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京城风波起(三)
书名:天局作者名:昌龙本章字数:2442更新时间:2023-01-05 18:04:39
黄湛沉默半晌,苦笑摇头道:“思来想去唯有‘贪’这个字或许可以解释得通吧,就好像那些设计骗人钱财之人,总希望骗得的财物多多益善,袁世凯虽然已经拥有了无上的权势,却又动了建万世不朽基业的念头……”黄湛痴痴地发了会儿呆,挥手道,“目前袁世凯阴谋称帝也只是党内人士的猜测,并没有确切的证据,然而此事关系太大,所以我才把你请来……”
谭啸想起了小豆儿和火车上的一幕,当国人的良知血性逐渐苏醒,当一个等级森严的民族体验到了民主平等,哪怕只是名义上的,他们还愿意回到以前吗?
“此事似乎并非那么简单,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黄湛流露出疑惑的神色,缓缓地说,“袁世凯似乎对这个流言并不知情!”
谭啸一怔,若不是袁世凯,那这流言从何而来?
半个时辰之后,黄湛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北京饭店,临走时用下颏指了指马路对面的那辆黄包车,对谭啸道:“我把阿仁留给你,他在洪门里身份特殊,对京师地理人情极熟悉,而且身手很不错……应该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他知道我的身份吗?”谭啸淡淡地问,他曾经和老骗子在京城生活了五年,对这四九城的了解自忖不弱于一个土生土长的京城人。
祁门弟子向来独来独往,黄湛应该是知道的,谭啸的嘴角微微翘起一道弧线,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讥笑。老骗子在教他如何骗人之前,用板子和巴掌让他记住了一句永生难忘的话:“永远不要相信任何人。”
黄湛躲开了谭啸的目光,面无表情地向门口走去,开门的刹那他停住了手,头也不回地沉声道:“事关国运苍生,亮声,你务必……保重。”
“我会竭尽所能的。”谭啸注视着黄湛渐渐远去的背影,在心里认真地说道。
谭啸是个只要有条件就绝不委屈自己的人,吃过丰盛的午餐,又舒舒服服地泡了个澡后,他钻进了柔软温暖的被窝。明明已经困顿不堪却偏偏翻来覆去无法入眠,无奈之下瞪着眼睛,盯住了天花板上的一点默默地计数,结果连什么时候睡过去的都不知道。
他这一觉直睡了八个多小时,从中午睡到了入夜,醒来后只觉得神清气爽,接下把晚饭叫到了房间,边吃边盯着紫禁城的方向,想见识一下所谓的“宝光异象”。
一连三天,北京城的天不分昼夜都是阴沉沉灰蒙蒙的不见晴空,这三天谭啸一步也没有离开北京饭店,白天睡觉,晚上就盯着紫禁城,结果别说没看见过七彩光华,一入夜,紫禁城里偌大一片红墙深宫黑漆漆的透着股诡秘阴森,便是连灯都没有几盏。
阿仁改头换面变成了谭啸的家仆也住进了北京饭店,言辞之间对谭啸甚为恭敬。谭啸也没怎么在意,只以为是黄湛吩咐的。“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本是一家”,青帮洪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让谭啸表面上对阿仁和蔼亲近,心里却始终保持着十二分的警惕。
谭啸轻轻地将附在水面的茶梗吹开,啜了一口热茶:“阿仁,打听到什么消息了?”
三天前,他就吩咐阿仁在街头巷尾暗中打探关于流言的消息,其实他对结果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以黄湛惊人的实力都没有什么收获。
肃立的阿仁皱了下眉头:“现在就连穿开裆裤的娃娃都在唱神龙献宝、天下一统的歌谣,传得极广,只是根本没法子找到出处。”
哪怕是二人独处时,阿仁也对谭啸抱着主仆之礼,谭啸劝解了几次无效只能作罢。阿仁刚刚二十五岁,比谭啸还小上了几个月,但或许是经历不同的缘故,从外貌上看起来却要比谭啸大上几岁。
“看来想要查出这流言的源头,还真是不太容易啊!”谭啸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又仿佛说给阿仁听。
这是黄湛邀请谭啸来京的第一个目的,而黄湛只给了他一个月的时间。
革命党内部认为袁世凯以“二十一条”换取日本支持他登基称帝的意见占据了大多数,而神龙献宝的流言只是袁贼急于为自己披上正统的外衣而已,黄湛等极少数人却以为这其中另有玄机:如果袁世凯真的想称帝,且“二十一条”正是换取日本支持的筹码,为何袁世凯却一直推诿不签呢?
黄湛心里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京城这泓本就不平静的水面之下有一股既不属于袁世凯,也不是革命党的第三方力量在暗地里活动着,党内同志笑言黄湛多疑。“我很冷静,”黄湛认真地对谭啸说,“我的人身份敏感,且与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事唯有拜托亮声你了!”黄湛深深鞠躬,鬓角几绺银丝格外刺眼。
黄湛不想将谭啸牵入太深,所以并没有透露追查流言的最终目的。实际上流言一出革命党内部便产生了分歧,绝大多数同志认为袁世凯妄图称帝实属罪大恶极,应该用最有力的手段反对!说白了便是用战争打倒袁世凯。
而以黄湛为首的少数人则觉得这流言偏偏是在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时候出现,实在太过凑巧,目前局势的当务之急应以抵制“二十一条”为重,共抵外辱,内战一旦爆发反倒会让列强趁虚而入。
最可怕的是极可能将袁世凯彻底推向列强的怀抱,那时别说“二十一条”,只怕二百一十条,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签署!
谭啸透过窗子看了一眼土黄色的昏暗天空,都三天了,这鬼天气竟然还没有半点放晴的痕迹,“阿仁,你再给我讲一讲,你亲眼所见的紫禁城光华闪动的异象是什么样子,越详细越好!”
同样的问题他已经问过了不下十遍,黄湛与阿仁比他早到北京将近十天,一连十天晚间都看到了紫禁城里闪动的光芒,偏偏就在谭啸抵达北京之后那光华再也没出现过。
阿仁几乎不需要回忆便把答案流利地“背”了出来:“开始时只有几点像火星似的绿光,过不了多久就连成了一片,那绿光并不十分明亮,幽幽的好像鬼火一样,围绕着前三殿在半空中四处飘动,等到月将落时便渐渐熄灭了。”
前三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宣统逊位后,虽然保留后宫为其居所,但是前三殿却已经划归政府所有。
顿了一下,不等谭啸开口,阿仁抢先将接下来的问题也一并回答:“绝不像是被人操控的,那绿光最盛的时候比城楼子还高呢!”
紫禁城内的城楼最高处足有十几丈,按照阿仁的形容,的确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
二人无声对视了片刻,谭啸呵呵一笑,站起身将外套扔到阿仁的怀里:“去过普化寺吧?”
“嗯!”阿仁将衣服搭在臂弯,跟在谭啸的身侧,犹豫了一下才小声说道,“最近倒是有不少人去普化寺上香祈福,听说云游四方的德宗方丈刚刚回寺不久,咱们这是去……”
“去寺庙,自然是拜佛了。”谭啸似笑非笑地说道。不过今天要拜的这尊佛却不是佛龛里的佛像,他在心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