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15章 高迎祥之死

第115章 高迎祥之死

书名:我在大明当皇帝的日子作者名:一颗大白菜-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090更新时间:2024-02-08 21:56:20

半个时辰么?算算时间也快要到了,不知为何,高迎祥此时心慌得厉害,惴惴不安,感觉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

“砰!”的一声,房门被直接撞开了。

米脂县铺头李越和李鸿基两人迅速的冲进了房间,把刚从塌上起身的高迎祥直接给按在了地上了,李越麻利的从腰间掏出了一捆拇指粗细的麻绳,把高迎祥的双手和双脚绑得结结实实。

“李鸿基!我可是你亲舅,你居然这样的对我!”高迎祥冲这李鸿基不甘的大声的咆哮道,他没有想到,他的这个亲外甥,不是县城里去买肉,而是去县衙带来官府的人把他给抓起来了。

“呸!你可别乱认亲,我可没有你这样造反的舅舅!”

在灶房生火蒸馒头的高桂英听到里屋有动静,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跑过来看是发生了什么事,刚好看到了米脂县捕头李越把高迎祥绑了起来。

高桂英不解的向李鸿基问道:

“当家的,这是怎么会事?舅舅怎么被官差给绑起来了?是犯了什么事么?”

还没等李鸿基开口,李越抢答道:

“犯什么事?你舅舅干的可是杀头的买卖。”

“什么?什么杀头的买卖?”高桂英一脸惊讶不可置信的问道。

“你舅舅他造反了,而且还是一个不小的贼头,菜市场上的这一刀是躲不过去了,说不定还得千刀万剐。”

“造反,舅舅他怎么就造反啦?”一切来的太突然高桂英有点接受不了,自己这样的家庭怎么会摊上一个造反得亲戚,戏里都说造反是要株连九族的,自己家不会受到牵连吧。

“李捕头说的没错,他这次来,就是想拉我一起造反的,我先是假意答应他,然后就借口去城里买肉,报了官把给他抓起来了。”

李鸿基指着被绑的结结实实的高迎祥说道。

高桂英心里害怕级了,家里怎么摊上这事了,她走到李鸿基身边,紧紧的拉住李鸿基的手。

心里想道,自己的男人没有犯浑,跟着他舅一起去造反,还好自己的男人聪明去县衙报了官,要不然全家都要一起被抓去杀头。

这时姗姗来迟的米脂县县令也终于到了李鸿基的家里,众人恭恭敬敬的下跪向米脂县令行礼。

“拜见大老爷!”

“枣儿,何须拜这狗官,死在老子手里的知州都不止一个,你可知道他们临死之前向我告饶的样子有多下贱?屎尿都流了一地,我还要他们都舔回去了,像狗一样的舔。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高迎祥见李鸿基向米脂县县令下跪有些不开心,觉得他着外甥堕了他的面子,但说起在山西屠杀官员的事情又莫名其妙的有一种自豪感由然而生,突然的在地上疯狂大笑起来。

米脂县县令见高迎祥被绑起来了还如此嚣张,便怒道:

“高迎祥你休得猖狂,到了京师你少不了要挨千刀万剐的苦,到时候看你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大丈夫生不能食五鼎,死当五鼎烹之!我高迎祥这辈子早就活够本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高迎祥大声的说道。

一个月后紫金梁王自用与闯王高迎祥被押解进京经过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后被判凌迟处死,朱由检收到消息后,心情大好。

山西的流寇算是全部清理干净了,陕西的白水军也被孙传庭死死的压制在陕南地区,只要他们死死的控制在西北地区,不让他们往东发展流动到山西、河南进入中原地区,白水军就翻不起什么大浪,消灭他们是迟早的事情。

刘福通进去陕西后,带着一千多墨家弟子在陕北地区指导当地百姓补种土豆、玉米这些抗旱农作物,陕北所有地区的补种工作带当地的县令以及乡绅们配合下都在稳步进行。

当然也是有一些意外状况出现的,有些饿极了的人会偷偷的把刚种下去的种子翻出来吃掉。

像这种情况除了严惩偷吃农作物的种子的人以外,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粮食短缺饿肚子的问题。

除了向当地的地主富户借粮以外,刘福通还向陕西各地的番王府借粮。

陕西的百姓虽然都苦不堪言,但是各地的藩王却富得流油,尤其是位于西安府的秦王是洪武年间太祖皇帝册封的塞王,数百年来世代积累已经是富可敌国了。

朱由检亲自下旨要求陕西各藩王借钱借粮给司农令刘福通和当地官府,大家一起共度这个难关。

当然不是所有的藩王都会给朱由检的面子,于是朱由检命令田尔耕查了查凤翔府的郑王。

这一查就查出了郑王一大堆事情出来了,吞并官田、民田二十多万亩,牵扯出人命官司七条,而且王府建设和陵墓建设还有诸多逾制的地方。

既然你们都不给朕的面子那就不要怪朕手下不留情了。当然因为这点事情当然杀郑王是可能,撤番那更加不可能了,虽然朱由检是真想把各地的藩王都撤了,这藩王都是趴在大明老百姓身上吸血的蚂蝗。

但是撤番是牵着而动全身的事情,现在又是多事之秋不能再节外生枝了,撤番的事情只能等以后自己能完全掌控了大明再说。

即使郑王犯了这么多事情,朱由检也只是降了他的爵位,由郑王将为宝鸡王,收回由郑王府非法兼并的二十万亩田地,处死郑王府管事三人,罚银五十万两。

朱由检杀鸡儆猴后,陕西各地藩王也领会到朱由检的态度了,纷纷慷慨解囊把粮食借给刘福通和当地官府了

有了粮食帮农民渡过粮粮荒。刘福通又带领十余万无地流民开垦了大片的荒地,陕西的情况又慢慢的好起来了。

好事成双,在御书房批改奏章的朱由检今天又收到了好消息,兵仗局设在西山的机械研究院出成果了。

在大匠刘日升的带领下,他们的团队终于试制出了用水力驱动的车床,其最高的精度在熟练工匠的操作下已经可以控制在一毫的误差范围以内了,可以直接用来加工枪管和炮管了。

朱由检大感欣慰,笑容也随之浮现在脸上了。心里想着,终于可以加快爬科技树的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