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87章 我有一头小毛驴

第87章 我有一头小毛驴

书名:我在大明当皇帝的日子作者名:一颗大白菜-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081更新时间:2023-04-12 19:16:00

在宋应星两兄弟交谈之时,阿丢开始抛第二轮铁球了,这时她左手拎着的网带里是一个十斤重的铁球,右手拎着的网带里是一个十斤重的铁球和一个一斤重的铁球。

阿丢同时松开左右手,铁球一起下落,又是“嘭!”的一声一起砸向了地面,扬起地面一阵灰尘,铁球又一次不分先后的落向地面了。

然后解说员开始向众人解说为什么两个铁球会同时落地。

这时宋应昇对他弟弟宋应星是由衷的佩服起来,因为解说员所讲的和刚刚宋应星说的几乎是一么一样。

“长庚,你说两个铁球会同时落地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材质相同,那为什么材质相同的物体他们下落的速度会相同呢?”

“这个问题,我现在也弄不明白,之前的结论是我猜测的,我想主持这次实验的大明皇家职业技术学校以及那位女侠应该知道这个答案。”

“长庚,我们来京城已十余日了,还没有好好逛逛,不如明日就去那个大明皇家职业技术学校去看看把。”宋应昇建议道。

“好,正好我也想去那学校看看。”宋应星应道。

“两位兄台可也是今科应试的举子?”一位约么三十岁文士打扮的年轻人向拱手行礼宋应星兄弟二人询问道,此人旁边还站着另外两个士子,看起来他们三人应该是一起来参加会试的。

宋应星向对面回了一礼说道:

“正是,在下南昌府奉新县士子宋应昇,草字元孔。”

说完又用手掌指向宋应星介绍道:

“这位是舍弟宋应星字长庚,也是要参加今科会试的。”

“在下松江府华庭县士子夏允彝,草字彝仲。”

“在下徐孚远,草字闇开。”

“在下陈子龙,草字懋中。我们三人皆是松江府华亭县的士子。”

待所有人都介绍完毕后,徐孚远说道。

“刚才我在旁边不小心听到了二位兄台的谈话了,二位兄台明日可是要去大明皇家职业技术学校么?正好我们三人也打算去,不如明日一起结伴同行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宋应昇豪爽的答道。

“不知诸位兄台现在住哪里?明日有如何寻得各位。”宋应星朝着对面三人拱手行了一礼后询问道。

“我们就住在西城的悦来客栈,不知二位兄台下榻何处?”夏允彝向宋应星回了一礼后说道。

“那可真是巧了,我与兄长也是住在城西的悦来客栈的。”宋应星笑着说道。

几人商定好后,打算明天结伴一起出发去大明皇家职业技术学校参观。

第二日清晨,五人用完早饭以后就找了当地的车马行租了一辆驴车做代步工具前往大明皇家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离京城有二十多里的路,靠两条腿走过去肯定是不行的,累都要把这几个人累得半死,租借马车又费用过于高昂,这几人虽然家境都很不错,但出门在外能省点就省点,所以他们选择了租借价格比较便宜的驴车。

驴是一头刚成年的小毛驴,赶驴车的车夫是一个看起来五、六十岁的小老头,穿着一身粗布麻衣,须发半白,脸上布满皱纹,手上拿着一根小皮鞭,在驴走得慢的时候就会狠狠的往驴屁股上甩上一鞭子。

从京城到西山的那条官道,是大明为数不多的水泥硬化路面,道路宽阔平整,驴车行驶平稳,几人坐在驴车上几乎感受不到颠簸。

宋应星好奇的询问赶车的车夫:

“老丈,铺在地面上的莫非就是西山水泥厂生产的水泥?”

水泥是个新鲜事物,虽然问世也有小半年了,但是水泥厂的产量不高,生产出来的水泥基本上被官府包圆了,主要是用来修筑九边的城防和加固河堤,流到民间的水泥很少,到南方的就更加少的可怜了,所以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水泥这个东西。

不过一项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宋应星还是听说过水泥这东西的,也大概了解水泥的作用和用途。

车夫既恭敬又自豪的介绍道:

“几位是进京赶考的举人老爷吧,这地面铺的就是水泥,今年开春修这条路的时候,我还赶车运过河沙,也算是为修这条路出过力呢。”

一路上几位书生在驴车上谈天说地,评古论今,从诗词歌赋说道当今的朝堂的局势。

大约走了多半个时辰的时候,拉车的驴突然它不走了,车夫用鞭子狠狠的抽了几下驴依然不肯走了,只是咧着嘴嗷嗷的向车夫叫唤个不停。

车夫无奈只好从布袋子里剜出两碗黑豆来喂驴子,原来驴子不肯走是因为它饿了。

车夫一边喂驴一边对着驴骂道:

“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今儿个早上才喂过你的,才不到一个时辰又叫着要吃。”

驴听者车夫骂它的话又咧着嘴朝着车夫叫了叫唤了两声,仿佛是在说:“你行你上啊,叫你一次性拉五个人跑这么远的路看你累不累。”

在车夫喂驴的时候,宋应星下了马车伸手去摸了摸水泥路面,感觉很硬,又用手背敲了两下,还真的很硬,手背都敲红了,疼的他呲牙咧嘴。

于是宋应星对车夫问道:

“老丈啊,这水泥路面这么硬,坚如磐石,你们当时是怎么修出来的呀?”

“说起来这事也挺神奇的,就是用水泥、河沙加小石子,然后再加点水,就像和面团一样和在一起,干了以后竟然比石头还要硬,您说这事儿它神奇不?”

“水泥这东西还真是挺神奇的,老丈你这东西最早是谁做出来的么?”宋应星又问道。

“只知道这东西是兵仗局捣鼓出来的,具体是谁弄出来的,老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老百姓只管用就好了,哪能管得着它是谁做出来的呢。”

又是兵仗局弄出来的么?畅销全天下的香奈儿、香水、镜子这些东西是兵仗局造出来的。

水泥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东西也是兵仗局造出来的。

听闻京城还有一座十丈高的炼铁高炉,一日可炼铁三十万斤也是兵仗局建的。

自从陛下登基以后,这兵仗局是乎是太能干了点吧,简直就像是突然间打通任督二脉了一样,宋应星心中默默的想到。