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十九章 杀鸡儆猴
书名:大明:开局签到当暴君作者名:毅星寒本章字数:2033更新时间:2024-12-27 17:49:23
随着朱允炆的一声令下,此时在大殿之外,数位大内侍卫直接便涌入殿内,正要拿人。
见状,礼部尚书刘达神色大变,整个人都被吓软了,他没想到,皇帝竟然真的敢动真格。
就凭他的小身板,若是这二十大板打下去,他就算不死也要脱层皮,没有个十来天,怕是恢复不好!
“皇上,皇上,饶了微臣吧,微臣知错了!”
在此关头,刘达顾不得形象,他大喊大叫,那撕心裂肺一般的咆哮声,响彻在整个大殿之内,让人听了不寒而颤。
“皇上,万万不可啊,刘大人的年龄已经很大了,断然接受不了这种惩罚啊!”
群臣当中,有人在为刘达说情,奈何,朱允炆态度强硬,根本就不想妥协。
“怎么,还不拖出去,难道你们要朕亲自动手不成?”
见到皇帝陛下发出了呵斥之声,众多大内侍卫脸色一凝,随即便纷纷冲上殿前,就要押下刘达。
一时之间,金殿之下,议论之声四起,各种为刘达求饶的声音也弥漫了整个朝堂!
然而,就在此关头,那始终坐在鎏金龙椅上的朱允炆,却是突然朝着大殿下方的刑部侍郎侯泰,挤了个眼神。
似乎,朱允炆要向侯泰传达“你懂的”这种信号。
事实上,这位刑部尚书,也是曾经的建文帝的心腹之一,现如今,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朱允炆倒也不妨给此人一个表现的机会。
若侯泰真是一个人才,且又忠心耿耿的话,日后的刑部,朱允炆便可放心大胆的交给此人!
“皇上,微臣有话要说!”
得到朱允炆的眼神示意,刑部侍郎侯泰先是有些摸不着头脑,随后,他眼前一亮,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皇上,根据刑部的惩罚条例,礼部尚书刘达刘大人虽然顶撞了皇上,但他以往的功劳太大,也不至于杖刑二十!”
“哦,是这样吗?”朱允炆淡淡一笑,似懂非懂的反问道。
见到这一幕,文武百官都有些懵逼,任凭他们怎么想也想不到,在这种关头,居然会是侯泰站出来为刘达说话。
要知道,礼部和刑部虽同为六部之一,但从来就不对付,而刑部侍郎侯泰,更是和刘达毫无交情,甚至是死对头。
当然,此时有一部分比较聪明的大臣,也算是看出来了,今日之事,分明就是皇帝陛下想发飙。
至于侯泰,只不过是皇帝的棋子罢了,这君臣二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明摆着就是在演戏。
而朱允炆的最终目的,其实也很简单,那便是借此机会,狠狠敲打一下礼部尚书刘达,让其大出血,日后好收敛一些。
与此同时,朱允炆此举,也是在杀鸡儆猴,惩治刘达,震慑百官,维护天子权威!
“侯泰,你可知道,刘达顶撞了朕,现在朕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朱允炆轻咳了一声,虽然这出戏基本上已经暴露了,但他还是要唱下去。
做戏要做足,他不去管文武百官是什么看法,只要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效果,那就是胜利!
“皇上,刘大人一片赤诚之心,还望皇上念在以往的份上,饶了刘大人这次,微臣建议,皇上可以换一种惩罚方式,毕竟,刘大人年事已高,实在是承受不住这二十大板。”
侯泰继续开口,得到朱允炆的示意,他很大胆,尽管他的官职只是刑部侍郎,但他丝毫不怕得罪一位尚书。
尚书再大,也大不过皇帝,孰轻孰重,他自然懂得选择!
“皇上,侯大人所言极是,微臣年事已高,愿意接受其他惩罚,还请皇上网开一面!”
此际,刘达都快感动得哭了,哪还去管侯泰是不是真心帮他说话,他所想的,只是能够避免这顿杖刑。
“皇上,杖责二十的确有些严重了,不如,就按照刘大人所说,换一种惩罚方式吧。”
“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礼部那里,还需要刘大人掌控全局,若是二十大板下去,怕是会耽误朝廷要事。”
“臣附议!”
“臣附议……”
很快,群臣见势不妙,这便纷纷站出,为刘达说话,不管是哪一个派别的人,此时都很统一的站到了一起!
“既然诸位爱卿都这样说了,那朕若是还要执意杖责刘大人的话,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朱允炆故作姿态,露出了一丝犹豫,在重新看向礼部尚书刘达之时,眼眸深处还闪过了一抹奇异的精芒。
事情发展很顺利,一切都在他的掌控当中,并未脱离轨迹。
“也罢,是朕意气用事了。朕决定,就听诸位爱卿的,免除杖刑,按照刘大人的意愿去处理这件事。”
“呼!”皇帝陛下这么一说,刘达瞬间就松了一口气,颇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还好,他躲过了这一劫,否则的话,屁股开花都是小问题,万一因此而丢了小命,那才是真的不划算!
“微臣谢皇上开恩!”
刘达再次跪倒在地,感激涕零。
只是,就在下一瞬间,在群臣拍马屁过后,朱允炆眉头一皱,却又直接开口。
“刘大人,你先别急着谢朕,就按你说的,朕免除了你的杖刑,可其他惩罚还是要有的,不然,朕就是赏罚不公了!”
闻言,众臣皆面面相觑,而朱允炆顿了顿,又继续说道:“现在,朕就惩罚你,为山西旱灾一事,尽自己的一份力,捐银赈灾!”
捐银赈灾?
这倒是个新鲜事!
这一瞬,礼部尚书刘达几乎是反应过来了,感情,皇帝陛下给他挖了这么大的一个坑,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想让他捐钱。
说白了,就是皇帝朱允炆想要狠狠宰他一笔!
此时反应过来的,不只是刘达,还有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很多人都在暗自对视,脸上露出复杂,皇上这是急了吗,已经在开始朝着大臣坑钱了?
事实也说明,户部国库空虚一事,文武百官尽皆知情,整个大明的收支情况,也早就形成了赤字财政!
“刘达,朕也不要你捐多,就捐个白银一万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