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detail.png)
![](/read/listen.png)
第110章 袁崇焕
书名:我在大明当皇帝的日子作者名:一颗大白菜-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102更新时间:2024-02-04 08:07:01
天启七年正月,时任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辽东巡抚的袁崇焕私自遣使前往沈阳与皇太极进行了和谈,双方秘密的签署了一份停战协定。
双方罢战后,皇太极趁机举兵渡鸭绿江对朝鲜发动了进攻。而袁崇焕呢也趁机加固了锦州的城防,修缮大凌河和小凌河这两座城池。
袁崇焕这次着实的是把朝鲜和驻守皮岛的毛文龙给坑惨了。朝鲜被皇太极打服了从此对后金上表称臣纳贡。
而毛文龙也损失惨重,并且还失去了朝鲜方面的粮草支援。
毛文龙退守皮岛后,有一大部分的粮草是有朝鲜提供的,因为朝鲜向后金称臣就不能在给皮岛上的毛文龙供应粮草了。
自此毛文龙缺粮也只能向朝廷要了,这也为日后袁崇焕借商讨皮岛粮饷问题斩杀毛文龙埋下了伏笔。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将朝鲜打服后,调转枪头南下,率兵直抵锦州,将锦州团团围困。
锦州守将左都督赵率教一方面闭城坚守,另一方面派遣使者与皇太极议和,想借此拖延时间等待援军。议和使者往返跑了三个来回仍旧没有商讨好具体的投降细节。
皇太极看出了赵率教假投降真拖延时间的把戏,于是加大了对锦州城的攻势。
赵率教向袁崇焕求援,但是袁崇焕以宁远的兵力不能轻易调动为由拒绝派兵。
皇太极见锦州城坚固难以攻破,便留下偏师围困锦州,亲自率领主力到宁远城来碰碰运气。
袁崇焕见皇太极来进攻宁远,就用红衣大炮进行远距离攻击。
恰巧这时山海关总兵满桂的援兵到了与皇太极在城下交战,袁崇焕这一通火炮不分敌我打死了满桂手底下不少人,满桂也因此中了箭伤。
从此以后满桂和袁崇焕的梁子算是越结越深了,这也为满桂日后指证袁崇焕通敌卖国埋下了伏笔。
皇太极这次南侵持续了一个月,因为袁崇焕之前准备充分加固了城防,皇太极这次出击徒劳无功。
六月皇太极粮食消耗得差不多了,于是宣布撤兵,在撤退的时候顺手将袁崇焕修好的大凌河和小凌河城堡破坏了。
这场战役以大明取得胜利而告终,历史上称之为“宁锦大捷”。
左都督赵率教独守锦州城二十四天,立了首功,被朝廷加封为太子少傅,山海关总兵满桂在宁远城下斩首二百多级也受到了厚重的赏赐。
唯独袁崇焕只加了一级官阶,袁崇焕大为不满,感觉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一怒之下辞官回乡了。
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后,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但是朱由检并没有如历史上的那样,起复袁崇焕为蓟辽督师,而是启用了熊廷弼。
袁崇焕自负无比,自以为辽东缺少了他就不行,不知道此刻在家奶孩子的袁崇焕是否有为当初的冲动而感到后悔。
袁崇焕做三边总督的能力是有的,但是这个人有点桀骜不驯、恃才傲物。同时又喜欢擅作主张,有点不听话不好控制。
历史上袁崇焕擅自杀了毛文龙,简直就是帮了皇太极一个大忙,让皇太极没有了后顾之忧。
不管毛文龙怎么桀骜不驯不听调遣,他都是实实在在的牵在后方制了皇太极。
你说他与皇太极有书信往来,你自己不也有么?
你说他杀良冒功,后金的八旗制度全民皆兵,杀民就是兵,杀兵就是杀民。毛文龙他杀得没错。
你说毛文龙虚报兵额吃空饷,他东江镇有二十多万人,皮岛屁大的一点地方种不了多少粮食,根本做不到自给自足,他不多报点兵额吃点空饷怎么养活得了岛上的二十多万人?
你说毛文龙私通建奴卖粮食给建奴,这就纯属子虚乌有了,毛文龙的粮食自己都不够吃他怎么可能会卖给建奴?
倒是你手下的大将祖大寿倒卖了不少军粮给建奴,帮建奴渡过难关的同时还狠狠的挣了一大笔。
袁崇焕指控毛文龙的数十条罪行大多数都是强词夺理,他杀毛文龙的正真原因是因为毛文龙不听他指挥,他想杀掉毛文龙后派自己人掌控皮岛。然而他派去的人根本就掌控不了皮岛,导致皮岛大乱,东江镇失陷。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的第二年,皇太极就率兵绕道蒙古攻入了北京,让大明损失惨重。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不仅让皇太极从此没有了后顾之忧,还直接导致了毛文龙的义孙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先后降清。
尤其是孔有德的登莱兵变,不仅间接害死了大明的火炮专家孙元化。还为满清带去了大量的火炮,以及铸炮的工匠,让满清有了一支火器部队“乌真超哈营”。
有了火器部队的满清可谓是如虎添翼,实力倍增,从此攻城再也不是一件难事了,辽东修筑的那些堡垒全部形同虚设。为满清能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
朱由检觉得用袁崇焕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变数,万一袁崇焕突然脑抽风做了一些令朱由检意想不到的事情,打乱了他的部署计划怎么办?朱由检不想在这种关键的场合用他。
于是朱由检说道对李国普说道:
“袁崇焕此人朕另有重用,众爱卿看看可还有其他适合人选?”
见皇上今天接连否定了两位次辅提议的人选,众大臣都有点拿不定注意了,这皇上明显的是心里有人了,但是得让他们猜,这个人到底是谁。
别人一时间还没有想明白皇上钟意的人是谁,礼部左侍郎温体仁大致猜出了皇上的心思于是大踏步的出班奏道:
“臣以为,陕西巡抚孙传庭一直在陕西主持剿匪,熟悉当地情况,不如让孙传庭来做陕西三边总督,统筹全局,主持剿匪工作。”
朱由检不得不佩服温体仁,不愧是历史上朱由检手底下干得最久的首辅,被历史的朱由检称呼为什么都知道的温先生,这揣摩上意的本事绝对是天下第一了。
“温爱卿说得有理,那就拟旨吧,任孙传为陕西三边总督,挂左都御史衔,赐尚方宝剑,节制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的九地的总兵,统筹陕西各地剿匪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