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十八章 建立威信
书名:大明:开局签到当暴君作者名:毅星寒本章字数:2135更新时间:2024-12-27 17:49:23
此刻,礼部尚书刘达冷汗连连,他没想到,皇帝陛下的决心竟如此之大,几乎超出了在场所有人的预料。
被扣上一个欺君的大帽子,即便他是礼部尚书,也有可能被满门抄斩,这种沉重的后果,他简直不敢继续想象下去。
没办法,此时他只能寻求外援,偷偷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李勋,毕竟,封李慧儿为后,这位大明宣威将军才是最大的赢家!
似是察觉到了刘达那求助的目光,老辣干练的李勋也知道,如今他是不能再继续保持沉默了。
下一刻,他轻咳一声,旋即慢慢站出,朝着大殿上方的朱允炆重重抱拳一拜。
“启禀皇上,刘尚书虽然言语过激,但说得也不无道理,皇上的确该册封皇后了,莫要轻易动怒,让百官寒心,以免日后无人敢进谏!”
李勋一脸平静,丝毫看不出任何的感情色彩,只是,他的话语传出,难免会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觉得,他要开始对手中无权的皇帝陛下施压了。
“呵呵,百官寒心?老子更寒心呢。”
朱允炆笑了,不过,这句话他自然不会大张旗鼓的说出来,以免落下话柄。
今日群臣进谏,说好听一点是进谏,实际上,却是在给他施加压力,要让他按照众臣的意愿去办事。
对此,朱允炆自然不会妥协,在此紧要关头,如果他选择退后一步,那换来的不仅不是海阔天空,反而还会是万劫不复!
“朕说过了,封后是皇室的内部事宜,外臣不宜干预,即便是宗人府,也无权要求朕必须要立谁为后!”
“皇上,还请息怒。”李勋再度开口。
“宗人府和刘尚书的意思,皇上应该是误解了,他们为国为民,让皇上封后也是为了皇室一脉的香火。当然了,具体要封谁为后,还得看皇上的意思,至于微臣的女儿李贵妃,封不封后都一样,皇上若是有别的立后人选,相信,慧儿那里也会理解的。”
李勋一番话说完,众人都不由得深思了起来,直呼其手段高明。
显而易见,李勋的意思,并不是想逼迫朱允炆,而是想做和事佬,同时,他又把封后这个尖锐的话题延伸了出来。
光是这招以退为进的方法,就能让大部分朝臣望尘莫及,也让朱允炆那里,无法按部就班的走下去!
这下,该轮到朱允炆头疼了,宣威将军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要么直接封皇贵妃李慧儿为后,要么改立其他人。
可就凭目前朱允炆在朝中的声望,他还不能彻底走到宣威将军府的对立面,不能激怒李勋,否则,日后他就会凭空多出来一个手握重兵的一品武将,坐不稳这个皇位。
“李将军,朕的后宫,妃嫔众多,朕想宠幸谁,那是朕的自由,当然,不论谁一时得宠,执掌后宫之人,依旧还是您的女儿李慧儿,后宫的皇贵妃,也只有她一个!”
朱允炆笑了笑,他不卑不亢,既不得罪李勋,又能解释之前的所作所为。
面对李勋,他同样是在以退为进,企图以此化解对方给他挖的坑。
“当下,朕正值鼎盛春秋,应当把心思放到国家大事上面来,而不应太过顾及儿女私情,封后之事,且容日后再议。”
朱允炆直接和李勋打起了太极,如今,他正在暗自安排各种部署,对于宣威将军府,还需得先将其稳住一段时间。
届时,一旦他收回生杀大权,待他重新掌握大明军权之后,区区宣威将军,废立只不过是在他的一念之间而已!
闻言,众臣的面色都变得极其难看。
他们都是心怀鬼胎之辈,如今看到皇帝陛下竟变得如此精明,甚至都能在无形之中化解李勋挖的坑了,他们就睡不好觉,总觉得自己会被皇帝盯上。
“可是皇上……”
此际,宗人府主官宗人令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朱允炆那里,却是抢先了一步,眉头猛的一皱,随即道:“怎么?难道朕的话,你也不听了吗?你要记住,你是朱氏子孙!”
“微臣……微臣惶恐!”
被朱允炆当庭呵斥,那宗人令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他是朱允炆的一位族叔,但却并非太祖子嗣,还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与皇帝陛下唱反调。
“劝导皇上立后,乃是宗人府的分内之事,今日宗人令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谏而已,还请皇上理解!”
礼部尚书刘达,又在此时开口了。
早年间,因为宗人府的很多事务都移交给了礼部,而现在,他们又沆瀣一气,都是在为皇贵妃李慧儿造势,所以,刘达自然要为宗人令说话。
对此,朱允炆则是再次传出一道冷哼,同时露出一抹犀利的目光,直视刘达。
“朕若是不理解呢,你又待如何?”
轰!
朱允炆声如洪雷,他的话语在传出的瞬间,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在整个朝堂之上轰然炸响,震撼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神。
众人闻言,尽皆知道,今日之事怕是很难收场了,因为,他们还不曾见过朱允炆用这般口吻与群臣硬刚。
“朕意已决,谁若是再敢拿这件事做文章,就别怪朕不顾及君臣情意了。”
朱允炆冷笑,他很聪明,没有去和手握军权的宣威将军李勋直接对着干,而是把矛头指向了宗人令和礼部尚书刘达。
如此一来,即便李勋想要反驳,也不好多说什么,时机不到,他不会和皇帝撕破脸皮,只能继续保持沉默,而礼部尚书刘达的话语权,却没有那么大。
一时之间,众人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皇帝陛下这般强势,对他们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代表着,皇帝的威信,已经渐渐的建立起来了!
“刘达,你身为礼部尚书,不为朕分忧也就罢了,今日竟还藐视皇威,你把朕的脸面置于何地?”
话音一转,朱允炆猛的一拍鎏金龙椅,他不威自怒,吓得很多大臣都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朕是越看你越生气,顶撞天子,当作何惩罚?”
“启禀皇上,目无天子,亵渎皇威,依律当杖责二十!”
大殿之内,刑部侍郎侯泰站出,力挺朱允炆,两人好似一唱一和,直接就把刘达的罪名坐实,不给其任何狡辩的机会。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来人呐,给朕把礼部尚书刘达拖出去,杖刑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