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二章 青 云 直 上

第二章 青 云 直 上

书名: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作者名:刘屹松本章字数:10808更新时间:2024-12-27 17:52:36

  1圆明园受宠太平军势头最旺的时候是在咸丰三年(1853),从武汉到南京,长江两岸皆被其占领。对于清廷来说,最难的不是打仗,而是为打仗筹备粮饷。为了弥补因战争、赔款造成的财政亏空,清廷在这一年开始铸造、发行大钱、钞票,结果引发通货膨胀,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军用和日常生活物资。这给原本就不重视商业发展的清王朝带来了沉重打击。咸丰帝白天在太和殿听各部官员抱怨,晚上在乾清宫看各地官员的奏折———全都是请求援兵,增拨粮饷,或者拯救灾民,几乎没有一件让他高兴的事情。可以说,咸丰帝是一个非常“苦命”的皇帝。他幼年患过天花,脸上留下了一些麻点;十岁丧母,由静贵妃即皇贵太妃博尔济吉特氏抚养。少年时他学骑马,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摔折了腿,自此留下跛疾。既麻又瘸,还缺少母爱,自幼体质极差,这样的青年要担起国之大任,显然不堪重负。他即位以后一心想当一个好皇帝,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生活上简朴节约,凡事小心谨慎。然而,他接手的江山已经是千疮百孔,不仅国库空虚,而且民乱四起。他刚即位,洪秀全等人就在金田发动起义,号称“太平天国”。太平军挥师北上,节节胜利,咸丰帝感觉自己的皇位受到了严重威胁,心中十分焦虑。面对前所未有的危局,他虽有心振作,却又深感无回天之力;他还感觉自己身体欠佳,担心性命朝不保夕。在这种情况下,他极需要一个清净的地方来

  14/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思考和处理国家大事,也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于是圆明园就成了他的首选之地。咸丰四年(1854)五月,兰贵人奉诏前往圆明园侍奉皇帝。她被安排在圆明园一处叫“桐荫深处”的地方,这里十分偏僻,平时皇帝游览圆明园时根本不会来这里。然而,世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兰贵人在这里初次得到咸丰皇帝的临幸,正是这偏僻之地的梧桐,让兰贵人成了一只“金凤凰”。当然,这并非巧合,都是兰贵人精心安排的。那天傍晚,在韩来玉的引导下,咸丰帝饶有兴致地游览圆明园,这里还有许多他没有到过的地方,“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桐荫深处”。突然,他眼前一亮,发现不远处有一女子站在梧桐树下,十分显眼,于是着魔似的朝那“桐荫深处”寻去。兰贵人早已看见皇帝向这边走来,心怦怦直跳,但她佯装不知,平静心绪后坐下来唱起了小调:“秋月横空奏笛声,月横空奏笛声清。横空奏笛声清怨,空奏笛声清怨生……”这美妙的旋律、清脆悦耳的歌声深深打动了皇帝。他一脚跨入“桐荫深处”,仔细打量眼前的女子:她身穿一件小红衫,手摇一把白鹅毛扇,背着脸坐在树下一丛翠竹旁的青石上,慢条斯理地哼着小曲,正唱道:“冬阁寒呼客赏梅,阁寒呼客赏梅开。寒呼客赏梅开雪,呼客赏梅开雪醅。”真是千回百转,余音袅袅。咸丰帝忍不住赞了一声:“好曲子!”兰贵人猛然回头,看见万岁爷就在眼前,连忙跪在地上叩见圣驾。咸丰帝微微一笑,叫她抬起头来,只见她明眸皓齿,唇不点而红,眉不描而翠,不禁怦然心动,问道:“你刚才唱的是什么曲子?”兰贵人奏道:“臣妾唱的是四景连环曲,乃明朝侯方域①作的连环诗句。”咸丰帝说:“原来是四景,朕只听得秋冬两景,还有那春夏两景,快快唱来朕①侯方域(1618—1655):字朝宗,明朝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家,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

  第二章青云直上/15听。”兰贵人莞尔一笑,口中称是,一曲接一曲地唱下去,咸丰帝则含情脉脉地边听曲边盯着兰贵人看。曲尽人歇时,咸丰帝意犹未尽,略问数语,兰贵人对答如流。他看眼前这个女子秀外慧中,其学识才艺远在其他妃嫔之上。良久,咸丰帝口渴想饮茶,随行的太监以春上龙井甘露奉上,兰贵人伸手接过捧到皇帝跟前。玲珑的玉指、鲜红的指甲、掌心一抹胭脂,惹得咸丰帝一把握住她的玉手,低语道:“叫他们传谕勤政亲贤殿,说朕今晚在桐荫深处歇下了。”这一晚,兰贵人获咸丰帝临幸,接下来几晚,她薄暮时分便洗过兰花浴,轻施脂粉,通体薰香,专等宠召。“天地一家春”成为他们欢愉的主要场所,咸丰帝在“温柔乡”里暂时忘却了外面的烽火连天。不久,咸丰帝便让内务府殿内总管太监口传圣旨,将兰贵人晋升为懿嫔(未举行册封仪式),并移居圆明园东北的“香远益清楼”。咸丰帝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此和懿嫔消磨,或赏花,或吟诗作赋,亦唱小调或折子戏,乐此不疲。不少人认为懿嫔受宠,除了她的美貌和才艺外,“有机智,遇事辄先意承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说咸丰帝喜爱各种名花,尤爱海棠和玉兰。每当春雨过后,他常在海棠和玉兰树下流连忘返。而懿嫔身上时常散发的玉兰的幽香,加上她那娇美的姿容,让年轻的天子意乱情迷,久久不能自拔。现今颐和园的乐寿堂(慈禧旧居)及周边栽种的玉兰花依然十分别致。堂院前门外视野开阔,放眼望去,山岛葱茏,碧波荡漾,莺飞鱼跃,一派生机,让人从心底萌生出一种对自然山水草木的亲近之感。而圆明园“天地一家春”院中种有西府海棠,淡粉色含苞待放的花朵,好似风动云舞,也十分娇美。咸丰帝一时迷恋懿嫔,竟觉得与皇后钮钴禄氏在一起有些无趣。因为皇后凡事一本正经,在听宣堂上是皇后,在卧房里还是皇后。两人相敬如宾,却少了夫妻之间的那种情趣。她从不与人交恶,又无争强好胜之心,对皇帝言听计从,也从未想过干政,但咸丰帝经常让她看奏折,

  16/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所以她不得不花一番心思来应付,她甚至不曾想过怎样获专宠,咸丰帝故而戏称她为“女圣人”。在圆明园的那段时间,咸丰帝大部分时间都和懿嫔共处一室。但懿嫔有一个生理毛病,每遇经期,她都会“腰腹胀痛,胸满呕逆”。由于懿嫔有时不便侍奉皇帝,咸丰帝便常去云嫔武佳氏那里。云嫔出身于镶黄旗包衣家族,生下来就为皇室服务。她是咸丰帝的第一个女人,比咸丰的原配福晋萨克达氏还要早。萨克达氏已去世好些年,咸丰帝几乎都快忘了她,但对云嫔的感情依然炽烈,惹得两位新人———懿嫔、丽贵人心生嫉妒。不过,此时的咸丰帝还是以国事为重,既没有专宠某人,也无荒淫之事。清廷全面围剿太平军的战役正在天京(今南京)周边展开,进入了关键阶段。太平军兵分南、西、北三路进伐,为了及时处理紧急军务,咸丰帝于初秋返回紫禁城,第二天便在乾清宫听政。懿嫔也一同回城,并被安排入住长春宫,她终于有了自己的专属宫殿。她不胜欢喜,将宫里宫外好好欣赏了一番。长春宫的正殿高悬着乾隆帝的御笔匾额,上书“敬修内则”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似在告诫后宫妃嫔要严格遵照祖宗家法行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东壁悬挂着梁诗正①敬书的《圣制太姒诲子赞》,西壁悬《太姒诲子图》。懿嫔对乾隆帝的书法赞不绝口,但对此匾的文字含义却并不认同。回城后,丽贵人因怀有身孕,也晋升为丽嫔。由于两位新晋升的嫔都对云嫔表示不满,咸丰帝不愿意为了旧人而得罪新宠,便渐渐冷落了云嫔。云嫔深知自己在出身、容貌和才艺上都没法与丽嫔、懿嫔相提并论,皇帝之所以宠爱自己,完全是念及旧情。如今两位新欢联手,她显然难以招架。云嫔觉得尽管自己未被打入冷宫,但处境已与冷宫无异,看不到任何希望,于隔年正月初四抑郁而终。①梁诗正(1697—1763):字养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大臣、书法家,经常随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自其手。

  第二章青云直上/17云嫔之死,没有在后宫兴起多大波澜,倒是给咸丰帝出了一道难题。他不知道该赐给云嫔怎样的谥号,只将金棺移到田村殡宫暂安。倒是懿嫔和丽嫔内心又躁动起来,现在她们的上头只有皇后一人了。2家事国事的喜与忧咸丰五年(1855)新年伊始,咸丰帝听到了一个坏消息:太平军石达开部大破湘军,复克武昌。接着,石达开部又返身东进,攻下了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一百余艘。曾国藩座船被缴,“文卷册牍俱失”。悲愤之余,曾国藩投水自尽,被属下救起,又欲策马赴敌营自杀,被罗泽南、刘蓉极力劝阻。随后,曾国藩逃去南昌,固守待援。而咸丰帝从各地上呈的奏折中看到的都是“获胜,但是……”,大臣们上呈的折子让咸丰帝看不出到底是打胜了还是打败了。咸丰帝非常着急,不断地走马换将,几年里将朝廷大员几乎换了一遍,满蒙汉二十四旗的正副统领与将军、绿营提督、各镇关总兵、各道道员、各(州)府知府等都由皇帝亲自统调、处置、奖惩。朝堂之事已让咸丰帝焦头烂额,后宫的家事也让他操尽了心。三年一次的选秀又开始了,因皇贵太妃卧病在床,不能参加阅选,选秀之事交由皇后代劳,实际上是咸丰帝一人做主。他心情实在不好,挑选秀女的标准也更为严格,没能挑到几位满意的。懿嫔的妹妹婉贞也参加了选秀,在阅选时落选,被送进醇亲王奕①府中,后来成为醇亲王的嫡福晋。五月,丽嫔生下了皇长女,咸丰帝为此高兴了好一阵子,甚至都不去圆明园避暑了。咸丰帝之所以如此高兴,是因为后宫曾有流言说,皇帝虽然正值壮年,但大婚已经七年,后宫妃嫔仍没有生育的迹象。人们①奕(1840—1891):字朴庵,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光绪帝之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18/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以为皇帝没有生育能力,宫廷内外各股政治势力蠢蠢欲动,令咸丰帝焦躁不安。如今丽嫔诞下皇长女,其功劳不只是使流言不攻自破,更是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有力回击。五月初九日,咸丰帝谕内阁:“丽嫔晋封丽妃。”这样一来,丽嫔的品阶便在懿嫔之上了。后来,皇长女被封为荣安固伦公主。丽妃在宫中生活将近四十年,历三代皇帝,地位一直比较稳定。皇长女降生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这些发愁的人中就有懿嫔。好在丽妃生的只是一位公主,对懿嫔的前程还构不成直接威胁,何况丽妃平素身体欠佳,生下公主后身体更弱,侍候皇帝恐怕力不从心。为了抢占先机生个皇子,她极力鼓动咸丰皇帝去圆明园消夏,因为只要皇帝去了那个容易触景生情的地方,她就有办法让皇帝独宠她一人。在这方面,皇后、丽妃都不能与之争锋,更别提后来的贵人、常在等新秀了。可是,咸丰帝这次未能让她如愿。他要求朝臣们勤政,自己当然得以身作则。而在圆明园处理政务实在不如在紫禁城方便,眼下围剿太平军已到最关键的时刻,他需要及时了解各地战况。每遇到拿不定主意的麻烦事,他就到皇后那里,征询她的意见和看法。尽管皇后无意干政,但她很有政治头脑,常常在咸丰帝征询时建言献策。她建议皇帝尽快将被围困在南昌的曾国藩解救出来,一方面可以继续利用湘军牵制太平军的大部分力量,减缓京城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鼓舞士气,从而发动更多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咸丰帝觉得皇后言之有理,于是颁旨让钦差大臣兼总督军僧格林沁督促江北、江南两大营和湘军水师统帅彭玉麟①加紧对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围攻。咸丰帝还为军粮担忧,皇后又建议北粮南调,或者从关外调粮。这个建议可谓胆大、及时又极具见地。①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庆市内)人,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

  第二章青云直上/19早在咸丰四年(1854)年底,钦差大臣、内阁学士胜保曾斗胆提议加征厘金,上奏宣扬其种种好处,并请下旨各地仿行。到咸丰五年(1855)上半年,南方战区各省先后开始广征厘金,农、商负担进一步加重。但是,就算手头有了钱,朝廷也买不到粮食。皇后此时提出这个调粮建议解了燃眉之急,这主要是因为她对前线的情况比较了解。这段时间,皇后充当了咸丰帝的政治伴侣,咸丰帝把侍寝的机会大部分留给了懿嫔,只偶尔临幸其他妃嫔。这时,后宫还有一件事让咸丰帝操心,他的养母、皇贵太妃博尔济吉特氏已病入膏肓,他几乎每天都去寿康宫问候,以尽一点孝心。皇贵太妃在弥留之际,咸丰帝让御前太监安德海传口谕晋封她为康慈皇太后,了却她毕生的最后一个心愿。七月初九,康慈皇太后殡天,置灵驾于慈宁宫。按祖制,这是皇太后宫所,但她生前没在这里住过一天。七月二十一日,咸丰帝下旨将康慈皇太后的梓宫移至圆明园的绮春园迎晖殿。太后生前常居绮春园,设梓宫于此,“以便恭奠几筵,用伸哀慕”。同时,咸丰帝还让内阁颁布告示,凡在京城的人一律在一个月后才能办喜事及进行公开的娱乐活动。康慈皇太后的棺柩在十月二十五日移葬山陵。咸丰帝在圆明园守孝一个多月,没有妃嫔陪伴,寂寞难耐,九月初就返回紫禁城。当天傍晚,宫中御医来报,懿嫔已怀孕三个多月。咸丰帝喜不自禁,马上摆驾长春宫。当夜,咸丰帝让御膳房做了宵夜,长春宫里的所有人几乎一夜未眠。此事引起了皇后的关注。第二天早晨,皇后谕传懿嫔到自己居住的钟粹宫,捧出祖训斥责,并下令太监预备杖挞。咸丰帝退朝回到后宫后,见气氛不同往常,太监宫女们神色紧张,一问太监安德海才知皇后正在大声训斥一个妃嫔。咸丰帝猛然想起,皇帝不能留宿妃子寝宫,此乃宫中大忌,懿嫔定是受罚了。他径直走进钟粹宫,想为懿嫔开脱。皇后见皇帝驾到,叩首跪拜,责己谏言:“听说皇帝昨夜在长春宫醉卧一宿,这是臣妾的德行有失,不能督率群妃,担心外臣非议臣妾,所以召

  20/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来此妃戒斥她,无使臣妾遭受恶名。”咸丰帝知道这是皇后在讽谏自己,但还是笑着打圆场说:“是朕一时高兴贪杯,不怪懿嫔,从今以后,朕少饮酒就是了。”皇后谢而起立,在场之人都对皇后肃然起敬。咸丰帝临走前又对皇后说:“朕差点忘了一件大事,御医确诊懿嫔已有三月身孕,今后皇后多安排些人手照顾。”皇后回禀道:“此乃宫中头等大事,臣妾定当妥善安排好,请皇上放心。”她传谕轮值殿内总管崔长礼,将懿嫔安置到储秀宫。因丽妃也住储秀宫,懿嫔只得住在储秀宫后殿思顺斋(后改名为丽景轩)。从钟粹宫出来,懿嫔一改楚楚可怜的模样,压低声音怨道:“可恶,这个看似柔顺的女人竟如此仗势欺人!”御前太监安德海听得十分明白,知道懿嫔对皇后不满,一个劲地劝慰她:“娘娘莫要生气,也不怪皇后娘娘不通人情,要怪只怪宫里头规矩太多。依奴才看,娘娘是个心胸宽阔、有大志向之人,能忍一时之气,必成大气候。”懿嫔觉得安德海的这番话是刻意讨好,但也不是全无道理。在皇宫中,只有能立规矩的人才是真正的主子,博得皇帝的一时恩宠并不能让她永远高枕无忧,但这些话不能对一个太监讲。她问安德海的家里还有什么人,是怎样进的宫,原来的名字叫什么。安德海一一作答,懿嫔又亲切地说:“安德海这个名字叫着不太顺口,以后干脆叫你‘小安子’吧。”安德海满心欢喜,觉得懿嫔娘娘这是在拉拢自己,在宫中能有这样一个靠山对他以后的前途自然大大有利,所以他从此就认定了这个主子。咸丰帝回城没几天,又传来一个喜讯:清军的江北、江南大营及水师联合曾国藩的湘军对太平天国进行围剿,尽管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毕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曾国藩在江南收复岳州,进逼九江,僧格林沁在河北打败了李开芳统领的太平军,并俘获了李开芳本人,太平军北伐至此失败。胜利虽然来得有些晚,却使咸丰帝有了重拾河山的信心,他在朝堂上谕示各部、府及内阁、军机等官员,要厉行节俭、勤政刻苦。他一日

  第二章青云直上/21连颁两旨:一是对剿匪有功的几位朝廷大员进行奖励,僧格林沁晋为博多勒噶台亲王,“世袭罔替”,同时加授兵部尚书衔,命他移军高唐(今山东聊城市高唐县),继续剿灭北伐军李开芳余部;军机大臣赛尚阿、琦善等人一并受到加爵加衔奖励;给原劳师无功的钦差大臣胜保赐还顶戴。二是谕令各衙门做好准备,一个半月后他将亲驾西陵,祭拜道光帝和列祖列宗,送康慈皇太后的棺柩归山陵。咸丰帝原本还拟就了一份圣旨,给曾国藩晋爵,命他统率湘军并署理湖北巡抚,但内阁学士、前锋营统领肃顺①觉得不妥,他说:“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言语背后的意思很明显:这样一个闲职官员跟乡野村夫没有多大差别,却能一呼百应,拉起一支庞大的军队,要是给了他高官要职,一旦他生出谋反之心,那无异于养虎为患。咸丰帝在使用汉臣的问题上比较开明,但因有洪、杨前车之鉴,非常时期他又不得不小心谨慎,于是改诏为加授大学士兵部侍郎衔、湘军统领,命其率军沿长江东下,进攻江浙。同时让胡林翼②实任湖北巡抚,但因他手下的湘军大都是曾国藩旧部,恐怕受曾国藩掌控,于是又给胡林翼头上戴了“紧箍咒”———派官文③为钦差大臣、湖广总督,主持湖北军务。朝廷的这一安排实际上是将政权与军权分离。曾国藩是个聪明人,他深知皇帝的用心,主动请辞部分官职,但内心却很痛苦。作为汉臣,最忧心的就是受到皇帝和朝廷的猜忌,这样做起事来不仅束手束脚,也无法坚定作战的信心。曾国藩的动摇会给“剿匪”带来怎样的后果,恐怕咸丰帝、内阁①②③肃顺(1816—1861):字雨亭,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宗室、权臣,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自道光中期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为咸丰帝信任,显赫一时。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湖南益阳县(今益阳市)泉交河人,湘军重要首领。官文(1798—1871):字秀峰,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历任荆州将军、湖广总督、文渊阁大学士、直隶总督、内大臣等职。

  22/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学士和军机大臣们都没有充分估计到,身处危局之中,不思破解之术,反而担心大权旁落,他们对汉臣的芥蒂之心让大清王朝向深渊又迈进了一步。3母以子贵一晃冬天又过去了,咸丰六年(1856),战局再度发生变化,咸丰帝盼望的大好局面并没有如期到来。相反,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在年初就开始实施集中优势兵力解围计划,领西征军与南征的部队会合,抽调精锐,编组强大的作战兵团,专寻清军南、北两大营的薄弱处进行突破。他先将镇江解围,接着击破江北、江南大营,然后向西进攻湖北。出身行伍的钦差大臣向荣惊骇得病,忙向咸丰帝请调江北大营剩余兵力助攻。咸丰帝恐太平军北上,气急败坏传谕道:“汝必欲江北兵,可将汝首送来!”向荣气馁至极,没几天就死了。这时,志气消沉的曾国藩再度被困在江西,太平天国自此进入全盛时期。咸丰帝忧心如焚,国内四处是揭竿而起的势力,太平天国剿灭不了,江淮一带的捻军又疯狂闹起来,主要成员是皖、豫、苏、鲁四省交界处的一些私盐贩子、游民及贫苦农夫,他们迫于生计,揭竿而起。白莲教这个生生灭灭几百年的宗教组织也扩大了规模,数之不尽的“反清复明”帮派都在暗中结盟。咸丰帝不明白,他从即位的第一天就开始“剿匪”,几年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什么匪越剿越多呢?自清军与太平军交战以来,文官武将竭力“剿匪”,死于战场的多不胜数,就是二品以上的大员,战死的、病死任上的、因一次战败而自杀的也有几十人,如乌兰泰、双福、福珠洪阿、祥厚、陆建灜、周天爵、吕贤基、吴文镕、常大淳、蒋文庆、向荣等。为了打赢这场仗,朝廷花钱毫不吝啬,国库早掏空了,就连乾隆朝留在宫中的三口大金钟也熔铸成金条当作军费,皇帝的私房钱全拿出来充公,妃嫔们的金银首饰也捐出许多,就连寺庙里的各种铜器也被铸成了铜钱……仗打到这个份上,咸丰帝已

  第二章青云直上/23竭尽全力。他认真审视了眼前的形势,反倒心平气和了许多。败仗吃多了就有了处变不惊的本事,这一点咸丰帝从“常败将军”胜保身上看得很清楚。胜保败了不知多少次,但仍在朝堂上活跃。咸丰帝想通以后,觉得南方的战事越来越遥远。他已经不在乎江淮流域一城一地的得失,只看重京畿地区的安定。他的基本策略是不管仗怎么打,保住京城、保住皇位、保住性命是最重要的。只有当山东、湖北、河南告急时,他才会派重兵布防。当然,咸丰帝和他那帮六神无主的“高参”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措施:进一步下放权力,包括进一步扩大战区各省、专署衙门加征苛捐杂税的权力,自主处理本地区军事事务的权力,扩大朝廷各部任免较高品级官员的权力,等等。为了缓解各地的财政危机和筹措军费应付开支,朝廷开始实施捐官制,即让那些有钱人拿钱出来买个四品以下的道台、候补知府及县令之类的空衔,遇到机会再补实缺,凑到的钱用来解决燃眉之急。与此同时,朝廷还增加了简放官员的名额,将一些较年轻的京官封个官衔,放回原籍办团练发展地方武装。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因为朝廷不给钱不给粮,兵勇自招,粮饷自筹,能否办好全看自己的本事。打了胜仗,朝廷可以赏给顶戴;打败了,是战死、病死,还是投江上吊,悉听尊便。但即便是这样的苦差事,也有人抢着去干。外面战事正酣,而后宫却相对平静。懿嫔正在储秀宫思顺斋保胎待产,她既不为打得越来越惨烈的战事担心,也从不过问朝中的政事,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平安生下一个健康的皇子,提升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咸丰帝也把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即将出生的“龙种”上。懿嫔待产的最后一个月,他破例召懿嫔的母亲带两名仆妇提前到宫中细心照料,并早早让太监宫女们筹备懿嫔分娩事宜。正月初九,咸丰帝命钦天监博士择选“刨喜坑”的“吉位”,即满族人用来掩埋胎盘和脐带的吉地。经过一番考察,钦天监博士选定储秀宫后殿东边门为吉地,随后

  24/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三名太监刨好“喜坑”,两名姥姥在喜坑前念喜歌,撒放一些筷子、红绸子和金银八宝,取意“快生吉祥”。内务府送来精奇(满语,是从小看护孩子的地位最高的仆役)和乳母共十名,懿嫔的弟弟照祥也让首领太监送来灯火及乳母二十名供挑选。但思顺斋地方太小,懿嫔仅挑了两个名分最高、生过男孩的妇女备用,另有两个经验丰富的接生婆供差遣。从二月初三起,太医院派出六名御医到储秀宫轮流值班,此为“上夜守喜”。御医需轮值到产妇分娩后的第十二天。三月初,各种接生工具、新生儿吉祥物、辟邪物品等陆续送进储秀宫,所有人员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严阵以待。三月二十三日午后,咸丰帝耐着性子在乾清宫暖阁看完内阁转呈的清军北大营的加急折子,正要回养心殿休憩片刻,这时内务府内殿总管前来奏报:接生姥姥来报懿嫔临产。咸丰帝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既紧张,又激动,来回地在暖阁里踱步。下午二时许,内殿总管再报:懿嫔产下一位阿哥,母子平安。喜讯传出后,整个紫禁城热闹起来。中国南方烽火连天之际,宫廷内却在张灯结彩,满朝文武额手称庆。咸丰帝更是欣喜若狂,慎重地为新出生的阿哥取名爱新觉罗·载淳,并于当日升香告祖,作长律以志吉庆:敬感天麻祖考仁,佳音储秀报麟振。恩深德厚哀常慕,奕启载祥定名淳。庶慰在天六年望,更欣率土万斯人。升香安佑昭慈佑,沉痛难胜永忆亲。咸丰帝将懿嫔加封为懿妃,并于十二月举行册封典礼。各路接生姥姥、太医、宫娥、太监论功行赏,受奖人数比“剿匪”功臣还要多。

  第二章青云直上/25在内忧外患的煎熬中,宫中好久没有喜庆的事情了,小皇子降生带来的喜庆气氛持续了半个多月。还不到小皇子满月,咸丰帝又宣布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三天。另外,将西直门内新街口二条胡同路北的一栋官房赏给懿妃的母亲。按照清朝祖制,皇子生下来后,无论嫡庶,都由宫内专门的乳母哺乳,生子的嫔妃则安心休养。咸丰帝爱子怜母,对懿妃的宠爱也就更进了一层。与此同时,中南部战区的局势也在不断变化。咸丰帝并不在意某一场战役的胜败,而是时时关注太平天国下一步的动向。捻军与太平军似乎出现联手趋势,并有从中路湖北、河南北上的迹象。于是,咸丰帝又开始调兵遣将,决定先把捻军的势头打下去。之所以要重点对付捻军,一是因为捻军势头没有太平军强劲,较容易镇压;二是捻军的势力范围在长江以北,离京畿较近,威胁也更大。在剿捻中,又有一批所谓的帅才大展身手,如英桂、袁甲三①在河南与捻军交战三战三捷。在此同时,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权力斗争,给了清军和湘军可乘之机。东王杨秀清逼宫谋权,北王韦昌辉奉诏杀杨,翼王石达开闻讯领兵“清君侧”,天王洪秀全杀韦昌辉迎石达开回京辅政。整整一个秋季,天京城陷入血腥恐怖之中。正与清军对峙的前线将领放弃战守返回,第一线的主力亦不待胜利而抽回,卷入这场大残杀之中。太平军在年初呈现出的强劲势头顷刻化为乌有,军事优势大大削弱。咸丰帝闻讯欢欣鼓舞,立刻谕令江北、江南大营重整旗鼓。军机大臣琦善的手下大将德兴阿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北军务;已故钦差大臣向荣的手下大将和春也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咸丰帝①袁甲三(1806—1863):字午桥,河南项城市人,清朝大臣,袁世凯叔祖,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官至漕运总督兼江南河道总督,提督八省军事,赐号“伊勒图巴图鲁”。

  26/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把因消极决策而懈怠的政务重新捡起来,在养心殿分别与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以及各部尚书商议,分析战局,重点讨论了钱粮的筹措及运输问题。不久,被困的曾国藩也得以脱身,率湘军开始反击。随着各地奏报增多,咸丰帝越来越兴奋。他下令钦差大臣和春、德兴阿“乘此机会”“迅奏朕功”;又下令钦差大臣官文和湖北巡抚胡林翼“乘此内乱,次第削平”。在给官、胡二人的谕旨中还有一段话:“所望克复上游,即可移师东下,由九江而至安庆,由安庆而至金陵……兵饷可不加增,而胜利庶几有望。”看样子,他想乘机把太平天国一举消灭。前线战事节节胜利,让咸丰帝很满意,后宫的一些人开始在他耳边鼓噪,说是皇子的降生带来了国运的逆转。咸丰帝对此深信不疑。咸丰七年(1857)正月,皇子载淳将满周岁之时,宫内大肆庆祝,咸丰帝再下谕旨将懿妃晋封为懿贵妃。懿贵妃就此越过丽妃,成为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妃子。赐封之后,咸丰帝还特许懿贵妃回娘家省亲。有个服侍过懿贵妃几十年的老宫女后来回忆省亲的经过时说:那是咸丰七年(1857)正月,慈禧(懿贵妃)产下皇子九个月后,皇帝特旨准许她回家省亲。当天一大早,太监就到锡拉胡同告诉慈禧的母亲,懿贵妃当日中午要回来省亲。听到这个难得的恩许,慈禧家人及亲朋好友惊喜交加,几乎整个锡拉胡同的人都倾巢而出,争相目睹慈禧乘坐华丽銮舆回家的排场。黄帘遮垂的銮舆缓缓来到慈禧家门,庭院内两边是早已躬身等候着慈禧的母亲及所有家眷奴仆。轿子一直抬到大门口,太监才请慈禧下轿。下得轿来,慈禧在宫女的搀扶下径直走进正屋,在正座上安然落座。此时,慈禧家人也随后进屋,除了母亲和年长的亲戚外,其余所有人都毕恭毕敬地跪下向慈禧请安。随后大摆宴席,席间,母亲只能坐在

  第二章青云直上/27女儿下手,因为此时女儿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皇子之母。但这位贵人似乎并未沾染上皇宫贵族的傲慢,她谈吐自若,就像昔日为人之女时一样,对家庭琐事,特别是妹妹们读书的事尤其关心。家宴热热闹闹,慈禧在席间询问并回答了许多问题。一月份的白昼转瞬即逝,宴席持续到后半晌,随行太监请贵人准备回銮。慈禧亲切地与家人告别,说自己不能与他们共同生活,非常难过,不过她也希望母亲有朝一日可以蒙恩入宫去看她。然后,慈禧给每个人都赏赐礼物,依依不舍地乘坐銮舆离开。叶赫那拉氏随和亲切的态度给所有参加宴席的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咸丰帝特许懿贵妃的家人进宫,她居住的储秀宫后殿就显得狭小了些。他有心想为懿贵妃修缮长春宫,又苦于没有银子,只得作罢,从中可以看出咸丰帝对懿贵妃恩宠优厚,用情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