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四节 再战湖口,彭郎夺得小姑回

第四节 再战湖口,彭郎夺得小姑回

书名:血战天下:湘军征战史作者名:廖正华本章字数:3483更新时间:2023-12-27 20:19:36

  

  进入1857年下半年,太平军在江西的形势变得异常严峻起来。九江、临江、吉安等府城遭受长期围困。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九江。

  当时,九江的西、南、北三面都被湘军占领。九江城的物资补给完全依赖于湖口一线。因此,湖口的得失对太平军来说,至关重要。太平军在湖口,构筑了严密的防线。他们在下钟山一带垒石筑城,安放大炮;在湖口对岸的梅家洲也修筑有坚固的城防工事;在江中排列战舰数百,以封锁湖口。

  湘军将领们也意识到了湖口的重要性。李续宾就曾对胡林翼说:“要想收复九江,必须先攻克湖口,使内湖水师冲出湖口,进入长江。”于是,湘军订下了先攻湖口,后攻九江的战略计划。

  1857年10月,李续宾率湘军陆师东进。随后,他与湘军水师将领杨载福、彭玉麟商定,在10月25日发起对湖口的总攻。

  自1855年1月以来,湘军内湖水师已经在鄱阳湖中待了两年半还多。无论是彭玉麟、黄翼升等将领,还是普通的士兵,都急切盼望能够杀出湖口,重新遨游在宽阔的长江中。所以,对这一战,湘军内湖水师上上下下都很重视。

  10月25日凌晨,彭玉麟亲率湘军内湖水师所有战船驶向湖口。杨载福命外江水师发炮接应。

  湘军内湖水师要想冲出湖口,必须经过一处石崖旁。这处石崖,高度和舢板相当。太平军知道这里是湘军水师的必经之地,所以将几门巨炮拉到了崖上,试图依托巨炮构成火力网,阻止湘军水师的前进。

  当内湖水师的先头船只从崖下经过时,崖上巨炮齐发。湘军损失惨重,都司罗胜发也中炮身亡。彭玉麟忙令先头船只撤回,换一艘舢板前去冲杀,结果还是失败。彭玉麟又接连换上好几艘舢板前去冲锋,但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此时,湘军的伤亡已经达到了百余人。

  湘军水师虽以作战勇猛著称,但士兵们面对这种场面,也不免有些胆怯。有些人对彭玉麟的指挥不满,说:“冒着炮火冲杀没用,白白浪费士兵的生命。我们应当寻求别的进军路线。”

  彭玉麟一听,大怒道:“我们湘军自衡州出师以来,至今已有五年。这五年间,不知多少弟兄在敌军的炮火、刀矛下丧生,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他们报仇吗?今天,我们在这里畏畏缩缩,停滞不前,对得起他们吗?”

  将士们听了彭玉麟的话,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彭玉麟又接着慷慨地说:“今日之战,唯有努力向前,退后格杀勿论!”

  就这样,一艘又一艘的湘军水师舢板,前赴后继地向石崖冲去。太平军本以为重创湘军水师之后,他们就会知难而退的,却没想到他们愈战愈勇,大有不过关誓不罢休的气势。

  石崖下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太平军的几尊巨炮,由于连续发射,炮管发热迸裂,不幸先后报销。湘军内湖水师趁着这个难得的时机,全部从石崖下顺利通过,进入长江,与外江水师会合。

  湘军水师自1855年1月29日被太平军分隔在外江与内湖之后,历经两年多,终于重新会合。长江上欢声四起,震动江水。

  湘军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就遇到了大麻烦。之前,为了防止湘军水师的进攻,湖口太平军将大锚、铁链沉于江底。这时候,湘军水师往来穿梭,有不少船只被铁链钩住,船身沉重,难以行走。

  湖口太平军见湘军水师被困住,倾其全力发炮攻击。突然,太平军身后,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冲锋声,一队队如龙似虎的骑兵、步兵向湖口太平军杀来。这支雄兵是从哪里杀来的呢?

  原来,10月24日这天,李续宾命他的弟弟攻打梅家洲。他自己则率部渡过长江,扬言要攻打安徽东部重镇宿松县。安徽的太平军被他的这一招声东击西迷惑,不敢增援湖口。

  当天夜里四更时分,李续宾率部再次渡过长江,绕道八里江,来到湖口城后的北山。士兵们攀着藤萝上山,悄悄潜伏下来。驻守湖口的太平军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对付正面进攻的李续宜所部上,浑然不知身后埋伏着一支虎狼之师。

  当湘军水师战船被铁链钩住难以行动时,太平军只顾炮击前面的湘军水师,完全没有提防后面,因此被李续宾杀了个措手不及。太平军大败,退缩到营垒中。

  10月26日凌晨,李续宾率部架设云梯攻打湖口县城,一支支火箭从云梯处射入城中。突然,一声巨响,城内瓦石飞空,墙垒迸裂。原来,是湘军的火箭射中了城中的火药库,引起了大爆炸。这一声巨响,使太平军坚守湖口县城的信心遭受重创。守将黄文金打开城门,率部撤出湖口县城。湖口因此落入湘军之手。

  驻守梅家洲的太平军见湖口已陷,知道大势已去,也弃垒而走。但他们的归路已经被湘军切断,这一支太平军最终全部被湘军击灭。

  10月25日、26日的湖口战役,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湘军水师自1855年1月29日以来的被动局面彻底宣告结束。对于太平军水营来讲,湖口一战是致命的,石达开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一点点水军力量,在这一战中化为乌有。太平军水营,自此以后,再也没有奋起过。

  湖口之战后,彭玉麟等率湘军水师乘胜追击,他们的目标是将太平军的水军力量彻底逐出江西。不久后,彭玉麟等率军夺取彭泽县江中天险小孤山。彭玉麟欣喜异常,诗兴大发,在小孤山的悬崖峭壁之上,题上了这首著名的《攻克彭泽夺回小姑山要隘》:

  书生笑率战船来,江上旌旗耀日开。

  十万貔貅齐奏凯,彭郎夺得小姑回。

  这首诗突出地体现了彭玉麟风流蕴藉、不斤斤于吞吐规仿而又气势宏远、别具旨趣的胸襟与情怀,历来被视为彭玉麟一生数千首诗中最好的一首。

  11月3日,杨载福率领湘军水师开始攻打彭泽县。11月8日,城内的太平军弃城撤退,湘军占领彭泽县。接着,杨载福率领湘军水师乘胜东下,攻破江西、安徽交界处的马当峡,杀入安徽境内。11月9日,湘军水师攻克安徽望江,11月11日又攻破东流,杀到安庆城下,并成功地击毁了太平军设在安庆西门外的三座堡垒。11月12日,湘军水师又攻克安庆旁边的军事重镇枞阳,然后继续东下。11月15日,湘军水师攻克铜陵,顺流而下直至繁昌的老县城峡口。此地距离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只有区区四五百里长江水面。在这里,湘军水师与清军定海总兵李德麟所率领的水师会合,并帮助李德麟击败驻守在泥汊的太平军水营,占领泥汊。第二天,杨载福率领湘军水师返航,回到彭泽。

  在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杨载福率领湘军水师长驱直入,向东挺进一千多里,如入无人之境,此举极大地震撼了太平天国。湘军水师威震天下。

  湘军水师为什么突然之间,与太平军水营相比,有了这么大的优势了呢?这与石达开在天京事变后的转变有关。天京事变后,石达开与洪秀全嫌隙日深,他失去了以往那种可以专制一方的权力,从此以后不再关心水军的发展,而只与湘军在陆地上争锋。他的这一转变,注定了他和太平天国最终的命运。

  湘军水师已经有了很大的优势,湘军陆师的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他们仍需在江西与太平军展开一城一地的争夺。李续宾所部,在湖口战役结束后,移师九江城外。他满心以为,借着湖口大捷的余威,他的部队能够迅速攻克九江。然而,事情远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如果给中国历史上善于防守的名将来一个排名的话,太平天国的九江守将林启荣应该能排进前十名。他的坚忍,连他的对手曾国藩、罗泽南都十分佩服。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多次感叹自己不如林启容坚忍。罗泽南也曾叹息说:“九江并不大,湘军很容易合围,而且这里地势低洼,易攻难守。但是林逆军容整肃,旗帜甲胄鲜明,令湘军一看就觉得气馁。林逆如此善战,湘军将领都不如他。”

  李续宾这次,又顿兵九江城下长达半年多。直到第二年,也就是1858年5月间,战事才出现重大转机。

  当时齐聚九江城下的,除了李续宾的陆师之外,还有彭玉麟、杨载福所统率的湘军水师。湘军水师驻扎江岸,严密封锁长江,九江太平军的补给线,完全被切断。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林启荣号召士兵在城市的空隙处种植小麦。

  在多次强攻无法奏效之后,李续宾决定采用开挖地道的办法,将火药从地道运至城墙下,从而轰破城墙。这也不是什么新招,当年李续宾和刘长佑攻破李沅发镇守的新宁县城,就是采用的挖地道的办法。挖地道破坚城的这一招,湘军以后还会多次运用,尤其是后来曾国荃攻打安庆、江宁的时候。

  1858年5月18日,地道挖成。李续宾请来杨载福、彭玉麟两位水师将领,一起商讨攻城事宜。他们三人约定,在次日,由李续宾率领陆师攻打九江的东、南、西三面,由杨载福、彭玉麟率领水师攻打九江北门临江一带,一起发力,务必一举攻下九江。

  次日凌晨,李续宾命人将运至地道尽头的火药点爆。“轰隆”一声巨响,九江城墙被炸塌一百余丈。李续宾见状,忙率领士兵从城墙塌陷处冲了进去。与此同时,其他两面的湘军陆师以及彭玉麟、杨载福所率的水师,也对九江城发起了猛攻。

  九江城里的太平军无法阻挡冲入城中的湘军陆师部队,又四面受敌,于是渐渐崩溃。林启荣率众巷战,在阵前壮烈牺牲。太平军驻守九江的一万多名将士也都牺牲。九江落入湘军手中。湘军自1854年12月第一次攻打九江起,历时三年半,才攻下九江。

  湖口、临江、九江、吉安等战略要地的相继失守,标志着太平军势力基本上被逐出江西。战争,将在江西下流的安徽省继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