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32章 羊毛贸易

书名:我在大明当皇帝的日子作者名:一颗大白菜-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075更新时间:2024-02-15 08:02:01

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为了自己的野心制造民族对立煽动叛乱。

现在西北的局势乱成了一锅粥,才按下的葫芦,又浮起了瓢。

王嘉胤刚被剿灭,白水军这个心腹大患还没有来得及解决,现在又蹦出了个马守应煽动拜火教叛乱。

朱由检也不能再以养伤为借口一直待在乾清宫了,他必须要上朝了。

武英殿中,朱由检对满朝的文武大臣询问道。

“甘肃教乱,声势浩大,牵连甚广诸位爱卿认为谁可以平定此次拜火教的叛乱?”

李邦华刚想出来举荐人,在孙承宗用眼神示意之下又退了回去。

开什么玩笑,你李邦华才举荐完的延绥巡抚洪承畴和山西巡抚陈其瑜,现在又打算举荐一个甘肃巡抚,西北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全让你举荐了,你想干嘛?想要造反不成?

“臣这里有一人选,可任其甘肃巡抚平定这次回乱。”孙承宗出列奏道。

“孙爱卿所荐何人?”

“举贤不必亲,臣举荐袁崇焕。”

孙承宗向朱由检举荐袁崇焕,是公心夹着私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袁崇焕确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有胆识、有魄力,要不然也不会被后世的历史称为“辽东三杰”之一,袁崇焕其能力是足够胜任甘肃巡抚这个职务。

说孙承宗的举荐夹着私心,是因为袁崇焕是孙承宗的爱徒,孙承宗对他十分的喜爱。任由袁崇焕在老家虚度光阴消磨时光,他心里过不去,袁崇焕现在四十出头,正是当打之年。

当初袁崇焕在辽东任兵备道佥事时查到了一个副总兵贪墨军饷,袁崇焕在没有请示上级的情况下,越权直接斩杀了这位副总兵。

按朝廷的法度,袁崇焕在当时是没有权力处置副总兵这个级别的官员,但袁崇焕不但处置了这个副总兵还把他直接斩首了。

这在当时的影响非常不好,差点激起这位副总兵手下的将领兵变,当时的兵科给事中也要弹劾袁崇焕越权,是孙承宗亲自出面才把这件事情摆平的。

“袁崇焕”?孙承宗话音刚落引起了不少在场的其他文武大臣们的议论声。

朱由检接连两次拒绝起复袁崇焕,让不少心思玲珑之人都在猜测,皇上是不是不喜欢袁崇焕这个人。

所以后面即使是东林党的人也不再举荐袁崇焕了。没想到孙承宗这一次又在皇上面前举荐此人。

要起用袁崇焕么?朱由检此时内心想到,现在手中能胜任甘肃巡抚这个位置的大臣还有王在晋、王之臣…几人,不过这些人都老了。

现在是因该多培养一些年轻的帅才,为以后开疆拓土做准备。

卢象升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只不过此人资历还不够,近期也没有太大的功劳,官职也比较低微仅仅是一个正五品的大名知府,贸然将其提拔为甘肃巡抚也不太合适。

袁崇焕杀伐果断,手段狠辣,军事才能也是上上之选,将其放到甘肃巡抚的位置是乎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

朱由检沉思了一会儿后对文武大臣们道:

“起复袁崇焕为甘肃巡抚,不知众爱卿可有异议?”

“臣等无异议!”众文武大臣答异口同声的道。

孙承宗是内阁大学士又是皇上的心腹,他要提携一下自己的学生,哪个不长眼的人敢跳出来反对。

“如此,就依孙爱卿所奏,任袁崇焕为甘肃巡抚。”

“谢圣上!”孙承宗谢恩道。

下朝后,朱由检回到了御书房向王承恩问道:

“林丹汗那边谈得怎么样了?他们同意了用羊毛换银子的条件没有?”

就在崇祯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朱由检遇刺受伤的第三天,被皇太极逼得西迁的林丹汗突然陈兵边境,要求明庭与他互市,并且将今年朝廷欠他的赏银结清。

遇到这种涉及到邦交大事,孙传庭肯定是不敢私自做主,再加上陕西境内还有白水军这个心腹大患不能再和蒙古人再在边境上起冲突了,所以孙传庭只能一面派人去和林丹汗周旋一面向朝廷请示看到底该怎么办。

朱由检得知这个消息之时,正好在与月奴在乾清宫促膝长谈,一起商讨大明经济的发现和规划。

月奴背靠在椅子上用一个舒服的姿势对朱由检说道:

“发展大明的工业,必须要先从纺织工业开始,通过纺织业带动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在生产大量的工业商品的同时,也吸收社会上大量的闲散的劳动力,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当年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是从纺织业最先开始的。”

“不过…”月奴沉吟了一会儿又继续说道:

“纺织业的规模化生产的棉纱和布匹将会远远的低于现在市场价格,这其中就会产生的暴利。市场是逐利的,肯定会有更多的加入这个行业,从而会导致“圈地运动的发生”。大家都去种棉花纺纱织布,势必会造成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从而导致类似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棉花吃人”的局面发生。”

“这种事情在大明可以避免吗?大明如今真是面临严重饥荒的时候,不可以再将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了。”朱由检说道。

在前世英国的历史上,随着毛纺织业的兴起养羊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因此英国一些有钱的贵族开始投资养羊业。

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佃农赶走,甚至还把他们居住的小木屋拆除,把这些原来种粮食的地圈起来放羊。

被赶出来的农民,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他们衣食无着落下场十分的悲凉 。英国的这场运动被称为圈地运动。

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都由农田变成了牧场。

无数的农民被贵族赶出庄园后被冻饿而死,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 托马斯·莫尔 在他的名著《 乌托邦 》称这些死掉的农民是被羊吃掉的这也是“羊吃人”说法的由来。

对于朱由检的问题,月奴很肯定的答道:

“有,我们发展羊毛纺织,原材料就从林丹汗那里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