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二节 血战皖北,一陈难敌多、鲍

第二节 血战皖北,一陈难敌多、鲍

书名:血战天下:湘军征战史作者名:廖正华本章字数:8560更新时间:2023-12-27 20:19:36

  太平军将领韦志俊(原名韦俊)与湘军颇有缘分。自岳州之战起,他就一直处在对抗湘军的前线。其间,他作为主将,防守武昌一年多,令胡林翼、李续宾吃到了不少苦头。后来,他又在太平墟一战中,击败率军援赣的刘长佑。

  这时候的韦志俊或许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会被那群昔日与他称兄道弟的太平天国将领们逼上绝境,最终被迫投入他的老对手湘军的怀抱。

  韦志俊为什么要投降湘军呢?一切还得从那场彻底改变韦家命运的大屠杀开始讲起。在天京事变中,韦昌辉作恶太多,得罪了几乎所有的太平军领袖人物。虽然韦志俊没有参与韦昌辉的阴谋,但在那些人的眼中,韦志俊也是同谋。因此,他们把仇恨施加到了韦志俊身上。这使得韦志俊在太平天国中很孤立。同时,在天京事变中,韦家被灭族,使得韦志俊对洪秀全等人也产生了仇恨情绪。

  一开始,这种相互仇恨、猜忌的情绪,并没有表面化。大家为了太平天国的共同理想,都选择把这种情绪压制在心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矛盾越来越公开化。

  导致矛盾激化的事件是极度仇恨韦志俊的杨辅清受到了洪秀全的重用。杨辅清是杨秀清的结拜兄弟,由于杨秀清的被杀,他与韦家结下了血海深仇。洪秀全将他提拔为中军主将,地位在当时担任右军主将的韦志俊之上。这引起了韦志俊的不满和恐慌。

  更为严重的是,自杨秀清的另一位结拜兄弟杨宜清攻占建德以来,杨辅清、杨宜清两人就不断侵吞当时是韦志俊势力范围的池州府地盘。这令韦志俊更加不安。

  当时的太平天国领袖人物当中,与韦志俊关系好的只有一个李秀成。不断遭到羞辱后,韦志俊滋生了渡江北上投靠李秀成的想法。

  1859年9月,韦志俊率军从池州出发,渡江北上,试图依托李秀成,另找一块地盘安身。韦志俊的想法遭到了陈玉成的坚决反对。为阻止韦志俊推进,陈玉成不惜诉诸武力,率部进攻韦志俊部。两军大打出手,伤亡惨重。李秀成为支持韦志俊,也率部参与厮杀,对陈玉成部发起攻击。因为这次内讧,太平军损失数千兵力。最终,韦志俊没能在江北立足,重新回到池州。

  北进计划失败后,韦志俊打定了投降湘军的念头。10月21、22日,韦志俊三次派人前往湘军水师营中,向杨载福说明投降意愿。为表明投降诚意,韦志俊除主动缴纳官印、牌照数百件外,还主动表示,愿意率部攻取芜湖、太平关、建德等处献给湘军。

  杨载福不能做主,于是将事情上报官文、曾国藩、胡林翼等人。曾国藩、胡林翼得知消息后,就如何处置韦志俊及其部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虽然曾国藩、胡林翼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事起仓促,再加上曾国藩等人不信任韦志俊,最终韦志俊所部的接收工作做得很不好。

  11月1日,为使曾国藩等人相信他的投降诚意,韦志俊派手下重要将领黄文金等人率部进攻芜湖。韦志俊投降是他的个人行为,他的手下绝大多数并不愿意背叛太平天国。所以,黄文金等人走到半路上,就调转马头反攻韦志俊所在的池州。韦志俊率部顽强抵抗,击退黄文金等人率部发起的多次进攻。

  进攻池州失败后,黄文金等人与韦志俊的仇人杨辅清取得联系,相约一起攻打池州。杨辅清欣然同意。随后,黄文金、杨辅清等人就率部向池州城发起攻击。

  面对两万多太平军的猛烈攻击,韦志俊并不慌张。他指挥部下谨慎防御。与此同时,湘军水师将领彭玉麟率领三营水师驰援池州,极大地缓解了韦志俊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彭玉麟、韦志俊率部密切配合,击退了太平军的多次进攻。

  黄文金、杨辅清等太平军将领认为,要想攻下池州,必须将清军的水师与陆师隔绝开来。于是,他们将部队一分为二,一路继续进攻池州,另一路负责隔绝水师。

  当时,池州港口水很浅,湘军水师战船不能靠近作战。于是,负责隔绝水师的那一路太平军占据港口,成功地将清军水师与陆师隔绝开来。这样一来,彭玉麟率领的湘军水师就无法支援城内的韦志俊部了。

  另一路太平军趁机对池州城发起猛攻。韦志俊率部与之血战几昼夜,虽然击退了太平军的进攻,但自身的伤亡也很大。

  连续作战导致韦志俊部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太平军抓紧时机,集中力量攻城。12月23日晚上,韦志俊正在城外打仗,突然有奸细打开东门,将太平军放了进来。韦志俊得知消息后,赶紧杀回来围堵,但已经来不及了。太平军凭借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很快就控制住了池州城内的所有重要据点。

  韦志俊见已经无法夺回池州,只好率领少数残兵败将冲出重围,逃到泥湾,听候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处置。

  曾国藩、胡林翼认为,这时候的韦志俊手下,还有几千士兵,留下来是个祸患,于是命彭玉麟将其中比较怯懦的遣散,留下其中比较勇猛的,分插到各军中。韦志俊所部的接收工作,就这么完成了。

  池州得而复失,令曾国藩、胡林翼感到异常恼怒。他们将原因归结于韦志俊的无能,一再质疑韦志俊是否是真心投降。

  之前在太平军中受够了气,本以为加入湘军后会受重视,结果依旧遭受排斥、质疑,这令韦志俊非常愤懑。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立一次奇“功”,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对他另眼相待。

  机会很快来了。当时,湘军已经准备围攻安庆。和要想攻克九江,就必须先攻克湖口一样,要想攻克安庆,也必须先攻克它东面的屏障枞阳镇。对这一点,湘军统帅胡林翼有着深刻认识,胡林翼说:“如果能够攻下枞阳,那么安庆将不攻自破。但要是攻不下枞阳的话,即使在安庆城下驻兵十年,也不能切断安庆的接济,也就不可能攻下安庆。”所以,安庆之战一开始,胡林翼就着手布置攻打枞阳镇。

  考虑到韦志俊是从太平军那边投诚过来的,熟悉太平军的一些战术打法,胡林翼准备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韦志俊完成。同时,胡林翼命杨载福、彭玉麟率湘军水师配合并监督韦志俊完成任务。

  枞阳南面有条罗塘洲,洲的东面是长江,西面是湖。杨载福、彭玉麟、韦志俊等人认为,必须将罗塘洲挖断,使湘军水师战船能够开进湖内轰击枞阳镇,才能拿下枞阳。湘军士兵们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果然使湘军水师战船处在了有利的攻击位置。

  随后,湘军水、陆两军开始进击枞阳。在湘军的猛烈轰击下,太平军守将万宗胜失去了守城的信心,走出战壕向湘军投降。于是,安庆的重要门户枞阳镇落入湘军之手。

  得知韦志俊等部拿下枞阳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即率湘军陆师主力推进至安庆城下。曾国荃攻打安庆的战术,与李续宾攻打武昌、九江类似,都是挖深沟,筑高垒,凭借坚固的防守工事,内拒城中之敌,外阻来援之敌。这种笨办法对太平军的守城造成了巨大麻烦。

  与此同时,胡林翼命多隆阿率部推进至挂车河,李续宜率部推进至青草塥,准备进攻桐城。

  桐城的西北角有座求雨岭,地势高出桐城城墙,是重要的战略据点。太平军在岭上筑有石垒,并在石垒的周围修筑有宽两丈的石壕,防守比较严密。

  多隆阿认为,要想拿下桐城,必须先拿下求雨岭。于是,他派三千士兵悄悄地推进到求雨岭的后面,然后亲率马队佯攻桐城,以吸引太平军的注意力。

  果然,太平军的注意力都被正面进攻的湘军所吸引,没有注意求雨岭后面的湘军。这天夜里,潜伏在求雨岭后面的湘军乘着夜色,悄悄地爬上了求雨岭。

  驻扎在求雨岭上的太平军哨兵虽然发现了湘军的动向,却没有引起重视。于是,湘军得以从容地在求雨岭上的险要之处修筑起三座炮台。

  第二天早晨,石垒中的太平军从睡梦醒来,才发现他们犯了大错误。湘军占据了险要之处,可以很好地炮击他们以及城内的太平军,而他们的炮火,却不能袭击湘军。

  占据求雨岭使湘军在日后的桐城会战中占据了有利地势。从这一战中,我们可以看出多隆阿不仅勇猛,而且善谋。在这一点上,他比鲍超强许多。

  得知多隆阿、李续宜两路大军向桐城杀来后,陈玉成立即率皖北太平军主力前来迎战,试图解桐城之围。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陈玉成并没有一来到战场就进攻,而是学着湘军的战术坚壁不出。

  多隆阿见陈玉成不出战,说:“敌军刚到就闭垒不出,这是想耗时间拖垮我们。不过,他们打着救援的旗号,来了却不敢战,士兵们一定很气馁。只要我们主动出击,就能动摇他们的军心。”

  于是,多隆阿将手下的十八营湘军分作三队,向太平军发动猛攻。太平军被迫冲出战壕,与湘军展开厮杀。

  很快,太平军就败下阵来,纷纷退回营垒中。多隆阿见到这一幕,笑道:“人家都说陈玉成是敌军中最能打的,我看也不过如此嘛!”

  陈玉成见多隆阿军很厉害,决定避强战弱,将矛头对准湘军李续宜部。然而,李续宜部也不是软柿子。

  陈玉成率领大军向湘军李续宜部发起攻击。多隆阿得知,率部前往增援。陈玉成见多隆阿杀到,料想无法抵敌,连忙命部下后撤。

  多隆阿前往会见李续宜,对他说:“这支敌军没什么战斗力。我和他们交过手,知道他们的底细。我们两军分进合击,一定能将他们全歼。”李续宜欣然同意。

  于是,多隆阿率军向陈玉成大军的西北面杀去,而李续宜率领大军绕至陈玉成大军的南面。

  眼看就要被湘军合围,陈玉成被迫率部冲出战壕,与湘军展开对决。不多久,太平军就败下阵来,纷纷撤退。此战,陈玉成未能完成解桐城之围的战略目的。

  在湘军曾国荃的长期围困之下,安庆太平军的处境越来越糟糕。为解安庆之围,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了一个南北两路分进合击武昌,以迫使湘军回援,从而解安庆之围的办法,得到了洪秀全的首肯。按照洪仁玕的规划,担任北路进击任务的是陈玉成,而李秀成担任南路进击任务。

  1861年3月,陈玉成按照洪仁玕的规划,向鄂皖边境挺进,试图突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这里布置的防线,向武昌挺进。这一次,陈玉成大军的进展非常顺利,他们很快攻下英山、蕲水等县以及黄州府城,威逼武昌。

  当时,清军在武昌城内只有三千兵,而在黄州至武昌之间,没有布置一兵一卒。更严重的是,当时的武昌城中,没有镇得住场面的人。胡林翼在太湖,一时半会回不来。官文虽在武昌城中,但谁也不会指望他击退陈玉成。谁都知道,他没这能力。

  此刻的武昌城中,一片混乱。负责湘军后勤保障的官员为了保命,纷纷逃跑。主官阎敬铭急得上吊,被人救下。胡林翼的老婆陶夫人也携带养子逃到长江边的船上,随时准备逃跑。随后,官文这个堂堂的湖广总督,也逃到了城外。

  这时候的陈玉成,如果行动迅速,似乎是有可能拿下武昌的。可后来的事实大家都知道,陈玉成并没有攻打武昌就退兵了。关于陈玉成退兵的原因,很多学术书上都归结为英国人巴夏礼的恐吓。

  事实是否如此呢?不是!陈玉成之所以没有攻打武昌,是因为清军水师迅速封堵住了长江。在陈玉成大军西进的同时,清军水师将领张启基已经率领一百余艘战船封锁住了武昌至樊口段的长江。随后,湘军水师将领成发翔也率部回援,参与封锁长江。清军在长江上的防御,更加严密。至3月28日,湘军水师名将彭玉麟亲自来到下巴河调度水师。清军的长江防线,至此已经无法突破。

  清军水师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而陈玉成手下并无水师,他是不能插翅飞过长江的。所以,对当时的陈玉成来说,他只能攻下汉阳、汉口,而不能攻下武昌。至3月31日,李续宜率领的十九营湘军杀到武昌,更是彻底断绝了陈玉成攻打武昌的心。

  陈玉成没有打武昌,也没有打汉口、汉阳。当时,李秀成大军还在江西,没有进攻武昌。在这种情况下,陈玉成即便拿下汉口、汉阳,也无法调动更多的湘军回援。

  随后,陈玉成在黄州等地留下部分军队,然后亲率主力部队杀回安徽,进抵安庆城外,试图直接解安庆之围。

  与此同时,由洪仁玕、林绍璋等率领的援军从天京出发,也来到了桐城与安庆之间的新安渡、横山铺等地,连营三十里,希望和陈玉成大军会合,一起解安庆之围。

  多隆阿知道洪仁玕、林绍璋都不是军事高手,于是主动出击,兵分三路进击太平军洪仁玕、林绍璋部。太平军大败,退至桐城。

  随后,另一路太平军由黄文金率领,从芜湖出发,渡江进至桐城一带,试图先击败多隆阿,然后解安庆之围。

  多隆阿知道黄文金是太平军名将,不能硬攻,只可智取,于是设下埋伏,命少数军队前往诱敌。黄文金中计,率领全军追击,结果被湘军重创。

  多隆阿连战皆胜,极大地减轻了曾国荃的压力。这是曾国荃后来能够逼走陈玉成的重要条件。

  陈玉成率部来到安庆城外后,在集贤关外的赤岗岭上扎下营垒四座,在安庆城北的菱湖北岸修筑营垒十三座。安庆城内的守将叶芸来则在菱湖南岸修筑营垒五座,将船放入菱湖中,与菱湖北岸的援军取得联系。太平军在菱湖南北两岸修筑的这十八座营垒,统称为“菱湖十八垒”。日后,湘军曾国荃、鲍超两部与陈玉成大军在安庆城外的对决,主要就是围绕赤岗岭四垒以及菱湖十八垒展开。

  曾国荃见太平军通过菱湖,打通了物资运输通道,决定出兵掐断它。他命湘军水师名将杨载福督率部下将战船放入菱湖中,前往袭击太平军船只,同时命湘军陆师将领萧孚泗、曾贞幹(曾国藩的弟弟,原名曾国葆)率部护卫水师行动。

  陈玉成见湘军出动,乃率部进击,将湘军萧孚泗部团团围住。眼看萧孚泗部就要被太平军全歼,曾贞幹率部及时杀到,将萧孚泗从重围中救出。

  与此同时,湘军水师与太平军水营在菱湖中展开了厮杀。激战片刻后,湘军水师占据了上风,夺获了不少太平军船只。最后,由于湘军陆师没能在菱湖边占据一块根据地,湘军水师得不到支援,只得收船上岸。

  此后几天,陈玉成率部逐步迫近湘军修筑营垒。曾国荃见形势有点被动,决定主动出击。他和杨载福、曾贞幹等将领商量作战计划,说:“敌军营垒纵横,对我军威胁很大。应该出兵占据东面湖边,同时将水师战船放入菱湖中。这样,水师可以依托陆师,进击菱湖中的敌军船只;陆师也可以依托水师的保护,阻挡岸上敌军的进攻。只有这样,才能一招制敌。”

  杨载福、曾贞幹等将领都同意曾国荃的作战计划。于是,曾国荃命曾贞幹率部前往菱湖东面岸边修筑营垒,同时命杨载福率部将战船放入菱湖中。

  陈玉成见湘军修筑营垒,立即亲率大军前来攻击。曾贞幹率部一边防御,一边修筑营垒。很快,湘军就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自此以后,湘军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

  与生性谨慎,作战畏首畏尾的曾国藩不同,曾国荃作战勇猛,经常亲临前线,因此多次遭遇险情。5月16日,他率领一支不到两百人的队伍,前往太平军营垒前侦察,被太平军发现。

  太平军倾巢出动,兵分几路追击曾国荃。虽然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曾国荃丝毫不慌张,他命令手下占据险要之处,准备与太平军血战。

  太平军见湘军面对如此危险的局面,都没有慌张,认定这是曾国荃的诱敌深入之计,于是急忙后退。

  这时候,湘军阵中鼓声大作。随着鼓声杀出的,是曾国荃以及他手下的那些恶狠狠的湘军将士们。

  湘军的气势太过凶猛,导致太平军出现了误判。他们以为从背后追来的是湘军的大部队,于是一个个心惊胆战,迅速撤退。

  经此惨败后,陈玉成认为暂时无法直接解安庆之围,决定率部北上,与洪仁玕、林绍璋、黄文金等军会合,先击败围攻桐城的湘军多隆阿、李续宜等部,然后再集中兵力,直接解安庆之围。于是,陈玉成在赤岗岭四垒以及菱湖北岸的十三垒中留下精兵后,率其余部队向桐城外围杀去。

  5月23日,太平军陈玉成、洪仁玕、林绍璋、黄文金等部会合,分三路进攻湘军多隆阿部。第二天,两军展开决战。多隆阿率湘军兵分五路向太平军发起反击,一举击溃三路太平军。太平军大败,全部退入桐城。

  曾国藩、胡林翼等湘军统帅见陈玉成北上,安庆城外的太平军没有主心骨,于是谋划击破安庆城外的太平军。他们将湘军鲍超部从江南调回江北,试图对太平军重兵布防的赤岗岭四垒发起攻击。

  留在这四垒中的太平军都是陈玉成手下最精锐的部队。多年来,陈玉成正是靠着这支精锐之师,得以纵横长江北岸。其将领刘玱琳、李四福两位,是陈玉成手下最重要的四位将领中的两位,对陈玉成来说,尤其重要。

  湘军鲍超部来到赤岗岭下后,随即对岭上的太平军发起攻击。鲍超所部的长项是防守,攻坚能力不行,加之这次他们面对的又是太平军中的王牌,所以战斗刚打响的时候,湘军伤亡很惨重。

  遭受重创后,鲍超及时改变强攻的战术,派兵把赤岗岭四面围困起来,企图通过长期围困的办法,迫使太平军投降。

  陈玉成北上之前,将大量的火药、枪支以及从各地征集来的粮食,都放在了赤岗岭上。所以,湘军的长期围困,短时期内并不能对赤岗岭上的太平军构成致命威胁。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对于赤岗岭上的太平军来说,越来越不乐观了。不少太平军将士产生了悲观的情绪。

  觉察到这一点后,鲍超积极施展诱降的战术。在鲍超的引诱下,李四福等太平军将领意志松懈,率部投降了湘军。湘军趁势占领了四座堡垒中的三座。

  本来,按照湘军的一贯做法,投降者是不杀的,但曾国藩等人认为,李四福等率领的这些军队,是太平军中的精锐,留下来是个巨大的隐患,于是主张斩草除根。于是,凶残的湘军大开杀戒,将李四福以及其他投降者全部杀害。

  虽然陷入绝境,太平军将领刘玱琳依旧沉着应战,坚守最后一座堡垒。直到最后实在守不下去了,他才设法突围。

  这天深夜,刘玱琳率部乘着月色,一鼓作气,冲出重围,来到一条河边。当时雨水很多,河水暴涨。因此,刘玱琳等人无法徒步过河,被困在了河边。

  很快,鲍超率领的湘军马队追了上来。太平军无处躲闪,绝大部分被湘军俘虏。刘玱琳率领余部两百人冲出重围,沿着河向东前进,希望找到民船将他们送到对岸去。

  找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刘玱琳等人终于找到了一艘民船。太平军争着上船,互相拥挤,折腾了好久后才全部上了船。

  当船行进到河中央的时候,刘玱琳发现,迎面过来了许多战船。很显然,这是湘军水师的战船!刘玱琳想跑,但已经来不及了。

  在被湘军击杀近百人后,剩余的太平军将士放下了武器。刘玱琳成了湘军的俘虏,被押送到杨载福大营中。随后不久,他就英勇牺牲了。

  赤岗岭之战的失败,对陈玉成来说,是致命的。在战斗中阵亡的四千太平军将士,全部是陈玉成手下最精锐的力量,其中的将领刘玱琳、李四福更是陈玉成的左膀右臂。这支军队遭受湘军毒手后,陈玉成的实力也就削减了一大半。所以说,赤岗岭一战不仅决定了安庆攻防战的胜负,也决定了陈玉成兵团的命运,是一场真正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战。

  与此同时,湘军曾国荃部也对驻守菱湖十八垒的太平军发起了攻击。起初,湘军的攻坚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虽然不少湘军士兵奋勇前进,将太平军设置在营垒外的障碍物木城、花篱都拔除干净了,还有一些士兵甚至已经杀入了太平军营垒中,但太平军还是凭借着洋枪洋炮,击退了湘军的进攻。

  后来,由于长期下暴雨,菱湖水位猛涨。湖水浸入太平军营垒中,给太平军的防守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曾贞幹将这一情况及时告知了曾国荃。曾国荃命他率部在水师的支援下,进攻菱湖十八垒。很快,曾贞幹就率部攻下了其中的好几座营垒。

  7月7日,曾国荃派六营湘军驻扎在安庆北门外,截断城内太平军与菱湖南北两岸太平军的联系。

  得知这一情况后,太平军大举出动,对这六营湘军发起猛烈袭击,结果却被湘军击败。

  这样一来,菱湖南北两岸营垒中的太平军就陷入了孤立的状态。士兵们很恐慌,担心没饭吃,更担心湘军来进攻。

  曾国荃知道,这时候是摧毁菱湖南北两岸太平军营垒的最佳时刻。于是,他命令湘军水陆齐进,对菱湖南北两岸的太平军营垒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很快,湘军就占领了全部营垒。

  菱湖十八垒的失陷,对于安庆城中的太平军来说,是致命打击。他们失去了唯一的一个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从此以后,陷入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很快,城内就发生了严重的粮荒。

  得知安庆城中的危急状况后,陈玉成决定会合林绍璋、黄文金等部,挺进至安庆城下,直接解安庆之围。

  得知太平军三路出击后,多隆阿积极行动。他的军队不仅击溃了太平军林绍璋、黄文金两部,导致他们不能参加安庆会战,还一度将陈玉成大军阻击在安庆以西。多隆阿的出击,是曾国荃取得安庆攻防战最后胜利的关键。

  到8月下旬,陈玉成大军终于突破湘军多隆阿部的防守,杀到安庆城下。随后,陈玉成率部对湘军曾国荃部发动了猛攻。

  和李续宾攻打武昌时一样,曾国荃来到安庆城下后,也命士兵挖掘了内、外两道壕沟,据守内壕对付城内太平军的反扑,据守外壕对付城外援军的进攻。曾国荃与陈玉成关于安庆的最后厮杀,就是围绕外壕展开的。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8月27日、28日两天。8月27日上午,陈玉成率大军猛攻西北角的湘军外壕。太平军每人拿着一把稻草,奋勇前进。来到湘军外壕前后,他们就把稻草抛入战壕中。顷刻之间,湘军辛苦挖掘的外壕就被填平了。随后,太平军冲过战壕,向湘军营垒中杀去。

  曾国荃见太平军冲过了战壕,立即拿起大刀,冲至战壕边,砍杀冲在最前面的太平军。曾国荃的这一冒险行为,提升了湘军将士们的斗志。士气饱满的他们,凭借着洋枪洋炮,击退了太平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激战一直持续到8月28日凌晨。太平军付出了一万多人阵亡的惨痛代价,依旧不能攻破湘军的外壕。此后几天,陈玉成大军继续进攻湘军外壕,但始终没有进展。

  与此同时,曾国荃督率湘军对安庆发起了最后的攻击。曾国荃麾下第一猛将李臣典率部猛攻安庆北门,同时偷挖地道,埋设火药。

  9月5日,李臣典命士兵引爆火药,“轰”地一声,安庆北门城墙瞬间被炸塌几十丈。李臣典的部队率先杀进安庆城,曾国荃督率大军随后杀入。安庆落入湘军之手。安庆城外的陈玉成得知这一消息,连忙率军离开安庆战场,退守庐州。

  安庆的失陷,使得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门户大开。从此以后,太平天国陷入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当中。而对于湘军来说,攻克安庆,是一个重大胜利。

  得知湘军攻克安庆的时候,湘军统帅胡林翼已经进入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为了攻克安庆,他费尽了心力,克城之后仅仅过了二十多天,他就撒手人寰了。

  在湘军另一统帅曾国藩流年不利的这些年里,胡林翼指挥湘军攻克武昌、湖口、九江、安庆。他对湘军的贡献,不亚于曾国藩、左宗棠。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或许也能像曾国藩那样,在洋务运动中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甚至还能像左宗棠那样,在反侵略的战场上一展才华。历史没有给他再进一步的机会,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