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赶坟

赶坟

赶坟

作者: 灯深烛伊
已完结灵异鬼怪悬疑灵异

110.56万 字   |11人 正在读

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散宴席|更新时间:2024-12-27 17:51:59

作品简介
目录 (434章)

故事发生在全国解放后,民间田地里留下了许多旧时候的坟头,为此各地都成立了赶坟队来迁走零散的坟头,就在这其中发生了许多耸人听闻的怪事,虽然大多数都是民间的传说但这其中不乏真实的故事。接近生活的民俗故事中,给人不寒而栗的真实恐惧。诡异离奇的故事,神秘诡异的人物,灵异超自然的事件,惊悚恐怖的画面,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真实且虚幻战栗空间。

第一章 坟坡子

  

  旧时候民间有老话称赶白事,也叫赶坟或叫赶坟头。这就是说谁家有老人过世了,认识的人得去吊唁,披麻戴孝跟着抬棺材送殡的队伍往坟地走,就是土话讲的赶坟头。

  在如今虽然政府要求农村老人死后,得送到县城火葬场火化,但人们的传统观念还是希望入土为安的,只要在村里头给话事人稍加打点,就能心安理得埋在自家祖坟了。现今农村赶坟和以前还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曾经那棺材全得靠人抬牛拉,如今则换成拖拉机、汽车,唯一没变的就是送殡时浩浩荡荡的人群。

  那要是赶上个大户的出殡,这最前面抬棺材的人群已经走到坟地,而队伍末端的还堵在村口出不去,足可以想象出这送殡的人有多少。

  要说这本书的书名《赶坟》,并不是指的送殡赶坟头的意思,但绝对是跟坟地有着莫大的关系,那这话还得从上世纪的一次灾荒开始说起。

  1942年的河南,前一年刚经历过水灾,第二年春天又接连遭遇冰雹、黑霜和大风,而更为普遍的则是大旱,大旱过后开始闹蝗灾,几乎是能想象到的天灾,集中在一起袭击当时北、东和东南地区被日军攻陷的河南。

  当时河南是对日作战的前线阵地,国民党河南驻军,每年要从农民手中征得大量的粮食作为军饷,天灾来时,农民手中仅有的余粮被搜刮殆尽。这种种天灾人祸的原因,导致后来一场特大灾难发生,那就是震惊中外的“1942年河南大饥荒”。

  要说地主家也没余粮,那大多是闲事的调侃,但在1942下半年,河南秋粮绝收引发饥荒,躲饥荒的人群走过之处满目狼藉寸草不剩,不用说像样的粮食,连那树皮、柴火、木头一类的东西都别想看见了,就是那木头桩子立起来的电线杆上也能被啃秃了。

  当时躲饥荒逃出河南的人太多,周边的省份也吃不消开始封城限制人数,还有许多人没能走出河南就饿死在路边。有传闻说有些人饿的实在是不行了那就开始吃人了,活人不敢吃只能在路边跟野狗抢死尸吃,说起来有些恶心,但足可想象出当时的饥荒有多么严重,逃难的那些人有多惨。

  河南大饥荒到底死了多少人,如今是无从考证了,只是粗略估算至少有300万至500万人死于这场饥荒中,有的人运气好死后,还能遇到好心人给挖个坑埋了,但那大多数死在逃难路上的人,只能是任由风吹日晒野狗啃食。

  后来当时的民国政府,对那些无人认领的一部分尸体,进行火化处理,但大部分都是直接埋在荒郊野地,最多就是给垒个土坡,连个墓碑都没有,时间一长那些埋尸体的地方,就成了乱坟岗子。

  饿死的人怨气大死后不投胎,这一说法是河南卢氏县当地人吓唬小孩用的,为了不让孩子跑到那些乱坟岗子去编出来的。

  但那些埋着因逃饥荒而饿死人的乱坟岗子也是邪行,时不时就闹点事,每到七月半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得往乱坟岗子那多烧点纸钱,让那些饿死的人的冤魂都安实点别出来作祟,到后来还形成了一个传统,给逝者烧纸的时候,还要往附近多扔些纸钱,嘴里还得念叨着:“拿钱哎,来拿钱哎,拿钱自己去买吃的中不,别出来找了,啥也没有。”年轻一些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跟着学也传下来了。

  就在1950年7月的某一几天,卢氏县还出了一件怪事,县城靠陕西交界处有一片荒地,后来因埋了不少饥荒年路过饿死的人,所以成为一大片乱坟岗子,坟头一个接一个,也不知道到底埋了多少死人,只因为坟头很多,当地人也称其为“坟坡子”。

  说有一天半夜三更后,从远处坟坡子那传来一阵哭丧声,那是个女子的声音凄惨且歇斯底里,听的人头皮发麻只想堵耳朵。当地人迷信就认为是饿死鬼缺钱出来哭丧,也没个人敢半夜寻着声音,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直到清明节当天的晚上,附近的住户集体到坟坡子,每户都带了不少纸钱,去坟坡子一旁的路边,给那些饿死鬼多烧些,为让他们别在半夜出来哭丧。

  开头提到的怪事,并不是说半夜有人哭丧,而是坟坡子附近居民去烧纸的时候,遇到的一件事。

  说在当时大约是晚上的九点多钟,居民们沿着路边,各家烧各家的纸钱,互相都离得不远有个照应的,燃起了不少烧纸的火堆,都想着烧完纸钱,赶紧回家睡觉,也不想半夜在这里多待。

  一块去烧纸的人中有个当地的外号叫老严的汉子,在邻邻居居的印象中,那打解放前就是种地的老实人,今年有四十多岁,皮肤黝黑身体非常挺壮实,是家中的顶梁柱,他跟着附近的居民,一块来到这坟坡子烧纸钱。

  老严蹲在一边燃起一堆烧纸,他背后就是那坟坡子,干了一天的农活累的浑身都不得劲,要不是家里婆娘,让他也来坟坡子烧点纸钱求太平,他大白天都不愿意来这,更别提这阴森森的夜里了。

  说来也怪,原本烧的好好的火堆,突然在无风的状态下打起转,随后那带着火苗的烧纸,奔着老严的脸就去了,还好老严反应快,身体往后一转,才没让火燎到脸和头发。还没来得及去检查衣服有没有被火燎着,就突然看到不远处的坟坡子里有东西在动。

  那东西白森森的时隐时现,如果不是老严为躲被风吹起的烧纸把脸转到身后,还真是很难发现坟坡子里有个奇怪的东西。

  他转头朝身边闷头烧纸的邻居们瞧了几眼,仗着附近的人多,就站起身往坟坡子里走了些,等靠近才发现那白森森的东西,竟是个从坟地里探出来的死尸脑袋,那脑袋上只剩下一些头发,皮肉都没了露出森森的白骨。

  但说来这也不稀奇,这一带都是乱坟岗子,图省事坟坑挖也浅,赶上哪年下大雨,能冲出不少死人骨头来,都见怪不怪了。

  老严心想:“可能是坟头的土浅,把尸体的头部给露出来,可是刚才看到的东西似乎会动,这说不通啊,难不成这骨头架子,还成精了要出来了不成?”

  本来他胆量不小,看出是个骷髅头后,竟没怎么害怕,但一想到那些鬼神之类的事,他这个身体强壮的庄稼汉,也不禁打个颤栗,腿肚子筋也跟着扭了几圈。

  转头再一看周围杂草丛生,那露出土的骷髅头,像仰着脸瞧着自己一样,两个眼眶内黑洞洞的,看得直叫人心惊胆颤,也不敢多停留扭头就往回走。

  老严没想到自己竟走进坟子坡的深处,远处烧纸的人群也看不太清楚,黑灯瞎火独处在荒坟乱岗,不禁有些慌神,刚想加快脚步,却听身后传来一阵窸窣的声响,那声音很轻,像是什么东西在砂石的地面上蹭了一下。老严没敢转过身去瞧,只是用余光一扫,竟看到那原本露出骷髅头的地方,此时只剩下一个圆洞,量是老严胆量再大,也被吓的是怪叫一声,闷着头撒丫子就跑,左脚一坑右脚一坡,跄跄的终于跑出坟坡子到路边。

  看到人和火堆才少且觉得安心点,但腿肚子还抖个不停,刚喘匀那一口气,就忽然发觉原本在烧纸的人动作都停下,一副惊恐的表情在看着自己。

  老严一开始还纳闷,这帮人不烧纸盯着我干什么?随后才感觉不对,那些人目光很远,绝对不是在看自己,那么就是他身后有什么东西,想到刚才突然不见的骷髅头,他就紧张起来,心中暗道:“难不成那骷髅活了,跟着自己出来了?”

  心中虽是这么想,但却再也不敢回头去看,他以为身后站着一个没皮没肉的骷髅架子,伸着它那树杈一般的骨头手,要来掐死自己,顿时是把他惊的险些裤裆里走了水,那双腿似灌铅般再也迈不动半步,只得闭上了眼睛,背对坟坡子求着佛祖保佑。

  随着一阵阴风吹过,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到处都静悄悄的,老严这才回头去看,身后空无一物,只有远处那些坟头上的荒草,被风吹的不停摆动。

  老严心中大骂:“他娘的,差点被那群信球,一惊一乍吓尿了裤子。”然后也不理他们,径直走到自己那堆烧纸前,用棍子拨弄几下,想着赶快烧完回家,因为这地方实在是太他娘的渗人了。

  等他再一抬头那些人还在看坟坡子,依旧是那副惊恐的表情,似乎是还没回过神来,他就用手拍了一下附近的人,这一拍下去倒好那人嗷的一声喊出来。

  这一声惨叫起到连锁反应,所有的人都开始叫唤起来,像炸了锅一般,这倒是给老严吓了一跳,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人都跑光了,只剩他一个人还蹲在坟坡子的路边,守着一堆堆正在燃烧的纸堆,全身就打个颤栗,赶紧起身把还没灭掉的烧纸堆,都踩灭也跟着跑回家。

  转天老严问昨晚一块去烧纸的邻居说:“哎昨晚你们跑个甚啊?你们看到啥了?”

  那邻居提起昨晚的事也是惊魂未定,他说昨晚因为老严从坟坡子的乱草里跑出来,众人听见声都瞧了一眼,要不是老严跑动发出的声响,他们可能还不会注意到那坟坡子里,竟全是人影。那些人在往西边缓慢的行走,全都是衣衫褴褛,有的手拄着木棍,有的互相搀扶,像极了当年闹饥荒的逃难的那批人。他们就看傻眼都愣住,一眨眼的功夫坟坡子里的那些人就没影,这时候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直到有人叫唤一声,这才回过神,都吓的屁滚尿流往家跑。

  后来听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那些是逃饥荒饿死人的冤魂,他们不知道自己早已经饿死在路边,还一直再往西边走,却永远也走不出那一片乱葬岗子。

  因为闹了这么一件事,坟坡子附近的居民家家户户挂上了避邪之物,生怕那些冤魂来到自己家里找吃的,但从此以后坟坡子时不时就闹点动静,让附近的居民整天过的是提心吊胆。

  也是赶巧,当时开始新中国建设,首先得是退墓还田。旧时候在民间地头上留下许多的坟地,有的还是那种占地百米的大墓,浪费很多可以耕种的土地。

  那时候就做工作动员,把零散的坟头都迁走集中埋葬,这样可以节约土地也好管理,当然是由政府出钱,只要乡民们点头同意就行,有的还能给一些,房屋田地补助,也算是一件很实际的事。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之发源地,也是人口最为密集之所。这人多坟地也就多,为此招到不少有力气的庄稼汉子,成立迁坟队,那给的饷钱挺多,最早还有不少人干这活,但这挖坟掘墓,始终是极损阴德之事,渐渐的干这活的人也少了,最后在卢氏县的迁坟队,只剩下七个人坚守,而他们几个人面对的是成千上万待迁走的坟头。

  那也不是说所有人,都同意把田头上的祖坟迁走的,有些人把祖家的坟墓风水,看的是很重的,那怎么说都不好使死扛到底,每次看到有迁坟队的来,他们就得去自家祖坟那守着,生怕趁自己不注意,把坟给迁走。

  后来再见到迁坟队的人来,就说:“这帮赶坟信球的又来了。”这叫的久,人们也就习惯管他们叫赶坟队。

  这本书的故事说的就是那支卢氏县赶坟队,要说这支仅有七个人的赶坟队没多大能耐,也不是这行中的佼佼者,但绝对是众多赶坟人中经历过怪事最多的,要说他们都经历过什么怪事,那还得从赶坟队来迁坟坡子说起了。

精选推荐
东北抬棺匠

东北抬棺匠

乐乐神

连载中· 189.59万

  王初一从小跟着爷爷学习易经八卦,茅山术,剑法,拳法。王初一接触了东北马家弟子马红梅,拜马红梅为奶奶。马红梅临死前,将供奉百仙的堂口传给王初一。王初一仙道双修,杀恶鬼,降恶妖,斗僵尸,度善鬼,与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称兄道弟。

老刘讲故事之不眠之夜

老刘讲故事之不眠之夜

香菜

连载中· 35.10万

精品鬼故事合集,惊悚恐怖,贴近生活,细思极恐,吓人的恐怖故事!

我有一座黄泉书屋

我有一座黄泉书屋

虾米

连载中· 210.37万

一家名叫黄泉书屋的书屋,白天服务于活人,晚上服务于黄泉路上的亡灵。   有人见过鬼,说鬼恐怖。   有鬼见过人,都说人心毒。   长夜漫漫,唯鬼作伴……

我,仲裁人,百无禁忌

我,仲裁人,百无禁忌

沉默的榴莲

连载中· 232.23万

我八岁时,两位师父惨死。为查清两位师父的死因。我从此开始学习各种诡异的能力。 我做过赊刀人,走街串巷见过人间冷暖,阴阳无情。 我学过奇门遁甲,也知晓摸金一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天官印一刻就是三年。 我学过赶尸、也学过缝尸,整整两年只和一具具尸体朝夕相处。 医卜星象略有涉猎,五行八卦也有精通。 东北十万大山,为求仙家上身成为出马弟子,一跪就是三个寒冬。 学成归来,我誓要查清当年的事情。将两位师父遭受的苦难,十倍百倍的还回去!

店里从不赊账,猛鬼也不行

店里从不赊账,猛鬼也不行

赶紧吃火锅

连载中· 29.64万

我十年前已经死了,死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做鬼比做人舒服多了。 现在的我成了一家阴间小卖部的店长,赚冥币换阳寿丹,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胸无大志的臭道士,我不和活人做生意,人民币我是不收的。 “什么?你要赊账?下次再给?可以,我们是好兄弟来的嘛。” “吊死鬼!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然我们就对簿公堂,让阎王爷来主持公道。” “等一下,你们不要再打啦,先让我收一笔欠账,对,就是你个溺死鬼,王八蛋,吃东西不给钱!还钱!” 我不知道那些道士在头疼什么,几只厉鬼而已,我只知道,有好多鬼欠我钱不还。 做那些恶鬼的债主,真的很过瘾。

捞尸秘闻

捞尸秘闻

從偂

连载中· 139.15万

父亲离奇死后,我从父亲的坟墓里得到《九字风水残卷》。而我陈淮安,则凭借这本手记,开始了我的冒险历程。飘浮的海岛、幽灵鬼船、远古异兽、海市蜃楼……所有的涉险,都是为了找到一个真相。

犯罪心理:一号档案

犯罪心理:一号档案

吾宋

连载中· 255.23万

主修犯罪心理的秦牧,被派往平安市刑警队实训,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却接连破获惊天大案,裂口女尸案、分尸案、不明乳房案、死者复生案……人性中恶的一面不断冲击着秦牧认知,也让他更加坚定,在各种诡谲的案子之中不断获得成长,也逐渐发现早年父母残忍杀害的疑点,而种种线索都指向了那个最不可能的人……

神相天医

神相天医

白日放歌

连载中· 314.61万

少年林宇,凭借他一身本事,于都市中风生水起,傲立阴阳两界之间,相人鬼之面,医万物之身,斩妖魔之魂,理阳间不平事,渡阴间含冤魂!

欠债九万亿,我在地府当赘婿

欠债九万亿,我在地府当赘婿

凡尘

连载中· 7.10万

陆辰死去多年的爷爷忽然托梦。 “来乖孙,把这个卖身契签了,你就是地府的姑爷了,我在地府欠了九万亿香火,我是没钱还了,只能你来还了” 陆辰懵了,不给我留遗产就算了,还让我替你还香火钱?没门! 可醒来却被强行绑定地府APP,本来以为是诈骗APP,却没想到自己送外卖怎么送给孟婆了? 开直播怎么还收到黑白无常的打赏? 我去,这九万亿香火钱的欠款,这好像是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