历,这里是他理想的源头,它曾点燃他希望又毁去希望……“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历历在目。当那一双双焦灼的病眼恢复明亮时,当疑难眼病诊治成功时,那感恩和久违的笑容,那些发自肺腑的感谢信,那些夸赞和拥戴,曾给予我朴素的慰藉和欣喜,是我不倦追求医学的热力和源泉……別了,我深爱的医院、诊室、患者、同事们,我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有过短瞬的徘徊和彷徨,但黄旭绝不会畏惧和退缩。他抬头向青天深处豪岩一笑,毅然转身,开始新的倾力以赴去打赢这场圆梦之仗。
眼科病区护士站,医生、护士聚在一起窃窃私议,对于黄旭的决然辞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个护士说:“黄旭副主任从不搭架子,手术做得最多最好,病人及家属反响很好,正因为这样……”
另一个露出惋惜的神情:“唉,黄旭这样的医生谁不喜欢?我们有啥事找他,他都有求必应。这样的好医生却离开,
太可惜——”
一位医生大气地说:“人活的是心气。他在这里老是被罩着也不舒服,像他这样的实力派,还是出去搏一搏好。”
又一个表示:“可是,科室里其他三位同事都是以调动出去的,唯有他要辞职出去。当中不知道什么缘故,这对他有些不公。”
“抽去了黄旭这根顶梁柱,让我们都感到透心凉,我们眼科这座大厦会否走向衰落……”
护士长走过来:“下周护理质量检查,还不去准备?”众人急忙散开。
隔壁医生办公室,少有的几位资深医师见仁见智。有人用贬损的口吻说:“黄旭医生出去开办什么眼科医院,与我们成了竞争对手,依我看,他那民营医院不出半年就会死掉。”
有人接过话头说:“有了竞争对象也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两家医院相互形成良性、有序的竞争,最大的获益者是病人嘛。”
“老百姓是不会轻易相信民营医院的丨他们没有政府的拨款和各种保障,好比没有粮草供给的部队,能打胜仗吗?”
黄旭进门,径自走到办公桌前,开始清理抽屉,有人出去后,许多同事围了过来,他们纷纷报以祝福的态度,祝他顺利开拓新的天地。黄旭抱拳真诚道谢。
黄旭脱下白大褂,姜瑞祺拿起老师沉甸甸的资料袋,和崔月莹一起相送。行至岔路口,崔月莹红着眼圈动情地说:
“黄老师,您是我们的支柱,是我们的医魂。您的离开,对我们及科室都是很大的损失——以后再不会有人像您这样,殷殷指导我们手术技巧了……”三个人抑制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忘不了一起走过的日子,从一点点的进步体会成功,那都是我们成长的财富啊丨真舍不得您走丨老师,我们真心祝愿您旗开得胜,医院越办越红火丨”为缓和惨淡的气氛,姜瑞祺激扬寄语。
几年来的辛苦和收获,在潜移默化中给彼此留下的深深烙印,将会伴随他们未来的从医生涯。
崔月莹忽然表情愤愤:“老师您在这里卖力工作十二年,连个欢送告別仪式都没有——”
黄旭心波涌动,无数言语汇成一句话,再会了……从此,十几公里的距离,却恍如相隔天涯;从此,各奔前程,他不得不把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做一个彻底的截断,即使前路莫测,也要鼓起舍我其谁的气魄,在荆棘丛中拓荒前行……
红彤彤的朝阳透射进窗户,给人一股温暖。7点多了,林若英匆匆收拾好碗筷,提起坤包要去学校。她发觉丈夫还待在书房,要知道平常他早骑上自行车上班去了,便不由得诧异。
“你还不去上班?”
“我辞职了丨”黄旭转过身来,只轻声说出四字。
寥寥四字在林若英心头炸响,她双眸一瞬不瞬地盯着他,丈夫的面庞难掩丰富的情绪反应,似乎预备着承受暴风雨的来临。知夫莫若妻,她深知丈夫从未说过谎言。
“这么大的事咋不跟我商量……你心里还有我的存在吗?……”她只觉得脑海里嗡的一响,迸出这么两句,气急之下像有什么堵住嗓子,再也说不出话,而两眼却不自觉地滚下泪来。
黄旭怔怔地看着泪水涟涟的妻子,眼里只有愧疚和心疼,妻子那质问和呐喊如一根针狠狠地扎着他的心。他上前想安慰她并请她相信自己,又觉得说这些话显得多余,他想起医院遭受的重创,近200万元的损失给了自己巨大的压力。
他满心烦虑苦涩,伸出手想抹去她脸上的泪,她把脸扭向一边。他轻拍其肩膀,只说出鼓励性的话:“咱不怕,从头开始,一切由我来扛!”
林若英疾步冲出家门,把门摔得山响,震得空气都在发颤。这一刻半边天都暗了丨她的心跟着沉到了谷底。她低头走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她没有回头,所以没有看到站在窗口凝望着她的丈夫。
她低着头边走边哭,越哭越难受。她做梦也没想到,平素稳重踏实的丈夫,竟被创业的热情冲昏头脑迷了心窍,不惜丢掉稳定的工作,不管失去太多的保障……
“他一反平日理性的做派,怎么变得那么任情率性,这么重大的决定也不和我商量商量,完全不顾及我的感受,难道我在他心目中的位置非常靠边吗?——他都不告诉我到底欠了多少债,那肯定是不小的数目……”
她一个劲儿胡思乱想。她感到前路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阴暗。在丈夫后半生的创业守业路上,将会遇到无穷的坎坷,无尽的荆棘,尤其是背负着债务生活,未来的一切都不可知,没有笃定的保障,没有踏实的安全感……怎不叫人忧惧恐慌!
“一切糟糕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她不知不觉脱口而出,随即猛然一惊,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她裹紧了身上的羽绒服,抬头四望,前方是十字街口红绿灯,街上车流人流已渐增多,看来时间不早了,她忙加快脚步往学校赶。
天已擦黑,林若英慢吞吞地踱回家,今晚没心情买菜做饭。
她掏出钥匙,打开房门的瞬间怔住了——餐桌上赫然摆着她喜欢吃的香喷喷的红烧鸡爪、青椒肉丝、日本豆腐,热腾腾的香味熏得空气也变柔软。
锅碗瓢盆的音律终止了,黄旭推开厨房门,看着妻子亲热地招呼:“若英,回来了!”
她应了一声,虽然有些不适应丈夫的殷勤,可是有一缕涩涩的、甜甜的东西,在她心里滋生、蔓延,绵绵地将那些突兀的强
烈的情绪驱逐、融化……
“你不该单单瞒着我……”林若英叹了口气坐下,幽幽地抱怨。
黄旭伸手朝她碗里夹菜,几分开玩笑、几分认真地说:“老婆大人,我如果事先与你说,还不是被你一棍子打死。”他望着她,脸上现出一种复杂的柔情。
其实,黄旭在设想创业时曾征求妻子意见,当时她要求丈夫停薪留职,坚决不同意他辞职。
她望进丈夫的眼眸深处,那里是温情,是坦诚,是一片纯净的海,二十年的光阴,并未使它被社会的染缸染色,依旧是当年吸引她的清白模样。
四目交汇处,双方已在心里过了万重山……
听妻子的口气,想必她给自己的爸妈打过电话,他们一定是做过她的思想工作。他们虽然生活在农村,却是那个年代不可多得的高中生,为人宽厚仁和,开明豁达,是充满正能量的人。
黄旭早跟父母说过想法,辞职前再次商量,老两口先是犹豫,怎奈儿子非常果决:“大不了把自己的生活降到农民一样的水准丨”
做父母的还能说什么?难道阻挠儿子建立一份事业?儿子从小就是一个刻苦好学、踏实肯干的人,人穷志不穷,他们骨子里认为,只要他努力坚持自己的选择,生活也不会亏待他,结果总不会太差的。于是拿出不多的积蓄支持儿子。
林若英动情地回想当年:“咱们托了多少关系,费了多少周折,才通过正常程序,将你从西屏人民医院调到这里。你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中,我甘愿清苦,不辞劳苦操持家务,十余年共同辛苦,终于在2003年买下一套房子,生活逐渐有了起色,刚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你却傻傻地走出待遇不错的公立医院,非要追求什么理想,真是简单又糊涂!”
黄旭苦笑了一下:“医院领导不同意我停薪留职,我又能如何?难道腆着脸去求他们?”
他敞开心扉坦言,自己能够对公立医院断舍离,当中也经受过几多纠结和无奈。別人体会不到那份束缚、失望和无奈,在那里工作做得再好,也要受人暗中“掣肘”,没有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他已经46岁,若再不大胆地去做想做的事,此生将会留下巨大的空白让自己遗憾……
夜色渐渐黑下,黄旭起身去洗碗。善解人意的林若英默默地瞧着丈夫的背影,眼里爬上晶莹的泪花,没有言语能表达她此时奇怪而交织的滋味……
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她似乎读懂了丈夫的执着、坚毅、正气、孤勇和苦衷,他是一个胸怀洒落、光风霁月的好男人,自己怎忍心指责他让他雪上加霜?
“在外人看来,我和丈夫的婚姻生活是完美的。”她在心里说:“我们之间相互尊重,举案齐眉,感情亲密而稳固。虽然他不会说动听的情话,且常常加晚班,可是,相比于那些应酬频繁、几乎不着家的男人,简直是云泥之別。因为,那背后是事业心和责任心,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踏实感。为此,曾引得周围多少人的艳羡嫉妒。”
没想到命运突然来了一个大转折,自己钟爱的平淡安稳的生活将不再停留,岁月再也不能静好如初丨往后的生活不知要增加多少奔波辛劳,飘摇不定丨可是事已至此,即便内心纷乱撕扯,也只能拾起勇气去默默承受,与丈夫一同抵受患难困苦、风雨忧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